崔婕的伙食是李钦载亲自安排的,整整一个夏天下来,崔婕比以往更圆润了一圈,脸上有点婴儿肥,白白嫩嫩的特别撩人。
这一天,甘井庄来了一拨贵客。
一大早便有宦官匆匆登门,请李钦载做好接待工作。
上午时分,村口尽头便见旌旗蔽日,羽林禁卫手执各种仪仗用具,宫女们高举着九翅屏扇,宦官们围在御辇四周,捧着代表天子的金瓜,金镗,如意,旌幡等等,徐徐朝村口行来。
天子御辇后面,还跟着无数朝臣的车驾,一行人浩浩荡荡,延绵数里,气势可谓十分宏大。
领着学子们在村口迎驾的李钦载惊呆了,喃喃道:“没事搞得如此正式作甚?”
排场确实有点大,以往李治御驾前来,基本都是轻车简从,进了庄子也不拿自己当外人,庄子里任何地方,包括李家别院,他都是鸠占鹊巢,脱鞋就睡,仿佛回到了自己家一样。
这样的李治虽然看起来有点没礼貌,李钦载偶尔也会冒出逐客的大逆念头,但相比今日李治的排场,李钦载还是比较怀念那个没礼貌但低调的他。
御辇来到村口,在李钦载面前停下。
李钦载领着一众学子和庄户们上前行礼,御辇的珠帘掀开,王常福搀扶着李治和武后款款走下御辇。
“臣李钦载,拜见陛下。”李钦载躬身道。
李治今日的心情很不错,愉悦中带着几分小小的兴奋和忐忑。
“免礼免礼,景初,朕听说你最近悠闲得很,躲在庄子里数月没出过门,连朕都甚少见你了,哈哈,都快忘了你长啥样……咦?慢着,景初好像又圆润了几分……”
李钦载的笑容僵住。
什么叫圆润?什么叫“又”?吃你家大米了?
一旁的武后瞟了李钦载一眼,颔首轻笑道:“陛下说的没错,臣妾见景初确是圆润了一些,也白净了一些,看来躲在荒山僻野当隐士果然悠闲。”
第813章 举头三尺
男人其实不太在乎自己是胖是瘦,李钦载是例外,已经二十多岁的他,一直还以为自己仍是翩翩少年。
众所周知,“翩翩少年”的最低标准,至少不能太圆润,尤其是自己即将又当爹,将来等二娃长大会说话了,冒出来的第一句话是“这肥佬是谁呀”,太伤当爹的自尊了。
李治是天子,天子说什么李钦载都无法反驳,只好苦笑承认。
“是,臣最近食量有点大,夫人有孕在身,臣安排的食谱她有时候吃不完,臣又不能浪费粮食,于是她吃不完的便由臣代劳了,不知不觉食量就超标了。”
李治想了想,道:“说来你家夫人还有几个月临盆?”
李钦载急忙道:“大约在秋末。”
李治笑道:“景初有嫡子,是大喜事,府上一定妥善安排,该置办的喜庆场面,赶紧提前置办起来,莫到临盆后搞得手忙脚乱。”
武后也笑道:“陛下,待景初的嫡子出生,咱们也该送上一份厚礼呀。”
李治点头:“回头待景初的嫡子出生,朕亲自给景初在曲江池办三日游园会,长安城有头有脸的权贵都来捧个场,至于贺礼,就交给皇后置办了。”
李钦载急忙躬身道谢。
君臣寒暄过后,后面的朝臣们这才涌了上来,纷纷与李钦载含笑招呼。
李钦载急忙以晚辈的姿态谦逊行礼。
一轮轮招呼过后,李勣才捋须缓缓走了过来。
李钦载吓了一跳,急忙行礼:“爷爷,您咋还亲自来了呢?”
李勣似笑非笑地道:“今日是你出风头的日子,老夫过来共襄盛举,不行吗?”
李钦载眨眼:“一点小事而已,爷爷何必劳累跑一趟,您这把年纪正应在长安城里找几个老婆婆搂着跳舞才是,大老远的,咱庄子上的老婆婆质量也不高……”
李勣沉下脸道:“刚说一句话便耍混账了是吗?老夫若当着君臣的面抽你,你这堂堂县侯怕也没面子吧?”
甘井庄本是李勣名下的庄子,李钦载这个孝顺的好大孙不过是占了爷爷的庄子而已。
见老主人李勣露面,庄户们惊喜万分,纷纷上前行礼拜见。
李勣频频颔首致意,上前亲自将他们搀起,一大把年纪了,李勣居然能清楚地说出每个庄户的姓名,以及当年随军时被分在哪个卫哪个营,甚至还能说出哪个人曾经立过什么战功。
庄户们见老主人这么多年都没忘记他们,激动得不由热泪盈眶。
与庄户们叙话之后,李勣打量了庄子一番,见附近的田地茂盛,庄稼长势喜人,庄户们也是精神十足,面貌俱佳。
李勣不由欣慰地看了李钦载一眼,含笑道:“这几年庄子被你打理得不错,可贵的是,老夫看得出你很善待庄户,这就好。主家有善念,家业怎么也败不了。”
李钦载当仁不让地咧嘴一笑:“那是,您老看看庄户们,吃得比孙儿都胖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剥削我呢。”
李勣对孙儿的混账话已然免疫了,自觉地忽视了他的话。
站在不远处的李治朝李钦载招了招手,笑道:“景初,差不多到时辰了,该去地里看看了吧?”
李钦载急忙领命。
今日君臣如此大张旗鼓从长安赶到甘井庄,是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当初费尽千辛万苦,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弄到的几株番薯种子,在经过老农的精心培育后,今日已到了成熟的时候,该收成了。
经过李钦载的描述后,李治对番薯寄予厚望,今日终于到了验证李钦载的话是真是假的时候,此刻李治的内心颇不平静,但帝王的威严和礼仪不允许他失态,只能故作淡定。
李钦载领路,李治和朝臣们跟在后面,一行人来到那片千山鸟飞绝的番薯种植试验地。
试验地早被禁卫们清理一空,君臣们在地里围成一圈,好奇地注视着地里长势茂盛的番薯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讨论着这种新粮食究竟亩产几何。
李治与李钦载并肩站在番薯面前,李治此刻也无法掩饰紧张的表情,手心都冒出了汗,语气忐忑地道:“景初,你莫诓朕,此物果真能收获五千斤?”
李钦载愕然道:“陛下,您莫吓臣,臣说的是亩产五千斤,眼前这几株是绝对不可能有五千斤的……”
李治急忙道:“是朕口误了,朕的意思是,它真有亩产五千斤的收成?”
李钦载肯定地点头:“臣不敢欺君,此物必有五千斤亩产。”
李治喜道:“景初从不妄言,既然你说有,那必然是有的。”
说着李治大声下令,在地头摆下香案,数十名道僧盘坐于地,不停诵念祈福经文,还有两名穿着古怪服色,脸上画满迷彩,头顶一蓬乱草的怪人上前,面朝番薯蹦蹦跳跳,咿咿呀呀唱着古怪的歌词。
后面的君臣们这时也停止了议论和说笑,神情变得肃穆起来,李治和武后带头,面朝番薯双膝跪地,虔诚地三拜。
李治口中犹在喃喃自语,李钦载凑近听了几句,依稀听出大意。
大意应该是朕以天子之尊,祈求上天赐人间高产粮食,免我万世百姓不受饥荒之苦,从此安享太平,朕愿拿亲生儿子单身二十年换此一诺,还请老天爷给朕这个面子云云。
李钦载不由肃然起敬。
天子不愧是天子,果真豁得出去。
国人的信仰还真是极具功利性,敢跟老天爷做强买强卖的生意,许完愿也根本不管老天爷答不答应,从皇帝到平民百姓皆如是。
就像往庙里功德箱里扔几文铜钱,菩萨就必须保佑他世代富贵,最好下辈子让他当皇帝,否则你就不是真菩萨,是缅北的诈骗集团。
这特么叫许愿吗?这叫悍然打劫神仙。
许完愿后的李治顿觉神清气爽,一脸轻松地结束了作法。
李钦载表情古怪地道:“陛下,不过几株番薯而已,不必如此隆重吧?”
又是道僧念经,又是跳大神,又是君臣跪地祈福,莫说李钦载被吓到了,地里的番薯宝宝只怕也被吓到了。
这玩意儿在后世属于粗粮杂粮,是上不了席面的东西。
番薯若有在天之灵,怕是想破脑袋都想不到,自己居然能有如此待遇吧?
李治抬头看了看他,严肃地道:“你为何还站着?快跪下,虔诚一点,举头三尺有农神,你若不诚心,会连累番薯产量的!”
李钦载挣扎半晌,终究还是不情不愿朝番薯跪下。
自己居然会有朝几坨地瓜跪拜的一天,活了两辈子都没想到啊。
第814章 收成
除了李钦载和李治,在场绝大部分人对番薯此物仍很陌生。
以前倒是听说过,英公的孙儿不知从何处弄了几株新粮种,亩产了不得,天子甚为看重,派了数千禁卫日夜看守。
朝臣们听说后,也只是唯唯附和,既然天子说亩产了不得,那一定了不得,但是在各人的心里其实是不以为然的。
这个世界的几种粮食,大约会是怎样的产量,朝臣们比谁都清楚,就算弄到了新粮种,它的亩产再惊人,终究也逃不过自然规律。
说它亩产比寻常的麦子稻谷黍米高一两百斤倒是可以接受,但如果说它的亩产比目前的粮食多了好几倍,甚至上十倍,这就有点扯淡了。
神仙撒尿施肥也不可能种出这效果,这完全超出了自然规律了,大家都是理性的人,怎么可能接受如此无稽的说法?
眼前的仪式弄得很隆重,明明只是收几株番薯,一把锄头把地刨开便是,偏偏李治却非要叫上僧道念经,还要跳大神作法。
这倒也符合李治的性格,别看李治三十多岁了,可他的性格却仍然中二。
一言不合就换年号,取的年号一个比一个尴尬,朝堂的官署也经常改名,好好的御史台不用,非要叫什么东台,西台,搞得像妈咪带着小姐窜包厢一样。
为了眼前甚为看重的番薯,正式收成之前搞个开镰仪式,其中除了确实掺杂了一些政治因素。
比如让番薯与当今天子实实在在地扯上关系之外,李钦载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治心中的中二之魂又开始熊熊燃烧了。
没关系,你是皇帝你说了算,开心就好。
李钦载无所谓地陪着君臣跪在番薯面前,心里颇有微词。
番薯是他发现的,也是在他家的地里种下的,结果最后却要他给番薯下跪,这跟老子跪儿子有啥区别?
待会儿收成之后,必须暗中贪污两个,晚上悄咪咪烤了吃。
君臣虔诚祈福良久,跳大神的可能跳累了,于是打完收工,神神叨叨地跪在番薯面前,神情凝重地望天,手里不知掐着什么决。
良久,神棍一脸高深地朝李治点头示意:“陛下,吉时已至矣。”
李治又欣喜又紧张,朝李钦载看了一眼,道:“此物是景初发现的,不如与朕一起亲自动手,看看它的收成究竟如何?”
李钦载当然不反对,亲自动手才好,有机会偷两个烤着吃。
不客气地拿过一柄锄头,李钦载在番薯叶边刨了几下,挥锄头的力道十足,李治在旁边看得心惊胆战,不停地道:“慢点,小心点……莫伤了根。”
李钦载嘴上答应,下手仍然不客气。
锄头在番薯叶旁挖开一块深坑,李钦载扔了锄头,徒手用力刨了几下,然后探手一摸,用力一扯,一串黑黑红红的果实便被他从地底拽了出来。
在场众人一愣,看到李钦载手中那一大串不知名的果实,粗略估计了一下重量后,众人大吃一惊,刚才轻视的表情此刻已变得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