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却突然沉声道:“本州道行军总管李钦载听令!”
李钦载下意识抱拳躬身:“末将在!”
“着尔领本部兵马,两个时辰后出发,行至泊汋与辱夷二城之间,布下埋伏,我军主力攻乌骨泊汋二城时,辱夷城方向必有敌人援军赶赴,你要做的便是狙击敌军增援,切断泊汋与辱夷二城的联系。”
李钦载眨眼,他听懂了李勣的用意。
围点打援,非常经典的战术,契苾何力薛仁贵他们进攻乌骨泊汋两城,而李钦载就负责狙击敌人增援的援军,如果能成功,对敌军又是一场巨大的消耗。
不愧是老将,果然老奸巨猾,哪怕是自己的亲爷爷,李钦载都忍不住想给他打赏,当他的榜一大哥……
那么问题来了……
“爷爷,这活儿谁都能干,为何让孙儿去?”
李钦载会师之后很想摆烂,他的想法很简单,以他目前的战功,已经算是一张及格的答卷了,做人何必那么拼,能及格不就好了。
李钦载一脸不情愿地道:“孙儿呕心沥血为国征战,久疲之身尚未恢复,说话就咳血,咳咳……实在不宜再领军出征了。”
李勣捋须微笑:“老夫麾下皆是名将老友,出征以来多次想立威,实在不忍心对老友下手,没想到你竟敢违抗老夫的军令,哈哈,意外之喜,这不送上门了吗?”
李钦载眼皮一跳,没等李勣下令,急忙大声道:“末将遵令,马上就出发!爷爷冷静,咱李家最争气的子弟就在你面前,别玩废了!”
李勣冷笑:“狗东西,治不了你了还!”
第1071章 轻装上阵
除了主观上想摆烂之外,李钦载不愿领军出征还有一个原因,他想陪着李勣,时刻盯着他的身体状况。
对李勣的孝心和关心,李钦载都隐藏在玩笑之中,祖孙血脉亲情,没必要搞得那么肉麻。
而李钦载也看明白了,李勣之所以派他围点打援,多少也有一点点他自己的私心。
围点打援是经典战术,早在春秋战国便有了,这种战术主要是以有心算无心,只要战前布置得当,把口袋捆扎实了,地形利用好了,敌人一旦钻进来便一个都跑不掉,妥妥的大功劳一件。
如果干得漂亮的话,李钦载指挥的这一战说不定能被载入史册,成为教科书级别的经典战例,被千百年后的后人追崇研究。
这样的好处,李勣私心里当然还是想交给自家孙子,出征以来,李勣很清楚自己越来越老迈,无论精力体力皆不如当年,这一战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战,此战过后,或许他的时日便不太多了。
人走茶凉之前,为自家子孙铺垫一下前程,多给他创造几次立功的机会,对李家的家业来说终归是有益无害的。
李勣希望李钦载再立新功,李钦载却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祖孙俩的想法各不相同。
既然军令都压下来了,李钦载便不再坚持,惹毛了李勣,虽说不至于把他斩首示众,但打他一二十记军棍也不好受。
做人要懂得变通,该抱头蹲下的时候姿势一定要帅,不要跟自己的屁股过不去。
“孙儿这就点齐兵马准备出发,但爷爷这里……您身边都是些粗手粗脚的糙汉子,让他们服侍您,孙儿实在不放心……”
李钦载顿了顿,试探着道:“要不,孙儿令部将去附近寻摸寻摸,抢几个村姑来服侍您?高矮胖瘦您尽管说,孙儿保证给您找个满意的,让您合不拢腿。”
“说不定爷爷鸡动之后焕发第二春,明年给孙儿生个小叔什么的,毕竟最美不过夕阳红,最爽不过一激灵,老骥伏枥,志在……”
锵!
李勣腰侧宝刀出鞘,帅帐内杀气陡生。
“……孙儿告退!”
……
回到自己的帅帐,李钦载下令点齐兵马,王方翼刘仁愿等将领都动了起来。
“围点打援,即刻出发,带齐火器弹药和粮草,此次开拔只带本部兵马,倭国和新罗军随主力开赴乌骨城。”李钦载言简意赅地下令。
帅帐内,王方翼刘仁愿等人皆抱拳领命。
李钦载目光瞥向金庾信,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道:“金大将军,以后你和麾下的新罗盟军便跟着我爷爷了,数次大战下来,贵军伤亡不小,约莫只剩三千来人了吧?实在是抱歉哈。”
金庾信听到不用跟随李钦载后,不由大松了口气,露出了送走瘟神的轻松表情,不知为何眼眶有点红,这一刻有点想哭。
终于熬过了这段非人的日子,今晚必须饮酒庆祝一下。
天知道,跟在李钦载这煞神身边实在太受折磨了,这家伙一言不合就杀人,对异国人下手尤其狠辣。
金庾信这段日子每时每刻都过得战战兢兢,走路都夹着腚,生怕腚臀太摇曳了,被这煞神找到借口办他。
终于,到了解脱的时候。
就走到这里吧,再在一起就不礼貌了!
金庾信轻松的表情落在李钦载眼里,李钦载打量他一番,突然喃喃道:“不过我们走了以后,你们新罗军会不会不老实?我是不是再敲打你们一下……”
金庾信一怔,然后大惊:“大可不必!李县公,末将和麾下将士可一直都是老老实实的,从未给您添过乱啊!”
李钦载叹息着拍了拍他的肩,道:“别人关心你们飞得累不累,我就不一样了,我只关心你们的翅膀硬不硬,硬了就打折它……”
“提醒你一句,别以为跟着我爷爷行动就轻松了,我爷爷的脾气比我还暴躁,你在我爷爷面前最好乖巧一点,别把自己的脑袋往他刀口上送。”
金庾信一呆,表情顿时陷入苦涩。
李钦载无声冷笑,这模样不就顺眼多了,就不爱看你高兴的样子。做人没一点压力,如何能茁壮成长?
打发了金庾信后,李钦载下令全军开拔。
李勣的军令是让他率领本部兵马,李钦载的本部兵马便是从倭国一路跟随他的一万多唐军将士。
刚踏上海东半岛时,李钦载收纳了熊津都督府的数千将士,加起来近两万兵马,后来大大小小经历了几次战事后,麾下将士略有伤亡,还剩下大约一万五千余。
老实说,一万五千唐军狙击敌人的援兵,李钦载还是感到有点压力,万一敌军增援势众,派出十来万援军,战事就有点麻烦了。
唐军火器再厉害,终究只有一万多人,敌我兵力相差太大的话,胜负难料。
点齐兵马后,李钦载又下令多带粮草和火药,如果是一场恶战,至少武器方面不能掉链子。
李勣的主力大军刚点齐,李钦载所部一万五千将士便已离营出发。
从辽东城到辱夷城,方向东南,距离大约两百余里,路程不算长。
这次出征李钦载感觉有点轻松,他也不知道为何会轻松,仔细一想,原来抛掉了两支杂牌军。
没有倭国和新罗这两支军队跟随,麾下皆是土生土长的关中子弟,无论战力还是忠诚都非常放心,李钦载更不必分出心神防备倭国和新罗人背后搞鬼。
男人都明白的感受,男人的腚后最好不要站别的男人,不然总会不自觉地收紧括约肌……纯粹是下意识的心理作用。
难怪自己如此轻松,原来是背后没人了。
路程不长,但李钦载和将士们只能步行。
高句丽的山地奇多,而且大多都是非常陡峭难行的山路,骑马的话更浪费时间,不如步行。
想想前方还有两百里的路程,李钦载不由一阵头疼。
养尊处优的李家五少郎,何曾遭过这种罪。
可他终究是一军主帅,再苦再难只能咬牙承受,不然会被麾下的将士轻视嘲笑。
整整五日后,李钦载发现了一处茂密的山林,正位于泊汋和辱夷两城之间,山下便是一条蜿蜒的道路,是两城之间必经之地。
历经磨难的李钦载长松一口气:“就在此地设伏吧,再走就不礼貌了。”
第1072章 密林伏击
这是一座无名山,方圆数十里荒无人烟,就连向导都说不出这座山的名字。
山上丛林茂密,草木繁生,四周郁郁葱葱,处处可闻鸟叫虫鸣,唯有山下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道向前延伸,山道的尽头有一道陡峭的峡谷,峡谷百丈,寸草不生。
站在主帅的角度,这一片地势很凶险,易守难攻,可藏百万兵而不露形迹。
这也是李钦载选择在此设伏的原因。
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被伏击的一方,走进了这片凶险之地,只要前后山道被截断,基本只有一个死字。
兵者,生死存亡之道,李钦载没那么自负,他看中这片山林后,召来王方翼刘仁愿等人询问了一下。
二将在高处观察一番后,都觉得李钦载选的这片山林不错,是绝佳的伏击点,李钦载这才下令全军将士隐入山林中。
布置埋伏的同时,一队队斥候也被派了出去。
时间很紧,未来难测,辱夷城方向不知派来多少兵马增援泊汋,李钦载麾下只有一万多人,他不确定能否成功狙击敌人援军。
但李钦载对自己选的伏击点很有信心,因为它是随机的,包括李钦载在内,事先都无法预料到自己会选这个地方,敌人就更不会想到。
有心算无心,首先便增了三成胜率。
将士们隐没在茂密的山林中以后,李钦载也带着部曲们藏进了林中一片草丛中。
李钦载蹲在草丛里,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眯眼看着天空。
伏击最难熬的就是等待,尤其是在恶劣的环境里等待。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独好,看似一片葱郁山景,实则山林里处处蚊虫叮咬,野兽横行,还要提防随时可能窜出来的蛇蚁蚂蟥等等。
就像人人都向往的大草原,看似一望无际,心旷神怡,然而真正走进草原里就会发现,一望无际的青草其实长得没那么整齐,也没有摄影师画面里那么青翠油亮。
地上到处都是牛羊粪便,上厕所就别想了,自己找个野地里蹲着,只要你敢露出屁股,巨大的蚊子能瞬间把你叮贫血。
眼前这片山林也是,风景不错,但无心欣赏。
李钦载蹲了一会儿就受不了了,养尊处优的他何时经历过这些啊,如果不是一腔报国之志,此时的他,应该在长安的曲江上泛特么的舟。
正在独自怨艾半生飘零,人生凄凉,身旁突然出现一根旗杆,旗杆狠狠往泥土里一插,一声闷响,杆底入地一尺余。
抬头往上看,一面硕大的“李”字帅旗正立在李钦载的身旁,旗帜迎风飘扬,如果李钦载此时的姿势不是蹲着的话,想必还是很威风的。
李钦载再望向插旗的人,嗯,郑三郎。
不奇怪了,这憨货干出什么事都不奇怪。
李钦载叹了口气,默默起身,远离帅旗,后退十余步,找了个茂密的草丛继续蹲下。
片刻之后,又是一声闷响,那面阴魂不散的帅旗再次狠狠地插在他身旁。
李钦载赫然抬头,目光复杂地看着郑三郎。
郑三郎吸了吸鼻子,龇牙朝他一笑。
李钦载实在忍不住了,叹道:“三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