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渔民忍不住朝高句丽方向拱了拱手,道:“是大人物,也是大英雄,值当咱们平民百姓一拜,将士们浴血厮杀的结果,好处是实实在在让咱们百姓得了,就凭这一点,也该感恩伏拜。”
众渔民也跟着朝高句丽方向遥遥拱手,表情很敬仰。
“也不知那位李帅,究竟是怎样的风采,当初王师东征之时,许多将士都是从咱们登州港出发的,那其中不知有没有李帅。”
消息灵通的渔民嘿嘿一笑,道:“我一位远房侄儿如今在水师都督孙仁师麾下当府兵,前日在港口水师驻地遇到他,他告诉我,天子已下旨,从高句丽召回李帅,回长安养伤。”
“怕不就是这两日,李帅会乘船到咱们登州,尔等若是想见李帅的风采,便守在港口等他,定会等到的。”
渔民们两眼一亮,急忙道:“若真能远远见那位李帅一面,倒是咱们的福气了,这两日打鱼莫跑远了,就守在港口附近,若见水师舰船来,咱们便等在路边,远远向这位李帅拜一拜,算是表个心意了。”
众人纷纷应是。
渔民们议论纷纷,不时发出大笑声,引来路人们的侧目。
路边穿梭的人群里,一名短衫武士打扮的年轻男子半阖着双眼,懒洋洋地跟在渔民们身后。
这名男子不是渔民,而是游侠儿。
大唐的游侠儿很出名,但在大唐立国初期,“游侠儿”并不是什么好词。
因为这类人太杂,街头逞勇斗强的街痞流氓自称是游侠儿,无所事事给有钱人跑腿帮闲的也自称是游侠儿,搞得游侠儿这个群体的档次蹭蹭的往下掉,都跟下九流一样提不上台面了。
但游侠儿其中也有真本事的人,他们四海为家,行侠仗义,没有具体的职业也没有收入来源,但有意思的是,他们好像从来不缺钱。
他们以武犯禁,他们肆无忌惮,他们行事只凭自己的喜好,而且他们还凭自己的判断决定世间的正与邪,从而以民间执法者的角度私自代替官府选择惩赏。
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一类人功夫高,能揍人也能扛揍。
年轻的游侠儿跟着渔民走了很久,他不是跟踪渔民,而是百无聊赖之时,渔民们议论的事情让他有了兴趣。
“渭南县公李钦载?呵呵,倒是个人物。”游侠儿喃喃自语。
渔民们已走到了港口,港口的水面上,停泊着许多小渔船,对这些靠大海讨生活的渔民来说,这一艘艘小渔船就是他们的饭碗,是他们的家,有的甚至全家老小都住在船上,一住就是许多年。
港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许多渔民出海归来,船舱里满载渔获,也有的垂头丧气,显然最近撒网下去手气不佳。
还有许多商贩在港口大吼大叫,收购渔民们捕捞的成果,各种鱼类,各种价格,熙熙攘攘人间烟火。
几艘小渔船悄无声息地停靠在岸边,一群渔民打扮的汉子下了船,沉默无声地在人群里穿梭,朝港口外走去。
刚才议论高句丽战事的渔民们与这群刚靠岸的汉子擦肩而过,其中一名渔民突然停下了脚步,眉头微微皱起。
“咋了?”一名渔民问道。
“不对劲,刚刚过去这群人好像不是渔民……”
“他们脸上又没写字,你咋看出来的?”
“我打了半辈子鱼,别的不敢说,对方是不是渔民,我都不用眼睛看,鼻子一闻就知道。”
说着渔民望向那群人远去的方向,缓缓道:“我敢拿祖宗的牌位发誓,刚刚这群人绝对不是渔民,有意思的是,他们偏偏从渔船上下来的。”
第1130章 敌国奸细
一群不是渔民的人,却从渔船上下来,神色自若地从人群中穿梭而过。
登州渔民们与这群人擦肩而过,双方连眼神都没有交流,更没看清这群人的容貌。
来历不明的一群人已渐渐融进了川流的人潮中,如涓滴入海,无影无形。
前一刻还在为朝廷东征大事议论纷纷的登州渔民们,他们仍然继续朝自家的渔船走去,都是要讨生活的人,朝廷大事不过是闲暇时的谈资而已。
走了几步,一名渔民停下了脚步,皱眉道:“不行,总觉得有点不踏实……”
“你咋了?难不成你有啥预感,今日出海会有风浪?”另一名渔民赶紧问,其余的渔民们脸色也凝重起来。
渔民的预感说不清道不明,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冥冥中提醒着渔民什么。
每一次出海都是一次身家性命的冒险,运气不好的话,茫茫大海上一个浪头打来,全家的天都塌了。
所以每当某个渔民说自己有什么不好的预感,别人一定会当真,绝不会冒险出海,多等几天没关系。
无所谓迷信或是愚昧,因为他们穷,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他们身上,他们输不起。
渔民们心都悬了起来,然而这位渔民却摇头,不自觉地望向刚才那群不像渔民的人。
“这伙人路数不对,我心里不踏实……”渔民喃喃道。
渔民们见他说的不是出海的事,不由放下了心,一个个笑骂他操心过分。
“不是,你们不懂,刚才他们从我身旁经过,我不仅知道他们不是渔民,还觉得他们身上有一股子怪味儿……”渔民挣红了脸辩解。
“啥怪味儿?”
渔民努力寻找形容的词汇,半晌,才道:“咱们鱼市有个叫王阿大的贩子,不仅收鱼,也杀鱼,他杀鱼二十多年,一条鱼在他手上眨眼间就被剖干净了,二十多年来,死在他手上的鱼约莫数十万条了吧……”
其余的渔民点头,大家都知道这个人。
这位渔民叹了口气,道:“王阿大造了这些年的杀孽,就算不杀鱼时,咱们靠近他总能感到他身上有一股子寒意,明明是个挺和善的人,可偏就没人敢跟他玩笑,甚至都没人敢近他的身……”
绞尽脑汁想了想,渔民道:“刚才那伙人从我身边走过,他们身上的味道跟王阿大一样,就是……就是,哎,反正让人寒毛都竖起来,浑身不自在的感觉。”
形容太模糊,渔民们不理解。
身后那位跟了一路,听了一路故事的游侠儿却勾起了嘴角。
渔民没文化,形容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但游侠儿却很清楚。
这种感觉,叫“杀气”。
手里攒了很多人命的杀才,身上一般都带着这股味道,游侠儿自己也有,但幸好他杀过的人并不多,杀气很淡。
“杀气么?有意思……”游侠儿喃喃低语,扭头望向那群来历不明的人消失的方向,眼里闪过一丝莫名的笑意。
渔民们聚在一起,他们也在议论。
“那伙人路数不对又咋了?跟咱们啥关系?就算是盗匪强梁,那也是官府该管的事,走走,上船了,全家都饿着肚子呢。”
发现问题的渔民犹豫了一下,然后一咬牙。
“不行,这伙人来者不善,怕是会出事,跟上去看看,不耽误出海。”
说着渔民转身迈步便追了上去。
其余的渔民们面面相觑,眼神交流过后,无奈地跟了上去。
身后的游侠儿也有些无奈,喃喃道:“明知路数不对,一群打鱼的还主动招惹麻烦,是不是傻?”
迟疑片刻,游侠儿也跟了上去。
这就是不上班又没有领导的自由职业者的方便之处,想干啥就干啥,随心随意。
渔民们出了海港,在登州城外发现了那群人的踪迹,远远在后面缀着。
留心之后仔细打量,渔民们发现了更多不对劲的地方。
前面这群人都拎着简单的行李包袱,虽然都是大唐渔民的打扮,但他们的腰间却鼓鼓囊囊的,不知藏了什么东西。
更重要的是,风中飘过他们说话的只言片语,却不知是哪里的方言,渔民们一个字都没听懂。
良久,一名渔民一拍大腿,惊道:“是高句丽话!咱们跟高句丽渔民干过架,高句丽人说话就这股味儿!”
其余的渔民也恍然点头。
“快去禀报刺史府,有高句丽奸细潜入登州了!”渔民慌忙道。
一名渔民原地转身,飞快朝登州城跑去。
其余七八名渔民则不紧不慢地跟着这群高句丽人,渔民们神色很紧张,他们一辈子只会打鱼,跟踪打探这种活儿可一点也不会,若是被对方发现……
“老四去禀报官府了,咱们还跟不跟?”一名渔民惴惴地道。
“高句丽奸细突然来咱们登州作甚?他们不正被咱王师打得节节败退吗?还有心情来登州,是打算刺探啥军情?”
“呸!登州不过是水师驻港,如今水师舰船都在高句丽海域游弋,停泊也是在熊津城,登州哪里有军情让他们刺探?”
一个长得粗犷满脸络腮胡的渔民粗声道:“有个事你们难道都没想到吗?”
“啥事?”
“咱们刚才在海港还在议论,英国公之孙李帅已被天子召回长安养伤,不日便要从咱们登州下船,李帅可是高句丽人恨之入骨的仇敌,你们说,这伙高句丽奸细潜入登州,会不会……”
众人一愣,接着悚然一惊。
“你还别说,好像真有这可能,不然我实在想不出这伙奸细来登州还能干啥……”一名渔民摸着下巴喃喃道。
另一名渔民疑惑道:“李帅是何等位高权重的人物,出入扈从如云,部曲亲卫层层戒备,就这十来个高句丽奸细,他们能近得了李帅的身?”
“我听村里的学究先生讲故事,说秦末有个叫张良的好汉,在始皇帝出巡的路上布置机关,曾以巨弩刺杀始皇帝,人家张良能干的事,这伙奸细难道不会干?”
众人一凛,神情愈发认真。
一名渔民咬牙道:“若真如此,绝不能教这伙奸细得逞,李帅是咱大唐的英雄好汉,英雄没战死沙场,却被宵小谋害,岂不是窝囊得紧?”
“没错!李帅是天上的人物,咱虽只是打鱼的,可也都承过李帅的恩惠,若没有李帅浴血沙场,哪有咱渔民今日的扬眉吐气?”
几句话鼓动,这群渔民纷纷热血上头。
“干了!卑贱之民愿为李帅清道除奸,还李帅一条平安归乡的坦途!”
匹夫之勇,血溅五步,以义为名,百死犹不悔也。
第1131章 匹夫之勇
那群乘着小渔船,从登州上岸的陌生人,果然是高句丽人,而且是高句丽王宫中的禁卫高手。
他们潜入登州,为的就是刺杀李钦载。
李钦载接到李治的旨意后没有耽搁,立马离开唐军大营,乘坐水师的舰船直奔登州。
而唐军大营外却处处都潜伏着高句丽的斥候探子,他们的眼睛时刻盯着大营,不错过一丝风吹草动。
李钦载离营时动静不小,军中从李勣到普通将士,都出来送行,这一幕当然也落入了高句丽探子的眼中。
而李钦载的身份其实并不难查,高句丽早有唐军诸多将领的名字官职和画像,探子远远见着李钦载的模样,拿画像一对照,好了,身份确认。
乌骨城外,李钦载率五千将士,打碎了高句丽国主的最后一张出其不意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