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839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4-03-19 11:56:29

  崔婕恶狠狠地瞪着他:“金神医难道不是咱家的人?夫君千万莫说你跟她清清白白,糊弄鬼呢!”

  李钦载顿时迷茫了。

  倒不是心虚,而是真的迷茫。

  自己与金达妍究竟是不是清白,这个事儿怕是不好判断,从事实上来说,好像确实不大清白,可从本心而论……好像还是不清白。

  有些感情就这样不知不觉便发生了,来得毫无痕迹,也说不上轰轰烈烈,就这么平淡地相处,然后某天发生了一个契机,如同陈年已久的酒一样,悄然产生了质变。

  见李钦载发愣,崔婕没好气道:“夫君在回味什么呢?人就在后院,想回味自己找她去呀。”

  李钦载干笑:“夫人误会了,为夫我纯粹在思考如何解决屈突仲翔这个麻烦。”

  崔婕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酸溜溜的心理顿时消散了许多。

  “依妾身之念,不如夫君亲自登门拜访屈突家的长辈,把事情原原本本说清楚,请屈突家约束子侄,严加管教。”

  李钦载摇头:“不妥,屈突仲翔这人……脑子大概一根筋儿,他连死都不怕,他家长辈怕是管不了他。”

  崔婕咬牙怒道:“那就来一次揍一次,明日若再来,索性废了他的腿,让他从家里爬过来!”

  “夫人好大的煞气……帮夫君揍情敌,我终究还是低估了夫人的胸怀。”李钦载脱口赞道。

  崔婕白了他一眼,道:“攘外安内的道理,妾身难道不明白吗?金神医既然已是夫君的人,那就是咱家后院的姐妹,外人若敢惦记,必须打断他的狗腿!”

  李钦载打从心底里赞叹不已。

  看看,这就是正室大妇的格局,只要是自家人,哪怕是跟自己抢男人的妾室,也像母鸡护鸡崽似的,护得死死的,外人谁都别想染指。

  前世看过段子,大妇小心翼翼请示要给夫君纳妾,夫君翻着书淡淡地告诉大妇,你自己看着办,莫打扰我看书考功名。

  男人一生的梦想,不就是这个境界么?

  现在崔婕的表现,大约也是这个境界了。

  所以说,李钦载的正室夫人只能是崔婕,换了别人都做不到这么完美。

  “屈突仲翔的事,夫君快些解决,夫君若解决不了,妾身就要出手了,”崔婕面露杀气,脸上的胶原蛋白与霸气侧漏齐飞:“咱家不理亏,妾身亲自找上屈突家,要他家长辈给个说法儿,不然没完!”

  “夫人英明神武,一统江湖,日出东方,唯夫人不败!”李钦载五体投地道。

  ……

  莫名招惹了一块滚刀肉,打着痴情的名号,干着泼皮无赖的事,老实说,李钦载也有点头疼。

  今日屈突仲翔被崔婕下令揍了,但愿他在家多养几日伤,英国公府又不是上班打卡的地方,不必每天来报到。

  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关门放武敏之,以疯批对滚刀肉,也不知最后鹿死谁手。

  只是武敏之的破坏力太强大,李钦载已对外宣布,不到万不得已,承诺不主动使用武敏之,给人类的生存留一线生机。

  炎炎夏日的天气里,长安城连狗都懒得叫唤,趴在门口的树荫下耷拉着舌头散热。

  繁华热闹的城里,行人和商贩也少了许多,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大都市,街头巷尾居然神奇地冷清起来,只有树上一声声蝉鸣,叫得令人心浮气躁。

  这样炎热的天气里,长安城外竟来了一支骑队。

  骑队大约数百人,他们双颊酡红,眼神犀利,骑队后面还有近百辆牛车,以及被牧民驱赶着的数千头羊。

  骑队皆着异族服饰,人人皆佩短柄弯刀,看起来显然是一支百战精兵,队伍从里到外散发着一股剽悍骁勇之气。

  队伍行至长安延平门外五里,这支异族骑队居然很懂规矩地主动下马步行,一步一步朝城门走去。

  走到城门外的护城河边,骑队为首一名二十多岁的汉子突然面朝城门双膝跪地,然后五体投地式跪拜,脑袋狠狠地磕在地上。

  “吐蕃新任大相,禄东赞之长子赞悉若,朝贺大唐皇帝陛下,伏请觐见天颜,偿外臣夙愿。”

  随着为首之人的跪拜,骑队所有人也纷纷面朝城门跪了下去。

  值守城门的大唐将士面无表情地看着这支骑队,并无任何表示。

  吐蕃新任大相赞悉若则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一动也不动。

  直到半个时辰后,右相许敬宗竟从城门内走出,他的身后还跟随着礼部和兵部的诸多官员,以及无数皇宫禁卫组成的仪仗。

  这是正式的外交欢迎仪式,以吐蕃国的实力,以及大相赞悉若的身份,大唐必须隆重接待。

  右相许敬宗亲自迎出城门外,将赞悉若从地上扶起来,二人把臂高声谈笑半晌,许敬宗便请赞悉若和吐蕃骑队入城。

  走进城门甬道,穿行入内后,便见城内缓缓行来一群力士,力士大约百余人,合力抬着一面硕大无比的鼓,鼓面朝天。

  圆圆的鼓面上,俏生生站立着十余名太常寺舞伎,随着乐班笙箫奏起,舞伎们站在硕大的鼓面朝跳起了迎宾大礼乐。

  力士们抬着大鼓,缓缓而行,鼓面上的舞伎们舞姿翩跹,如蜂蝶齐飞。

  吐蕃大相赞悉若见大唐竟对他如此礼待,不由感动万分,走进城门后,便情不自禁地面朝太极宫方向,五体投地式再拜。

第1311章 隆重礼待

  吐蕃大相亲自来到长安,是大唐外交上的重大事件。

  如今的大唐君臣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东面的海东半岛上,对于海东半岛,可谓是倾举国之力。

  东面打得如火如荼,人力物力各种力,都投进了海东半岛。

  那么相对来说,大唐对西面的邻居们,则要采取安抚怀柔之策。

  否则如果西面的邻居对大唐征伐四方的举动感到不安,于是在边境上制造摩擦,或是突然发起战争,大唐可就陷入被动了。

  所以尽管当年大唐和吐蕃两国因为争夺吐谷浑,而闹得很不愉快,当时的大相禄东赞由于唐军援兵的及时赶到,差点成了大唐的俘虏,可是今日吐蕃新任大相赞悉若的到来,大唐还是以隆重的外交礼仪迎接。

  不仅仅是礼仪之邦的气度,更重要的是,大唐君臣很清楚如今的局势,征伐东面之时,当然要安抚西面,总不能两边都得罪吧?大唐再牛逼,也经不起东西两面作战的消耗。

  右相许敬宗亲自出迎,恰好配得上吐蕃大相赞悉若的身份,而皇宫禁卫的仪仗以及太常寺舞伎的鼓面舞,也算是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了。

  舞伎们在鼓面上翩跹起舞,引来了长安城无数百姓和商贩的翘首围观。

  霎时间延平门内人山人海,炎炎夏日的烈阳下,百姓们浑身冒汗,仍然挤在禁卫仪仗之外,看着鼓面上巧笑倩兮的舞伎们翩然舞姿,再看着吐蕃大相感动的表情,人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赞悉若是真的受宠若惊,原以为当初跟大唐争夺吐谷浑,闹得那么不愉快,来到大唐后君臣纵不会无礼对待,至少也会非常冷漠。

  没想到进城就见到如此隆重的欢迎仪式,不管赞悉若内心怎么想,当着这么多的围观百姓,至少表面功夫要做足,大唐给了面子,他得兜着,不敢不识抬举。

  于是赞悉若面朝太极宫方向一拜再拜,每一次磕头都磕得扎扎实实,脑袋狠狠撞地,三叩九拜之后,赞悉若的额头已是一片通红,肿起老高。

  赞悉若的虔诚跪拜果然赢得了围观人群的好感,四周一片喝彩声。

  大唐从君臣到百姓贩夫,其实都是非常开明且宽容的,大国泱泱气度不仅体现在外交上,更重要的是深入人心。

  两国以前干过仗,没关系,亲兄弟都有动手的时候,彼此干过仗太正常了,干完之后大家心平气和坐在一起聊一聊,该道歉的道歉,该认错的认错。

  流程走完以后,大家还是朋友兄弟,以往那些不愉快就当翻篇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干仗时大唐赢了,对方输了。

  否则可就没那么大的气度了,比如高句丽,跟大唐打了几十年,大唐心平气和坐下来跟它聊过吗?

  不灭国何以雪百年世仇?

  没错,就是这么双标,但,天经地义。

  宗主国的尊严,是要排在所谓“气度”的前面的,先满足了自己的尊严后,咱们再聊气度的事儿。

  所以今日大唐对吐蕃如此礼遇,是因为当年争夺吐谷浑时,大唐是笑到最后的赢家。

  而吐蕃,付出了无数人力物力,禄东赞耗尽心神,多年谋算,却终究功亏一篑,最后不得不灰溜溜撤兵,吐谷浑彻底划入大唐版图。

  赢家招待输家,再客气的姿态,其实也难掩居高临下的本质,围观百姓此刻为赞悉若的虔诚跪拜而欢呼赞许,也是这种战胜国的心态。

  而此时此刻虔诚朝太极宫跪拜的赞悉若,内心究竟是感动还是憋屈,唯他本人自知。

  从延平门到太极宫,赞悉若在人山人海的百姓围观下,领着吐蕃使团一路走到太极宫门外,然后,再次五体投地跪拜。

  宫门打开,仍旧是禁卫仪仗,仍旧是礼乐歌舞夹道欢迎。

  在许敬宗的带领下,赞悉若走进宫门,来到太极殿。

  李治和武后盛装坐在殿内,赞悉若进殿便三叩九拜,姿态非常卑微。

  李治的态度也很热情,含笑与赞悉若寒暄,他还回忆起贞观年间,禄东赞代松赞干布来到长安,当年的李治尚年幼,却也与禄东赞有过数面之缘。

  说着李治的表情又变得唏嘘起来,禄东赞已逝,故人渐凋零,作为禄东赞的长子,赞悉若不仅继承了家业,同时也继承了禄东赞的官职,当了吐蕃的大相。

  闲聊的话题都很轻松,基本没聊敏感话题。

  当年大唐与吐蕃争夺吐谷浑,以及当时还是大唐使臣的李钦载在吐谷浑将禄东赞连坑几次,两国兵戎相见,那些不愉快的往事,李治都没提。

  赞悉若似乎明白李治的用心,也很识趣地只谈两国的交情,不谈两国的战争。

  重点话题就是松赞干布迎娶大唐文成公主。

  这是两国间的一段千古佳话,而且影响力非常深远,直到今日,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仍是维系大唐和吐蕃两国表面和平的重要纽带。

  聊了许久后,李治下令设宴,朝中宰相和尚书侍郎们皆列席,以示隆重。

  傍晚时分,太极宫内灯火通明,太极殿丝竹笙箫之乐悠悠飘荡。

  君臣共聚于殿内,只为接待远道而来的吐蕃大相赞悉若。

  宫女宦官们将美酒佳肴端上殿,太常寺歌舞伎们照例准备歌舞娱客,长安城的重要朝臣也齐聚于殿内,就在李治准备宣布开席之时,赞悉若却突然跪拜在李治面前。

  “尊贵的大唐皇帝陛下,外臣有一事相请。”

  李治含笑道:“大相是远来的贵客,但有所求,朕必允也,大相直言无妨。”

  赞悉若垂头道:“外臣听说,大唐有一位少年英雄,当年奉天子陛下旨意出使吐谷浑,与外臣之父禄东赞有过交道,如今那位少年英雄已是大唐的砥柱重臣,不知为何,今夜天子举宴,却不见他?”

  李治目光闪动,与武后迅速对视一眼,夫妻俩淡淡一笑。

  “大相所说之人,莫非是辽东郡公李钦载?”

  赞悉若道:“正是李郡公,请恕外臣无状失礼,外臣之父临终前曾有遗言,若非这位李郡公,如今吐谷浑落于谁手,尚未可知,外臣之父一生心血谋算,竟失于李郡公之手,此乃天意。”

  “外臣今日来长安,犹盼一见大唐李郡公之风采,伏乞大唐皇帝陛下恩允。”

  李治挑了挑眉,然后装模作样地四下环视,讶异地道:“咦?景初今夜未赴宴乎?”

第1312章 夜宴酬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3页  当前第8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9/9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