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143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那不成,你这状态肯定一喝就醉。今天不能喝醉了,喝醉要出大事的。”三哥断然摇头道。

  “那,那咋转移啊?”二哥想不到别的法子了。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朱桢图穷匕见道:“保准你一听就忘了那劳什子邓大姐。”

  “这么神?”四哥捧哏道。

  “别忘了我是谁?”老六得意的一仰头。

  “那可是,咱老六可是‘吃竹篾拉竹篓——真他么会编’!”四哥配合点赞。

  “别废话了,快讲吧。我都等不及了。”老三半真半假的催促道。这俩货也入戏太深了吧?再闲扯淡二哥就睡着了。

  “好,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啊,不是别人,正是咱们的秦王殿下!”朱桢便清清嗓子,开讲。

  “哦?!”老三老四担任气氛组,满脸惊讶。

  “哦?”老二自然也很惊讶,一下都不困了。“俺,俺当主角了?”

  “当然不是现在的秦王殿下,而是建国前的二哥,当年吴国公的二公子!”朱桢提高声调,拿出在临淮县街头、在中都城圜丘练就的看家本事,口若悬河说起书来!

  四个哥哥便跟着他的讲述进入了故事……

  元朝末年,察罕帖木儿率大军南下,欲渡江攻取应天。为了替父亲减轻压力,朱二公子率领五千精骑,直捣元大都!与那察罕之子王保保,在中原腹地斗智斗勇,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虽然哥几个明知道都是老六编的,但因为说的是他们家的故事,所以听众的代入感还是很强的。

  成为主角的老二,更是瞪大了两眼,支愣着耳朵,心情也随着跌宕起伏的故事不断起伏——

  听到故事里的自己一路上锐不可当,连下八十城,他激动的挥舞双拳,好像自己也真的锐不可当,连下八十城一般。

  听到自己中了王保保的奸计,结果全军覆没。为了避免被元军俘虏,自个也跳崖自尽。他便痛苦的紧咬着嘴唇,都咬出血了。

  他的心神完全被精彩刺激的故事占据,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故事中的主角,已经完全忘记了劳什子邓大小姐……

  ~~

  朱樉就像跟着朱桢的讲述,在经历自己另一段人生一般。

  在这一段人生中,他在绝境中学成绝世神功,终于攀上了万丈悬崖,重见天日。

  逃出生天后,朱二公子忧心在应天的家人,一心一意只想赶紧回去,用自己的神功保护父母兄弟。但终究身不由己,误打误撞被带上了明教的总坛……

  “明教总坛在哪?”老四小声问道。

  “按照时间推算,当时应该在汴梁吧。”老三小声道。

  “那老二去的可够远的。”老四如是评价道,又奇怪问道:“可那边一马平川,他在哪坠的崖?”

  “安静吧。艺术创作动不动?浪漫主义懂不懂?”老三白他一眼,拿老六搪塞自己的话来对付他。

  老四这才闭上嘴,听老六绘声绘色讲六大派在王保保的率领下,围攻光明顶,想要消灭明教教主。

  虽然朱桢没说教主是谁,但哥几个一听就知道,那绝对是韩林儿。

  谙熟战史的老四心说,这对应的应该是龙凤五年。察罕帖木儿大举出兵,五路大军在汴梁城下会合。各军环城而垒,围攻汴梁城。

  在数倍于己的强敌围攻之下,红巾军每次出战都落败。守城百余日后,见城中粮食将尽,已经黔驴技穷的刘福通,只得带着韩林儿在百余骑兵护卫下,打开东门逃往安丰。

  此役,韩林儿的后宫嫔妃、文官武将以及符玺印章、珍宝财物等全都落入察罕帖木儿之手,义军共主从此一蹶不振,将主角的位置让给了别人……

  ~~

  老三老四心说,老六可能是不愿意编造历史,所以才用光明顶代替了汴梁,用六大派代替了察罕帖木儿的五路大军,用江湖代替了战场……

  嗯,这猜测很合理。

  而且这样非但不影响故事的精彩,反而因其新颖独特,让从没听过的哥几个目眩神迷,恨不能自己替代老二,成为力挫六大派,以一己之力拯救明教的主角!

  光明顶解围后,朱二公子被盛情推举为明教少护法,率领众教徒前往应天支援朱老板。

  然而半途中,在一个叫绿柳山庄的地方,明教好手中了算计,内力全失,被王保保的妹妹少敏郡主俘虏。

  “我艹,怎么还有二嫂?……”听到这儿,朱棣的眼珠子都瞪下来。

  老二更是恨得咬牙切齿道:“早知道这娘们不是好人,却不知还有这笔血债!”

  就连老三都忍不住看一眼老六,伱这故事行不行啊。别给聋的治成哑的呀。

  原本二哥对二嫂还只是冷暴力,可别等听完你的故事,回去升级成热暴力啊!

  朱桢却回他一个尽管放心的眼神。

  保准听完故事后,让二哥深深爱上这个和他唱对台戏的女人!

  这倒不是他多会说书,而是金老爷子的笔力让人放心。赵敏,可是金老爷子塑造的最成功,也是最受欢迎的女性角色啊!

  她出身高贵,雄才大略,统御群雄、手段高超。一出场便占尽上风,处处牵着主角的鼻子走,把整个中原武林玩弄于股掌间。就连神仙般的张三丰,都未免着了她的道……

  就是这样一位让所有人自惭形秽的天之骄女,却偏生只对你一见钟情,愿意抛弃一切身份地位、荣华富贵,甚至自己的亲人和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只为和你一生一世相守。

  试问,这份绝世美人恩,哪个男人能遭得住?

  至少老二这种十八九岁的愣头青,是绝对遭不住的。

  果不其然,随着情节的进展,故事中的‘洪基’和赵敏渐渐从敌对转向相互吸引。

  现实中的秦王听到赵敏的名字,也渐渐不再反感,渐渐放下仇恨。就像他自己也真的走过了,同样的心路历程一般……

  ()

  奇怪的一天,请个假吧。

  因为昨天睡太晚,今天早晨起来脑袋就疼,头疼也算职业病,那就吃个布洛芬吧。

  谁知吃完布洛芬之后,眼睛看电脑屏幕就花了。不是花眼那种,就像是被强光闪过一样,然后就开始没法盯着看屏幕了。

  那就睡个觉吧,起来一看屏幕还有那样。

  那就再出去走走,散散步吧,结果回来还是花。

  眼睛也不难受,就是没法看屏幕,这到底咋回事儿啊?

  到这会儿终于是好一点了,赶紧抓紧时间写个假条,别让大家再等了……

  今晚早点睡,希望明天会彻底好。

  《父可敌国》奇怪的一天,请个假吧。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220章

  尤其当朱桢讲到,灵蛇岛上洪基中计,遇到波斯三使埋伏,命悬一线之际。武功低微的赵敏,使出拼命三招——‘玉碎昆岗’、‘人鬼同途’、‘天地同寿’救下朱桢,自己也身负重伤时,秦王殿下更是感动的涕泪横流。

  “咋了,二哥,你哭啥?”老三故意问道。

  “呜呜,世,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痴情的奇女子?”朱樉抽着鼻涕道:“呜呜,我朱,朱二若是负她,定当这辈子不得好死,下辈子投生猪狗。”

  “二哥,不能咒自己不得好死啊。”朱棣已对老三老六的计划了然于胸,忙摆手配合道:“你对二嫂可真不咋地!”

  “俺说俺,俺不负赵敏,跟你二嫂有什么关系?”朱樉一愣怔,给老四说蒙了。

  “怎么没关系?”朱棣一脸理所当然道:“赵敏是王保保唯一的妹妹,二嫂也是王保保唯一的妹妹。赵敏叫敏敏帖木儿,二嫂也叫敏敏帖木儿。所以赵敏不就是敏敏,敏敏不就是赵敏吗?”

  “没错。”就连老五也点头附和。

  “对啊,赵,赵敏就是敏敏,敏,敏敏就是赵敏啊。”朱樉一拍脑门,恍然大悟,果然被弟弟们绕进去了。

  说着他开心的破涕为笑道:“哈哈,对对对,俺就是朱二,所以赵敏就,就是俺老婆。”

  “唉,伱这个好运的家伙!”老三半真半假道:“居然能娶到赵敏这样的老婆。”

  “就是,要不是她成了二嫂,我都想跟你抢了。”老四也半假半真道。

  “你敢!那是你二嫂!”老二真急眼了,举起醋钵大的拳头。

  “我就是打个比方。”老四赶紧解释道:“再说像赵敏这样坚定不移的女子,一旦认定了一个人,谁也抢不走她的心的。”

  “嘿嘿,那是。”朱樉这才放下拳头,得意洋洋道:“羡,羡慕吧?”

  “羡慕!”弟弟们一起点头答道。

  “嗨嗨嗨……”朱樉咧嘴傻笑起来,不知不觉,心中最大的芥蒂,已经开始松动了。

  “不,不对啊。”但他也不是纯傻子,又猛然想起老三说过的那些话。便狐疑的看着晋王道:“老,老三,你不是说什么‘华裔大防’,‘非吾族类’,‘人,人与禽兽’吗?”

  “老三这张臭嘴,就该下拔舌地狱!”老四也被勾起了不愉快的回忆,怒视着老三。

  “我说错了吗?”一看老四瞪自己,朱棡下意识进入战斗状态。

  “咳咳咳……”幸亏老六一阵咳嗽,提醒他今天是来当解铃的那个系铃人的,不是来起哄架秧子的。

  “好吧,我确实说错了。”朱棡只好不情愿的认错道:“我那不是年轻不懂事嘛。学问不精,只学了一半就拿来说事儿,自然是不对的。

  “好比‘华夷之辩’吧。《春秋》其实是说‘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夷是夏,要看其接受的文化礼仪。接受的都是华夏文化礼仪,那就是我们中国人;接受的都是狄夷的文化礼仪,那就是狄夷。”

  说着他问老二道:“二嫂平日里穿什么衣服,说哪国话,遵守哪国的礼仪?”

  “那,那倒跟咱汉家女没差。”朱樉挠挠头,补充一句道:“好,好像是吧。”

  “那她就是我们汉家女了!”老三断然下了结论,又问道:“你愿意接受赵敏成为汉人吗?”

  “愿意,当然愿意!”老二不假思索道。

  “那不就结了。”老三两手一摊,任务完成。

  “好吧……”老二感觉哪里不大对劲,却又想不透。加上多年来,弟弟们怎么说,他怎么信。便不再纠缠这个问题,又为别的问题犯难道:

  “就,就算俺接受她是汉人,可,可别人一样会在背后说她是胡,胡人。日,日后生了孩子,也会被骂胡人崽子的。”

  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这才是他真正的心结。哪怕是尊贵的亲王,也难免活在别人的议论中。

  “二哥,你听过一句话没?”老四忽然开口道:“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我们虽不是社稷主,也不是天下王,却是社稷主、天下王的儿子。既然生而为一国亲王,自然也要替父皇分担一些垢与不祥。这是孝道,也是天道。”

  朱桢闻言肃然起敬,四哥这格局,就是大……

  “没错。”老三也附和道:“现在父皇是恢复中华了,可大明境内还有那么多的蒙古人、色目人,不把这些人妥善处置好,他们就是祸乱的根源。弄不好几十年后,又是一个五胡乱华的局面。”

  “唔。”朱樉点点头,沉声道:“那,那就把他们都杀光。父皇不能脏了手,我,我们当儿子的来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1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3/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