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李成桂再三磕头谢罪,额头都磕破了,才诚惶诚恐的爬出了前厅。
“侍中,擦擦血。”出来后,金涛递给他一方帕子。
李成桂接过帕子,按在额头上,喃喃道:“这几位天朝的殿下,实在太可怕了……”
“是啊,尤其是晋王燕王和楚王。”金涛深以为然道:“都是明君圣王的胚子,可见大明国运方兴,正是欣欣向荣之际啊。”
“是。”李成桂叹息道:“是我今日太顺,昏了头,不该有那种非分之想。”
“侍中,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金涛轻声道。
“讲。”李成桂点点头,人在碰了一脑门子血之后,最容易听进去话了。
“有机会,你真应该也去趟大明。才会清楚的知道,高丽有多小,天朝有多大。”金涛背着手,边走边轻声道:
“我们高丽啊,注定只能在中原王朝更替的间隙,才能获得发展的空间。可一旦天朝定鼎,励精图治,又会把我们打回原形。
“更残酷的是,这与我们君臣贤否无关,而且有时候,越是要强的君臣,往往越会害了我们高丽。”金涛条理清晰道:“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用我赘述了吧?”
“是。”李成桂点点头。远的不说,就说先王因为反元,被元朝废掉那次‘癸卯之乱’,虽然崔莹最终带领他们击败了一万元朝干涉军。
但‘癸卯之乱’中,高丽人口死亡过半,却是一直以来,朝野讳莫如深的。
“那贤弟你以为,我们应该怎样与天朝相处?”李成桂请教道。
“孟子说过,只有聪明的人能以小国的地位侍奉大国,所以周太王曾侍奉獯鬻,勾践曾侍奉吴国。能以小国地位侍奉大国的,是畏惧天命的人。畏惧天命的能保住他的国家。正如《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金涛便回答说:
“天朝有藩邦属国无数,就像父母对待众多子女,肯定会奖励最恭顺的,惩治最叛逆的,以教育大多数。
“所以我们的努力方向,应该是争取做天朝最恭顺的孩子。然后就会发现,我们愈是恭顺,天朝也就愈宽宏。所谓‘高丽事大以礼、天朝字小以仁’,便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父慈子孝么?”李成桂有些不太是滋味道。
“是‘事大子小’……”金涛纠正一句,又放弃道:“差不多一个意思。”
“那我就明白了。”李成桂点点头,神情郁郁。
“侍中,你还没看清楚,几位殿下为什么选择伱么?!”金涛见他还是放不下,终于忍不住加重语气道。
“为何?”这其实也是李成桂最想知道的。
“因为你个外来户,不靠天朝靠什么执掌都堂?!”金涛跺脚道:“你还没看清楚么?只有最亲明的人才能坐稳执政的位子。你不父慈子孝,旁人自会去认爹,你还想重蹈李仁任和崔莹的覆辙吗?”
“哎呀……”李成桂如遭当头棒喝,尤其是最后两句话,让他一下子就清醒了,忙深深作揖道:“多谢先生教我,李成桂和李家能有日后,都是拜先生所赐!”
“侍中明白就好。”金涛赶紧躲开,不受他的礼道:“开京和南京相隔万里,就算父慈子孝,一年能有几回?绝大多数时间,侍中还是快活的!”
“不是父慈子孝,是‘事大字小’!”李成桂正色纠正道:“‘事大以礼’就是我们以后的最高准则了!”
“侍中英明!”金涛欣慰的笑了,孺子可教。
“先生高见!”李成桂拱手称赞,两人相视大笑起来。
~~
两人回去都堂,便把郑梦周叫来议事厅。
郑梦周一进来,就感觉这俩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就像上过床的男女一样,言谈举止都透着亲密……
这让他警惕起来,明明是自己先来的。
“老郑,随便坐。”李成桂大大咧咧指着长条桌两侧的交椅道。
“我还是站着吧,这里可不是随便坐的地方。”郑梦周说着指了指李成桂脑门上的纱布道:“侍中受伤了?”
“这个啊?”李成桂指着自己脑门道:“是我自己磕头磕的。”
“二位去迎宾馆了?”郑梦周心一紧。
“不是故意撇下你。”金涛笑道:“实在是因为你在庆寿宫老不出来,我们等不及了。”
“太后吓坏了……”郑梦周刚想扯个谎,瞬间又意识到,这样会让自己跟他俩彻底疏远。殊为不智。
便叹气道:“太后想废掉王上,换个宗室代之,我苦劝了半晌也没劝住,只能说先问问几位殿下的意思。太后便让我邀请几位殿下赴宴。”
“哈哈,我说吧,老郑是个聪明人,一定拎得清。”金涛便和李成桂相视一笑。
“没错,来,坐下。”李成桂便亲自起身,将郑梦周按在自己的位子上道:“以后你就坐在这里。”
“我,这不合适吧?”郑梦周想起身,但哪能起得来?
“怎么不合适?你能号令天下儒生,又是太后最信任的人,坐这个位置,当之无愧!”李成桂沉声道:“如今我们三人,必须精诚团结,才能稳住局面,就不要再退让了。”
“那侍中……”郑梦周这才诚惶诚恐坐下半拉屁股。
“我坐这儿。”李成桂走到第一把交椅上,大马金刀坐定道。
“那崔院君?”郑梦周又问道,说完脸色一变道:“这就是侍中去迎宾馆的结果?”
“殿下的意思是,崔莹是李仁任的同党,还亲自带兵要杀他们,必须严惩。”金涛便沉声道。
“高丽不能没有崔院君啊!”郑梦周失声道:“太后也绝对不会答应的。你们没劝劝吗?”
李成桂指了指自己的额头,不说话。让郑梦周误以为,这就是劝的结果……
“他要杀殿下,殿下能放过他们么?”
“他不知道,几位殿下在使团中啊……”
“杀使团就可以饶恕么?”李成桂冷声问一句,然后定性道:“包庇他的人,就是同谋!”
“楚王殿下已经格外开恩,只让我们把人交给他们处置了。”金涛也道:“老郑,我们不能不识好歹啊。”
“唉,好吧……”郑梦周感受着第二把交椅的舒适度,最终还是同意道:“我们去求见太后吧。”
()
第302章
开城地域狭窄、缺少平原,四周尽是起伏的山脉,只有崎岖的山路可以通行,这种封闭色彩异常浓厚的地理环境,让这里更适合作为一个豪族势力顽固盘踞、拒敌于外的要塞城市,而非作一个封建王国的都城。
其实位于北方大同江下游平原地区的平壤,和位于南方汉江下游平原地区的汉阳,都比开城更适合都城的角色。
事实上,开城能被拔攫成王都,主要还是建立高丽的王氏家族兴起于此,对这里拥有强大的掌控力,足以压制住其它豪族势力的缘故。
但经过将近五百年的风风雨雨,就是开城,也护不住王家对高丽摇摇欲坠的统治了。
能护住王家和高丽的,只有‘护国战神’崔莹了。
此时,这位已届花甲之年的高丽军神,率领着他战功卓著的白首军,正在通往开城的崎岖山路上行进。
白首军,是当年被宗主国元朝调遣到中原江淮地区,讨伐张士诚的高丽军队。为了跟头裹红巾的红巾军区分开来,这支高丽军队以白巾蒙头,所以自称白首军。
崔莹就是在与红巾军作战中,真正成长起来的。在残酷的战斗中,他的长官悉数战死,最后是他将残存的三千余白首军,平安带回了高丽。
这支军队也就成了他起家的班底,跟随他征战多年,立下功勋无数,战力也远超包括李成桂所部在内的,其它高丽军队。
这也是李成桂忌惮崔莹的真正原因。
此时,开京城已经远远在望,白首军士气高昂,崔莹的脸色却愈加凝重。
“京城马上就到了。”看到崔莹这般,他的儿子,也是白首军统军崔潭,终于忍不住策马凑近了小声道:“父帅,还没有回心转意么?”
“唉,委实难决啊。”马背上的崔莹叹息一声道:“归根结底,李侍中当初,就不应该害那黄内侍的性命。可惜当时为父不在京城,没法阻止他一错再错。”
“是啊,他为了立牟尼奴为王,杀了黄内侍,现在又要杀害明朝的使团,这下算是彻底跟明朝决裂了。”崔潭也一脸忧色道:“大元已经被大明驱逐出中原,早已是日薄西山,我们就算跟他们联手,真能是大明的对手么?”
“难。”崔莹低声萧索道:“当年为父去中原打张士诚,就被那位吴王的强大和富有深深震撼。但没想到最后统一天下的却是另一位吴王,也就是当今的大明皇帝,可见他有多强大。”
“那父亲还……”
“我铁原崔氏世代忠良护国,为父别无选择啊。”崔莹叹息道:“王上虽然年幼且身世成疑,但既然已经嗣高丽王之位,为父只有尽力维护了。不能让大明皇帝废了他啊。”
“可是杀害黄内侍的明明是李仁任,凭什么让我们给他擦屁股?”崔潭不忿道:“父帅,他没安好心!他就是想让我们灭了使团,也跟他一样手上沾了明使的血,只能跟他死心塌地走到黑!”
“你说的也有道理。”崔莹点头道:“我也不希望让崔家,担上这么大的罪过。但还是那句话,为了王上和高丽,我责无旁贷。”
崔潭正欲再劝,却见开路的斥候疾驰来报:
“报,有上差前来传旨!”
“哦?”崔莹正色道:“让他过来吧。”
不一时,那上差被带来崔莹父子面前。
让崔莹没想到的是,来的居然是门下舍人金涛。
“崔院君。”金涛神色如常的躬身施礼。完全看不出他来的路上,吓尿了三回。
“金舍人,你不在迎宾馆接待明使,怎么又跑出京城来传旨了?”崔莹微微颔首,眯眼问道。
“哦,是都堂的决定。”金涛深吸口气,不再废话道:“太后懿旨。”
“臣崔莹接旨。”崔莹父子赶紧翻身下马,跪地听旨。
“今有李仁任谋害先王、杀害天使,大逆不道……”
“啊……”崔潭闻言浑身寒毛直竖,直起腰来,目光森然的盯着金涛。
崔莹虽然依旧俯身垂首,却也震惊的无以复加。尤其是听到李仁任‘业已伏诛’四个字,他终于也忍不住‘啊’了一声。
金涛盯着崔潭等人要吃人的目光,硬着头皮接着道:“或言崔侍中与李仁任同谋,特宣崔莹只身入京受审,余人不许辄入。如是奉行……”
“西八闹吗,我审你个妈!”金涛话音未落,崔潭已经暴起身形,拔剑就朝他砍去。
“啊……”金涛惨叫一声,赶紧后退躲闪,一屁股跌坐地上。
一道寒光从他头顶划过,将他的乌纱幞头连带发髻砍掉一半。金涛的头发登时披散下来,露出一个秃顶。
崔潭还要再砍一刀时,却被崔莹一剑格开,喝住道:“崔潭,住手,伱要造反吗?!”
“反就反!”崔潭气急败坏的吼道:“父帅尽心竭力保护王家,他们却不领情,还要你的命!这样的王家,还有什么好留恋的!”
“混账!”崔莹一巴掌把崔潭打翻在地,苍声骂道:“我铁原崔家的子孙,怎么说出这种话?”
“来人,把他绑起来。”崔莹又对左右下令道。
“元帅,少帅说的都没错啊!”一众白首军将领,却纷纷跪地给崔潭求情,劝崔莹不要愚忠。
“太后一介老妪,懂什么国家大事,肯定是受了奸人蛊惑,才有此乱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