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213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殿下,这都是为国立过功、为大明流过血的好男儿,恁就是再难,不能见死不救啊。”

  “唉,好吧。”朱桢长叹一声,好像吃了锅夹生饭那么为难道:“送佛送到西,本王就勉为其难,收下你们吧。”

  “太好了,多谢殿下!”俞通源三人登时欣喜若狂,大明建国那天都没这么高兴过。

  可见老六的‘期望管理’,已经到了何等纯熟的程度?

  “但是,我们要约法三章,你们能答应,所有的困难本王去解决,日后伱们有什么事,本王也一力承担。”朱桢却话锋一转,语气严峻道:

  “你们若是不答应,自不消说。若现在答应了,日后又反悔,那可就怪不得本王清理门户了!”

  “这是应当的。”三人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殿下请讲。”

  “第一,今后再无巢湖水师,只有大明的市舶司舰队。”朱桢沉声道:你们也知道,‘巢湖水师’这个名号,对你们已经有害无益了。不做切割,如何从头开始?”

  “这……”三人没想到,一上来的要求就这么难办。‘巢湖水师’这面大旗,可是他们父兄竖起来的,是无数同乡子弟鲜血浸泡出来的。是凝聚他们的力量,是他们的信仰所在。

  “我知道这很难,但不迈出这一步,你们就只能永远困在过去,无法获得新生。”朱桢叹气道:“你们仔细想清楚吧。”

  “是。”三人点点头,低声问道:“还有两件事,请殿下一并示下?”

  “第二,就是像本王的楚王军一样,完全服从我调遣,不打折扣。”朱桢便道。

  “这个绝对没问题,我们巢湖水……哦不,我们素来以服从命令著称。”俞通源忙一口答应道。

  “第三,服从国法军纪,绝不干任何作奸犯科之事。这点同样很重要……当然,你们也会跟楚王军享受同样待遇。我甚至还可以给你们干股,让你们分享市舶红利!”朱桢沉声道:

  “但是,不该拿的你们一文钱不能拿!不然市舶司一定会重蹈元朝覆辙的!”

  “我们可以做到。”俞通源也一口答应了。

  结果,还是卡在第一条,彻底跟‘巢湖水师’做切割上了……

  朱桢也不逼他们,很大度道:“不急,路上时间长着呢。本王回京前给我答复就行。”

  顿一下,他又强调道:“但我还是那句话,答应了就不许反悔了。不然本王无论如何都会清理门户的。”

  “是,我等谨记。”三人忙恭声应下。

  ~~

  说完正事儿,俞通源便带领朱桢,来到特意给他准备的顶层豪华舱室内。

  “唔,不错。”朱桢扫视一圈,其实也没啥特别的,就是模仿秦淮河上的画舫装修,还模仿的不太到位……

  如今老六眼界也高了,眼光也毒了,不再是当初分不出好赖的时候了。

  “殿下不嫌弃就好。”俞通源恭声问道:“殿下是先休息一会儿,还是先用午膳再休息?”

  “先休息一会儿吧。”朱桢往太师椅上一坐道。

  俞通源便识趣的告退,汪公公开始给殿下用温水擦脸擦手,动作轻柔极了,一点声音都没有。

  “殿下,你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罗贯中忍不住质问道。

  朱桢却把手指竖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然后对汪德发道:“把本王准备的小礼物,拿给罗本先生。”

  “叫我贯中。”罗贯中不爽道。虽然罗本确实是他的名字,但楚王这个叫法,就是让人不爽。

  “好的,罗本。”朱桢笑笑,接过汪德发奉上的眼镜盒,递给罗贯中道:“试试吧,罗本。”

  “……”罗贯中翻个白眼,接过那精美的木匣子,打开一看道:“好漂亮的叆叇镜。多谢殿下好意,在下心领了。”

  “怎么?不想收?”朱桢问道。

  “怎么会呢?只是殿下有所不知,叆叇镜只能治花眼,对属下这种严重近视,没有帮助。”罗贯中苦笑道。

  “你先试试再说,近视镜远视镜的区别,不用你提醒我也知道。”朱桢没好气道:“不想试就扔海里吧。”

  ()

第337章

  罗贯中算是发现了,楚王殿下粗鲁的叫自己名字的时候,多半是有好处要给自己的。

  反之,他要是客客气气称自己为‘贯中先生’,八成就没好事儿。

  这样几天下来,罗贯中都被搞得有些神经错乱,好赖不分了。只要一听到殿下跟自己客气,他心里就咯噔一声;听他跟自己不客气,反而就有些小期待。

  暗骂一声自己咋越来越犯贱?他真想问问殿下,你跟你师父也这么说话么?

  然后老罗没好气的戴上了那副眼镜。

  再然后,他的怒气便烟消云散了。

  因为眼前总是模模糊糊、如雾里看花的时间,忽然就拨云见日、清朗明晰起来!

  “……”罗贯中张大嘴巴,手扶着镜框,上下左右的看了又看,口中还不时发出‘哦豁’、‘咦嘻’、‘我艹’之类的惊叹声。

  “有三十年了,没看过这么清楚了……”他激动到哽咽。

  “给你们罗老师拿本书看看。”朱桢吩咐他孙子一声。

  李芳远赶紧把自己手中的《论语正义》递给罗贯中。

  罗贯中接过来,下意识的眯眼去看。

  “试试看,不眯眼。”朱桢笑道:“好大一双眼,干嘛整天皱成两朵菊花?”

  “……”罗贯中白他一眼,然后尝试着一点点睁开眼,果然不用眯眼就能看清字啊!

  “多谢……”罗贯中终于流下了欣喜的泪水。

  “不必客气,这只是约摸着给伱磨的镜片。”朱桢便笑眯眯道:“等你让本王满意了,就让人再给你量身打造一副更合适的。”

  “这个还不够好?”罗贯中吃惊。

  “那是。好好表现吧的,跟着本王混,眼前才会一片光明。”朱桢便得意的哈哈大笑道:“各种意义上的。”

  “……”罗贯中沉默一会儿,忽然道:“《三国》里有个人物,我一直吃不准,多亏了殿下,我现在知道怎么写了。”

  “谁?”朱桢接过高铁奉上的桔汁。

  “曹丞相。”

  ‘噗……’朱桢一口黄汤喷了罗本一脸。

  罗贯中崭新的眼镜上,登时占满了果粒。

  ~~

  巢湖水师星夜北上,半月后抵达了北京汴梁。

  这座千年古城,是继洛阳之后,又一个华夏王气所在。从唐朝以后,便有得汴梁者得天下的说法。

  但北宋之后,这里便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主要是金元治理水平低下,无法像北宋那样伺候好黄河。致使北宋时期以黄河、汴河为主的‘四大漕运’皆因为黄河水患而淤没。

  频繁的水患也改变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使曾堪称‘北方水城’的汴梁,周边成了茫茫一片沙海。逼得元朝把大运河进一步东移,不借道河南而改走鲁西南,汴梁的衰败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朱老板虽然在洪武元年,因汴梁居天下之中,特定其为北京。但实地考察之后,才发现这里破败不堪,民不聊生,已经不具备再度成为都城的条件了。

  他这才放弃了汴梁,转而营建中都的……

  不过老六一行抵达汴梁时,这里已经恢复十年了。尤其是定为北京之后,汴梁经过一次大规模的修整,将金朝修建夯土城墙,包砖加固,使之变为一座砖城。

  此时汴梁城高三丈五,宽两丈一,城外有成河环绕,城墙开五门。这座在异族手中蒙尘百年的中原明珠、八省通衢,终于又恢复了几分昔日的繁华。

  河南都指挥使徐司马,在黄河码头亲迎楚王殿下大驾。

  说实话,老六跟这位义兄一点都不熟。打他懂事儿起,徐司马早就替老朱家南征北战去了。

  不过他亲热无比的一口一个‘小马哥’,还一把抱住了徐司马。

  把个马儿感动的热泪盈眶道:“几年没见,殿下长成大小伙了!”

  徐司马对老朱家的感情是真挚的。他是扬州人,元末兵乱,年仅九岁,全家死绝。无依无靠之时,幸得朱元璋收为养子,并赐姓朱。长大后,出入侍从左右。

  到了攻占婺州,朱元璋任命他为总制,协助常遇春镇守婺州。吴元年授予金华卫指挥同知。洪武元年,跟随副将军李文忠北征,活捉了元宗王庆生。因功提升为杭州卫指挥使,不久又升为都督指挥使,诏令恢复本姓。

  跟那平安、沐英一样,他也是老朱家嫡系中的嫡系。老六来之前,朱老板亲自嘱咐,要把他当成亲哥那种……

  老六和徐司马都是聪明人,一对干兄弟很快便亲如手足,携手上车,进了汴梁城。

  车上,朱桢看到城门上高悬着一串串的人头,应该都是近日所杀的。

  “接到旨意后,愚兄便大索全城,把汴梁城仔仔细细筛了一遍。”徐司马赶紧解释道:“唉,真是触目惊心,遍地豺狼啊。这些还只是一小部分,大多还在牢里没审讯完呢。”

  “这样啊……”朱桢放下车帘,收回目光,定定神问道:“明教、白莲教,还有什么弥勒教的教徒,都落网了么?”

  “只抓到一部分。”徐司马叹气道:“大部分在咱们动手之前,就已经接到消息跑了。”

  “……”朱桢心说那你得找刘英算账去。

  “审讯口供与南京传来的消息大差不差,三教确实准备在几位殿下归途中动手。他们的大部队,现在应该已经躲进太行山了。”徐司马又介绍道:

  “我们现在已经广派探马,时刻紧盯几条出山的必经之路,一有风吹草动,第一时间就会知道。”

  “我二哥他们现在到哪了?”朱桢又问道。

  “几位殿下计划走北平、保定、镇定、顺德、彰德、由汴梁过黄河。”徐司马答道:“然后经亳州到凤阳祭祖后回京。今天他们应该出北平地界。”

  “你觉得三教会在何处动手?”

  “唉,都有可能。中原一马平川,哪里动手都一样。”徐司马道:“如果是我的话,会埋伏在几条大河上游,水陆并进、半渡击之。”

  “有道理。”朱桢深以为然道:“这样的大河多么?”

  “中原的大河,都是从太行上流出来。”徐司马苦笑道:“十多条是有了。”

  说着他忍不住抱怨一句道:“殿下们为什么不能沿着运河走呢?又近又安全!”

  朱桢心说呵呵……你问天杀的老贼去啊。

  

第338章

  “其实很简单,跟紧了我皇兄他们,他们遇到袭击,我们再出手。”都指挥使司大堂中,楚王殿下给出了他此番的计划。

  听得徐司马和前来拜见的宋国公冯胜一齐呆若木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2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3/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