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226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说着,他一脸不可思议道:“说起来,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谁把这帮江南大户,当成孙子一样收拾……就是洪武皇帝,对那些人也是多有忌惮。真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什么虎不虎?一群纸老虎。跟这帮江南大户,就得这样把他们踩在脚底下,不然他们一准儿蹬鼻子上脸!就得隔三差五狠狠收拾他们一顿,他们才能服服帖帖。”道衍不以为然道:

  “反正他们家大业大,特别能忍,怎么折腾也逼反不了他们。最多就是躲在后面,撺掇老百姓闹事儿而已……只要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立马老实。”

  “你啊,你不是也苏州人么?”俱悟摇头无语。

  “可我家不是大户啊。”道衍嘿嘿一笑道:“我家要是大户,我才不当和尚呢。我天天住在青楼里我……”

  “那位楚王殿下呢?”俱悟又问道。

  “有意思,此人太有意思了,这才多大啊?日后必定搅得大明天翻地覆。”道衍露出遗憾的神情道:“可惜让刘伯温捷足先登了,那老倌儿是不会允许我接近他的。”

  “他不允许你就不敢干了?”师兄笑道:“再说,决定权在那位殿下,又不在刘伯温。”

  “嗯,我找机会跟他接触接触。”道衍也有此意道:“跟这般有趣的人物耍一场,这日子过得才有意思。”

  【本卷终】

  ()

第361章

  洪武十年,二月十六。

  这天秦王府中挂灯结彩、大张筵席,宾客盈门,真比过年还热闹。

  京中的皇亲、勋贵齐聚一堂,来喝老二长子的百岁酒。

  老朱家添丁进口,朱老板心情大好,自然也和马皇后驾临秦王府,作为祖父母接受大臣们的祝贺。

  “哈哈,老大、老三都有儿子,老二现在也有了,”他一高兴,便喝高了。“我老朱家真是人丁兴旺啊。”

  “是是。”一众老兄弟自然恭维不迭,敬酒不停。

  但其实太子成婚多年,才生一个儿子。老三也是。老二更是现在才生出儿子来。三家全都是独苗……而且老四那边,到现在也没动静,看来又是个难生的。

  不过老朱说自家人丁兴旺也没错。去年秋里,他生了第十四子朱楧;昨日,又刚生了第十五子朱植……

  不得不说,老朱就是能力强,一帮儿子绑一块,都不如他一个能生。

  马皇后想到这儿一阵无语,白了这货一眼,差不多就行了。生那么多儿子,将来朝廷怎么养得起啊……

  朱元璋瞬间感受到寒意,赶紧对朱棣道:“老四啊,你也得抓紧了,不就是生个孩子么,磨磨唧唧的。你岳父回北平时,那是失望的很啊。”

  “唉。”朱棣面红耳赤道:“儿臣,会努力的。”

  “老四,你别听爹的,他喝醉了说胡话。”马皇后不得不说话了,老朱这话要是传到老四媳妇耳朵里,得给她多大压力啊。

  “伱们去年刚成婚才几天?他就把你派出去,一走就是一整年,腊月里才回来。”说着她瞪一眼朱元璋道:“你给人家小两口时间了么?人家哪有空生孩子啊?”

  “好好,咱不催,”朱元璋知道最近老婆看自己不顺眼,赶紧表态道:“老四,咱今年哪也不让你去,你就在家里跟你媳妇造人,啥时候成功了啥时候出门!”

  “爹……”朱棣臊得不要不要,这下要给老三笑话死了。

  不止老三,李景隆、徐辉祖那帮狐朋狗友,也笑得没了人样……

  幸好这时,老二两口子,抱着大胖小子从后头出来,一起给父皇母后磕头。

  “哈哈,好好。”朱元璋和马皇后高兴的合不拢嘴。这小两口可是他老两口多年的心病啊。

  如今琴瑟相和,还造了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出来,朱老板和马皇后从前真是做梦都不敢想。

  “起来起来。”朱元璋伸手接过三孙子,亲了亲粉嫩嫩的腮帮子。

  这时,女官奉上百家衣和百家锁,由马皇后亲手给小娃娃穿戴上。

  此乃百岁礼的传统仪式。婴儿出生一百天称‘百啐’,又叫‘百岁’。为了给孩子祈福,人们会从许多人家讨来各种颜色的布头,拼凑连缀成一件小孩的衣服,叫‘百家衣’。其意是为了祈求孩子长寿,一般要穿到周岁才脱掉。

  百家锁类似,往往也是收集许多人家的金银,为孩子打制一个长命锁,寓意不言而喻。

  朱老板三孙子的百家衣和百家锁可了不得,那可是大明排名第二,到一百零一的家庭,一起贡献出来的。

  东西太少了自然拿不出手,所以每家贡献了一匹布,一枚金锞。

  所以一百匹布,缝制了这么一件小小的百家衣;一百枚金锞打造了这么一个小小的百家锁。

  至于剩下的材料,朱老板是不会退还的!

  嗯,过几个月他家老十五再来一遭,宫里今年做衣服,不用再买布了。

  ~~

  待帝后亲手给三孙子穿戴好后,敏敏悄悄戳了一下一直在傻乐的老二。

  “咋,咋了?”

  “儿子还没起名呢。”秦王妃一阵无语。

  “哦哦,”老二恍然,赶紧开口道:“请,请父皇,给孙子赐名。”

  “哈哈好。”朱元璋一口答应,当场寻思起来。

  当初皇长孙还没出生,他早就把名字起好了。轮到三孙子这儿,都出生百日了,还没想名儿呢。

  唉,这差距啊,真不能细琢磨……

  好在现在起名很方便,因为设定狂朱老板,已经把字辈诗捣鼓出来了。

  一般人家里,都是同辈兄弟共用一个字辈。但朱老板考虑到自己儿孙们,将来要娶很多很多媳妇,一代人用一个字辈太不好起名了。所以决定给每个儿子作一首五绝字辈诗,让所以儿子们各自为独立一支。

  这显然不符合传统,礼部官员自然表示反对。但反对无效,朱老板坚持以此区分各支子孙。他说这样只要看名字,就知道哪个孙子属于哪支的,是第几代的,反而更清楚了好吧。

  你们这些后代少的人,根本体会不到后代多的苦恼好吧?

  历史可以证明,朱老板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总之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老大太子朱标一支的字辈诗为,‘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老二秦王朱樉一支的字辈诗为,‘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老三晋王朱棡一支的字辈诗为,‘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老四燕王朱棣一支的字辈诗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老六虽然还没成婚,朱老板也已经给他准备好了——‘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当时老三就问父皇,要是二十辈以后呢,该咋起名?朱老板答曰,再来一圈。

  朱桢就不是很在意,半首诗就用到某人自挂东南枝了……对吧,由检?

  ~~

  所以这孩子名字的第二个字,已经早就定了好了—‘尚’

  而最后一个字,也不能自由发挥。设定狂朱老板规定,这个字也要按五行相生顺序,分别以‘木火土金水’为偏旁。

  因为朱老板儿子们的名字,都是木字旁。木生火,所以各支第三代都用火字旁。

  比如老三的大儿子就叫朱济熺……

  当然,以上所有规则,均不适用于皇长孙。一是朱雄英出生时,朱老板还没捣鼓出这套为元素周期表做出突出贡献的命名法。二是后来太子请示过,要不要给雄英按照命名法改名。

  朱元璋这种强迫症晚期患者,居然毫不犹豫的说——不用!朕的皇长孙,就该与众不同!

  说回可怜的三孙子来,最后这位秦王长子,被他皇祖父命名为朱尚炕……

  

第362章

  哦对了,还有老五吴王朱橚一支的字辈诗——‘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另外朱上炕的百岁宴上,秦王妃还特意向老六敬酒。

  “六叔的恩情,二嫂铭记在心。大恩不敢言谢,只能先敬六叔一杯,聊表心意。”

  “二嫂太客气了,我也没帮上什么忙。”朱桢忙摆手道:“还是我二哥自己想通了。”

  “没有六叔给嫂子写的《赵敏传》,你二哥怕是一辈子也想不通的。”已经改名邓敏的秦王妃,眼圈通红道:“总之,多谢六叔了。”

  “好好,二嫂太客气了。”朱桢只好喝了二嫂敬的酒,又听她说了好些感激的话,才得以脱身。

  “可惜……”这时,三哥幽幽道:“二嫂不知道,我也是帮了她大忙的。”

  他说的是,邓大小姐那茬……要不是三哥出手,那位邓大小姐就把绿油油的小帽子,戴在二哥头上了。敏敏的日子肯定更是水深火热。

  “二嫂不抽你,就是真大度了。”老四闻言哼了一声。“也不知道当初,是谁挑唆的二哥。”

  “嘘……”朱赶紧捂老四的嘴:“四爷,你老小声点儿,让父皇听见,我又要屁股开花了。”

  为什么要说‘又’?因为去年回京后,朱老板复盘发现,这俩货曾经在阵前裸奔,还险些一头撞到叛军的埋伏圈里。

  朱老板登时大喜,正愁着让老婆怼的没地儿撒气呢……哦不,朱老板是火冒三丈!为了给他们个终生难忘的教训,便亲自给两人的屁股落下热辣辣的父爱。

  老四钢筋铁臀无所谓,老三的细皮嫩肉就遭了殃。一直趴着休养过正月,这才刚痊愈。

  本来他还打算偷偷送几个高丽姬给老贼尝尝鲜的,气得也不给了,都留着自己用!

  朱桢就很庆幸,好歹自己没挨揍,而且三哥四哥挨揍的时候,自己也不在场,不用陪一顿。屁股好歹是保住了。

  可惜,属于他的那顿揍,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

  先说老朱这边,跟老兄弟们痛痛快快喝了顿百岁酒。

  然后亲手扶着他姐夫李贞离席,这位老曹国公七十五了,已经老态龙钟,身体大不如前了。

  李贞已经基本上不大出门了,今天要不是皇帝亲临,他也不会来作陪的。

  “哎呀,真是不中用了。”李贞颤巍巍的对朱元璋道:“还得皇上扶着,太没礼数了。”

  “伱是咱姐夫,同辈唯一的亲人。”朱老板却不以为意道:“要是跟你也按礼数来,那咱就没人味了。”

  “所以呀。”朱元璋说着扶他上车道:“姐夫你得好好活,再陪咱个二十年,不能丢下咱一个。”

  “好好,咱遵命。”李贞上车已经力不从心了。他孙子李景隆赶紧抬着他的腿,几乎是把他抱到车上坐下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2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6/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