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467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那个胆小鬼,我们的人都已经把朝廷,两路入滇的计划和盘托出了,他却还将信将疑,生恐是皇上引蛇出洞的圈套。”胡惟庸哂笑一声道。

  “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还这么首鼠两端,我看他也没什么用处。”陈宁不屑道。

  “现在不是挑肥拣瘦的时候,能多一份力量是一份力量。”胡惟庸慎重其事道。

  “……”陈宁看一眼胡惟庸,忍了又忍,还忍不住提醒道:“胡相也太慎重了吧,自古政变这码子事,都是快刀斩乱麻,看到机会莽就完事了,像咱们这样动手之前,先争取文武,又铲除障碍,还跟外国番邦联系的,还真不多见。”

  “唉,老夫何尝不知,兵贵神速,出其不意?”胡惟庸叹口气道:“可是我们要面对的是大明的开国皇上,能跟汉武帝、唐太宗并肩的洪武皇帝啊。不慎之又慎怎么行?”

  “倒也是。”陈宁点点头,只要一想到要造朱老板的反,他就恐惧的浑身颤栗。但同时,又感到万分的刺激,让他欲罢不能。

  “下官只是提醒胡相,千万别走漏风声。”

  “我晓得。”胡惟庸点点头,沉声道:“所以不等了,杨文裕那边一有消息,就发动。”

  ~~

  中都凤阳,红日高悬。

  由于前些年营建中都,大肆砍伐,把整个凤阳地界的林子都砍秃了,所以这里春天的风沙格外大。入夏之后虽然不刮风了,但也不下雨,整座城市灰蒙蒙的,干燥而炎热。

  不过凤阳城东的韩国公庄园中,却是另一番景象。李善长命人开凿沟渠,将附近凤山上唯一的一条凤河,引到自家庄园中,灌溉自家的庄稼。还修筑蜿蜒的河道,把清冽的泉水引到园子里,营造出曲水流觞的胜景。

  他便在这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庄园中,跟几十方小妾一起安享晚年。

  可惜总有人不想让他消停,过年时,那个不成器的弟弟李存义,回来给胡惟庸当说客,被他打断了腿,还派人去警告了胡惟庸。

  没想到胡惟庸还不死心,这才过了几个月,就又派了他的多年老友,杨文裕来游说他。

  杨文裕是李善长当年考秀才时的座师,李善长不能不见,便每日里拉着杨文裕尽情喝酒享乐,想要堵上他的嘴,不让他提那茬。

  可杨文裕偏生很执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非要跟李善长私下谈谈。

  老李无奈,只好请他到书房,先屏退左右,又关上门窗,还煞有介事的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了一会儿,才放下心来,回头道:“先生说吧。”

  “至于这么小心吗?”杨文裕有些不解。

  “怎么不至于,要说有让皇上不放心的人,老夫认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李善长苦笑道:

  “前番听说京里勋贵抓奸细,老夫也在自家府上抓了抓,果然逮出了一串吃里扒外的老鼠。不得已这才搬到庄子里来,这边老家丁多一些,相对保险点。不过也不好说……所以还是小心为上吧。”

  “是,皇上这是搞的人人自危,道路以目……哦不,家中以目啊。”杨文裕便愤然道。

  “呵呵,皇上也是难。开创基业的皇帝,有几个没疑心病的?”李善长宽厚的笑笑。

  “那也没有他这样的,把勋贵文武、士林缙绅统统当成仇人的!”杨文裕却愈加气愤道:“老夫早就看出他是偏狭、残暴之主,所以坚决不让儿子出仕。”

  “可是他却杀了不肯出仕的夏伯启叔侄、姚叔闰、王谔,还将他们全家籍没。又亲自写文章威胁天下读书人,拒绝朝廷征召只有死路一条,而且还会连累全族。”

  “不得已,我两个儿子只好应征出仕。心说既然如此,那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吧,谁知一个莫须有的空印案,让他俩还是丢了性命……”杨文裕噙着泪花,哽咽道:

  “横着也是死,竖着也是死,感情就没有活路了。百室,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世道?”

  “唉……”李善长长叹一声,也有些被触动道:“先生啊,难过的不止你一家。老夫的亲侄子不也被皇上当众烤了吗?还有亲外甥,被无马……唉,提起来就心塞啊,你说老夫这个钦定的开国第一功臣,连自己的子侄都保不住,还有什么脸见人?”

  “连伱这样的身份都保不住自己的家人,更别说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了。”杨文裕见机会到了,便直截了当道:

  “所以说你当初辅佐他当皇帝就是个错误,当时你要是选了郭天叙,哪会有今日这般凄凉晚景?”

  “唉,谁知道呢……”李善长长叹一声。

  ~~

  杨文裕说的郭天叙是郭子兴的次子。当年朱元璋是郭子兴的女婿,兼头号大将,深受老郭器重。这让郭天叙深感威胁,生怕朱元璋这个小白脸,抢了他老郭家的基业。

  所以他不断地搞朱老板,还煽动郭子兴把朱元璋关起来,不让人给他吃饭。是马大脚怀里藏烙饼,才让朱元璋没饿死。

  朱元璋被逼得没法,才离开了濠州,到和州另起炉灶。结果风水轮流转,郭子兴又被排挤出濠州城,只能带着儿子投奔朱元璋。

  朱元璋不计前嫌,把统帅及指挥权交给了他,重新接受郭子兴的领导。后来郭子兴去世,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只是他的副手。

  就在那时,郭天叙想要招揽李善长,来彻底瓦解朱元璋的势力。结果李善长不为所动,反而帮朱老板设计除掉郭天叙,当上都元帅。

  李善长能成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这桩功劳要占大半。

  ()

第778章

  其实当时,郭天叙的军队多半是由朱元璋招募训练的,主要将领也皆是朱老板的人。而且最关键的,郭天叙的能力,给朱老板提鞋都不配。

  所以李善长的选择并不困难,甚至可以说是明智。

  但时过境迁,事件亲历者往往会自觉不自觉的,夸大自己起到的作用。久而久之,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自己肯定是信了。

  李善长私下就常常叹息,要是当时选择了郭天叙,自己肯定不会被迫提前退休,至少侄子和外甥不会因为一点小错,就被残酷地处死。

  是以杨文裕的话,算是说到他心坎上了。

  见李善长没有反驳,杨文裕便沉声道:“既然知道错了,那就改正它!郭天叙虽然死了,还可以另择明主而助之!”

  “……”李善长听完吐出长长一口浊气,半天才苦笑道:“先生果然是给胡惟庸来做说客的。不是我笑话他,就他那尖嘴猴腮的样子,哪有半分人主之相?快省省别折腾大家的九族了。”

  “百室老弟说的是,胡惟庸确实没有当皇帝的可能。”杨文裕却不慌不忙道:“但是他也没有当皇帝的想法,他跟老夫一样,都是单纯的替儿子复仇,否则老夫也不会替个野心家卖命的。”

  “那人家没有杀子之仇的,跟着他造反图什么?”李善长反问道:“图个刺激?还是跟家里有仇?”

  “这就是老朽要跟百室老弟说明的。”杨文裕正色道:“胡相不想自己当皇帝,看似是个大缺陷,实则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说着他给李善长分解道:“远的不说,就说当今皇上吧,原先跟大家一样,都是小明王麾下的义军将领。大家叫他一声上位,但还是一个桌子上喝酒吃肉的。

  “可他造反成功,当了皇帝呢?整个天下都成他一家的了,咱们这些一起打天下的兄弟,见了面得给他磕头,最多封了几个公爵,二十几个侯爵,既没有封地,也没有采邑。他儿子却生下来就是亲王,有藩国有军队,还有高得离谱的俸禄。”

  “这公平吗,这合理吗?”杨文裕高声质问道。

  “哎呀,你小声点……”李善长吓得又到窗边听了听动静,这才转回道:

  “确实既不公平,又不合理,淮西老兄弟的怨气多半出自于此。加上这二年,藩王开始抢夺兵权,大家都一肚子的火气没处撒。皇上确实不是当初的上位了……”

  “所以嘛。”杨文裕便笑道:“跟胡惟庸起事,起码不用担心他吃干抹净。大家人人都有希望登顶,等他那边政变成功,大家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有希望问鼎,就看你的本事了。那劲头能跟给别人卖命一样吗?”

  “而且最后登顶的,有了当今的前车之鉴。也不敢再重蹈覆辙。必须要裂土分疆,把淮西老兄弟都封王,比如你老李,保底也是个淮王,至于会不会更高,就看伱自己的选择了。”

  李善长本以为自己心志坚定、不可动摇,没想到却被对方说的乱了心跳。不得不承认,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杨文裕的游说能力,跟李存义简直天上地下。

  杨文裕一见有门儿,便站起身来,加重语气道:“自古便是‘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与地主共天下’,因为天下太大,凭皇帝自己根本坐不稳,只能与缙绅地主联手,可咱们洪武爷因为出身太苦,把地主老财、书生官吏视若仇寇,这十多年来已经把他们得罪尽了。”

  “我们淮西的老兄弟也沸反盈天,今年开年他又在老六的蛊惑下,彻底的得罪了儒教。已然把所有支持他皇帝宝座的力量,统统得罪光了!”说着他须发皆张,挥舞双手道:

  “你看他高座金台,统御万方,顺昌逆亡、不可一世,其实已是自毁长城,众叛亲离!这时候就差一个人振臂一呼,大家一拥而上,推翻独夫,解黎民于倒悬,救百姓于水火。此乃顺天意得民心之举,必得鬼神相助,一举成功!”

  “现在胡相愿意做那个振臂一呼之人,只求韩国公在政变成功之后,出面为他站台。胡相也保证,一旦事变失败,他一人承担,绝不牵连我等。百室老弟可以说是进退自如,不担风险。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切不可让天下人失望啊!”

  杨文裕的说辞太有煽动力,把这老谋深算的李善长都讲的热血沸腾,忍不住脱口问道:“此话当真?”

  “我俩近一甲子的过命交情,我怎么可能骗你呢?”杨文裕沉声道。

  “……”李善长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好一会儿才苍老的叹气道:“要是再年轻二十岁,我二话不说就跟先生干了,就像当年决定跟皇上干一样。”

  “可现在我垂垂老矣了,勇气和智力,都随着血气衰退。现在我什么志向都没了,只想安度晚年,先生又何必非拉我全家百余口下水呢?”

  “唉,百室老弟,你真是被酒色麻痹了警觉啊!”杨文裕沉声道:“实话告诉你吧,此时淮西勋贵中,已经有数十位投入胡相麾下,胡丞相的大计业已谋划停当了,不管你加入与否,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说着他目光炯炯的盯着李善长,一字一顿道:“你以为胡相一旦失败,你能逃得了九族全销的结局吗?”

  “……”李善长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而且这会儿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顺着面颊往下淌。

  胡惟庸是他一手提拔的接班人,胡党的核心人物,全都有他的烙印。胡惟庸还是他弟弟的亲家,双方早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杨文裕说的没错,胡惟庸要是谋反失败,肯定会牵连到他。这种泼天大罪,几块铁牌牌都救不了他,更救不了他全家。

  “百室,你的身家性命,早就系于胡相一身了,胡相成,你全家活;胡相败,你全家死。”杨文裕最后字字戳心道:

  “你已是别无选择了。到底是窝窝囊囊的等待厄运降临,还是豁出去博一个裂土封王,自己好好想想。”

  ()

第779章

  杨文裕说完转身就走。

  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顶级说客说完话也从不回头,要的就是这个信心十足的感觉。

  除非李善长出言挽留。

  可是他都走到院子里,也没听见那句‘先生留步’。

  没想到李善长竟然没搭理他……

  这让杨文裕感到有些挫败,只好回到客房等回话。

  谁知等了两天,也再没见到李善长,杨文裕终于忍不住求见,管家李贵却只说老爷偶感风寒,怕传染给先生,不便相见。

  又厚着脸皮赖了三天,李善长的‘病’还没好转,杨文裕只好怏怏告辞。

  李善长只让人给他封了盘缠,依然没有露面。让杨文裕意外的是,来送盘缠的居然是李存义。

  将一沓宝钞塞给杨文裕的书童后,李存义送他出府。

  经过小半年的修养,李存义已经不用拄拐了,只是腿还有点瘸。两人默默走出庄园,杨文裕才猛然惊醒道:“老弟能出来了?”

  “嘿嘿,托老先生的福,家兄刚刚解除了在下的禁足令,过不两天我也要回京了。”李存义笑道:“这两年可憋死我了。”

  “哦?”杨文裕打量着李存义,李善长这个节骨眼上放他出来,还让他给自己送行,这是个明显的信号啊。

  便低声问道:“令兄可有话让你转告我?”

  “有。”李存义点点头,屏退左右后,方附耳道:“他说——‘我老了,命将不久,等我死后,你们自己去干吧’。”

  “哦,还有呢?”杨文裕颔首问道。

  “没有了。”李存义说完便郁闷叹息道:“看来老我大哥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要当缩头乌龟了,又让老夫子白跑一趟。”

  “哈哈哈……”杨文裕却笑着摇头,拍了拍李存义的肩膀道:“那可未必。你品,伱细品。”

  “我品?”李存义给整不会了,直到杨文裕上车远去,也没品出个二和三来,颓然放弃道:“我品个几把啊!”

  最烦这帮读书人,有话不直说,总让人猜谜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4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7/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