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撤退的锣声,各家军队如蒙大赦,争先恐后的朝着二里外的水城奔去。
虽然他们两条小短腿跑不过身后的明军骑兵,但谁也不肯慢下来。因为只要比友军跑得快,就有逃脱的机会。
胡泉率领手下骑兵,砍瓜切菜似的斩杀着溃兵,一口气追到水城前,才在护城河外停下来,用弓箭射击仓皇逃窜的倭寇,逼他们跳河逃生,结果又淹死了不知多少人……
此时已近黄昏,残阳如血,地下河上全是日军死尸,护城河都被血染红了。
胡泉这才率领部下收兵回营。
~~
怀良亲王和南朝的关白二条教赖立在水城之上,看着漫山遍野的死尸,全都面色如土,心凉似冰。
没想到他们苦心准备半年,纠集了南国大半力量的博多防线,仅坚持了一天就被攻破了。而且败的这么惨,要不是有这座水城挡着,明军能一口气打进大宰府去。
说起来这座水城还是在日本与中国的第一次战争——白村江水战之后,由于担心唐军进攻日本而修建的。
虽然没有等来唐军的进攻,后来却用到了蒙古人身上。
第一次元日战争时,近十万九州日军,同样被一万蒙古骑兵击溃,全靠这座城池才等到了元军撤兵。
没想到,一百年后居然又上演了相似的一幕,只是不知道这一回,他们还有祖辈那样的运气吗?
“明军的实力,已经远超当年的元军了吧?”二条教赖叹息道。
“当然,元军攻打护国神垣整整一个月,依然无能为力。”怀良亲王颓然道:“同样的护国神垣,在明军面前却彷佛纸糊的一般。”
“怪不得明军能消灭元朝呢。”二条教赖服气道:“殿下,你惹了不该惹的敌人。”
“我怎么知道会这样?!”怀良亲王无能狂怒道:“那胡惟庸的使者信誓旦旦的说,元朝的两度惨败,让明军畏惧跨海作战,就算皇帝再生气,他的大臣们也会劝住他的,绝对不会有明军攻打我们的!”
“按理确实如此。”二条教赖也认同道。毕竟之前怀良杀过明朝的使节,不也就是道个歉,称个臣了事吗?
所以当初南朝上下一致认为,这次也不会遭到明军的报复。九州土豪这才会派出武士,执行怀良亲王的冒险。
甚至刺杀失败,明朝派使节前来下最后通牒,他们依然不相信明军真的会打过来。
而且就是打过来,他们也不怕,毕竟元军都输了两次,明军一定也不会例外。
日本人的特点除了一根筋、爱赌命,再就是过于相信成功经验。
以为过去如此,现在就应该是如此,总是认识不到这个世界是会变化的。
结果就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最牛逼的是哪怕到现在,他们还不认为自己的判断出了问题,而是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
二条教赖叹息道:“凡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也许这一次神明没有再保佑我们。”
“不要这样悲观!我们还有翻盘的希望。”怀良亲王却不像二条教赖这样消极,二条教赖他也没有消极的资格。
战败给明军,二条教赖最多引咎辞去关白之职,还可以回家当他的大名。怀良却要被押赴大明接受明朝皇帝的惩罚。
但凡还有一丝希望,他都得搏一搏。何况在他看来,翻盘的希望还不小……
“殿下是说我们的水军吧?”二条教赖明白他的意思。
“对。”怀良点头道:“九州本就以水军名震天下,战前我便命五岛水军、平户水军、大内水军、岛津水军两千余艘战舰,驶到壹岐岛海域躲藏,目的就是趁明军登陆之后,战舰靠岸行动不便,对他们发动突袭!”
“明军跨海而来,一旦水军被消灭,陆上的军队势必军心溃散,我们已经坚壁清野,只要坚守一段时间,他们势必不战自败,到时候只能投降。”怀良亲王提高声调,挥舞着双手给二条教赖,也给他自己打气道:
“就算我们没法消灭他们的水军,只要不断的对他们进行骚扰,让他们日夜难安,一样会极大的影响他们的士气,扰乱他们的安排,让他们无法全力进攻水城,等到他们粮草耗尽的那一刻,自然会撤兵的!”
“殿下言之有理。”二条教赖点点头,这本就是他们计划好的。只是原先的计划是水陆并举,将明军困在博多湾。
结果才开战第二天,就丢了博多湾。整个大宰府地区,就只靠水城这唯一的屏障保护了。
‘至少这座坚固的城池应该不会怕炮轰……’二条教赖暗暗庆幸道。
这也给了他们坚守下去的勇气,但要想翻盘,只能指望茫茫大海中的九州水军了。
“走,去慰问一下三人众吧。”怀良亲王听到城下响起无数的咒骂声,知道九州败军终于进城了。“虽然他们作战不力,丢掉了护国神垣,理应切腹,但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本王决定宽恕他们这一次。”
“殿下真是菩萨心肠。”二条教赖还能怎么说,其实他觉得最该切腹的是怀良。
~~
另一边,胡泉率军回营时,王弼正在那道‘护国神垣’上,跟胡帛商量着,利用那道石墙,将营盘扩大到整个博多港。
“给中间这段缺口装上箭楼和营门,再将南北两边的城墙各拆去一二里,用拆下来的石头砌到海边,一座完美的水城就建好了。”王弼在暮色中意气风发道:
“蒙古人要是知道他们一个月都打不下来的石墙,被我们一天就打下来,然后用来做营寨,不知道作何感想。”
“那肯定是很酸爽的。”胡帛笑得合不拢嘴。他哥俩今天是过瘾了,王弼确实够意思,把出风头的任务都给他兄弟俩了。
于是投桃报李道:“这都是侯爷指挥得当的功劳!”
“哎,都是你跟武昌伯的功劳。”王弼忙谦让道。平时他可不是这么客气的,得分对谁。
()
第829章
待胡泉回营,王弼又向他表示了祝贺和感谢,并请胡泉回殿下的海王号上报捷,又把胡泉哄得很开心。
一来这是他的御下之道,身为主帅要给自己倚重的大将提供情绪价值,这样对方才肯卖命。
二来可怜天下父母心,王弼知道自己闺女弱势,怎么会放过这个交好殿下舅舅们的机会。
~~
入夜,旗舰艉楼上。
“此役我军大获全胜,攻破敌军的防御石墙,并在野战中击溃他们的主力部队,将其撵回水城,并在追击中对日军造成了大量的杀伤。”胡泉沉声禀报殿下道:
“我军共计阵亡六十二人,受伤两百零三人,歼敌近万人……”
因为超过七成歼敌发生在追击中,所以漫山遍野都是倭寇的尸首,仓促间根本没法仔细清点。
“不错不错。”老六满意的点点头,虽然他知道这个年代的所谓日军,其实大部分都是农民来的,跟清一水职业军人的明军完全没法比,但能打出这样的战果,他还是很高兴的。
“把伤员都转移到医疗船上,让我五哥的手下好生治疗。”他沉声吩咐道。
“遵命。”胡泉忙沉声应下。楚王殿下十分重视军队医疗,除了每条船上都配有军医,舰队中还有一条专门的医疗船,负责收治伤员和重病号。这样非但可以让伤病号得到最好的医疗条件,还能避免战舰上爆发传染病,在出洋作战中十分有必要。
“定远侯请示殿下,是否按原计划对水城进行围点打援?”然后他又问道。
“大舅,你怎么看?”老六目光越过博多港,望向水城方向。哪怕不用望远镜,也能在夜色中看到那座城池上的点点灯火。
“那水城是一座巨大的堡垒,周长在四五里左右,城高接近两丈,还有存水的护城河,看上去不好打。”胡泉描述了下自己亲眼所见的情形,并给出评价道:
“我们的兵精而少,日军的兵弱但多,确实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攻城战,那样我们的优势会被抵消掉,日军的优势反而会凸显出来。”
“是啊。”老六点点头,博多到大宰府一带,是九州岛乃至日本难得的濒海小平原,所以博多湾才会成为九州的中心。
但也正因如此,敌军若从博多湾登陆,可以毫无阻碍的直扑大宰府,为此日本人斥巨资修建了这座水城要塞,使其成为大宰府的门户屏障,苦心经营数百年,强攻确实不现实。
“那就计划不变,先围点打援,伺机而动。”他便沉声道。
“遵命。”胡泉沉声应下。一旁的俞通源低声道:“只是这样一来,就很难速战速决了。”
客场作战,最怕的就是战事迁延日久。
“我也没打算速战速决。”老六却正色道:“那话怎么说的来着,要在战略上轻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日本好歹是个人口千万,打了几十年仗的武士国家,想一口吃掉他们,只会重蹈元朝的覆辙。”
“是。”俞通源等人点点头,这是正理。
“告诉全体官兵,不要着急,耐下心来按部就班,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朱桢便为他的将领们分析道:
“通常劳师远征最担心的是后勤不济,但我们完全不必有这层顾虑。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海运能力,是陆运完全无法比拟的。”
“说是距离本土一千六百里,但有洋流相助,满载物资的船队从太仓刘家港,不到十天就能抵达到博多湾。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后勤。”老六接着道:
“而且博多这个地方好啊,难得的一马平川,适合我们的骑兵作战。”朱桢笑笑道:“日本多山地少平原,这样合适我们的战场可不好找。”
“对。”胡泉深以为然道:“在这里我们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两千骑兵就是日军无法匹敌的存在。要是进了山区,我们的优势就彻底发挥不出来,日军可以舒舒服服打我们的伏击。”
“是这样的。”众将不由连连点头,都觉得殿下说得对,应该在博多安心的围点打援,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
“其实,本王个人判断,我们越是摆出要长期作战的架势,战争反而不会拖太久。”老六又淡淡道。
“哦?王爷何出此言?”众将忙好奇问道。
“因为日本南朝的处境本身就风雨飘摇,甚至跟九州土豪也貌合神离。”楚王殿下难得的打开话匣子道:
“南朝是四五十年前,所谓后醍醐天皇争权失败后,出逃所建立,所以从一开始就是弱势一方。”
“要不是北朝幕府内部斗争激烈,他们根本撑不到现在。但现在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年轻有为,已经统一了本州降服了四国,将南朝的天皇都撵到了九州岛上来。”
“其实在九州岛上,南朝原本也是弱势一方,怀良亲王的征西将军府根本打不过北朝的九州探题,只是北朝眼看胜利在握,步子迈得大了点,想要趁机削弱世代盘踞九州的三人众。”
“于是假借宴请三人众,当席刺杀了少贰家的家督,于是本来已经打算归降北朝的三人众集体跳反,加入了南朝阵营,将北朝的势力撵出了九州岛,这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但征西将军府和南朝也是同床异梦,在北朝杀害少贰家督之前,怀良亲王和三人众曾经大打出手,据说当时两军参战兵力加起来达到十万。他们之间的裂痕绝对不会消失,只是共同的敌人迫使他们,只能捏着鼻子合作了。”
“殿下的意思是,”被老六带出来长见识,充任参军的杨士奇已经明白了。
“他们很可能会再次反目?”
“哈哈士奇果然聪明。”老六大笑道:“没错,眼下的局面都是怀良的错,三人众今天又损失惨重,能对他没有怨气吗?”
“那肯定是怨气冲天的。”众将笑道。
“而且南朝已经毫无希望了,以三人众为首的九州土豪,肯定要考虑将来的。”
“他们之所以能反复跳反,是因为他们手里有兵,这是他们最大的本钱,绝对不敢跟我们拼个精光。那样他们还混个屁?”朱桢最后笃定道:
“所以只要我们坚定的消灭各家援兵,不断削弱他们的本钱,他们一定会忍不住再次跳反的!”
()
第830章
“跳反?”众将齐声问道:“向我们投降吗?”
“没错,士奇你觉得呢?”老六却笑着问杨士奇,给他露脸的机会。
“学生要是三人众,我今晚上就投降大明。”杨士奇也不怯场,诙谐自如道:“做大明皇帝的狗,不比给劳什子日本天皇当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