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603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对于那些中间派,我们也应该尽量争取,让他们就算不站在我们这边,也要保持中立。”沐英接着道:“当然等到我们消灭了敌对的土司,也不能给这些保持中立的好果子吃。总之一句话……”

  “把朋友搞得多多,把敌人搞得少少。”朱桢轻声道。

  “对,就是这个意思。”沐英颔首道:“目前云南夷多汉少的局面,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而且夷人土民多住在莽莽群山中,一味蛮干是没法平定云南的,还得结合‘以夷制夷’,来削弱敌对的力量。”

  顿一下,他轻声道:“这是個不厌其烦的精工细活,十分考验耐心和手腕,但是绝对值得。”

  “嗯。能减少几场叛乱,少死成百上千兄弟,就值了。”朱桢深以为然道。

  “殿下总是这么体恤士卒。”沐英小赞一个,接着道:“末将之所以这样建议殿下,是为了集中力量对付麓川国这个头号大敌。只要我们能干脆利索的干掉这个方兴未艾的中南小霸主,整个云南的土司,都会变得老老实实的。”

  “是啊,杀猴儆鸡肯定比杀鸡儆猴强得多。”朱桢笑着点点头。

  “但杀猴之前,需得先把鸡震慑住。”沐英接着道:“单纯击败麓川国一次,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需要的是足以动摇其根基,将其打回原形的大胜!”

  “打回原形也不够,必须要将所谓的麓川国从地图上抹掉。”朱桢斩钉截铁道:“任何胆敢分裂我大明版图的野心家,都只有死路一条!”

  “那样的话,需要投入的兵力就更多了。以麓川思氏的综合实力来看,已经远远超过了大理段氏。可能需要十到十五万大军,才能将其灭国。”沐英缓缓道:

  “但那样一来,三江以内的兵力就空虚了。要是那帮土司趁机在后方作乱,我们首尾不能兼顾,那样就麻烦了。所以在对麓川用兵之前,我们要先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像眼下这样狼烟四起,肯定是不行的。”

  “明白了,咱们先想方设法将内云南的局面稳定下来,然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外云南。”朱桢笑道:“文英哥是这个意思吗?”

  “是。不过我们只是先不对麓川政权用兵,但我们还可以对他们干点别的。”沐英狡黠一笑道:

  “思仑发想要朝廷像元朝那样,册封他为麓川平缅宣慰使。这说明他的根基还不稳固,有很多的部族,尤其是傣族之外的那些部族,并非死心塌地臣服于他,不然他根本没必要借助天朝的册封来巩固地位。”

  “殿下不妨建议皇上答应他,这样他固然可以达到一些目的,却也明确了与朝廷的臣属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挖他的墙角,把那些被他侵占的地盘,重新划归官府。还可以把那些被迫臣服于他的土司,册封为大明的土官土司,以此来削弱麓川政权的实力。”

  ()

第1037章

  “有道理,据说那思仑发废掉了吞并领土上的土司,把地盘全都分给本族的亲信管理。那些土司肯定都一肚子不爽,只要我们抛出橄榄枝,不愁没人来投。”朱桢拊掌大笑道:

  “这么干的话,估计思仑发要不了多久就得跳脚了!”

  “就是要逼他跳脚。”沐英冷笑道:“册封他为宣慰使后,再作乱时,他就彻底成了乱臣贼子,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拾他。”

  “而且他的地盘山高林密,对客军极为不利。与其冒险劳师远征,不如设法激怒他们,引蛇出洞,在澜沧江西岸的永昌、景东一带与其决战。”

  “嗯,打仗的事情我不懂,全凭文英哥做主。”听了沐英的话,朱桢只觉拨云见日,未来的方向终于清晰起来。

  ~~

  他又跟沐英商定了具体的方案。胸有成竹之后,便写信给老贼和大哥,禀明最新的情况,以及自己跟沐英的打算。

  同时,朱桢又给云南全境接受过朝廷册封的土司土官下令,命他们于年底前来昆明觐见。

  他要亲自对这些大大小小的土皇帝进行一番甄别。

  这个时机可以说相当恰当。因为就在他下令前不久,傅友德彻底击败了降而复叛的乌撒诸蛮,斩首三万余级,获马牛羊以万计。乌撒残部也悉数遁走,傅友德正在遣兵捕击。

  随后不到半月,郭英平定了蒙化、邓川、丽江等地的叛乱,前后杀敌一万三千人,生擒二千人,缴获铠甲数万副,还有船只一千多艘。

  加上之前蓝玉平定了东川乌蒙芒部。沐英冯诚平定了昆明的杨苴之乱,这一轮云南核心区的叛乱,基本上被明军扑灭了。

  这个时候,朱桢才有底气召集土司土官们前来觐见。要是搁两个月前,到处都是造反的,你看有几个能理他?

  ~~

  楚海滇王殿下的旨意很快便送到了全省土司土官的案头。

  一时间,到底要不要去昆明拜见那位王爷,成了全云南土司们共同的烦心事。

  按说他们都接受了大明的册封,领受了官府印信,成了正经的朝廷命官,现在云南方面的最高长官召见,他们肯定得去。

  可是就云南目前紧张的气氛,换了谁心里不打怵?都担心万一有去无回了怎么办?

  但要是不去,肯定就彻底得罪那位王爷了,弄不好天兵天将下一個讨伐的对象就是自己。

  所以思来想去,权衡利弊后,大部分土官还是备上厚礼,满心忐忑的出发了。当然也有心里有鬼,或者胆子太小,不敢来昆明的,便让兄弟子侄做代表,到昆明给自己请假。

  整个冬月,云南各条通往省城的道路上,都能看到土司老爷们或长或短的队伍。他们有的三五成伙,有的只身前往,但大都不约而同的磨磨蹭蹭,希望别人比自己先到,看看会是个什么待遇再说。

  当然总会有第一个到的。

  首位抵达昆明的,是个叫木得的土司,官居丽江府同知。

  朱桢对这位首先来报道的土司十分重视,隔天就在王府接见了他。

  见面之后,他更是十分惊讶,因为这位木得土司已经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看上去少说七老八十了。

  木得在儿子的搀扶下,迈过高高的门槛,进到银殿上,父子大礼参拜王爷。

  朱桢一身衮龙袍,端坐在金漆王座上,微微抬手道:“老同知平身吧。”

  “谢王爷。”木得的汉话相当不错,谢恩之后,在儿子的搀扶下起身。

  “老先生高寿了?”朱桢大声问道。

  “回王爷,老朽今年正好八十。”木得笑道。

  “那真是高寿了。”朱桢便吩咐马三宝道:“给木老同知搬把椅子。”

  “王爷面前,老臣不敢坐。”木得赶忙逊谢。

  “但坐无妨。”朱桢和颜悦色道:“八十又叫杖朝之年,人到了这个年纪,是可以拄着拐杖见天子的。老先生又是第一个来昆明的,本王理当赐座。”

  “那就多谢王爷了。”木得再三谢过后,才在椅子上坐定。有些惊讶的问道:“老臣真的是第一个到昆明的土司?”

  “当然。”朱桢点点头,神色有些不善道:“三江以内,丽江距离昆明最远。所有土司中,老先生也是最年长的。却能最早来到昆明城,一方面当然是老先生闻命而行,动作迅速,但另一方面,也足以说明其他各家够懈怠的。”

  “那老朽这下可把得罪人惨了。”木得苦笑道:“只想着我们离得太远,得赶紧赶路,别误了王爷的期限,没想过抢这个第一。”

  “怎么,老先生后悔了?”朱桢似笑非笑道。

  “那倒没有。”木得忙摆手道:“老朽不会为了合群故意来晚,那样是对朝廷和王爷的不敬。”

  “哈哈哈,听到没有。”朱桢笑对侍立在两侧的云南文武道:“这就叫明理。”

  “是。”潘原明忙笑道:“木老同知素来深明大义,堪为土司表率。半年前我大军攻克大理,消灭段氏后,是他率众首先归附,还主动帮助王师招抚了鹤庆、永平等地。”

  “之后,又从永昌侯攻克了佛光寨。大军撤离后,吐蕃大酋卜却趁机侵犯,也被他父子击退了。”

  “下半年局面混乱时,木老同知非但迅速主动出手,平定了丽江的叛乱,还协助郭都督大军平定了蒙化之乱,可谓劳苦功高也。”

  “好,你真的很好!”朱桢高兴的夸奖起木得道:“要是人人都像木老同知一样,云南何愁不大定?”

  “这都是老臣应尽的义务,算不得什么。”木得赶忙谦逊道:“当初老臣不过是率众归顺,承蒙皇上不弃,被委以丽江府同知重任,还御赐老朽姓‘木’,虽肝脑涂地,无以为报啊。”

  “哦?”朱桢饶有兴趣道:“你这姓还是我父皇起的?”

  “是。”木得一脸自豪道:“老臣原叫阿甲阿得,皇上看了老臣的谢表,朱批说‘这名字太蒙古,还是改姓木吧。’于是老臣就改叫木得了。”

  “老臣的儿子阿得阿初也就改名木初了。”木得拱手向北道:“真是光宗耀祖啊,我木家定世世代代为大明忠臣,替皇上守好丽江!”

  ()

第1038章

  银安殿中。

  “好好。”听完木得大表忠心,朱桢高兴的连连点头,状若不经意问木初道:“你儿子叫什么?”

  “回王爷,小儿原名阿初阿土,现在改名叫木土了。”木初忙恭声答道。

  “阿甲阿得,阿得阿初,阿初阿土……”朱桢念着祖孙三人的名字,不禁笑道:“你们这名字起的有意思。爹的名字给儿子当姓,跟贪吃蛇似的。”

  “我们纳西族人就是这么个起名法……”木初赔笑道,说完父子俩就尬在那里。这不等于说皇上错把纳西名当成蒙古名了吗?

  “哈哈哈,不要紧张,单看你爹的名字确实很像蒙古人。”朱桢看木初脸都绿了,笑眯眯道:“我爹也不是全知万能,有搞错的地方很正常。要是你们愿意的话,我可以给帮你们改回来。”

  “千万别千万别,这是皇上的隆恩啊。”木得闻言忙摆手不迭,坚决推辞。“求都求不来的,哪能改回来呢?”

  “我们世世代代就姓木了!”木初也赶忙坚定道。

  “好吧,随你们。”朱桢点点头,言归正传道:“方才木老先生说你们木家做的事情算不得什么,这话本王不认可——”

  “我父皇可不止对你木老先生一个人好,当时归顺的土司都封了知府知州知县,也没见他们都感恩戴德,所以本身还得有忠心,得深明大义才行。”朱桢又夸了木得一通,问潘原明道:“像木老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忠臣,怎么能只是个同知呢?必须得升为丽江知府才行!”

  “使不得,使不得。”木得又摆手连连。

  “怎么使不得了?”朱桢问道。

  “回王爷,丽江的长官素来是白族人,我们纳西族人只能为副,历来如此,从无例外。”木得忙解释道。

  “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大理国是白族人建的,后来大理虽然亡国了,但段氏一直控制着滇西北。”潘原明答道:“所以丽江路宣抚司一直是由白族人武家为正,他们纳西族木家为副的。”

  “现在段氏都搬到耽罗岛上养马去了,还有必要守着过去的老规矩吗?”朱桢哼一声道:“况且那武知府人在何处?”

  “回王爷,武知府病了,特让老臣来帮他告假。”木得答道:“再过几天,他公子还会来正式跟王爷呈送请假文书的。”

  “我看他是心病吧?”朱桢冷声道:“之前丽江叛乱的就是他白族人,他却不管不问,还得伱这个同知出面平乱,本王要他这個知府有何用?!”

  “父皇给本王便宜行事之权,三品以下随我处置!”朱桢便提高声调道:“传本王令,将那武奇降为丽江同知,知府之位由木得接任!”

  “遵命!”潘原明忙高声应道,说完对木得笑道:“木知府还不快点谢恩?”

  “这……”木得不由踯躅。

  “爹。”木初也从旁催促,就要把他扶起来。

  “哎,老臣谢王爷恩典。”木得这才起身跪谢,表态一定会兢兢业业,不让王爷失望。

  “呵呵,木初快扶你老父亲起来。”朱桢又和颜悦色对木初道:“虽然丽江知府是你父亲,但他毕竟年纪大了,不能太过操劳,你要主动担起重任,确保丽江的长治久安。”

  “是,臣谨记王爷教诲!”木初激动的重重点头。

  “听说当初就是你领兵击败吐蕃进犯的?”朱桢又问道。

  “是。”木初沉声道:“我们丽江比邻雪区,且除了以玉龙雪山为屏障的北面外,丽江坝子的东、南、西三面都有进藏的茶马古道。能进藏自然能出藏,所以也时不时有吐蕃人来打秋风,不过王爷放心,他们来几回,我们打退他们几回。绝不会让他们骚扰云南。”

  “好,这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丽江有你们木家在,本王可以放心了!”朱桢高兴的笑道:“木初。”

  “为臣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6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3/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