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609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顿一下他轻叹一声道:“但是本王的想法变了,单靠我们自己人,治理云南的成本都太高了。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还得依靠土司,来降低我们的人力成本,好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等到将来,咱们在云南扎下根来,让汉人的数量占多数了,再全面改土归流不迟。”

  “王爷能审时度势,修正策略,实为明智也。”潘原明忙赞道。

  “不过就算是给他们升了军民府、宣慰司,也不能撒手不管,必须要派流官汉吏,对他们进行政务辅导,要让他们融入全省的军政中,而不是自成一体,变成一个個独立的小王国。”朱桢沉声说道。

  “是,为臣谨记。”潘原明赶忙应下。

  “该见的差不多都见完了吧?”朱桢伸个懒腰,这一个月来一直持续不断高强度的接见土官,他这种狗熊一样的体魄,都感到有一丢丢疲惫。

  “是,他们三个本来就是压轴的。”潘原明一把年纪更是累的不要不要。

  “那就打发他们赶紧回去吧。”朱桢长长松了口气道:“希望咱们折腾这一场,能换一个太平。”

  “肯定可以的。”潘原明笑道:“王爷这次召见实在太成功了。那场腊八宴之后,土官们跟布政司的人说话,都开始用敬语了。”

  “用肯定是有的,本王的十万大军还能白忙活了吗?”朱桢淡淡笑道:“就是不知道能管多长时间用。”

  “三五年应该没问题吧。”潘原明笑道:“只要我们能在这几年消灭了思仑发,保准几十年内没有土司敢造次。这就是王爷的杀猴儆鸡之法啊。”

  “哈哈哈,本王乱讲亏你还记得。”朱桢一阵大笑,又对潘原明道:“这帮土官走了,你们布政司还是不得闲啊。十几万大军回昆明过年,压力很大吧?”

  “是。”潘原明苦笑一声:“将士们本来以为打下了云南就能班师了,没想到下半年又得四处平叛,疲于奔命不说,伤亡还远高于之前。年关将至,难免情绪不太稳定,官府压力确实比较大。”

  “说起来,这是将士们在昆明过的第二个年了,有情绪是正常的。”朱桢沉声道:“官府这边尽量多担待些,方方面面照顾的周到点,我也跟颍川侯他们,多做做将士们的工作,还是要让将士们过个舒心年的。”

  “是,为臣已经反复吩咐过,宁肯自己多受点累,也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潘原明应一声,又赶紧捡点老六爱听的说道:“好在有王爷带来的大学生,还能忙得过来。这帮年轻人真是超乎想象,既有学问又踏实肯干,王爷真是育才有方啊!”

  “嗯,他们可是国子大学的首届毕业生,而且大都曾跟本王在江西清丈田亩,编制黄册,可不是眼高手低的书呆子。”朱桢期许满满道:“你只管给他们加担子,年轻人嘛,就是需要锻炼的时候。”

  “是。”潘原明忙点点头,王爷话是这么说,他可不敢把那帮大学生往死里用。

  “本王已经跟那些土官都打好招呼了。”朱桢又吩咐道:“明年就把他们全都分配下去,到府州县里任职。这个事你看看怎么安排,回头拿个章程出来与本王定夺。”

  “遵命!”潘原明应一声笑道:“衙门草创阶段是最累人的,但也是最锻炼人的,那帮年轻人亲身经历过一次官府的从无到有,对官府的那些事就彻底门清了,人也就成长起来了。”

  “嗯,明年先把衙门全都立起来,典章制度定好了,上传下达理顺了,你就是大功一件。”朱桢习惯性给潘原明画饼道:“事成之后,本王举荐……算了,你还是先留在我身边吧。”

  “呵呵呵……”潘原明笑着抱拳道:“王爷的肯定就是对为臣最好的奖励了。”

  “放心,不会亏了你的。”朱桢笑道:“令公子不是在陕西当知县吗?让他来昆明当知县吧。听平调到边陲当个附郭知县,没人会说你什么的。”

  “老臣多谢王爷体贴。”潘原明却感动的热泪盈眶,他是致仕起复的官员,都这把年纪了,在仕途上还有什么追求?

  朱桢这样安排,非但能让他一家团聚,还能让他儿子近水楼台先得月,要不了几年就能青云直上,实在是比升他自己的官,更让他感到高兴。

  虽说‘三生作恶,知县附郭’,但要是附郭知县有个布政使的爹,就另当别论了。

  ()

第1049章

  洪武十六年的春节,是大明军民在云南过的第二个年。

  但去年过年时战事正酣,大军刚刚攻入昆明,云南大部分地区还在敌手,官兵们根本没法安心过年。

  所以今年朱桢给布政司下了死命令,一定要让将士们过一个舒舒服服的新年。

  为了给将士们准备年货,潘原明和梅思祖绞尽脑汁,几乎将昆明坝子的牲口都买光了。幸好腊月里土司来觐见时,都大车小车的准备了好些山货。还进贡了好些猪牛羊,这才算齐活了。

  从过小年那天开始,昆明城里就噼里啪啦响起了爆竹声。

  各处的军民都开始都认真的熬麦芽糖,混上黄米做糖瓜,好祭灶后送灶王爷上天。

  之所以要用糖瓜做贡品,因为这玩意又叫‘胶牙饧’,黏度非常高,灶王爷吃了就被粘住嘴,这样见了玉皇大帝就不会打小报告了……

  其实在内地时,这都是家里老人和妇人的事情,尤其是大头兵在军营里,根本懒得麻烦。但来到云南之后,所有人都对年节的各种仪式,变得无比郑重起来。

  二十三送了灶神,二十四便开始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春联,年三十放烟花……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节目,这群糙老爷们全都一丝不苟的照做,不厌其烦。

  朱桢也十分凑趣,命令各级官府要不遗余力配合好全城军民,把这个年操持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因为这除了能极大的抚慰几十万军民的思乡之情外,对昆明的土著居民来说,这也是最好的汉文化洗礼。

  老百姓的文化就在这些衣食住行、年节风俗中。你吃穿住用比我好比我精致,逢年过节比我热闹,有仪式感,我就会模仿你。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中,汉化就完成了。

  他问自己的跟班太监道:“三宝,你觉得汉人过年有意思,还是你们原先过年有意思呢?”

  那眉清目秀的小太监便笑道:“当然是汉人的年有意思,汉人太会活了。好多东西都是小的以前没见过,没吃过的。”

  “哦?”朱桢饶有兴趣的问道:“比方说呢?”

  “比方说……”小太监便歪着头寻思起来。他不过十二三岁,是土生土长的昆明人,家里原先是元朝官宦,乃父去岁战死,他也成了明军的俘虏。与所有被俘的男童一道被阉割,送入宫中服役。

  所以他对宫外的事情还是有些见识的,想了一会儿便道:“比方说二十五做的豆腐,原先云南人就不会做。他们磨豆浆不过滤,连浆带渣放上青菜煮,名曰菜豆花、连渣涝。”

  “小的做梦都想不到,汉人能把豆子做成白白的,嫩嫩的美味豆腐,还能做豆浆、豆腐脑、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乳……”马三宝说着两眼放光道:“小的最爱吃豆腐了,怎么吃都吃不腻。”

  “唉。”朱桢闻言微感歉意的叹口气道:“你这辈子也只能吃吃豆腐了。”

  “能吃一辈子豆腐,小的就超满足的。”马三宝却开心道:“小的吉星高照,能跟着王爷就是吃不到豆腐也开心。”

  “唉,你为什么要姓马,不姓郑呢……”朱桢郁闷的又叹了口气。

  “王爷赐小的姓郑,那往后小的就姓郑了。”马三宝忙乖巧道。

  “唉,晚了……”朱桢三叹道。说的马三宝一头雾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现在姓郑晚了。

  因为他要是早姓郑的话,就不会在这里做无鸡之谈了。

  其实朱桢在胜境关等着进攻云南时,还真想到过,大名鼎鼎的三宝太监郑和,这时候应该就在昆明,还是个五肢健全的小孩子。

  朱桢是真心实意想帮他把根留住,然后好好培养他,将来做大明的海军司令,率领无敌舰队到处耀武扬威。

  于是他命令沐英攻入昆明后,要留心寻找一個叫郑和的孩子。但更多的信息他也不知道,甚至连郑和现在是七八岁,十五六岁都不清楚,只能让沐英大海捞针。

  结果就没捞着……

  等朱桢来到昆明时,沐英便回禀说没找到他要找的人。这再正常不过了,朱桢就让他继续寻找,没有太上心。

  直到后来准备返京,傅友德呈送献俘名单时,朱桢无意中听他提起,除了名单上的前元王公外,还有五百名阉好的幼童,请王爷一并送入宫里。

  此前大明的宦官来源,主要是前元的大小太监上岗再就业,比如吴太监、王德发、侯力谢都是这种情况……朱老板用的人也少,所以一直还算够用。

  但随着亲王们长大成人,开府就藩,对太监的需求量也就激增了,这时候便需要开拓新的宦官来源——阉割少年俘虏,便是重要的一项。

  “快把小阉人的名单拿来!”朱桢听完禀报的反应,吓了傅友德一跳。

  傅友德赶紧让人取来名单,朱桢从头到尾仔细看一遍,确实没找到郑和的名字,却看到了一个叫马三宝的……

  然后把小太监叫来一问,这孩子姓马名和,小名三宝……这又是‘和’又是‘三宝’的,朱桢基本就能确定,他便是自己要找的人。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们,自己叫马和呢?”朱桢无奈问道。

  小太监以为还要割自己的大头呢,直接吓尿了,跪在地上两股战战道:“因,因为觉得当太监丢人,所以隐瞒了。”

  “你要是不嫌丢人,也许就不用挨这一刀了。”朱桢叹口气道,不过也说不准,毕竟自己要找的人是‘郑和’,关‘马和’什么事?沐英就是再细,也很难把这俩名字联系起来吧。

  “唉,也许这就是命吧。有人天生就要当将军,有的人是天生的罪犯,而伱,我的孩子,你就是天生的太监。”他摸着马和的头,安慰他道:“不过不要紧,我会让你成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

  “啥?”马三宝巴望着老六。

  “太监。”朱桢道。

  于是打那天后,朱桢便把他带在身边,让他成了自己的贴身太监。

  ()

第1050章

  除夕夜,朱桢是在军营里和将士们一起度过的。

  这是他在昆明过的第二个年了,此番心境跟去年携二美同游滇池时的春风得意截然不同。这回少了几分志得意满,只剩下沉甸甸的责任。

  朱桢为将士们精心准备的年夜饭堪称盛宴,有现烤的全羊、酥皮金黄的乳猪和令人欲罢不能的菌子火锅……当然所用菌子都是经过军医院筛选过的,应该不会吃出小人儿来……

  所谓无酒不成席,王爷还格外开恩,允许将士们在宴会上饮酒。尽管都是土司们进献的土酒,喝起来寡淡乏味,甚至有些还十分浑浊,得筛过才能喝,将士们却乐在其中,喝了一碗又一碗。不少人早早就酩酊大醉,抱着酒坛子呵呵傻乐,醉话连篇。连王爷驾到都没察觉。还在那里自顾自的撒酒疯。

  这让陪同的蓝玉分外恼火,抬脚就想把这些醉汉踹起来。朱桢却拦住他,不以为意的笑道:“大过年的,别做煞风景的事。”

  看到自家主将那张要吃人的脸,将士们这才赶紧从地上爬起来,却都摇摇晃晃站不稳当。

  “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拜见王爷!?”蓝玉黑着脸低喝一声。

  “拜,拜见王爷……”官兵们如梦方醒,赶忙跪下磕头。有个倒霉蛋动作猛了点儿,哇的吐了一地。

  那味道甭提多销魂了……

  将士们却顾不上掩鼻,全都替那小倒霉蛋担心起来。

  吓得他赶紧使劲磕头,筛糠似的抖起来:“小人该死,王爷饶命。”

  蓝玉目光一凛,却见王爷笑容依旧,甚至还弯腰扶起了那个年轻的小旗官。他这才改口啐道:

  “这帮兔崽子,淡出鸟来的酒,也能喝醉成这样!”

  “哈哈哈,这就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嘛。”朱桢笑着拍了拍那年轻人的肩膀,和气问道:“要不要先回去躺着?”

  “回王爷,不用,俺吐出来舒服多了。”那小旗官讪讪道:“就是可惜吃的东西全糟践了……”

  “哈哈哈,那就再吃嘛。”朱桢笑着招呼那小旗,还有他手下的兄弟坐回去。

  蓝玉等人也想跟着坐下,却被朱桢驱逐道;“你们一边儿去,别妨碍我们说话。”

  众将领无奈怏怏躲开,只留胡显一个陪着王爷。

  朱桢便跟将士们围着烤架坐成一圈,他一边亲手持刀,割下烤的滋滋冒油的羊腿肉,分给将士们享用。一边跟他们亲切的拉着家常。

  他问那小旗官道:“你叫什么名字?家是哪里的?”

  “回王爷,小人叫俞敏,祖籍福建晋江,家在南京。“那小旗官正是伤愈归队的俞敏,也不知他是幸运还是不幸,才刚出院就整了这么個活。

  “福建人,那应该很能喝啊?”朱桢笑道。

  “俺不会喝酒,俺给胡建人丢脸了。”俞敏羞愧道。

  “哈哈哈不会喝就不喝嘛,莫不是弟兄们非要灌你酒喝?”朱桢笑问道。

  “嘿嘿嘿……”将士们不好意思笑了,显然让老六说着了。这种年轻的小军官最容易被老兵油子调戏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6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9/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