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613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王爷言重了,是微臣没说清楚。”彭知县赶忙使劲摆手,心里却暖烘烘的。

  ()

第1056章

  说话间,众人簇拥着朱桢进了席子营。

  顾名思义,席子营就是编织生产席子的作坊。

  席子在这个年代的用处可大了去了,谁都用得到。军户民户也好,行军的将士也罢,总是要睡觉的。睡觉可以没有床,但至少得垫床草席,不能直接躺地上。

  尤其在云南这种温暖的亚热带地区,是可以一年到头都铺席子睡的。此外,还有储存、晾晒粮食的囤席、晾晒席,以及收殓用的裹尸席等等,用处极多,用量也极大。

  所以在军中特设了专门生产席子的作坊,跟着军队一路走到哪编到哪……

  “王爷来看望大家了!”

  朱桢进去时,便见偌大的场院中,地上均匀铺满了破开的芦苇篾。

  一些工匠在前头洒水,后头有人拖着碌碡来回的滚动碾轧,为的是把篾片弄平整。直到篾片拿在手里,能像鞭子一样甩起来为止。

  只有这样柔软顺滑的篾片,才能用来编席子……

  “王爷来看大家了。”彭知县吆喝一声。

  工匠们赶忙跪了一地,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戛然而止。

  “大年初一还不让大伙儿歇歇啊?”朱桢才刚道了歉,又有要翻脸的架势,简直比翻书还快。

  彭知县这个汗啊,赶忙小心回答说“王爷误会了,是他们自愿加班的。”

  “哦,是吗?”朱桢看向那些工匠。“你们真是自愿的吗?放心大胆说实话,没人敢报复你们的。”

  “回,回王爷,我们真是自愿加班的。”一个首领模样的中年工匠这才结结巴巴道:“上,上午已经歇过了,大伙儿不想下午再浪费时间。”

  “怎么,上头给的任务,多到做不完吗?”朱桢问道。

  “任务是挺重的,”那工匠首领怯生生道:“不过大伙儿也是为了早把活干完了,好早日回老家。”

  “是啊,俺们都已经两年没捞着回家过年了。”其余的席匠也纷纷附和道:“知县大人说,今年五十万张席子的任务完不成,谁也不能回家。”

  “是你说的吗?”朱桢看向彭知县。“你要累死他们啊?”

  彭知县满头大汗的小声解释道:“回王爷,微臣也被他们天天缠着烦不过,才定了这么个离谱的数。只是为了让他们安下心来干活,别老想着回家回家的。”

  “听听这是人话吗?”但他这话还是被听了个清楚,果然有民夫躲在人群后面毫不客气道:

  “就是我们家里还有爹娘老婆孩呢。不像有些人全家都死绝了……”

  当着王爷的面,彭知县敢怒不敢言,甚至头都不敢抬。

  “都把嘴巴放干净点!”潘原呵斥一声,又对朱桢苦笑道:“微臣没说错吧?”

  “不干人事,不说人话就该挨骂。”朱桢却不以为意道,说着朝众工匠团团拱手道:“本王来给老少爷们们拜年了。顺便也向大家赔个不是……我宣布,姓彭的给你们定的任务,不作数!”

  “太好啦,多谢王爷做主!”工匠们欢呼着跪地给老六磕头,七嘴八舌道:“俺们也给王爷拜年啦,祝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哈哈哈,真要是活个上千岁,那本王不成了大王八?”朱桢风趣的自嘲,引得工匠们笑成一团,方才略有些紧张的气氛,一瞬间轻松下来。

  朱桢又命邓铎带人,将赏赐分发给工匠们。他给工匠们每人准备了一壶酒两斤肉,一双布鞋,还用红纸包了半吊压岁钱。

  这四样礼算不上丰厚,但十几万民夫,每人都有这样一份,也是好大一笔开支了。

  而且对白服劳役的工匠们来说,这已经是很丰厚的赏赐了,自然全都千恩万谢,看这位牛高马大的王爷也顺眼多了。

  ~~

  那边护卫们在发犒劳品,这边朱桢则直接坐在工匠们刚编好的席子上,招呼那工匠首领和一帮子已经领完了犒赏的工匠,也都坐下来陪自己说话。

  在他再三催促下,那工匠首领和众工匠才战战兢兢盘腿坐下来,只觉得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搁了。

  “别紧张,本王不吃人。”朱桢笑着让众人放松下来,待他们稍微放松一点后,又和气的问他们叫什么名字,都是哪里人?

  “回王爷,小人常三,苏州府人氏。”那工匠首领忙直起腰来回答。

  “小人刘平,浙江金华府人……”

  “小人张千,江西九江府的……”众工匠也纷纷自我介绍道。

  朱桢耐心听着他们的介绍,还时不时点评一下他们家乡的风土人情,言之无不切中,令工匠们十分惊喜。

  “王爷去过我们老家?”

  “去过……”朱桢笑着点点头,心说不过是上辈子去过……好在用来跟民夫们套词是足够了:

  “你们那可真是好地方啊……”

  “哈哈王爷也这么认为?果然谁不说俺家乡好!”民夫们很好哄,顿觉这位王爷真是亲切。

  只是拍他们家乡的马屁是有风险的。尤其今天还是大年初一,已经两年没捞着回去过年的民夫们,很容易就被勾起了思乡之情。

  有那些眼碟子浅的已经开始抽泣起来……

  “这是咋啦,聊的好好的咋哭上了?”朱桢好似摸不着头脑。

  “王爷见谅,这不大过年的容易想家吗……”常三替他们解释道:“大伙出来的时候,可没想过会待这么久……”

  “就是,俺们想家啊。”工匠们纷纷抹泪道:“俺想爹娘了……”

  “年前接着家里的信,俺都当上爹了,可还没见着娃一面呢。”一个工匠扑通给老六磕头,央求道:“王爷行行好,就放俺家去吧……”

  他这一带头不要紧,其余工匠也有样学样,都给老六磕头,苦苦哀求道:“王爷大发慈悲,放我们回去吧……”

  “这是干什么?都快起来说话。”朱桢抬手示意众人不要跪了。

  “王爷要是不答应,俺们就不起来了!”工匠们却耍赖开了。

  “王爷见谅,实在是朝廷耍赖在先,这都超期多久了还不放俺们回去?”那常三带头高声道:“求王爷给我们个准话吧!”

  “唉,那本王就照实说了吧……”朱桢缓缓扫视着民夫们,叹了口气道:

  “你们回不去了。”

  ()

第1057章

  “好家伙……”潘原明听了,心里直呼好家伙,没想到王爷回答的这么直接。

  看着那些民夫愤怒的表情都扭曲了,就像随时会爆发的火山,潘原明得强迫自己坐稳当了,才能抑制住夺路而逃的冲动。

  好在朱桢那魁梧雄壮的身材,还有周围那些同样体壮如牛,个个凶神恶煞的护卫,能让民夫们一直保持冷静,只敢动口,不敢动手。

  不过这也够呛,他们有的声泪俱下,诉说锥心刻骨的思乡之情;有的大喊大叫,反复吆喝着“俺要回家、俺要回家!”

  有的情绪激动,用各种方言大声质问朝廷为什么要这样对他们?皇上不是最体恤百姓的吗?

  激动之余难免蹦出些不雅的字眼来,见王爷似乎听不懂,有些大胆的混账东西就开始用家乡话,肆无忌惮的骂骂咧咧起来。唾沫星子都快把老六淹了。

  潘元明几次出声呵斥都无济于事,只好回头劝老六:“王爷,跟这帮刁民没法聊了,先回宫吧?”

  “无妨,都是人之常情,让他们尽情的宣泄吧。”朱桢用手指拭去,喷到面颊上的一颗唾沫,面不改色道:“等他们冷静下来,再接着聊就是。”

  “人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王爷肚里能撑得开宝船啊。”潘元明佩服道。

  “呵呵,比起他们受的委屈,我被骂这几句实在算不了什么。”朱桢心平气和道。

  “……”没想到王爷居然能听懂他们说的话。民夫们当时心虚气短,气焰为之一窒,再不敢口吐芬芳了。

  ~~

  其实朱桢心里有数,他知道人们在无法反抗强权的压迫时,会走过‘抗拒、愤怒、交涉、沮丧、接受’五个阶段的心路历程。

  双方的地位越悬殊,越无力反抗时,被强迫的一方还会加速走完这个过程……

  所以朱桢就这么平静的看着他们,不喜不怒。

  果然,民夫们在最初的震惊抗拒,怒不可遏后,很快就意识到,对面这位可是当今皇上第六子,凶名赫赫的云南王!

  他显然不是发泄情绪的合适对象,一旦激怒这位王爷,他们的处境只会更糟糕……

  所以民夫们很快就进入了第三阶段——愤怒过后的讨价还价,努力挽救局面。

  于是又开始苦苦哀求王爷,请他大发慈悲,放他们回家。

  “王爷,求求你了……”工匠们磕头作揖,声泪俱下,真是其声可悲,其情可悯,令人闻之落泪。

  朱桢却硬着心肠,就是不松口。他叹息一声道:

  “说实话吧,就是现在放你们回去,用不了多久你们又会被送回来的——因为朝廷已经决定,从你们老家移民百万填充云南!”

  “什么?!”民夫们惊得合不拢嘴。却又无人怀疑王爷这话的真实性……

  因为洪武大移民已经持续了十几年,江南填凤阳,山西填河南,江西填湖广……这一次次大移民还在轰轰烈烈的继续进行着呢……

  洪武皇帝一声令下,大明的百姓就要举家迁徙到他指定的地方。

  所以,谁也不怀疑“百万大移民”的真实性,但他们心中总还存着侥幸。毕竟移民也不是整村整乡一锅端。至少有一半机会能留下来。

  可朱桢一句话就打碎了他们的侥幸:

  “你们都在移民的名单里。”

  停一下,他又接着残忍道:“而且不光是你们本人,你们全家还有你们的同村、族人、亲戚,通通都在移民的名单上!”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针对我们?”工匠闻言心都碎了。

  “因为伱们已经在云南了,不用再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而来了。”朱桢一点儿不脸红的回答道:

  “因为你们的亲戚朋友来了云南,好歹有你们可以投靠,不像别的移民那样两眼一抹黑,什么都得靠官府。虽然官府有义务照应好他们,但官府也有照应不过来的时候……”

  “这!”工匠们闻言脸憋得通红,他们还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呢?感情就逮着一只羊薅毛了是吧?

  “我们辛辛苦苦跟随大军一年半,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朝廷怎么能这么对我们?”工匠们终于忍不住又愤怒的抗议起来。

  “因为本王不认为这是在坑你们……我相信你们留在云南是双赢!”朱桢这才斩钉截铁道:

  “对朝廷来说,要开发云南,建设云南,让云南变得像江南一样繁华,就离不开你们这些各有所长的工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6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3/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