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718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可惜他们忘了,现在是在城中。高大坚固的城墙,这时反而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障碍。

  而且这时,不光他们在跑,满城的王公贵族,蒙古士兵,还有男女老少,全都朝着最近的城门狼奔豕突。

  可长期怠惰之下,这会儿除了南门,各处城门都没开呢。他们还得赶紧叫士兵打开城门。

  后头的明军已经追杀过来,人们不分贵贱,死命的往城门涌去。结果等到城门缓缓升起,城门洞里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了,半天出不去多少人……

  这时,明军士兵从登城马道上去城墙,在城头纵马疾驰,将城上守军一扫而光,又陆续夺取了另外三处城门楼。

  虽然明军也放不下千斤闸,但他们可以从上头往下扔石头。西瓜大小的石头落在密密匝匝的人群中,一块就能连人带马砸倒一片。

  倒地的人马又成了绊脚石,绊得后头人仰马翻,这下城门洞里往外出人的速度更慢了……

  最后城里男女老少加起来七八万蒙古人,只跑掉了不到一半。还有近万人死在了明军的铁蹄下和自相践踏中。

  其中死于后者的,远多于前者。

  另外三万人,实在跑不掉,只能举手投降,做了明军的俘虏。

  果来倒是幸运的逃出了庆州城。可他等了半天,也没等到自己儿子不兰溪的身影。

  更让他崩溃的是,有逃出来的士兵告诉他,看到他们大台吉也被俘了……

  这要是真的,大王一定不会放过他的,还是直接抹脖子算了。

  ()

第1263章

  庆州城,随着逃不掉的蒙古人全部投降,明军彻底占领四座城门,这场六百里的雪中奔袭战,以明军大获全胜告终。

  蓝玉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立于庆州白塔之上,听俘虏的蒙古书记官讲解这座塔的历史:

  “此塔又名释迦如来舍利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宝塔,高约二十三丈,建于辽兴宗重熙十八年。是辽兴宗为了纪念圣宗皇帝所建。”

  “哦?不是说这里是金国皇帝所建吗?”蓝玉问道:“怎么辽国就在这盖塔了?”

  “谁说这里是金国所建?”书记官大摇其头道:“这里是北面的庆云山,是辽国圣宗、兴宗、道宗三个皇帝的陵寝所在,契丹人将其统称为庆陵。庆州就是奉祀和守护这三座陵墓的奉陵邑。”

  “好吧……”蓝玉一阵气闷。暗骂赖兔信口雌黄,不过想想也正常,他个蒙古武夫懂什么历史。

  “相传当年铜铸塔刹的表面鎏金,塔身每层都镶嵌有铜镜,总计约一千五百余面。每当阳光照射时金光闪闪,夺目灿烂,远在数十里都可以看到,可惜都被金国人给撬光了,只留下这白垩土的塔身,看上去残破不堪,真是太可惜了。”书记官摇头叹息。

  “确实可惜。”蓝玉点点头,无限惋惜道:“不然是好大一笔军资……”

  “……”书记官闻言登时无语,合着这座佛塔就算完整保留到现在,也逃不过这位明国将军的毒手。

  他还以为这个明国将军一来就带着自己登塔,是跟自己一样热爱文化呢……所以才卖力的介绍庆州的悠久历史,实指望他能手下留情,不要让这座古城毁于一旦。

  把他们仨全都吓了一跳。

  “回将军,因为我们的牧场在庆云山麓,所以大部分部落和人口也都在山里,大王会定期前往巡视。”书记官答道:“正常月底才会回来,不过这下是不会再回来了……”

  “想有什么用?这可是庆州城,谁能攻得下来?”书记官说着忍不住小声补充一句:“你们不偷袭也一样。”

  蓝玉看完一圈,心里大致有数后,又问道:“纳哈出为什么不在庆州城?”

  蓝玉闻言皱了皱眉,眼中凶光一闪,他的亲兵见状,一脚就把那书记从七层高的塔上踹了下去。

  赵庸很快回过神来,继续带着两人登塔来见蓝将军。

  凄厉的惨叫声戛然而止,脑浆溅了三人一身……

  “怎么,老子俘虏了他这么多王公贵族,他就不想救他们?”蓝玉瞥他一眼。

  这样才好安排布防,洗劫起来也更有效率……

  蓝玉当然不是热爱文化,他登塔的目的是俯瞰全城,对庆州城的格局有个直观的了解。

  赵庸正好带着两個俘虏来到塔下,听到凄厉的惨叫声,还没来得及抬头,便又听砰地一声,就见一人重重落在他们面前三尺处。

  “那家伙怎么惹着将军了?”赵庸一见面就问蓝玉。

  “老子最讨厌嘴欠之人。”蓝玉却不以为意的淡淡道。

  赵庸闻言缩了缩脖子,他感觉蓝玉这话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这两个什么人?”蓝玉瞥一眼那两个衣着华贵的年轻人,两人登时像被猛虎盯上的绵羊,大气不敢喘,动也不敢动。

  “这个是纳哈出的长子察罕,”赵庸便指着两人解释道:“那个是平章果来的儿子不兰溪。”

  在元朝的官制中,行省的最高长官是丞相,平章是丞相的副手。纳哈出是北元辽阳行省的丞相,所以平章果来就是他的二当家。所以纳哈出不在时,庆州城的事情都是由果来负责。

  “没想到收获还不小。”听说纳哈出和果来的儿子都被俘了,蓝玉一直紧绷着的脸上,终于有了丝笑意。

  “是啊。”赵庸附和笑道:“也算稍稍弥补了没逮到纳哈出,又让果来逃掉的遗憾……”

  蓝玉闻言又皱了皱眉,吓的赵庸赶忙解释道:“我的意思是,逮了小的还怕引不来老的?”

  “嗯。”蓝玉点点头,沉声问那察罕和不兰溪道:“你俩想死想活?”

  在审讯的时候,这本来是一句很普通的开场白,就像平时聊天时问‘吃了吗?’一样。

  但从蓝玉嘴里说出来,却威胁度直接拉满。两个蒙古王公子弟唯恐也让他踹下塔去,赶忙连声道:“想活,想活。”

  “那就把你们知道的兵力情况、分布情况、将领情况,还有他们的想法,原原本本写下来,谁交代的清楚,我就让谁活。”蓝玉那不带人类感情的目光,在两个人身上来回扫动,看的他们毛骨悚然。

  “至于另一个,哼哼,那就对不起了……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两人赶忙使劲点头。来自恶人的威胁是最好使的,他们已经开始挖空心思的想着,怎么出卖自己老子了。

  “下去吧。”蓝玉一挥手,又想起一事道:“对了,先让他们去把俘虏辨认一遍,以免有大鱼漏网。”

  “是。”亲兵应一声,押着两个俘虏下了塔楼。

  “应该不会有什么漏网之鱼了。”这时赵庸才说道:“将军当时不在,没见到之前的场面。那些王公贵族都是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身份,唯恐被当成普通俘虏杀掉了账。”

  “这都是皇上这些年来,优待降人的结果。”蓝玉其实是不赞同皇上这项政策的。他觉得对主动归降的,还可以优待。对那些俘虏就该格杀勿论,这样才没人敢跟明军对抗。

  不过他再胆大妄为,也不敢妄议皇上,模棱两可的说一句,便接着道:“不过纳哈出的主力尚存,抓住他们的意义不大,我就不信他会因为儿子被俘,就主动归降。”

  顿一下,又道:“至少还得定远侯那边打得漂亮,截断他们的退路才行。”

  “是啊。”赵庸点点头,替王弼发愁道:“刚才听那察罕说,辽王阿札失里跟纳哈出的部下闹得不愉快,一气之下领着兀良哈部也往通辽去了。弄不好定远侯他们要对付两倍的敌人,而不是之前侦查的,只有翁牛特部的两万人。”

  “放心,论千里奔袭,我自认天下第一。但率领骑兵正面作战,折冲樽俎,怕只有当年我姐夫能胜双刀王一筹。”蓝玉却对王弼信心满满道:

  “不信你看吧,兀良哈部要是不去还好,要是兀良哈部跟翁牛特部凑在一起的话,王弼定然大胜。”

  ()

第1264章

  通辽与大宁间的距离,跟庆州与大宁的距离差不多,都是六百余里。

  所以蓝玉部抵达庆州的同时,王弼也率领他的两万骑兵抵达了通辽一带。

  但跟庆州不同,这里没有一座像样的城池,让蒙古人集中起来。

  在这个年代,这里只是一片‘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东倚平冈,北凭广野’的广袤草原,连通辽这个地名都是朱桢现起的。

  蒙古人把这里叫做科尔沁草原。

  纵观史书,几乎所有入主中原,建立长期统治的游牧民族,都是先在漠北或者岭北崛起,然后在这片草原上发展壮大,最后以不可战胜的完全体越过燕山山脉,占据中原的。

  这当然不是巧合,因为这里有宜人的气候,有广阔平坦、水草丰美的草原,更有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可以快速抵达幽燕或辽东。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占据这里,而占据这里后,强者会愈发强大,直至无敌天下。

  辽金元莫不如是。

  如今占据这里的是兀良哈人,这些蒙古化的契丹人,虽然远远没法跟他们的前辈相比,但在如今万马齐喑,英雄凋敝的草原上,他们已经是最强的一股势力了。

  这次王弼要面对的,就是他们……

  “父亲,有个俘虏说,辽王阿札失里领着兀良哈人也到了通辽!”他的长子王德沉声禀报道。

  王弼十分高兴,立即派兵将其包围,以十倍兵力一通猛攻,便击溃了不自量力还想反击的敌军。歼敌六百余人,俘虏近千人,另外还缴获了上万头牛羊,四千余匹蒙古马,以及草料若干。可谓收获满满,一下子就不用为军粮发愁了……

  虽然翁牛特部的兵力在两万人左右,但他们的牛羊马匹每天消耗的干草太多,所以不可能集结在一起,肯定是分成若干个部落,好让牲口有足够的草吃。

  根据之前了解到的情况,和战前的侦查,王弼听说目前在通辽只有兀良哈三部中的翁牛特部。

  开始是很顺利的,他的部队刚刚抵达通辽,斥候便发现了一個两千人规模的部落。

  可王弼还没高兴多会儿,一个不好的消息,让他高兴不起来了。

  战前的情报显示,兀良哈三部的首领阿札失里,被北元皇帝封为辽王,统领兀良哈、翁牛特和乌济叶特三部,是北元在东北仅次于纳哈出的二号人物。

  这就给了王弼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机会。所以虽然他的兵力也是两万,但王弼有把握取得一场完胜。

  另外两部都在庆州以北的群山里躲避风雪连月的寒冬。

  他带着兀良哈人到来,

  “哦,把人带过来。”王弼正在跟郭英烤火议事,闻言马上下令。

  “是。”王德应声下去,不一会儿押了个留着契丹人发型的蒙古汉子过来。

  “跪下!”王德喝一声,那满脸不驯的汉子根本不听。王德一脚踹在他的膝窝窝上,他才踉跄着单膝跪地。

  “你很不服啊?”王弼一边用铜茶罏煮茶,一边对那汉子道。

  “你们不光搞偷袭!还用十倍的兵力,打我们一个部落,实在太无耻了!”蒙古汉子愤怒道。

  “这话说的,是在骂你们祖宗啊。”王弼也不着恼,笑道:“当年铁木真不就是靠骑兵机动,出其不意,集中优势兵力,以多胜少,才能百战百胜吗?”

  “确实,骂我们就是骂你祖宗。”郭英不禁笑道:“输了就是输了,靠嘴巴是赢不回来的,只会让你祖宗丢脸。”

  “哼……”蒙古汉子一时气结,憋了好一会儿才愤愤道:“你们不用得意,我们大王带着兀良哈人已经回了科尔沁!我们万户也已经下令集结了,我就是离得最远,接到消息太晚,才没来得及拔营……”

  王弼当然不会理会他的懊悔,拎起茶罏,一面给郭英和自己倒茶,一面沉声道:“你胡说,兀良哈部不是在庆云山里躲寒潮吗,怎么忽然又回科尔沁了?”

  “哼哼,没想到吧。”蒙古汉子觉得他是怕了,便得意道:“我们契丹人从来不骗人,兀良哈部就是从庆云山回来了!”

  说着他解释道:“庆云山里再好,挤了十几万人,上百万头牲口,一冬下来早就把能吃的都吃净了。为了争夺最后的牧草,各部落难免会发生冲突,可是开元王留在山里话事的宗王先童处事不公,一味偏袒他们自己人,我们大王一气之下,就领着兀良哈部回来了。”

  “我还是不信,他回来就回来,你们翁牛特人干啥集结,迎接大王回来聚餐啊?”王弼抿一口女婿送他的大红袍,享受的摇头晃脑道:“这大雪天,喝一口热茶,给个娘们都不换。”

  “那是伱老了,给我我就换。”郭英笑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7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8/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