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801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这位张真人据说是马皇后的义女,张天师的嫡妹,他们王爷的……红颜知己,总之身份贵不可言。但百姓不是因为她的身份崇敬她,而是因为她那高超的妇产医术,以及不分贵贱、济世的仁慈。

  这些年,云南正赶上婴儿潮,仅仅一个昆明,一年就有好几万产妇分娩。而昆明的产妇难产率居然比江南还低,张真人和她的玄妙观,绝对是居功至伟的。

  朱桢一身便服,来到古松和竹林掩映的道观门口。

  得知王爷驾到,守门的道姑赶忙打开中门,又要进去通禀,却被朱桢摆手拦下,示意她稍安勿躁。

  然后朱桢一撩锦袍,迈步进入了观中。

  绕过刻着太极图案的影壁,朱桢来到三清殿前。

  便见许久未见的张寻真,正盘膝坐在蒲团上,向殿前一众女冠开讲。

  她外穿一件天青与淡粉色相间的水田衣,内著道袍,拢住青丝的妙常巾下缘垂着珠珞,仪态优雅的端坐在那里。她的容颜,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杰作,既有凡尘女子的柔美,又透着超脱的出尘之气。眼中还比当年多了几分慈爱之色,让人感到亲近。

  朱桢便静静立在檐下,听她轻启朱唇,对众女冠道:

  “妇人难产,重在预防,孕期要时常步履,劳动摇肢,无使定止,动作屈伸,以运血气。不可多睡饱食,过饮酒醴杂药……”

  女冠们听得十分认真,她们在玄妙观学医实习出徒之后,未来便要分赴云南各府州县,开设妇产科,造福一方百姓。责任十分重大,不好好学习,可休想出师。

  待到早课终了,便有师姐带她们去观摩问诊和接生。毕竟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亲眼所见。

  张寻真也仿佛没看见老六一样,翩然起身就要进殿,朱桢这才赶紧上前,笑道:“真人留步。”

  张寻真依然没听到一般,继续向前。

  老六见状,忙甩开大步追上去,一把拉住她的手。“看你哪里逃。”

  “原来是王爷驾到。”张寻真这才站住脚,神态清冷道:“三清看着呢,别动手动脚的。”

  “这不简单,来人,给三清老爷蒙上眼。”朱桢便流氓气十足的吆喝道。

  “朱老六,你敢!”张寻真急眼道:“对三清不敬,是要遭雷劈的。”

  “不怕不怕,本王有避雷针。”朱桢哈哈大笑道:“再说,本王还答应你哥在海外修一千座道观,把道教弘扬天下哩,三清老爷怎么会为这点小事怪我呢。”

  “你以为三清老爷跟伱一样俗气啊,有用的就当个宝,没用的就当成草?”张寻真无奈的叹息一声,却也没再让他松手。

  朱桢便拉着她柔软的小手,沿着鲜花锦簇的石板路往后走,笑道:“本王把你当成宝,可不是因为你有用哦。”

  “不是才怪呢。”张寻真娇嗔一声,又幽怨道:“再说你若把贫道当成宝,会几年不闻不问吗?”

  “我不是身不由己么?”朱桢便苦笑道:“被父皇往死里使唤,是哭着喊着才放我回来的。”

  “那你回来也有俩月了吧?”这才是张寻真气他的原因。“还以为你把我忘到九霄云外了呢。”

  “怎么会呢?”朱桢忙笑道:“岂不闻‘攘外必先安内’乎?再说我不是让人给你送礼物来了吗?”

  “一看就不是你准备的好么?”张寻真愤愤气笑道:“不过王爷说的是,贫道不过是个区区外人,王爷当然要先济着内人了。”

  “这是自然喽。”朱桢属于渣得比较讲究的一类,闻言居然点头道:“本王肯定得先顾着内人,谁让你不肯当我的王妃呢。”

  “我才不稀罕当什么王妃呢。”张寻真被激怒了:“放开我!”

  说着便运劲想要挣脱老六,可惜朱桢早非吴下阿蒙,在草原上又练了一手摔跤绝技,仗着体型和力量的优势,居然让她挣脱不得。

  当然张寻真的武艺还是比他高不少,朱桢也休想降服她。

  结果两人八爪鱼似的手脚纠缠在一起,谁也奈何不了谁。

  “你这娘们怎么这么想不开?从了本王不就是本王的内人了么?”朱桢气喘吁吁道:“王妃之位我也能帮你讨来!”

  “谁稀罕当你内人?谁稀罕当王妃!”张寻真香汗淋漓,分外诱人。

  “那你干啥来昆明?”朱桢问道。

  “我是来给你老婆接生的!”张寻真怒道。

  “我老婆都生完两年了!你还留在这里干啥?”朱桢追问道。

  “我不是为你留下的!”张寻真哼一声道:“我是稀罕这里的山清水秀!是为了那些被你强行拉郎配的女人们!”

  “你就嘴硬吧!”朱桢终于忍不住,重重吻下去。

  “你才……硬,唔!”张寻真抗拒的紧闭双唇,但还是被朱桢锲而不舍的撬开了小嘴,然后她便热烈的回应起来。

  朱桢便将她打横抱起来,大步往香闺走去。

  守在张寻真卧房门口的女冠赶紧为王爷敞开房门。天师道是不禁嫁娶的,不然一代代的张天师是打哪来的?而且她们也太清楚自家观主的心了……

  待二人进去,女冠们又立马关上门,掩口嬉笑而去。

  ~~

  却说那闺房中的情形,正有一首《唾窗绒》为证:

  小帐挂轻纱,玉肌肤无点瑕,牡丹心浓似胭脂画,香馥馥堪夸,露津津爱煞,耳边厢细语低声骂,俏冤家,颠狂忒甚,揉碎鬓边花。

  待云收雨歇,张寻真慵懒无力的靠在朱桢粗壮的臂弯中,似喜似嗔道:“你这是要吃了人家么?”

  “嘿嘿,谁让你躲了我这么多年?”朱桢得意的搂住她圆润雪白的肩头道:“你说你,早从了我多好,耽误咱儿子打酱油了都。”

  “去你的。”张寻真拧他一把。又静静的在他怀里躺了一会儿,方小声道:“当时我害怕。”

  “还有你张真人怕的事儿?”朱桢好奇问道:“你怕什么?”

  “还不都怪你,非要我个黄花闺女给人家接生?!”张寻真一阵气苦道:“而且找我的都是难产的,看了那么多妇人受苦的场面我能不害怕么?”

  “这么说,还真是怪我。”朱桢恍然道。

  “而且你个头那么大,万一孩子随你,生起来肯定困难。”张寻真叹气道。

  “还真是。”朱桢不禁惭愧道:“我三个孩子都亏了有你接生。”

  “当时我就想,我能给她们接生,可谁给我接生?”张寻真又叹了口气道:“所以吓得我连夜跑回了龙虎山。”

  “这样啊。”朱桢闻言一阵心疼,使劲搂住张寻真,问道:“那你现在不怕了?”

  “嗯。”张寻真点点头,声若蚊蚋道:“我教出徒弟了……”

  说着便将一双惊心动魄的大长腿,紧紧盘住他道:“道侣,我们得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哈哈好……”朱桢的笑容却有些发紧,心说看来本就不富裕的腰力,这下彻底要不堪重负了。

  他忽然想起一句话——高端的猎人,往往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不过都这时候了,谁是猎人,谁是猎物,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第1419章

  洪武二十九年,春三月。

  随着戒备森严的官船将最后一批黄册载入玄武湖,大明第二次全国范围攒造的黄册,终于全部入库。

  十年前,大明已经完成过一次全国范围的黄册编纂,但人口和地权每年都会有变化。为了能一直掌握全国土地人口的真实情况,朱老板下旨每十年重新编纂一次黄册。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大明中央和地方的官吏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现在大明的政务官和事务官,八成都是大学生出身,综合素质远超从前,所以这次攒造黄册,从去年开春启动,到全部完成解送进京,只用了一年而已。

  而当初首次纂造黄册,可是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虽然不能说大明官员的行政能力提高了六倍,但巨大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

  只是黄册运到后湖,并不代表就万事大吉了,还得经过户部户科官员的驳查,确认无误了,才能入库。

  当然全天下的黄册加起来六七万册,把户部官员全都拎来也得查到年底,那部里也不用干别的了。

  所以实际负责驳查的,还是国子大学的在校生。现在会计已经成为国子大学所有专业的必修课,这帮大学生又年轻力壮,正好拉壮丁。

  他们从司册至府册、州册、县册,层层验算其旧管、开除、新收、实在的四柱增减。然后将查出的问题汇总成册,提交户部。户部再责成相关衙门,半年内查实重修,二次奏缴,再经查验无误后,才会送入黄册库内保存。

  所以等所有的黄册都查验无误,汇成总册时,已经是半年以后的八月末了。

  待户部左侍郎署尚书事夏原吉将总册呈送文华殿,太子便立即赶到武英殿汇报。他知道父皇早就等着黄册了。

  ~~

  武英殿。

  马上就要满七十的朱老板已是须发皆白,皱纹深刻,但他的五官比年轻时柔和了不少,人也胖了不少,竟显得有些慈眉善目了。

  太子也年逾不惑,鬓角斑白,额头和眼角都有了鱼尾纹。他一边呈送黄册总览,一边沉声禀报道:

  “……全国户数一千一百六十五万两千七百八十九,人口六千五百五十四万五千八百一十二,全国耕地面积达到九百八十万四千六百二十三顷六十八亩,共可收夏麦五百六十九万一千五百二十石,秋米三千三百七十二万九千四百五十石!”

  朱元璋微闭着双目,拢着花白的胡须,听得连连点头:“好好,比十年前人口多了千万,粮产更是翻了一番!”

  “是!”太子也高兴道:“如今人口已经是国初的三倍,粮产更是几十倍于国初,我大明终于把华夏又带入了盛世!”

  “还早得很。”朱元璋却摇摇头道:“如今虽然国库充盈,但天下百姓也就是温饱而已,这盛世的标准未免也太低了吧?”

  “比起开元可能成色不如,但跟其他所谓盛世比起来,不遑多让。”太子笑道。

  “要比就比开元,不仅要比开元还强,而且绝对不允许有天宝!”朱元璋吹胡子瞪眼道。

  “是是。”太子忙含笑应下,老父皇说什么应着就是。

  “你记一下,咱要下一道旨意。”朱元璋却不是随便说说的。

  “是。”太子赶紧提起朱笔,作倾听状。

  便听父皇沉声道:“方今天下太平,军国之需皆已足用。海内各省田地、桑枣,除已入额征科,自二十六年以后栽种桑枣果树与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

  待朱标写完停笔,朱元璋看着他问道:“有没有信心这么干?”

  “这个么……”朱标没有马上点头,父皇只需要做决策便好,他考虑的事情就太多了。

  “以朝廷目前掌握的耕地,税赋确实已足够国家开销,而且每年还有数百万石的盈余。”朱标慎重道:“再加上海政衙门每年上缴的两千万两,哪怕最吃惊的情况,肯定也是足够了。”

  “那就是可以喽?”朱元璋又问道。

  “可以。”太子咬牙重重点头。

  “那好,就这么定了。”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看着自己的长子。

  “是,儿臣这就交代下去。”太子应声道。

  “不急。”朱元璋却摇头道:“这道旨意以你的名义来下。”

  “儿臣不过是太子,名不正言不顺的……”太子苦笑道,不知父皇又要玩哪一出。

  “那咱就让你名正言顺。”便听朱元璋石破天惊道:“咱已经决定了,把皇位禅让给你。”

  “啊?”太子瞠目结舌道:“爹,这种玩笑可开不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8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01/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