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穿越指南_分节阅读_第1032节
小说作者:王梓钧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58 MB   上传时间:2025-01-16 19:43:28

  “少年时曾梦游此地,却不料是这般景象!”杜居实说得更玄乎。

  啥景象?

  饥民遍地!

  鄯善城也被一把火烧光了,郊区亦被乱兵洗劫。无数难民在城内外扎堆,饥饿难当等着好心人救济。

  这才是古代坚壁清野最常用的模式。

  由于基层组织度不够,根本无法让底层百姓搬迁。那就直接纵兵到处去抢,把能见到的钱粮抢光,不留一丝一毫给敌军。

  萧查剌阿不的策略很明显——

  他非但没把握野外作战胜利,甚至无法保证守住城池。于是放弃伊州和鄯善,把主战场设在高昌城附近,一口气将明军补给线拉长近千里。

  再加之伊州下雪较早,明军运粮更困难,到时候他就更好打仗了。

  陈子翼下令道:“全军先在城外扎营。扎营之前,把这里的饥民往西边驱赶。分出两千兵保护民夫,入城清理火烧后的废墟,休整三日等待后续友军。”

  面对明军的驱赶,那些难民几乎绝望,哀求和哭嚎声震天响。杜居实已经没有“直为斩楼兰”的兴奋劲儿,他真真实实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无法面对那些难民的眼神和表情。

  反而是阿克苏赫安慰他:“杜,打仗就是这样的。我军的补给线太长了,中间还有一段极为难走,不可能分出宝贵的军粮救济难民。不是我们造成的这一切,而是黑契丹的军队抢光了他们。”

  “我当然知道这些……唉!”杜居实一声长叹。

  他犹豫一阵,跑去求见陈子翼:“陈将军,那些百姓……”

  陈子翼打断道:“别让我救济。”

  杜居实却说道:“我见难民之中,有许多妇人带着孩童,或可适当救下一些妇孺。等到战事结束,妇人可嫁给汉儿移民。孩童亦可随母嫁去做汉民继子,从小教他们说汉话便能化夷为汉。这有利于今后长治西域,上报朝廷亦不失为大功一件。”

  陈子翼仔细思索片刻,点头赞许道:“还是你们读书人脑子灵活。这事就交给你来办,我把投过来的几个本地贵族,以及三千将士交给你指挥。”

  “多谢将军!”杜居实作揖退下。

  很快,逃来投靠明军的几个小贵族,还有三千骑兵被调拨给杜居实。

  他把几个小贵族叫过来吩咐一阵,然后就率军朝那些被驱赶着往西的难民奔去。

  只听那些小贵族沿途喊道:“你们被乱兵洗劫,失去了家园和粮食,全都是拜可恶的辽人所赐。他们打不赢大明天兵,就只能拿你们撒气。大明国的天兵老爷心善,不忍见到你们全都饿死冻死,但天兵老爷的军粮也不够……”

  “只救年轻女人和孩童,愿意的就赶紧跟家人告别,随我回鄯善城外去领粮食活命!”

  反反复复喊着这些话,很快在难民中引起骚动。

  一些男人闹着也要领粮,不成气候的明军懒得管,闹事者聚集多了直接冲过去砍杀。

  连杀两三百人,剩下的难民彻底变得老实。

  紧接着,哭嚎声变得更大。

  无数年轻女子带着孩童,抹着泪水跟家人告别,跟随杜居实前往城外等待救济。

  三千明军骑兵时刻警戒,拦在道路上阻拦剩余难民。

  在民夫的帮助下,这些妇孺单独扎营。

  杜居实的工作还没结束,他带着几个小贵族,给妇孺们送粮食过去。

  架锅煮着麦粥,妇孺排队来领饭。

  每有一个妇人过来,小贵族就问:“谁弄得你们家破人亡?”

  妇人愣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

  小贵族说道:“是辽人的官老爷,打不赢大明天兵,就欺负你们这些平民。听明白了吗?谁害得你家破人亡?”

  妇人看了一眼麦粥,吞咽口水说:“辽人害的。”

  小贵族又问:“又是谁给你们饭吃,不让你们饿死?”

  妇人弱弱说道:“汉人老爷?”

  “说得对,”小贵族笑道,“把这些教给你的子女,让他们也重复一遍。”

  妇人连忙教育儿女。

  为了吃到麦粥,饥饿的孩童学得很快。

  杜居实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切,虽然他献策救回很多妇孺,但心里依旧不是滋味。

  阿克苏赫则一声叹息,非常不喜欢这种场面。因为他就是突厥奴隶出身,从小就被东罗马军队掳走,已经完全不记得家人的样子。

  面对食物的诱惑,面对残忍的惩罚,他只能装作老实听话的样子,动辄就把效忠罗马皇帝挂在嘴边。

  他表现得无比聪明和忠诚,总算从一群奴隶小孩中脱颖而出,被选为年幼皇子的贴身伙伴。跟着皇子读书,跟着皇子练武,等皇子长大继位了,他也跟着变成贵族老爷。

  阿克苏赫确实对罗马皇帝很忠诚,但幼时经历永远是插在心底的一根刺。

  收拢妇孺,清理城市,休整三日。

  恢复精力的明军继续前行,只留三千人防守鄯善城。这里已经成为明军据点,他们要夺取下一个据点,最终在高昌城附近决战。

  行军两日,主帅李彦仙追上来了,并且带着三千骁骑、两千轻骑。

  此次大明西征,对外宣称出兵五十万,其实真正的战兵只有八万。

  剩下几十万民夫和辅兵,也不是全都跑来西域。很多留在大明境内,负责沿途转运粮草,甚至连星星峡都不会进入。

  询问一番情况,李彦仙感慨:“萧查剌阿不也算宿将了,竟打得如此沉稳狠辣。他若敢死守伊州,我们会轻松很多,可这厮竟然坚壁清野退守高昌。”

  陈子翼说道:“从伊州到鄯善,有多个小贵族带着部众来投。西辽坚壁清野不得人心,原高昌国贵族极为不满,决战时可以从他们那里下手。”

  “倚仗别人,不如倚仗自己,先杀过去再说。”李彦仙道。

  ……

  高昌城不在吐鲁番市区,而是在火焰山的南方。

  唐代时,周边还以放牧为主,现在已经基本变成农耕区。

  李彦仙亲自赶到前线的同时,乃蛮部的太阳汗也率八千骑兵来援。

  这些乃蛮部骑兵,铁甲数量屈指可数,就连轻甲也不多,大部分只是穿着皮袄子。甚至铁制箭头都没有完全装备,有一半骑兵还在使用骨制箭头。

  太阳汗是辽国册封给乃蛮部君长的世袭称号。

  纯属音译,也叫太阳罕、塔阳汗。

  “你们怎一路退到高昌了?”太阳汗见面就惊问。

  萧查剌阿不当然不会露怯:“明军远道而来,从伊州撤到高昌,能拉长敌军千里粮道。”

  太阳汗点头:“也是个办法?大辽精锐还没到?”

  萧查剌阿不说:“已经快到了。”

  乃蛮部远隔千里南下支援,自然要好生款待。

  吃饱喝足,太阳汗回到自己的军营,却把两个儿子叫来:“我总觉得不对劲,你们明日多去友军那里转转,打听一下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记住不要声张,装作随口聊天的样子。”

  其长子纳尔黒失问道:“父亲害怕打不过明军?”

  太阳汗说:“如果耶律大石还活着,我愿意为大辽死战到底。可耶律大石已经死了,孤儿寡母难有作为,各部将领也不再是一条心。我们现在处境艰难,不能再伤筋动骨了,实在不行就直接投降明军。”

  乃蛮部名义上虽然臣属于西辽,甚至当初还借兵给耶律大石创业,但随着耶律大石去世这种关系迅速转冷。

  若非乃蛮部还有族人在西辽做官,太阳汗这次甚至都懒得率兵来援。

第1049章 水最宝贵

  高昌城始建于西汉。

  它是汉人修筑的屯田校尉城!

  上千年来,这里的统治者不断变换。汉人统治时间反而最久,其次才是回鹘、吐蕃、柔然等族。

  大明有足够的理由收复故土。

  一代又一代的巩固和扩建,高昌城已有宫城、内城和外城,而且外城墙的城门足足有九个。

  墙基厚12米,城墙高11.5米。

  就城墙防御能力来看,绝对是西域第一大城!

  即便是明军摆上一排重炮,也很难将城墙给直接轰塌,夯土巨型城墙的防炮能力极强。

  火炮不行,回回砲更不行。

  什么元军用回回砲轰塌襄阳城,那纯属以讹传讹的瞎扯淡。

  回回砲只是轰塌了樊城的防御工事和城内建筑,并把樊城的城墙轰得部分损坏,守城宋军甚至就地仿制回回炮还击。

  以上所言,皆为樊城,并非襄阳。

  襄阳只被回回砲击中了城楼,宋军困守孤城迟迟不见援兵,又因对岸的樊城也已经陷落,绝望之下直接献城投降了。

  ……

  李彦仙率军抵达高昌,城外筑有多处堡垒,都是这两年新修的,构成高昌城的外围防御体系。

  扎营完毕,召开会议。

  李彦仙拿出一张高昌地图,而且是细作今年初才画的最新版。

  讨论了大概半个小时,李彦仙做出决策:

  “高昌城及周边农田,全靠高昌河(木头沟河)供水。这几处寨堡,皆位于灌渠旁边,那些灌渠也是从高昌河引水。”

  “可分兵同时进攻正东、东北两处寨堡,诱使城内敌军来救。我军主力居中策应,一旦城内守军出来,立即予以快速歼灭。”

  “夺取这两处寨堡之后,再去拔掉城池北边的寨堡。然后截断高昌河,不让河水流向城池,所有河水流向我们占领的灌渠。”

  “截断河流之后,再去填平护城河。”

  “没水了看他们怎么坚守!”

  民夫和工匠全部行动起来,砍伐树木制作攻城器械。

  不造大型器械,只以最快速度造普通攻城梯,目标自然是城外的各处寨堡。

  西辽所属的一万多杂骑、两三千精骑,散出去干扰袭击砍树的明军民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4页  当前第10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2/1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穿越指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