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穿越指南_分节阅读_第1087节
小说作者:王梓钧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58 MB   上传时间:2025-01-16 19:43:28

  大明读书人此时学习的《尚书》,是李隆基天宝年间的法定楷书版。而莫高窟发现的《尚书》,则是东晋之后、李隆基之前的隶古定文字版。

  内容一样,文字形式不同而已,不会引起什么学术争议,完全可以停留在字形学的研究范畴。即研究汉字是怎么逐渐演化的。

  如果这次发现的是汉代版本,内容肯定有差异,整个学术界都要炸裂。

  另外,莫高窟发现的《尚书》,还杜绝了今后有人伪造篡改经书的可能。

  比如南宋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季宣,就通过宋代伪本继续加料伪造,篡改《尚书》内容来支持自己的学说。敦煌遗书一出,这种事情不可能再发生。

  胡安国又仔细阅读一遍,但他对隶古定字形研究不深,于是问道:“确定这个就是真正的《隶古定尚书》?”

  薛尚功说:“对照《经典释文·尚书音义》,眼前这本应该就是真的,至少目前还没发现任何错漏。”

  《经典释文·尚书音义》作者是南朝陈的陆德明,此书采用的底本便是《隶古定尚书》,虽然无法让人得窥原书全貌,却可以用来印证敦煌遗书的真伪。

  胡安国彻底放心下来,又问:“郑玄《论语注》、皇侃《论语义疏》、刘向《说苑》等书也鉴定为真?”

  薛尚功说:“应该都是真的,但还需要继续研究。”

  胡安国感慨:“圣天子在世,方有此异事啊!”

  宋代的郑玄《论语注》已非完全体,只能从魏晋以来其他学者引用的郑玄注来零散拼凑。其完全体,已经在唐末五代战乱时失传。还有皇侃的《论语义疏》、刘向的《说苑》,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如今,这些失散的书籍,居然都冒出来了。

  在胡安国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是大明拥有天命的体现。否则为啥在前宋时失传,大明开国二十年就重新现世?

  天命!

  肯定是天命!

  天命在明,不仅重见失传的儒经,而且还重见失传的佛经和道经。

  三教圣贤和神灵,都在认同大明社稷啊。

  胡安国回到内阁,把具体情况向其他阁臣说明,众人都感到无比惊讶,一个个皆打算去翰林院看看。

  胡安国说:“应当通过《大明月报》,将此事公之于众,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我大明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众人觉得有理。

  于是李含章领衔起草贺表,赞美皇帝和太上皇的文治武功。这篇贺表,既是给皇帝看的,也是刊登在《大明月报》给天下人看的。

  通篇都不提祥瑞二字,却又句句暗指敦煌遗书是祥瑞。

  朱铭次日便读到这篇贺表,他乐呵呵批示:“可。”

  因为李含章起草、胡安国润色的贺表,写得那叫一个高明。他们摒弃了祥瑞和天人感应之说,前半截只谈两位皇帝的文治武功,后半截大谈特谈敦煌遗书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发出去,是个人就能读懂啥意思,大明王朝的法统会变得更加稳固。

  已经定稿的本期《大明月报》,不需要再调整版面。只需加一个附刊即可,除了内阁的贺表之外,还附上敦煌遗书稀有书籍的目录。

  还未等到新一期的《大明月报》发售,儒释道三家重见天日的文献,就已在京朝官和僧道群体之间流传扩散。

  全是手抄本。

  等到它们传播到洛阳民间,读书人更关注的居然是《说苑》。

  郑玄《论语注》的学术性再高又咋样?这玩意儿它不考啊,大明有自己的法定《论语》注解版本,因此它只能在顶级学术圈内引起轰动。

  普通士子对《论语》的其他注释版本不感兴趣,反而想要了解原版的《说苑》是啥情况。

  因为《说苑》更具趣味性,它是一本杂史集。

  陆游在家中对照父亲抄来的残卷,对照曾巩修订版本,忍不住惊叹道:“曾文定公(曾巩)不愧为大家也!”

  《说苑》原有二十卷,传至北宋只剩五卷,曾巩不知怎就把它补齐了,只剩一个《反质篇》缺失找不到。然后赵宋朝廷派人去日本、高丽寻访,最终从高丽寻回《反质篇》把《说苑》补足。

  恰好,莫高窟出土的《说苑》残卷,正好也是曾巩找不到《反质篇》。

  莫高窟版更古老正宗,没有避讳李世民、李治的名字。高丽版不但避讳修改了,而且还在传抄中出现少许错漏。

  陆游开始给小伙伴们写信,并让书童誊抄敦煌遗书里的珍品。

  他要给小伙伴们寄过去。

  当初一起出海冒险的官二代六人组,如今已有两人考上进士并外放,一人跑去军队历练,一人进了翰林画院。姓李的那位老哥最倒霉,父亲牵扯进淮南贪腐案,虽然涉案不深,却也子孙三代不得科举,郁闷之下再度远走海外。而陆游自己,在六人当中才华最为出众,却总是落榜不知怎就考不上。

  他爹还是前任礼部尚书呢!

  不急,反正他才二十出头,年纪轻轻有的是机会。

  乘坐马车前往洛阳东郊,今日有一个文会,主题正是讨论敦煌遗书。

  陆游刚到地方,就听到有士子在吵架。

  “《老子化胡经》实乃伪经,佛道两教相差迥异,怎么可能同出一源?”

  “为什么不能同出一源?儒释道三教一家。而且,沙州那边的佛窟,为何密藏《老子化胡经》?显然是沙州的高僧亦认同此理。”

  “那是因为沙州的僧侣佛法不精。”

  “你就精通佛法?那你来说说,释迦牟尼和老子谁年岁更长?”

  “这如何说得出来?这又跟佛教何干?”

  “你什么都说不出来,为何笃定《老子化胡经》是假的?”

  “……”

  两人自然吵不出一个结果,但旁边看热闹的士子却笑呵呵吃瓜。

  《老子化胡经》总共有十卷,这次从莫高窟发现了卷一、卷二、卷八、卷十。前宋传下来的也有几卷,如今跟敦煌遗书相结合,只剩两卷还处于失传状态。

  佛道两教还在各自研究新获得的经书,洛阳儒生居然因为《老子化胡经》先吵起来。

  陆游到了文会现场,也站在旁边听得乐呵。

  等那两位争得面红耳赤,各自喉咙发干不说话了,文会的组织者才出面劝和。

  并且拿出手抄的诗歌说:“今日聚会之人皆为儒生,何必去管他们佛道两家的闲事?也不要谈论学术了,吾等不防品鉴一下《秦妇吟》。”

  “此诗自唐末以来,只剩两句流传于世。幸有上帝眷顾,从那沙州佛窟寻得全诗。这首诗比我们预想中更长,全诗共有238句,合计1666字,是《长恨歌》的足足两倍!”

  “我且献丑为诸君吟诵: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包括陆游在内,许多高官子弟,早就誊抄了这首诗。

  但也有一些士子,还是初次领略《秦妇吟》全貌,对诗中描述的惨状惊骇不已。

  亦有士子感慨:“难怪此诗引起非议,作者不得不亲自禁绝。”

  引起非议的地方,并不是兵灾之后地狱般的景象。

  而是诗中非常明确的写到,民间百姓拥有的粮食和财物,在经历黄巢之乱以后,依旧还存留有一半。但是官兵来了,把老百姓的钱粮搜刮得干干净净!

  还详细描写黄巢杀来之前,官府是怎样盘剥百姓的。

  政治不正确啊。

  所有的一切罪过,都该推到黄巢身上才对,咋变成官兵把百姓赶尽杀绝呢?

  陆游首先点评说:“从《秦妇吟》此诗可知,唐末朝廷昏庸无道,真正的问题出在官府不行仁政。我大明两位陛下,为何能起兵得天下?又把国家治理得好,再现汉唐盛世之时呢?无非仁义二字……”

  《秦妇吟》的政治不正确,到了大明恰好政治正确。

第1102章 澳大利亚

  对于黄巢的残暴印象,一首《秦妇吟》不可能转变。

  因为黄巢确实残暴!

  当时的官兵,也一个鸟样。

  《旧唐书》和《新唐书》可不仅记载黄巢吃人,还明确记载官兵卖人肉给黄巢的军队吃。只不过《旧唐书》直接使用“官兵”二字,而《新唐书》则把“官兵”给省略了,必须结合前几句才知道是官兵干的。

  那时官兵围剿黄巢,黄巢的军粮殆尽。

  当地百姓纷纷逃进山谷结寨自保,而围攻黄巢的官兵居然破寨杀人,把逃难百姓制作成人肉卖给黄巢当军粮。

  这么诡异且扯淡的事情,瞎编乱造还真编不出来。

  正常人谁能有那种思维啊?负责征讨黄巢的官兵,明知道黄巢没军粮了,居然不趁机发起进攻,反而捕杀百姓卖人肉给黄巢。

  并且,两部唐书还暗戳戳的写出,当地士人在战乱中以“卖饼为业”。

  那个时候粮食最重要,钱已经屁用没有。有粮食为啥要制作成饼来贩卖?

  士人卖的是什么饼?新旧唐书都没有写明白,却又故意在那里提一下。

  世家、官兵、黄巢,没一个好东西!

  至于黄巢把人肉连带骨头磨成肉糜,这个可信度还是极高的。又没说整个人扔进去啊,砍下各种部位拿来磨,做成肉糜更方便烹煮分食。

  两部唐书没必要故意抹黑黄巢,因为把官兵干的事儿也全写进去了。经常写什么官兵大溃,残兵败将逃到某某地烧杀抢掠。

  文会围绕着《秦妇吟》,好生探讨了一番唐末乱局,继而又有人拿出抄来的唐代杂曲集《云谣集》。

  《云谣集》更具文学、音乐研究价值!

  一共三十首曲子词、十三种词牌,皆为唐人作品。

  这些词牌虽然也流传到了宋代,但一直没有相关的唐朝作品现世。以至于很多宋人推测,它们应该是五代以来才出现的,没想到居然在唐朝就已经有了。

  而且其中一些词曲,至少诞生于中唐,极有可能是因盛唐教坊司解散而传入民间的。

  “务观,今晚吾等约了唱家,一起去听唐时曲子。”

  “我就不去了。家父管得严,令我不得夜宿歌楼,好生准备明年的会试。”

  “你才多少岁啊?考进士不用着急。”

  “各位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告辞!”

  “那下回再约。”

  陆游乘坐马车返回城里,他能够想象得到,这段时间的勾栏瓦舍、秦楼楚馆有多热闹。

  一共三十首唐代曲子词现世,歌伎们不得全都唱一遍?士子们不得全都听一遍?

  可以借此感受盛唐气息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4页  当前第10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87/1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穿越指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