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穿越指南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王梓钧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58 MB   上传时间:2025-01-16 19:43:28

  每念出一种祥瑞,文武百官都纷纷恭贺。

  念着念着,白时中说:“利州路进献仙粮,玉米、红薯各一百斤!”

  听到“仙”字,宋徽宗来了精神,问道:“玉米红薯是何物?竟能称之为仙粮。”

  白时中说道:“利州路转运使彭喜,称有异人海外寻仙,遇一仙翁,授以玉米、红薯二物,皆可亩产数石。且不择土地,贫瘠山地亦可耕种。”

  宋徽宗却不关注亩产,只问:“仙粮食之可有奇效?”

  白时中回答说:“不知。”

  刘正夫离席拱手:“官家,若真的能亩产数石,而且可耕种于贫瘠之地,此两物可大利天下。陛下励精图治,我大宋盛世无双,四海之内丰亨豫大,如今又有仙粮,真乃仙人眷顾也!”

  于是,群臣争相恭贺,皆言皇帝身负天命。

  宋徽宗顿时高兴起来,又说:“传令利州路转运使,让他送异人进京,俺且问问海外仙翁之事。”

  接着,礼部尚书继续念祥瑞,内容五花八门,甚至包括民间女子生下四胞胎。

  祥瑞整完了,侍者才开始端来酒菜。

  又有戏班子上演杂剧,君臣相协,共享盛况。

  两场杂剧演完,大晟府的御用词人们,开始写歌功颂德的诗词。

  宋徽宗亲自点评,排出前几名,赏钱数十数百贯不等。

  ……

  朱铭喝得半醉,骑马回到城外客栈,也没人来查他酒驾。

  白胜和石彪打地铺,今天走得累了,躺下便呼呼大睡,鼾声吵得朱铭难以入眠。

  翻身起床,点燃油灯。

  朱铭拔出宝剑开始擦拭,擦完宝剑,又去擦铁枪、铁锏。

  他握着铁锏来到窗前,推开窗户向外观看。城外虽不如城内繁华,但也到处是花灯,一阵夜风吹来,还伴着煤炭燃烧的味道。

  东京附近的树木,早就不够支撑城市用柴。

  家家户户,甚至包括官员,都是用煤炭来生火做饭。

  只有皇室和顶级权贵,才燃烧高价木炭,这玩意儿是大老远运来的。

  从穿越至今,朱铭一直嚷着要造反,可之前的造反意愿,都不如今天来得强烈。

  这里可是东京,是大宋的首都,都已经这幅鬼样子。

  各地百姓该有多惨?

  朱铭本打算靖康之后,再发动起义,现在却想要提前。

  该提前到什么时期呢?

  等方腊造反,还是宋军征辽大败?

  反正不是现在,西军精锐仍在,起义军在初期是扛不住的。

  心中愤懑难当,朱铭在房里挥舞起铁锏,黑暗中发出嗡嗡的破空声。

  石彪睡得很死,白胜却被吵醒,睁眼看了看,又继续睡觉。

  只剩朱铭还在那里独自发疯!

第145章 贡院考官

  元宵节后,朱铭上午留在客栈看书,下午去摆摊并配合陈渊讲学。

  开封府尹盛章没再来找麻烦,这厮喜欢玩阴谋诡计,而且谋定而后动,正在搜集“道用学”的忤逆证据。

  也就是每天派人来听讲,将内容认真记录下来,再鸡蛋里挑骨头,寻个时机进行抓捕。

  蔡京更没心思理会他们,朱铭只是个小人物。

  蔡相公的注意力,聚焦于征西夏之战,朝廷也围绕着这件大事在运转。

  大太监童贯已率领禁军出发,自己驻扎在兰州。

  熙河路经略使刘法,领军十五万出湟州;秦凤路经略使刘仲武,领军五万出会州。他们的攻击目标,是清水河北界(宁夏境内)与卓罗城(甘肃永登)。

  边军的缺粮问题,也暂时得到解决,皇帝不差饿兵嘛。

  整个春季攻势,宋军都非常顺利。

  刘法此人,乃北宋名将,此时被誉为“天生神将”。他在后世名声不显,是因为儿子参与兵变,朝廷刻意掩藏其功绩,导致《宋史》没有给他立传。

  此人在哲宗朝,对外作战皆胜,两年内斩首万余级。又在徽宗朝崇宁四年,一战追击数百里,斩俘西夏军万余人。

  今年春天,刘法率十五万大军出击,再次于古骨龙(青海乐都)击败西夏。

  可惜啊,刘法太过刚直,不懂得阿谀奉承。

  比如几年前,宋徽宗制定大晟乐,派遣官员颁行天下。在前线统兵的刘法,没有亲自迎接颁乐官,竟被罢免经略使、三衙都虞侯职务。

  现在面临大战,朝廷不得不重新启用,因为刘法是西北第一名将!

  这位老兄,跟童贯的关系不好,后来也是栽在童贯手里。

  童贯给他扣上“欺君”的帽子,逼着刘法孤军深入,遭到西夏军队前后夹击。

  在饥寒交迫,又累又饿,遭遇包围,战马多渴死的情况下,刘法率军激战大半日,利用夜色成功突围。又在珠固峡被西夏军截住,刘法连人带马摔下山崖,双腿骨折。主将生死未卜,其部将依旧浴血厮杀,带着残兵冲出山谷。

  而摔断双腿的刘法,被西夏后勤部队发现。

  当世名将,竟死于一个后勤小兵之手。

  此战,刘法率领的两万部队,几乎是全军覆没。西夏军队乘胜进兵,宋军最终丧师十万!

  不论今后的情况如何,反正在这年春天,宋军是捷报频传,朝廷君臣宴饮庆祝,已经生出三年灭掉西夏之心。

  ……

  贡院,考场。

  今年的省试主考官是王黼,副考官为慕容彦逢、翟汝文和冯熙载。

  王黼,六贼之一。

  靠巴结蔡京上位,但在宋徽宗的诱导下,已暗中与郑居中联合,跟蔡京的关系日渐恶劣。

  慕容彦逢,蔡京的政敌。

  曾遭蔡京排挤,贬为汝州知州。被宋徽宗召回,一路升为刑部尚书,如今又做了翰林学士。

  翟汝文,蔡京、梁师成的政敌。

  梁师成强拆百姓坟墓,圈占土地建造园林。翟汝文上疏弹劾,遭梁师成排挤,贬为宣州知州。召回朝堂,再贬庐州知州,再迁密州知州。因弹劾蔡京盐法害民,宋徽宗召其回京做翰林学士。

  冯熙载,大儒,名宦。

  跟蔡京的关系不好不坏,培植党羽多年,有自己的小圈子。

  四位考官,一个已经背离蔡京,两个是蔡京的政敌,一个是蔡京的潜在竞争对手。

  宋徽宗这样安排,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反蔡”官员已在暗中庆祝了。

  要知道,上一届主考官,可是蔡京的铁杆心腹蔡薿!

  四人被锁在贡院里等待考试,相处并不融洽,因为慕容彦逢和翟汝文都是软硬不吃之辈。他们才不管王黼是否跟蔡京闹翻,只知道王黼是奸臣,与那蔡京是一路货色。

  “黼资历浅薄,初做翰林学士,便奉皇命知贡举,”王黼举杯说道,“三位相公老成持重,鄙人若有疏漏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冯熙载笑道:“阁下是主考,我等只是副考,怎能喧宾夺主?”

  王黼暗骂一句老狐狸,继续赔笑说着好话。他想拉拢慕容彦逢、翟汝文,一起组建“反蔡联盟”。

  而冯熙载,安着同样的心思。此人一直在拉帮结派,暗暗蓄积力量,又隐忍不发,始终不与蔡京正面对抗。

  翟汝文面无表情,自斟自饮:“科举取士,为官家尽心而已,王学士不必说恁多。”

  翟汝文看不起王黼,他跟苏轼、黄庭坚交游的时候,王黼还在穿开裆裤呢。他连梁师成、蔡京都敢喷,区区一个王黼,多说几句都算他跌份儿。

  “吃酒。”慕容彦逢说道。

  翟汝文举杯相迎,跟慕容彦逢聊起来,懒得再正眼瞧王黼一下。

  都是千年的狐狸,搁这说什么《聊斋》?

  慕容彦逢和翟汝文二人,知道自己为啥被召回朝堂。只要不触怒皇帝,他们把蔡京喷得越狠,宋徽宗那边就越高兴。一旦他们投靠任何势力,宋徽宗反而要心存忌惮了。

  四位考官,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但还得配合工作。

  他们要一起出题,并对题目做出解释,方便手下的官员批改试卷。

  还要审查考生资格,编排、公布考生座位。

  最后,他们还要领衔阅卷。

  几千上万份考生的发解状,都要他们四个审核,元宵节没过就开始工作了。

  “丹阳人,又姓翟。公巽兄,这是你家小辈吧。”慕容彦逢拿起一张发解状说。

  翟汝文凑过去瞧瞧,笑道:“侄孙辈,年龄尚幼,初次发解。不求他能金榜题名,见见世面也是好的。”

  慕容彦逢说:“公巽兄家学渊源,侄孙辈定能高中。”

  “那可不一定。”翟汝文笑道。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对发解状审核签字,顺便给该发解状的考生安排座次。

  慕容彦逢虽然为人正直,但小小的徇私还是有的。比如,给翟汝文的侄孙,安排一个好位置。不挨着厕所,又不怕风吹日晒那种。

  翟汝文忽然说:“咦,这个朱铭朱成功,似是诗词名动京师之人。”

  “何止是诗词,”慕容彦逢说,“我进贡院的前两天,便听说陈知默在蔡河边讲学,朱铭是那陈知默的弟子。”

  翟汝文问道:“陈知默是谁?”

  慕容彦逢说:“陈渊,陈瓘之侄,杨时之徒。”

  “也算我辈中人了。”翟汝文摇头苦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4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1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穿越指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