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穿越指南_分节阅读_第165节
小说作者:王梓钧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58 MB   上传时间:2025-01-16 19:43:28

  之后就懒得走动,因为蔡京想招揽他,被他给婉言拒绝了。

  朱铭笑道:“多拍拍官家马屁,便不惧奸党构陷。”

  张纲说道:“奉承不来,总是羞于此事。”

  “那就没办法了。”朱铭说。

  张纲又言:“这几年,官家多宠道士。今年先有薛道光受宠,继有王仔昔得势,听说最近又有个林灵素。三人之中,只成功荐举的薛道光,颇有得道高士的风范。那王仔昔和林灵素,已出言干涉政事,各自举荐官员任职。就连太学生搬走之后,太学旧舍都要改为道士学校。唉,哪有以道法治国的?”

  “官家自有所好,吾等又能如何?”朱铭也装模作样,跟着叹息起来。

  王仔昔和林灵素,已经干起来了,都想要媚上固宠。

  王仔昔必败无疑,而且会死得很惨。因为这人太飘了,把太监当奴仆呵斥,迟早要被太监们算计。

  反而是薛道光置身事外,懒得掺和进去,获得文官、太监和道士的一致认可。

  张纲坐在廊下,看着前方那一个个考棚,对自己和大宋的未来都感到迷茫。

  或者说,但凡正直之士,都不知道出路何在。

  皇帝今年疯狂打压蔡京不假,却没有半点罢免的意思。如今,又让蔡党重掌户部,鬼知道接下来还有啥骚操作。

  张纲忽然说:“阁下与默庵先生的书稿,鄙人已经拜读过了。”

  “怎样?”朱铭问道。

  张纲说道:“经世治国之书也。”

  朱铭笑道:“哈哈,君若有兴趣,可多去拜访默庵先生。”

  太学生啥玩意儿都要学,他们在老家读书时,就有洛学、蜀学等各学派的底子。来到京城又修新学,还要学《三传》、《老子》、《庄子》,算术也属于必修课。

  如此复杂的学习内容,使得太学生的思想很开放,对各个学派保持兼容并包的态度。

  对于“道用之学”,他们也毫不抵触。

  张纲全程考第一从太学毕业,他看完书稿之后,对“道用学”的理解更为透彻。

  张纲说:“吾欲献此书给官家。”

  朱铭问:“就不怕其中有些非君的观点,把官家给惹恼了?”

  张纲说道:“主动献书,还能用算术讨好官家。若是被奸党看到书稿,必然隐藏其他篇幅,断章取义来构陷罪名。”

  “确实。”朱铭点头说。

  得到张纲提醒,朱铭在监考结束后,立即回家取书稿,然后骑马去拜访薛道光。

  “道长,我来看伱了!”朱铭笑嘻嘻说。

  薛道光没好气道:“小友无利不起早,有什么事情尽管说。”

  朱铭说道:“道长此言也太直接了。”

  薛道光问:“难道不是吗?”

  “我只是叹息,道长看人真准,”朱铭让白胜捧上书稿,“这些东西,请道长献给官家。”

  陈渊已经把“义利篇”写完,大致引用王安石的观点,但义与利谁先谁后的问题,刻意忽略不提。

  薛道光问:“小友此次升官,可知出于何故?”

  朱铭问道:“我献策帮官家解决了石炭司的事情?”

  “不是,”薛道光摇头,“是因为官家爱读《西游记》,已经反复读了好几遍,对你这个作者颇为喜欢。”

  朱铭:“……”

  果然,建言献策为朝廷出力,不如写讨好皇帝。

  就像朱铭科举的时候,认认真真写策论,为朝廷分析施政利弊,结果却省试倒数第一。乱七八糟瞎写一通,胡乱扯修道治国,反而被点为探花郎。

  这世道,做人不能太正经啊。

第161章 造船寻仙

  新科状元何粟,每日在秘书省工作,兢兢业业给皇帝打工。

  这天早晨,何粟照例来皇城上班,却在秘书省办公楼门口,看到了宋徽宗的御辇。

  何粟非常高兴,觉得皇帝勤政了,快步上前去拜见。

  还没走近,就被太监拦住。

  却听一个道士指着秘书省说:“此地风水绝佳,可建为明堂。”

  宋徽宗微笑颔首:“朕也有此意。”

  说完,皇帝便乘坐御辇走了,登上附近的楼阁俯瞰全景。

  他要亲自设计明堂,包括外围的园林。

  宋徽宗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他看不起北宋历代皇帝的宫殿,认为贴金饰翠太过显得暴发户。他喜欢清雅、朴素、简洁,甚至让宫殿柱子只刷一层清漆。

  何粟傻愣愣看着皇帝离开,反复确认自己的耳朵是否出毛病。

  秘书省要被强拆了?

  这可是中央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啊!

  何粟连忙跑去办公室,给自己的上司汇报情况。

  上司听了也是一怔,随即摇头苦笑,让何粟不要多嘴。

  如今的皇城,早就变成大工地。

  前段时间,朱铭考殿试的地方,此时正在重新装修。皇帝觉得集英殿太奢华,应该清雅朴素一些,等装修结束,还要把集英殿改名为右文殿。

  皇城的东北方,为了建万岁山(艮岳),城外一大片民居正在动员拆迁。

  皇城之内,上清宝箓宫刚刚落成,又开始修建葆真宫,以及用于存放九鼎的殿阁。

  而秘书省的办公地,即将拆了建明堂。

  明堂最初由周公所建,是周天子朝会诸侯的地方。

  王莽建过明堂,武则天也建过明堂,以彰显自己受命于天。

  宋徽宗翻阅大量古籍,认为王莽和武则天都建得不对,他要恢复东周古制,把大宋的明堂修得最合古礼。

  在各处工地都转了一圈,宋徽宗不断提出意见,觉得那些将作官水平太低。

  他不禁想起好友李诫,若是李诫还活着,几句话就说清楚了,哪用得着自己这般费心?

  李诫多才多艺啊,书法、绘画、音律、建筑无所不通,还撰写了《续山海经》、《马经》、《古篆说文》等专业书籍。

  宋徽宗的土木工程知识,便学自于李诫的《营造法式》。

  宋徽宗就算不做皇帝,也能当一个优秀的建筑师。

  “官家,薛真人求见。”

  “让他去宴春阁等着。”

  宴春阁在扩建的延福宫内,自从延福宫扩建之后,宋徽宗一大半时间都住在里头。

  真正的皇宫,反而不怎么常来。

  准确来讲,延福宫属于行宫,但跟皇城只隔着一条巷子。

  那里被强拆的民居也不多,主要是作坊、店铺、寺庙和军营。

  嗯,别怪高俅、刘正夫拆军营建宅子,皇帝自己就在带头拆军营。

  延福宫分为五个建筑群,分别由童贯、杨戬等五位太监督建。

  互相之间,争奇斗巧,只为讨皇帝喜欢。

  如今计划修第六个建筑群,内城地皮已经不够,打算拆外城民居扩建。

  薛道光身边跟着两个道童,道童手里捧着书稿。

  太监对他颇为尊敬,在等待皇帝的时候,趁机向薛道光请教道法。

  薛道光也不藏着掖着,让那几个太监都过来,传授他们正经的道家呼吸吐纳术。

  传道片刻,忽有太监过来:“请真人移步。”

  却是宋徽宗临时改主意,要一边游湖一边吃饭。

  湖也是人工挖掘的,水源乃是十几口泉眼。

  薛道光快步前往湖边,皇帝已经坐在亭中,他作揖拜道:“圣恭万福!”

  宋徽宗笑着说:“真人且与朕泛舟宴饮。”

  御船挺大的,有两层甲板,直接让工匠在湖边建造下水。

  数十个太监和宫女,端着食盒紧赶慢赶,把食物和美酒送到船上来。

  刚出月子的刘婉容,也被叫来作陪。

  婉容属于封号,虽还不算妃子,却是宋徽宗目前最宠幸的美人。

  这位美人受宠到什么程度?

  都还活着呢,就被宋徽宗封为九华玉真安妃,雕像摆放在神霄九宸大帝旁边。

  病逝之后,更是破例追封为皇后。当时所有嫔妃都必须哭,崔贵妃因为没有哭,被宋徽宗怀疑她用巫术害人,竟直接将崔贵妃贬为庶人。

  “圣恭万福!”

  刘婉容先是向皇帝行礼,又屈身说道:“薛真人万福。”

  薛道光从容还礼。

  宋徽宗站在甲板上,看着湖中风景,脑子里却在构思乐曲。

  即将建造的明堂,有着重大政治意义。

  他打算给明堂配十二首雅乐,专门用于宴客和祭祀,而且这些乐曲都要亲自创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4页  当前第1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5/1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穿越指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