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穿越指南_分节阅读_第328节
小说作者:王梓钧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58 MB   上传时间:2025-01-16 19:43:28

  船上有村勇二十五人,虽然都没着甲,却个个携带弓箭。

  撑离河岸,升起船帆,还挂上大大的“大明号”旗帜。

  正是东南顺风,航行速度极快。

  过了武当,水匪开始变多。

  但那些水匪,见到“大明号”旗帜,都不敢前来劫掠。

  这是大明村走私船队,几年下来打出的威名,百人以内的水匪团伙,即便敢来抢劫也是送死。

  张镗和李宝愈发疑惑,开始私下讨论情况。

  “相公到底要作甚?神神秘秘,也不明说。”张镗一头雾水。

  李宝也想不明白:“船上有村勇押运货物,可能是在防备匪寇。但怎就这般巧合,刚好在襄阳碰上?”

  张镗说道:“必是等了相公许久,他们早知道相公要回去。”

  二人还是没往造反那方面想,因为太过惊世骇俗。

  李宝说道:“俺在岳州打听过,便连长江也生出水匪,各路漕船不派几百纲军押送,根本就不敢在长江上来往。好端端的大宋,怎就变得这般模样?”

  张镗毫无顾忌的说:“上有昏君奸臣,下有贪官污吏,如今世道民不聊生,怎不盗贼众多?”

  “都是伐辽害的!”李宝气得用拳头砸舱壁。

  张镗却摇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蔡京做宰相时,已将民力耗尽。否则王黼强征免夫钱,不可能搞得盗贼遍地。”

  这话倒是真的,蔡京不但把财政搞崩了,还把无数百姓逼到破产边缘。

  而王黼强征免夫钱,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有小商人、小地主,破家逃亡为盗,带着伙计和佃户去打家劫舍。

  盗贼变多,官府就得征讨。

  越是征讨贼寇,苛捐杂税就越重。

  已经出现恶性循环!

  就连官府转运财税,成本也大大增加,须得加倍派遣纲军押送。

  朱铭一路坐船回到金州城,金州五县的夏粮,至今还没有征齐,各县官吏正在催促。和籴钱、和买钱、免夫钱也有差额,官船以及征调的商船一直停靠在码头等待。

  “朱太守回来了,朱太守回来了!”

  下船没走多远,就有百姓认出朱铭,随即欢呼呐喊起来。

  这十年来,只有朱铭主持金州那两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最好。治安非常良好,物价相对稳定,苛捐杂税也征得最少。

  附近百姓纷纷簇拥而来,热情问候,挥手欢笑,就跟过年一样。

  学生们极为震撼,同时佩服不已,没想到朱铭有如此官声。

  朱铭问一个街边小贩:“今年粮价多少?”

  小贩愁苦叹息道:“唉,都吃不起饭了。太守在的时候,便遇到灾荒,白米都没涨到过1300文。今年夏粮丰收,麦子却1200文起价,官府强征粮食说要运出去。”

  “夏粮不是征收布匹吗?”朱铭问道。

  小贩说:“今年的夏粮,绢和布都不要,官府只收粮食。还没到秋收,金州到处是山,哪有恁多粮食上交?”

  另一个路人,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朱铭:“朱太守是不是回金州做官的?俺们都盼着太守回来。”

  “你们且安心,日子肯定会好过的。”朱铭安抚道。

  在城外跟百姓聊天就聊了半个时辰。汉江之上,梁异带着朱铭的信件,却是坐船直往大明村而去。

  在信里,朱铭和老爸约好了,这个月三十日,金州和洋州同时起兵。如果遇到意外,就提前发动!

  当朱铭进城的时候,更多百姓闻讯赶来。

  而且不知是谁传出谣言,说皇帝把朱铭调回来了,要重新在金州做知州。

  这真不是朱铭自导自演,它代表着百姓的一种愿望。所以很多人都信了纷纷奔走相告,就连士绅商贾都欣喜不已。

  还来了近百个金州士子,他们都听过朱铭讲学,是第一批学习《大学章句疏义》的读书人。

  “去年考上几个?”朱铭问道。

  士子戴承嗣摇头:“金州一个进士也没有,大宋开国至今,也不晓得哪个能破天荒。”

  朱铭可没教他们八股文,金州士子又底子太薄,非一朝一夕能够提升。

  去年的状元何涣,是前宰相何执中的孙子。

  榜眼叫王居正,太学生出身,还跟着陈东去击鼓叩阙。

  授官安仁县丞,王居正不接受。

  又改授荆州州学校长,王居正依旧拒绝。

  榜眼不接受官职,很快搞得宋徽宗都知道了。

  皇帝亲自下令,让王居正同时做大名府、镇江府的府学校长。身兼两府校长,这种任命前所未有,今后肯定升得更快。

  王居正依旧拒绝授官,并获得面圣的机会。

  他对宋徽宗说,六贼为祸,国家疲敝,须得整顿吏治、提拔贤臣、修养生息。不该再征花石纲朱勔必须予以罢免。而朱铭虽然言语过激,但一片忠心为国,应当召回朝堂担任要职。

  宋徽宗大怒,让王居正滚蛋!

  王居正求仁得仁,滚回扬州老家隐居去了,开创新科榜眼做隐士的奇葩佳话。(这位老兄,历史上做了南宋兵部侍郎,因为主张抗金被秦桧扔去海南岛。)

  士子这边还在聊,金州商贾又来了,纷纷打听朱铭是否回来做太守。

  朱铭把学生们安排在客栈,孤身前往拜访张根:“泰山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张根叹息说:“你太急躁了,不该上疏时言辞那般激烈。”

  朱铭笑着说:“岳父被贬来金州做团练副使,不也是言辞激烈上疏所致吗?”

  张根听得哈哈大笑:“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也算没选错女婿。”

  “倒是连累岳父一直不能复官。”朱铭说道。

  张根问道:“你怎回来了?难道皇帝开恩,赦免了伱的罪名?”

  朱铭说道:“回乡探亲。”

  “唉,金州这两年……不提也罢,天下皆如此,”张根摇头感慨,“不幸被成功言中,皇帝果然一意孤行要联金伐辽。如今盗贼四起,粮价已然飞涨,明年必有大乱!特别是山东河北,负担最为沉重,不知又要冒出几个宋江与方腊。”

  朱铭问道:“岳父以为,这大宋还能等到太子登基的那天吗?”

  张根冷笑嘲讽:“就得看皇帝能活多久了。他要是再活二十年,恐怕海内皆反,必呈那隋末乱世之象。”

  这是把宋徽宗比作隋炀帝,一点面子也不留。

第324章 杀进东京,夺了鸟位!

  “还有多少缺额?”知州韩昭问道。

  通判何正卿说:“缺钱六万四千缗,缺粮八千石。各县皆报富户已逼捐,但还是凑不足数。”

  “哪里是凑不足数?县衙官吏拿得太多了,”韩昭一声叹息,“唉,下个月初就起运吧,不论是否凑齐数额,先把钱粮运去襄阳再说。”

  何正卿道:“朝廷征得太急,恐怕各路都上缴不足,并非我金州一家如此。”

  “或许吧。”韩昭只能这样想。

  王黼做宰相之后,第一次全国性征敛,搜刮经验还有些不足。只下达总体任务,不说一路该征夫多少,每夫该缴纳多少,也没有派人去监督。

  历史上,他第二次就有经验了。

  当时已拿到燕云之地,在河北、河东、山东三地抽血供养,一年时间就扛不住了。

  于是在全国各路征免夫钱,并规定每路的详细夫额,每夫缴纳三十贯。又派漕臣监督,违者军法论处。还规定,宗室、外戚、宰执、宫观、寺院……一个都别想跑,全都得交免夫钱。

  说白了,知道小民已榨不出油水,让地方官员挑选肥羊来宰,生生又被王黼征收到2000万贯。

  韩昭和何正卿二人,作为金州的一二把手,他们相处得还算比较和谐。

  捞钱不算太狠,各捞各的,互不干扰。

  可惜大环境不行,朝廷下达的任务太重。他们自己捞钱不多名声却比李道冲还臭,金州各县已经民怨四起。

  “听说朱成功回来了?”韩昭说道。

  何正卿道:“回洋州探亲的,日食大赦天下,姓朱的也从编管降为安置,报备之后可以暂时回乡。小民无知,都传他是回金州做太守。”

  韩昭仔细想想:“各县盗贼频发,我听说朱成功在金州颇有名望。能否请他去招抚盗贼?把那些盗贼编为纲军也好,打发路费遣送回家也罢省得浪费钱财派兵征讨。”

  “却是个好法子,但他愿意帮忙吗?”何正卿问。

  韩昭说:“可以试试看。”

  这两位啥都图省事儿,居然真的跑去找朱铭。

  朱铭哭笑不得:“让我招抚盗贼?韩太守,在下可是戴罪之身。”

  韩昭说道:“编管赦为安置,已不算什么大罪。如今盗贼为祸地方,成功做过金州父母,名望播于五县,必可收到奇效。”

  朱铭做出犹豫的样子,思虑再三说:“请给些钱粮,再调些衙前吏供我使唤。”

  “可以,”韩昭说道,“钱六百贯,粮一千石,衙前吏五十人。”

  如此离奇的事件,还真让朱铭遇到了。

  当他把王甲叫来,说出具体情况,王甲的表情极为精彩。

  朱铭吩咐说:“你是金州衙前吏之首,派人把这份告示送往各县。每县派十个衙前吏,带着各县的弓手,以我的名义去山中招抚盗贼。”

  王甲很想问一声,您老是不是真要造反?

  但又觉得不妥,或许是自己多想,朱相公并不打算起兵呢。

  王甲亲自带人去执行任务,前往各县聚集弓手然后散去乡里做事,让保甲长给盗贼传递消息:前任金州太守朱铭,受现任知州所托,以信誉担保招抚盗贼。非十恶不赦之人,俱可前往金州城自首,免其罪行皆有安置,还能领到钱粮回家。

  朱铭的招牌是真响亮,仅仅数日之后,就有一伙西城县盗贼前来。

  这伙盗贼只有十余人,贼首见面就跪:“盘陀沟王二,给朱太守磕头!”

  朱铭和颜悦色道:“起来说话吧,为何做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4页  当前第3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8/1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穿越指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