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奴隶的地主,还得提供奴隶做民夫。
汉人、契丹人、渤海人,皆对此苦不堪言。这里已经没有大族,一旦被征发,就等于沦为炮灰。
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民兵和粮食必须按时送到建安城外。
距离海岸三十余里的山下村落,附近的契丹族首领聚集起来商量。
“都统(耶律余睹)能逃去哪?”
“不晓得,可能是奔夏去了。”
“不如我们也逃吧。”
“这里是金国腹地,能往哪里逃?”
“听说汉兵沿海劫掠,不如都去投宋国。”
“宋兵懦弱,恐怕打不过金人。这里有金兵守着,他们都不敢来劫掠。”
“我听说啊,宋国已经没了,南边现在是什么明国。”
“你听谁说的?”
“前阵子有人来收山货,我是听那商人说的。他说渡海过来劫掠的,不是宋兵,而是明军。”
“我们又没船,怎游得过大海?再说了,还有恁多族人,老弱妇孺怎逃得到海边?”
“唉,又是征兵又是征粮,今后的日子可怎过?”
“我们不给,女真人也会来抢。盼着能打胜仗吧,去宋国抢一些回来,指不定还能熬过今年冬天。”
“是明国,不是宋国。”
“管他哪国,只能随军去抢。”
“……”
不止是这些契丹人,曷苏馆路的百姓,只要不是女真族,全都哀鸿一片。
他们把粮食留了一些,用罐子装着埋进土里,等着官府挨家挨户搜刮。家中男丁擦拭着简陋武器,等期限将至就该上路了,也不知此去当兵是否还能回来。
无数奴隶则生活照旧,继续为主人干活,再过些时日就要被送去做民夫。
这种情况,出现在金国的各个地方。
金国已经彻底疯狂了,无底线压榨民力,也要南下跟大明作战。
当初对付辽国,他们也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赌赢。国内饿死再多人无所谓,只要打了胜仗就能补充,只要女真主力还在就不怕造反。
经常是前线还没打完,国内就爆发起义,老百姓被逼得一次次造反。
汉人、奚人、契丹人、渤海人……各族都有造反经历,可惜每次都被女真兵成功镇压。
所以,金国不怕百姓造反,回头顺手杀一拨就完事儿。
人口不过是消耗品,辽地多的是,汉地也多的是,总能抢回来进行补充。
完颜昂在辽东转了一圈,就回到辽阳等待各地民兵集结。
很快,完颜闍母也来到辽阳,他要带着这边的部队,前去燕京跟完颜宗望汇合,顺便担任完颜宗望的监军。
完颜宗望实力较弱,依旧得听金国朝廷的,不敢像完颜宗翰那样公然叫板。
“曷苏馆路急报,南蛮子跨海杀来了,还有叛逆耶律余睹也在!”
“什么?”
完颜闍母还在聚集大军和粮食,就收到完颜钩室的急报,说是建安城(盖州市区)被明国大军围困。
把求援信看完,完颜闍母又惊又怒:“给各部传令,立即随我去增援曷苏馆路!”
第633章 抗金统一战线
曷苏馆部女真,自从投金之后,拢共就打过四次仗。
第一次是跟渤海国皇帝高永昌作战,被高永昌打得狼狈而逃。输得太惨不敢打了,就缩在金兵屁股后面,专门为金兵搜刮并运输粮草。
第二次是攻打沦为孤城的保州,根本没爆发激烈战斗,还让辽将给坐船跑了,但总算收降了城内辽兵。
第三次是跟随阿骨打攻显州,在破梁鱼务时论得首功。
第四次是跟着完颜宗望攻宋,在燕山府被郭药师撵着打,伤亡近三分之一逃回营寨。
究竟有多强的战斗力,看他们以上战绩就知道。
当赵立、宋江、耶律余睹、时欢等人,渡海登陆来到建安城外时,完颜钩室被吓得躲在城里不敢外出。
他一共才千余女真兵,而且还散出近半去乡下征兵征粮。
说实话,守城都够呛,更别提出城作战。
城内各族百姓,都被完颜钩室组织起来守城。这些百姓,以汉人和渤海人为主,多数属于商贾、工匠之流。
“耶律将军且看。”赵立把望远镜递过去。
耶律余睹仔细观察城防情况,发现守城的正规部队极少,大部分是临时武装的平民,当即喜道:“此城可下!”
赵立说道:“俺先炮击两三日,造些攻城器械,将军则去招募各族壮士。顺便,还可以围城打援。”
最近的女真部队在复州,那里的军帅叫胡沙,人称“太尉胡沙”。
十年前,复州、苏州(大连)百姓反金,汉族、奚族、渤海族团结一致,号称有义军十万人。辽南金兵被杀得节节败退,最后退守胡沙家的邬堡。
义军久攻不克,又粮食断绝,直至易子而食。
金国援军到来,里应外合之下,杀得数万义军溃散而逃。
这场大起义还没结束,抗金烽火从辽南一直燃烧到高丽。各族百姓逃到山里、逃到海岛,继续坚持跟金兵作战,大小近百战才被金国镇压。
就连许多地主都举家逃亡,不愿接受金国的残暴统治。
被强行迁徙至此的契丹人、奚人,聚集千余艘船试图出海。被金兵堵住一阵追杀,许多人逃到海上不知所踪。
这就是金国,把各族百姓逼得共同抗金!
……
复州。
辽南女真首领胡沙已经老了,面对完颜钩室的求援使者,他只随口说一句:“等我聚兵之后,就即刻前往救援。”
三言两语打发掉使者,胡沙立即巩固城防。
他没有半点出兵救援的意思,反而为死守自己的城池做准备。
十年前的辽南大起义,让胡沙记忆犹新,好几次差点被攻破邬堡。邬堡外的各族义军,宁愿吃人肉为生,也要把他给灭掉。
从那时候起,他就知道保命为要。
遇到什么状况,还是死守城池等待大军来援吧。
至于完颜钩室的安危,关他胡沙屁事?
胡沙这边坐视友军被围,耶律余睹却是带着骑兵,直奔契丹人的村落而去。
小股女真骑兵,正在乡下征兵征粮,见到山东马匪骑兵立即逃跑。他们不敢回城,而是往北狂奔,一路吹号试图聚集更多部队。
“我是耶律余睹,契丹男儿何在?”耶律余睹骑马立于村中。
“都统,是都统带兵杀回来了!”
“我们有救了!”
“契丹儿郎,都拿起兵器杀女真啊!”
“……”
呼喊声此起彼伏,一个又一个青壮奔走相告,渐渐的就连老弱妇孺都来了。
耶律余睹说:“给你们二十匹马,立即去召集各村族人,让他们带着浮财过来,太重的东西全都不要了。遇到汉人和奚人,也跟他们说,中国皇帝是来救他们的,不想给金人做狗都来投军!”
骑马带来了多余的马匹,很快就交给契丹青壮,让他们到四里八乡传递消息。
一个契丹青年说:“汉儿那边,可打出侯概、吴撞天的旗号。这两位是汉家英雄,当年把辽南搅翻天了,最后被金人杀得不知去向。可声称两位大王得了汉家天子圣旨,已带兵杀回辽南,各地汉儿必定踊跃投军!”
“好,就打这二人的旗号。”耶律余睹赞许道。
契丹青壮骑马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各族百姓纷纷来投。
甚至他们还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近杀死乡下地主(奴隶主),解救出各族奴隶过来投军。
盖、复两州交界的大山,这里原本是女真人的地盘。
女真人已经出山霸占沃土,不愿被金国统治的汉人,却是偷偷躲进了山中耕种。
一个契丹青年骑马进山,对山村里的汉民喊道:“汉家兄弟,侯概、吴撞天两位大王没死,他们渡海去投了汉人皇帝。汉人皇帝封他们做大将军,已经带兵杀回来了。一起回来的,还有我们契丹人的大将军。快拿起武器,带上财货,男女老幼都跟我走!”
山中汉民越聚越多,直愣愣看着那契丹人。
契丹青年又喊道:“是真的,建安城已被围困,女真蛮子不敢出来。你们赶紧跟我走,只要去了中国,汉人皇帝通通给粮给地……”
一个少年混在人群中,问身边的中年汉子:“爹,你怎被封为大将军了?”
“老子怎晓得!”
中年汉子正是隐姓埋名的义军领袖侯概,他见村民还在迟疑,也不道明自己的身份,而是振臂高呼道:“乡亲父老们,那些女真蛮子,抢我们的房子,霸我们的土地,杀我们的家人。良田都被他们占了,我们只能在山里苟活……”
侯概揪住一人衣领,质问道:“李二,伱全家死了几人?”
李二红着眼睛说:“父母兄弟都没了,房子田产也没了,家里只剩三个人。”
“想不想报仇?”侯概问道。
李二横袖抹泪:“想!”
侯概又转身看向另一人:“余忠,你家里死了几人?”
“死了五个,”余忠咬牙切齿道,“莫再问恁多,老子这就去投军!”
侯概继续发动百姓,很快把全村都说得义愤填膺。接着,他又组织村民搬家,青壮们全都拿起简易武器。
数日之内,辽阳金兵的援军前锋刚出发,曷苏馆路的各族百姓已聚集近万,拖家带口朝着建安城的方向汇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