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挽天倾_分节阅读_第1336节
小说作者:林悦南兮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7.18 MB   上传时间:2025-04-01 18:11:10

  厅堂之中,几位年轻武官坐在楠木椅子上,品茗等候。

  大汉忠勤伯谢再义此刻一身武官袍服,沉毅面容上见着思索之色。

  其实自受封为伯以来,谢再义就明显感觉与大汉旧武勋体系的四王八公格格不入。

  先前举办的庆爵宴中,除却京营之中的将校过来庆贺,不见朝中文臣以及老牌武勋,明显感受到一股老牌武勋势力的排挤和冷遇。

  这其实就是没有政治根基所致,哪怕是在大汉朝堂的政治图谱中,也被划分为贾珩一党。

  如无卫国公,谢某还在城门口为一马弁,想这些做甚?

  谢再义如是想道。

  而不远处正襟危坐着的蔡权,则是满面红光,心头振奋莫名。

  这几日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三年前还是京营中一普通百户,如今已升为一营都督同知,而爵位也提升至男爵。

  董迁放下手中的茶盅,偶尔瞧见谢再义,目光深处涌起一丝羡慕。

  这次随军北征,虽也立了一些功劳,但没有封着爵,在中护军中补了个参将的缺。

  待三人被丫鬟引至书房不久,少顷,就听到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从廊檐下传来,谢再义抬眸看去,目光崇敬地看向那蟒服少年,抱拳说道:“末将见过节帅。”

  蔡权与董迁也近前,向着那少年抱拳行礼。

  贾珩近前扶住谢再义的臂膀,笑着说道:“都是自家兄弟,无须多礼。”

  几人重又落座而下,谢再义虎目之中满是关切说道:“节帅昨日如何向宫中递送交辞疏?”

  蔡权与董迁也都向少年投以疑惑目光。

  这京营节度使做的好好的,先前为何向宫里递送辞疏?难道朝中又生了什么变故?

  贾珩面色沉静,徐徐道:“有人在暗中鼓噪舆论,想要中伤于我,我想着掌管京营,精力多有照顾,不如全心谋划边事,就向着宫里递交辞疏,但为圣上所拒。”

  谢再义听完,面上顿时见着怒气翻涌,说道:“这些文臣,在东虏在北疆逞凶之时,未见他们上阵与虏寇厮杀,现在天下刚刚太平无事,就又出来生事。”

  提及此事,蔡权愤愤说道:“这几天我去兵部,就见着一些奸滑文吏,说话怪腔怪调,真是好生可恨!”

  “并不仅仅是文臣,还有一些嫉妒我等兄弟征虏大胜的开国武勋。”贾珩道。

  谢再义目光冷闪,道:“节帅是说南安郡王?”

  贾珩轻声说道:“我们打赢了胜仗,掌兵务权柄渐重,而南安郡王等人自是视我等兄弟为眼中钉,肉中刺。”

  谢再义眉头紧皱,问道:“未知节帅接下来有何打算?”

  贾珩冷声道:“先不用理会彼等,我等兄弟还是按部就班,平虏御夷,待时机成熟之时,再作计较。”

  谢再义点了点头,说道:“东虏虽经大战,但并未伤及根本,休养一二年又可能卷土重来,以后多有用兵之时,那时再看谁是国朝柱石!”

  蔡权点了点头,赞同道:“谢兄所言不错,开国武勋这些年腐朽到何等地步?他们尸位素餐,嫉贤妒能,满朝文武谁人不知?”

  贾珩沉吟说道:“最近锦衣府的情报显示,东虏会在西北为祸,你最近寻一些西北山川地理的舆图观瞧,不定什么时候会用到。”

  从潇潇这两天给他的一些资料看,西北战事开启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南安郡王等开国武勋吃了败仗,要以雷霆之势平定西北。

  谢再义轻声说道:“节帅放心就是。”

  贾珩道:“明天,我去京营见过一众将校,最近虽然大胜,但也不可生出骄怠之心,作训不可中断,这几天我会前往京营督军。”

  三人纷纷点头称是。

  贾珩又叮嘱着几人最近低调行事,看了一眼外间道:“等会儿还要去宫里为皇后娘娘拜寿庆生,我就不多留你们了。”

  其实这等正典,该是诰命夫人去宫中庆贺,但他还有个身份,就是咸宁的驸马,再加上可卿有孕,只能亲自去跑一趟。

  谢再义以及蔡权、董迁等人闻言,拱手告辞。

  宫苑,坤宁宫

  正是端午节,加上今日是宋皇后的诞辰,后宫六宫宫殿以及诸殿宇,俱已张灯结彩,挂绢披帛,一派热烈喧闹之景。

  而一些衣裙鲜丽的宫娥手捧着玉如意以及端着各种茶果点心,往来穿行于宫殿之间。

  宋皇后一袭盛装华服,容仪秀美,装饰着滴翠玉冠的云髻巍峨、华美,那张靡颜腻理的脸蛋儿浑然不见岁月的痕迹,反而经过岁月的积淀,眉眼丰熟、艳媚气韵无声流溢。

  生养过两个儿子的丽人,体态丰腴,白腻秀颈之下,盈月颤巍。

  此刻的宋皇后正自接受着一些诰命夫人的朝贺,而端容贵妃以及其他妃嫔则在一旁落座相陪。

  此外,荣国太夫人也在王夫人的陪同下,笑呵呵地坐在一旁,不时与几个同样上了年纪,鸡皮鹤发的诰命夫人叙话。

  南安太妃倒是不在此处,自己托疾,只打发了南安郡王妃罗氏过来拜见。

  “娘娘,卫国公来了。”夏守忠近前,躬身向着宋皇后恭谨行礼说道。

  现在卫国公正得宠,尚了公主和郡主,贾家更是风头无两,而他有个侄女,如果许给贾家荣府那个衔玉而生的宝玉,他在宫中的地位更能稳固一些?

  其实,宝玉也到了定下亲事的时候,高门大户定亲是要早上一些。

  宋皇后闻听贾珩到来,雪肤玉颜,华艳生光的脸蛋儿上笑意嫣然,柔声唤道:“宣。”

  而殿中的几个宫女,也都将屏风抬将过来,遮掩着列坐两旁绣墩之上的诰命夫人和妃嫔。

  不大一会儿,贾珩身穿一袭坐蟒黑红蟒服,头戴山字无翼冠,在殿中众人瞩目之中,举步进入殿中,立定身形,向着那雍容华美的丽人,行得一礼,说道:“微臣见过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至于礼单,方才已经递送至宫外候着的内监。

  见着那身形挺拔如芝兰玉树的蟒服少年,宋皇后心底最深处没来由有一丝喜悦,巧笑倩兮,目光柔润,说道:“子玉免礼平身。”

  咸宁公主以及李婵月在下首的椅子上坐着叙话,此刻,也都纷纷看去,清眸中见着欣喜之色。

  宋皇后美眸盈着关切之色,柔声问道:“子玉,怎么没有见着秦氏?”

  贾珩目不斜视,朗声道:“回娘娘,拙荆身怀六甲,身子愈重,正在家中养胎,未能拜贺娘娘,还请娘娘见谅。”

  他还是安分守己一些罢,天子毕竟待他不薄。

  那种“宋皇后来了,不生两个不让走”的味儿,还是收一收。

  但眸光下垂之间,目光仍难免在盈月之壑上趔趄了一下。

  宋皇后玉容微怔,弯弯柳眉之下,眸光莹润如水,柔声道:“这有什么可见谅的,这个月份儿是不好胡乱走动着。”

  记得她当初怀着然儿的时候,她也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唯恐孩子……

  嗯,好端端的,她突然想着生孩子的事儿做什么?

  丽人连忙驱散了心底的想法,美眸波光盈盈,说道:“子玉,这几天宫中已经筹备了婚事,想来婚事日常单目也到了你那里,你有什么异议没有?”

  贾珩道:“娘娘,微臣愚直,不识礼数,全听着宫里的安排。”

  “婚事大典,与寻常百姓成亲还有一些不同,礼仪流程要繁琐一些,你提前熟悉熟悉。”宋皇后颇为善解人意说道。

  贾珩在下方拱手,低声应是。

  宋皇后笑了笑,道:“好了,回头让夏守忠给你交代一番。”

  此刻,进宫为宋皇后庆贺生辰的魏王妃严以柳坐在下首,这位王妃神色略显憔悴,脸上的脂粉都遮掩不住那顾眉眼间的疲惫,看向那少年,眸光闪了闪,幽幽叹了一口气。

  她偷偷打听过,秦氏也是过门一年多才有得身孕,按说与她也差不多,王爷怎么就不能等等呢?

  这段时日,还在张罗着纳侧妃的事。

  端容贵妃接过话头儿,柔声道:“子玉别一直站着了,来人,赐个座。”

  宋皇后巧笑嫣然,柔声道:“你看说着都忘了。”

  心道,还是妹妹心疼她的女婿。

第992章 崇平帝:今科会试,疑有弊案!

  宫苑,坤宁宫

  贾珩与宋皇后简单叙话而毕,这时,宫里内监进入殿中,禀告道:“皇后娘娘,齐王、楚王、魏王、梁王觐见。”

  名义上以母后相称宋皇后的齐楚魏梁四王,因孝道伦常,自然要在这等皇后春秋华诞中拜贺着宋皇后。

  须臾,四王进入殿中,快行几步,朝着宋皇后跪下行礼,齐声说道:“儿臣见过母后,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而屏风之后,几位王妃也都含笑以对,在各家勋戚诰命夫人的面前,尽显妯里之间的天家温情。

  “快起来吧。”宋皇后玉面含笑,打发着内监、女官去搀扶着四王,在一旁列好的绣墩上就坐。

  四王此刻还敬献了一些礼物。

  齐王落座之后,整理了下蟒袍,顺势以绿豆的小眼瞥向坐在一旁的贾珩,白皙、微胖的面庞上见着一丝异色。

  贾珩同样瞥了一眼齐王,心头冷嗤,但面上不动声色。

  楚王则是向贾珩笑着点头示意。

  自子玉回京以来,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子玉,等改天登门拜访一番才是。

  魏王与梁王低声叙着话,两兄弟说笑之间,魏王陈然也多是将目光投向那蟒服少年,目光深处隐含热切。

  宋皇后看向四王,笑着抚慰道:“难为你们几个在部衙处置部务,还能过来给母后庆贺生辰,母后很高兴。”

  齐王看向那姿容艳丽的妖妇,忍着心底的恶心,因为是长子,率先开口说道:“母后,我等做儿臣,闻听母后千秋华诞,无不欣然,部衙事务倒不急于一时。”

  楚王,魏梁两王也跟着说了几句吉利话。

  贾珩瞥见三位宗藩,暗道,此刻的天家当真是一派其乐融融之景。

  其实年龄最大的齐王,也就比宋皇后小上五六岁?

  嗯,但从气质上,宋皇后保养得当,看着也就是三十岁左右的丰熟美妇。

  贾珩不敢多看。

  但这一幕,却又是落在时刻将目光投向贾珩身上的咸宁公主眼中,蹙了蹙秀眉,清眸蒙上一层忧色。

  相比旁人不会在意,在床帏之间试出贾珩潜藏心思的咸宁公主,心头难免有些着急。

  咸宁公主清眸闪了闪,暗道,必须想个法子,转移着先生的心思。

  宋皇后又问道:“楚王妃现在金陵,最近可有书信传来?胎儿可还好吧?”

  因为楚王妃甄晴在金陵养胎,宋皇后自然要问上一句,以表关心。

  楚王面带微笑道:“劳母后挂念,王妃她前个来了书信,说一切都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18页  当前第13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6/25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挽天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