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966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因为他们知道今日至尊必然会询问李隆基的庙号和谥号。

  官制改革以后,二品以上官吏,才属于“大臣”行列。

  如这种决议的大事,一般都是大臣才能插上话。

  和经历过完整开元盛世的裴遵庆不同。路嗣恭认为,即便是美谥,也要敢于面对李隆基的错误。

  桓是美谥不假,但是汉代有个汉桓帝,极为拉胯。

  以至于后世加美谥会忽略桓。

  若以李隆基武功,完全可以称桓。

  但叫桓宗,明显不符合李瑄的意思。

  随后,又有几个大臣上奏以和、顺、英、景、烈为庙号。

  都被李瑄暂时搁置。

  “启奏至尊,开元之年,文化鼎盛,国家富庶,百姓衣食无忧,历代宰相,皆勤恳任劳。照临四方曰明;谮诉不行曰明;思虑果远曰明;保民耆艾曰明;任贤致远曰明。臣认为先帝的庙号应该为明。”

  颜真卿向李瑄奏道。

  至尊让搁置,说明对其他大臣所言的庙号不满意。

  他也试着说了一个。

  明,是为美谥。很符合李隆基登基的前二十载。

  “明,可贯穿先帝的一生。但朕认为明不适合为庙号,当为谥号。先帝谥号为明皇帝,诸卿以为如何?”

  李瑄认同颜真卿给出的“明”。但转为谥号。

  李瑄不喜欢皇帝的谥号,越搞越离谱,最后一连串。

  他给李承乾、李象追谥都是单谥。

  和李世民一样。

  如李治的谥号为“天皇大帝”,在天宝年间又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

  李旦的谥号为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瑄这一脉,是李承乾的后代。都是单谥。

  所以,他也为李隆基加单谥。

  “陛下英明,明皇之称,可谓一生。”

  大臣们怎么会有反对的意见。

  以李隆基为明皇帝,合情合理。

  “先帝生前,仰慕道教,有高居无为的经历。朕认为先帝该有一个独特的庙号,诸卿认为玄宗,如何?”

  李瑄没再让文武百官说庙号。他没有去多解释玄的寓意,全凭天下人的感觉。

  玄?

  如此微妙,深奥。

  让一些官吏百思不得其解。

  也让一些官吏深以为然。

  玄”字本身就有天之意,可以寓意着李隆基如同天神一般,具有无上的威严和神圣的地位。其次,李隆基的庙号“玄”还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誉,歌颂其在位期间的丰功伟绩和对国家的贡献。

  但也可以认为李隆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含义。

  更有对李隆基天宝年间骄奢淫逸、沉迷自我的讽刺。

  此号一出,独一无二。

  众人心知肚明,至尊小宗代大宗,完成对李治一脉的取代。

  对李隆基的评价,对李瑄的评价。

  功过自由后人说。

  “玄宗皇帝泉下有知,一定会庇佑大唐!”

  在文武百官沉默、思考的时候,李岘最先完成李瑄的话。

  用玄宗庙号,称李隆基复杂的一生,没什么毛病。

  主要是李隆基的经历太离奇,最终还失去皇位。

  取代李隆基的皇帝,为万古一人。

  李岘预见,千年以后,世人对李瑄的评价高,对李隆基的评价就不会低。

  李岘话落后,文武百官一起应和。

  “此事且定,待先帝祭祀之日,宣布谥号。待入陵之日,宣布庙号。”

  李瑄点了点头。

  没有再过深究。

  按照制度,李隆基小敛以后,祭祀七日。大敛封棺,等待泰陵修好。

  在这七日时间,百官要杜绝任何娱乐,以寄哀悼。

  一番对李隆基悲痛缅怀后,李瑄才让宰相们禀告他御驾亲征以后的具体事务。

  在宰相和九部尚书的齐心协力下,二十四行省,已经规划完毕,官吏也全部到位。

  新的地图,已经开始绘制。

  地方稳定,大部分官吏没有怨言,听从行省巡抚的指挥。

  只待明年的时候,朝廷放权,使巡抚开始管理行省事务。

  监察御史和锦衣卫也查到几名贪赃枉法的太守,被押送回长安,等待李瑄处置。

  李瑄没有生气。

  这才是正常现象。他相信还有许多害群之马,藏匿在地方。

  每时每刻,都有官吏变得利欲熏心。

  什么“天下官吏皆清明”之类的话,李瑄不信。

  人性使然,总有一些官吏在利益的围猎下,怀有侥幸心理。

  也有欲壑难填者,不择手段。

  对待贪官污吏,不能松懈。

  吏治,就是要不停地反腐,将贪官揪出,以震慑蠢蠢欲动者。

  一旦有松懈,害虫很快就会滋生。

  地方官吏精挑细选一批蛮夷诸胡,在长安的大学学习。

  波斯王国的文坛领袖阿费夫,带数百各国学者、工匠、文人,于去年五月到达长安。

  逗遛两月后,前往洛阳到智慧宫。

  这些都是波斯以及天竺诸国的顶级人才。

  智慧宫,可不是大学。框架建立以后,再想入智慧宫,不仅早有成就,还要有考察。

  大唐的学者,也开始向智慧宫聚集。

  以洛阳中心,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和大运河。

  智慧宫的成果,第一时间将在中原、河北、山南、江南、淮南等地区发展。

  李瑄不希望用鼎盛的国家去养两座城市。

  最好每一个行省,都要有一座中心城市,一座副中心城市。

  而且李瑄知道,一旦大航海开启,工业革命开始。

  大唐作为攻击的一方,作为执旗手,一定要在沿海布局。

  “启奏陛下,前段时间,有工匠向工部的工匠司献上棉布,他制作一种棉花织布机,可以将棉花快速织成布。陛下有诏,任何发明都可以拿到工匠司验证,如果可以推广,能够福泽百姓、提升军队战力,都会有重赏,甚至可封爵位。”

  宰相们向李瑄汇报完毕工作后,工部尚书崔光远出列向李瑄禀告道。

  “待先帝七日以后,朕会查验。若可达到朕心中预期,当有重赏。”

  李瑄心中抱有期待。

  棉花的问世,使棉布非常有性价比。

  西域有些国家会献出棉布。

  但他们的织布效率太差,不适合推广。

  李瑄知道棉织布机构造复杂,如果能改良织布机,专门将棉花织成棉布,对大唐有划时代的意义。

  丝绸,在某些情况下,不一定有棉布好用。

  现棉花已经在河南、山西、河北、湖北、齐鲁等普及。

  其他省份也在试种。

  五年内,棉花将开满大江南北。

  虽然李瑄知道棉花织布机迟早会被工匠捣鼓出来,但没想到这么快。

  “回陛下,还有一些工匠有数学、机具之类的东西,臣不甚懂得。但觉得别具一格。”

  崔光远只觉得织布机很实用,他亲自观看过织布机织出的棉布,完全可以裁成衣服,还可以染上鲜艳的颜色。

  在李瑄的诏书中,不光光是发明工具,连数学、天文、地理之类,甚至证明某种石头,有特殊的用途,都可以作用“发明”,向工匠司报备。

  李瑄废除工匠贱籍,废除商人市籍。

  使李瑄在工匠、商人心中,如同上苍。

  他们对李瑄“发明赐封爵”的诏书,深信不疑。

  哪怕只得到一个男爵,对原本是贱民的工匠来说,光宗耀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9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6/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