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711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傅总督没有全部运走,而是留了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

  “没想到今日恰好用到了。”

  朱檀是何等人也,自然知道这只是场面话。

  傅安这是在给诸侯王下马威,告诉大家淡马锡才是南洋的中心。

  淡马锡总督才是南洋话事人。

  只不过他用的方法很高明,不会引起大家的反感。

  毕竟天灾非人力所能操控,他也确实帮大家解决了大难题。

  有些反应迟钝的,甚至都无法领会到他这一层意思。

  只会感激他的帮助。

  但就算再迟钝的人,都能通过这件事情明白一个道理,淡马锡的影响力无孔不入。

  以后想做什么事情,必须要考虑到傅安的想法。

  更准确的说,是考虑淡马锡总督的意思。

  朱檀看出了傅安的想法,对此他并没有说什么。

  本来他就没打算搞事,有个强势的总督,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毕竟,淡马锡总督代表的是朝廷,有他弹压诸侯王不敢乱来。

  至于总督府会不会反过来欺辱诸侯王……

  纯属想多了,真当诸侯王是吃白饭的。

  有了这批粮食,鲁国就能支撑到下一批粮食送来,民心终于安定下来。

  大家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建设中去。

  朱檀也给洛阳写了一封信,将这里的一切都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

  重点提了傅安对大家的帮助。

  不是阴阳怪气,也不是内涵傅安,而是真的夸赞。

  朱檀不知道的是,这场风暴受影响的不只是鲁国一地,整个南洋都被波及。

  刚刚到来的诸侯王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各家的损失都非常大。

  不过还好,人员损失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而且有了傅安提前布局,粮食问题也都得到解决。

  总体来说,算是有惊无险。

  然后,惊魂初定的诸侯王们,几乎做出了和朱檀相同的选择。

  一边写信对傅安表示感谢,一边写信给洛阳汇报这里的情况。

  朱桢得知这些消息后,感叹道:

  “这次谁也无法阻挡傅安入阁了。”

  许柴佬也点点头,说道:“傅总督确实是为能臣。”

  “等诸侯国稳定下来,必然要入中枢的。”

  说到这里他心中有些感慨,若非当初自己软弱,入阁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不过也没什么可后悔的,至少现在自己过的也不错。

  楚王朱桢对他信任有加,政务悉数委任于他,无条件支持他的变革。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事实也确实如他们所想,几个月后洛阳接到诸王的奏疏,朱标对傅安赞叹不已。

  “傅安果能臣也,可入阁……景恪你以为呢?”

  陈景恪思索片刻,说道:“内阁确实也该换届了,有几个老人需要退。”

  “陛下若对傅总督满意,自可以命其入阁。”

  “不过,南洋那一摊子,也需要一位能臣去接手。”

  “最好让其提前赴任,作为副手在傅总督手下锻炼一年半载,再转正。”

  朱标深以为然的道:“此乃老成谋国之言,只是你以为谁能担此重任?”

  陈景恪并没有直接说让谁去,而是说起了标准:

  “此人需有一定的背景,否则无法震慑诸侯王。”

  “还要懂新政,具有开阔视野……”

  朱标眉头微皱,现在懂新政的人不少,反倒是符合第一条标准的人比较少。

  符合两者的就更少了。

  眼见一时拿不出合适的人选,两人倒也没有着急。

  傅安入阁至少也是明后年的事儿了,有的是时间挑选合适的人。

  不过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老朱知道此事后,直接给出了一个选项。

  “你们觉得傅忠怎么样?”

  “傅忠?”朱标露出深思之色。



第442章 祸不单行

  傅忠就是傅有德的儿子,因为父子、兄弟不能同朝当高官的潜规则,一直没有担任具体职务。

  但平时没少领特殊差使,比如巡视地方,监察新政推行情况。

  这也意味着,他对新政不陌生。

  身份地位也完全没有问题,傅有德的儿子,谁敢不给面子?

  老朱说道:“咱早就答应傅有德,让他回来享天伦之乐,只是事情太多一直耽搁到现在。”

  “他心里不知道怎么数落咱呢。”

  “正好现在朝中无事,四边也比较稳定,就让他回来吧。”

  “他卸任之后,傅忠就可以出来主政一方了。”

  朱标并没有直接同意,傅忠有优点,但也有缺点。

  最大的缺点就是,他没有主政过地方,直接就去接手淡马锡,不知道能不能挑的起这个担子。

  许柴佬殷鉴不远。

  朱元璋自然能看出儿子的顾虑,说道:

  “先让他去淡马锡给傅安当助手,如果他能胜任,就让他继续干着。”

  “等将来傅安入阁,就将其转正。”

  “如果他不能胜任,就让他回来,再换个人去给傅安当助手。”

  这确实是最稳妥的办法,既照顾了傅家成全了老朱的君臣情谊,又不耽误朝廷大事。

  朱标终于点头,同意了这项人事任命。

  于是,朝廷接连发出了两道政令,一是任命傅忠为淡马锡总督府长史。

  二是调傅有德回京。

  聪明人自然知道,这两条政令意味着什么。

  不过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动静。

  正常的新老交替而已,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

  傅有德能坚持到现在才退,已经很难得了。

  要知道,和他同时期的老将冯胜、徐达等,现在基本都退居二线了。

  而且傅忠被任命为淡马锡总督府长史,也表明傅家的地位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对于傅家来说,这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了。

  傅忠先是进宫谢恩,然后收拾好家门翘首期盼老父亲归来。

  对于这个任命,陈景恪也没有什么意见。

  傅忠和他是连襟,再加上工作上的事情,时常打交道。

  他对傅忠还是比较了解的,为人稳重有远见。

  不算顶尖人才,但和大多数人比,也属于出类拔萃。

  担任淡马锡总督还是绰绰有余的。

  淡马锡总督候选人敲定,他也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之后就再次投入工作中去。

  与此同时,一个好消息传来。

  秋殷薯种植面积达到了五万亩,已经在洛阳普及开来。

  老朱要求各省各府各县,派遣专门的人员前来洛阳学习种植技巧。

  明年要将殷薯扩展到全国。

  争取三到五年内,殷薯走入千家万户。

  对于这个计划,群臣自然是支持的。

  他们不光是口头支持,还采取了实际行动。

  将殷薯带回家乡进行种植推广。

  既响应了朝廷的号召,又在家乡博取了一个好名声,可谓是一举两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7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1/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