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726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接到徐允恭的命令,他们的做法很简单,把之前上面发给他们的教材拿出来,读给将士们听。

  要知道,这些教材主要是用来培养他们忠君爱国的,护民方面的内容并不多。

  最多也就是大家都是百姓出身,要爱护百姓,不能劫掠百姓。

  别的就没有了。

  用这种教材做思想工作,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忠君爱国这一块,大家确实挺明白的,可护民这一块依然没什么人在乎。

  徐允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大明周报的到来,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且,陈景恪让人不辞劳苦,将报纸送过来,目的不就是用来给将士们做思想工作吗。

  于是下令,将报纸送到各抚慰使手里,让他们读给全军将士们听。

  务必要让他们明白朝廷的良苦用心。

  事实上,抚慰使们也在头疼。

  护民是军队应该做的?还要让将士们都明白其中深意?

  什么和什么啊都是。

  军队不都是忠君爱国、开疆拓土吗?

  护民爱民那是衙门的事情,和我们有啥关系?

  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徐允恭的命令他们自然不敢违逆,只能硬着头皮上。

  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上面给了教材,让他们都松了口气。

  继而好奇心就起来了,他们很想知道,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

  打开报纸一看,所有人都震惊了。

  原来朝廷是这个打算,原来……军队还能这样。

  虽然他们水平不高,可毕竟是搞思想工作的,在很多事情上的敏感度是要超过常人的。

  自然能明白朝廷这种改变的意义有多大。

  但能明白,不代表就能理解。

  军队自古以来就是用来打仗的,你们这么搞不是不务正业吗?

  冒那么大险,花那么大的代价,值得吗?

  只是值不值得并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军人他们要做的就是传达上面的意思,然后去执行。

  所以,在拿到报纸之后,他们立即就展开了全新的思想工作。

  至于效果吗……

  只能说,有,但不多。

  大家听了,但基本没当一回事儿。

  对此,徐允恭也有些无奈,只能写信将此事告诉陈景恪。

  不过很快他就没工夫操心这个了。

  运兵船顺流直下,很快就到达了应天府。

  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一股截然不同的氛围,紧张。

  乡野道路上,到处都是灾民,拖家带口向着应天府而去。

  面对这些灾民,徐允恭也不敢掉以轻心,他太清楚后果了。

  连应天府都出现大批灾民,更遑论其他地方了。

  他都没有下船,只是在船上会见了应天府的官吏,详细了解了东南受灾情况。

  毕竟应天府处在长江南岸,能更快的了解东南灾情。

  得到详细情报后,他按照灾情轻重,对部下将士进行了分配。

  然后全军顺流而下,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当神机营到达的时候,当地官吏其实也非常紧张。

  一开始还以为朝廷是怕灾民造反,才派人过来的。

  等明白神机营的目的,有多震惊可想而知。

  但比起其他地方的人,在震惊之后就是狂喜。

  灾祸到来,他们也想做点什么。

  可面对这种天灾,他们人手实在有限,能做的不多。

  军队到来就不一样了,首先能保证灾民不会作乱。

  其次军队人多力量大,如果真的投入到救灾中去,能做的就太多了。

  所以,当他们得知神机营的目的,纷纷给予了支持。

  从不多的人手里面,抽取了一支精干力量,配合神机营的工作。

  有了当地官吏的引导,神机营的将士们,很快就投入到救灾中去。

  见到军队到来,灾民都惶恐不已,以为是朝廷来驱赶他们的。

  不怪他们会这么想。

  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灾民在朝廷眼里就不算人,而是麻烦。

  比起赈济,更需要的是提防造反。

  不过很快灾民就发现,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这支军队并没有驱赶他们,反而引导他们前往安全的地方,帮他们建立的安置点。

  还教他们防疫知识,减少不必要的病痛。

  这还不算完,等他们得知还有灾民被困,立即前去营救。

  一开始大家自然不信,以为就是做做样子。

  可当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安置点,述说着自己是如何被救,所有灾民都信了。

  这支军队真的是来救他们的。

  然后……将士们察觉到灾民对他们的态度变了。

  从原本的畏惧,变成了爱戴拥护。

  原本见到他们,老远就避开的百姓,现在见到他们纷纷围上来表达感激之情。

  各种逃难时候携带出来的一点物资,比如鱼干、肉干、窝窝头之类的,拼命往他们手里塞。

  不要都不行。

  还有很多大爷大娘,拉着他们的手述说自己家的情况。

  什么我也有个儿子和你一般大如何如何。

  试图给他说亲的人,那就更多了。

  很多大胆的小姑娘,主动向他们眉目传情。

  将士们哪受到过这种待遇,既兴奋又茫然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报纸上的内容,情不自禁的浮现在脑海里。

  之前无法理解,当做笑话听的话,此刻却是那么的道理。

  军队来自于民,是民的一部分,就要守护万民。

  简直就是真理。

  太上皇果然英明神武,早早的就发现了这一点,难怪他老人家能得天下。

  百姓的爱戴,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也让将士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从原本的为了军功救灾,变成了为守护百姓而战。

  他们开始主动深入危险的地方,去搜救百姓。

  于是,伤亡出现了……

  -----------------

  京城。

  陈景恪也没有闲着,始终在关注着东南灾情。

  徐允恭的信他收到了,对于将士们反应平平之事,他并不担心。

  口头说教能起到的效果确实不大。

  等到了灾情,亲身感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他们自然会明白一切。

  这也是他为何坚持让神机营去灾区的最大原因。

  目前他主要工作,就是着手安排粮食调运工作。

  大明不缺粮食,缺的是高效的运输粮食的手段。

  能通船的地方还好,不能通船的地方,速度慢不说,路上的消耗也是惊人的。

  面对这种情况,陈景恪提出了一个方案。

  “军粮,把储备肉罐头送往灾区。”

  早就很久以前,军队就已经开始大面积使用罐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7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6/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