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道人家不乐意么?只是之前孩子太小,妾身不敢带他过于跋涉。”
柔和微暗的灯光下,金玉贞媚眼如丝:“人家都三年不知肉味儿了,这一回呀,不吃个饱,才不舍得走。”
说着,她的身子就蛇一般向下滑去。
……
大理国,国相高贞寿离开大理城,巡弋地方去了。
这是他默许杨连高发动政变的一个讯号。
高氏世袭宰相职位,如果自己不想做皇帝的话,其实完全不必多此一举去支持别人篡位。
更何况,为了确保这种世袭关系的稳定,高氏和段氏也是代代联姻,亲戚套亲戚。
高贞寿之所以默许杨连高篡位,是有原因的。
首先,高贞寿这个宰相,是篡位得来的。
十多年前,大理国宰相是高贞寿的叔父高量成。
高量成娶的是段氏的昭庆公主,和段氏关系比他更为密切。
高贞寿是趁自己这位叔父平定乌蛮三十七部叛乱时,在大理城窃据了相位的。
而且,之前的大理国皇帝段和誉,其皇后是高氏一族的女子,而高皇后没有儿子。
所以,现在的大理国皇帝是侧妃所出,和高家的血脉关系就远了。
被他夺了相位的叔叔和段氏关系更近,段氏现在的皇帝和高氏的血脉关系又比较远……
因为这两个缘故,高贞寿觉得,杨家既然想要这个皇位,那也并无不可。
等杨连高成为皇帝,把舒窈丫头嫁给他做皇后,多生几个孩子。
到时候,皇帝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皇后是他亲侄女,将来的太子也有一半高家血脉,
于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所以,高贞寿很痛快地离开了大理。
为了避免重蹈叔父的覆辙,再被他人钻了空子,高贞寿留下对他忠心耿耿且勇武有余、智谋不足的族弟高正大掌管着大理禁军。
杨连高在高贞寿离开大理城的当天,就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
宋国那边,他不必再派人通知。
只要大理国官兵突然得了失心疯一般,对属于大宋的乌蒙地区主动发起进攻,那就是他给杨沅的一个讯号。
妹夫,表哥我谋国之战已经开始,速来!
……
杨沅很忙。
除非他是闲散王爷,亦或是冗官状态下只拿俸禄的闲官。
做为一位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哪怕他有着这世间最强大的内记室,每日里依旧有数不清的事。
好在前衙后宅住着方便,所以他每天出现在后宅的机会并不少。
于是,早晨,金玉贞会突然变得喜欢早起,带着妹妹去看他练拳舞剑。
午餐的时候,金玉贞会拉上王帅和妹妹,与杨沅共进午餐。
晚上,王帅会和杨沅谈天说地,玉贞会和妹妹一起,在一旁煮茶陪坐。
如是者三天之后,金玉贞在把孩子哄得午睡之后,拉着妹妹泰熙,说了一番悄悄话。
“泰熙呀,你和杨抚帅接触也有好几天了,怎么样,愿意嫁给他吗?”
金玉贞笑吟吟地询问妹妹的心意。
泰熙听了心头顿时一阵厌恶,捎带着连姐姐都恨上了。
你是真的想为妹妹找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吗?
还是为了方便你有借口,以后继续和他亲近?
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我天天晚上盯着呢,一到夜里二更多,他就会悄悄溜进你的房间。
呸!恶心!
我的亲姐姐,怎么会是一个如此不知廉耻的女人。
想到姐姐平时对她的好可能都是装的,泰熙心头就闷闷的,有点喘不上气来。
她的胸膛不由自主地急剧起伏起来,双拳在袖中紧紧地握着。
她一双似欲喷火的眼睛,紧紧盯着姐姐的双眼,一字一顿:
“姐姐,我不喜欢他!我一点都不喜欢!”
金玉贞不知道小妹为什么会这么讨厌杨沅。
不过,听了小妹的回答,她失望中却又有着一种忽然放松的感觉。
想着杨沅对她说过的话,可以把高丽的生意做到川峡来,这回不是军用,而是民生。
再过几年,就让从杨到剑州学堂来读书,之后书院、学宫,一条龙的培养,到那时她就能与爱郎长相厮守。
有这份情在,杨沅对金家的扶持也会稳妥不变。
所以,既然妹妹对杨郎全无感觉,那就罢了,不然的话……自己心中难免愧疚,以后还不知要如何与小妹说清楚。
想到这里,金玉贞也释然了。
她微笑地道:“干嘛气呼呼的,不喜欢就不喜欢嘛。”
剑州山水,风土人情,与我高丽都大不相同。你正好四处走走看看,游玩一番。
毕竟,等咱们回到高丽,你也该说个婆家了,以后为人妻,为人母,也就没了这样的机会。
似这等豪门巨室,子女姻缘首先考虑的就是对两个家族是否有助益。
泰熙就算不嫁杨沅,回去之后也是要走联姻之路的,由不得她自己决定。
只是,金玉贞与杨沅先有了一段情缘在,这是她撮合小妹的一个心理障碍。
因此小妹既然不喜欢,她才承担起了小妹拒绝联姻的责任,回去太公责骂,我来承担吧!
只是回到家族之后,也是不能由着泰熙挑挑拣拣的。
想到自己不能自主的不幸婚姻,金玉贞宠溺地揉了揉泰熙的脑袋:
“乖,不气了哈,姐姐以后不会刻意制造机会,再让你们接近了。”
第758章 主动出击
大理国凉山州的土兵对宋国治下的乌蒙地区发起了战争。
为了一战告捷,他们没有沿着商道进入大宋,而是从高山丛林中迂回过来。
山高入云,悬崖断壁,陡峭的羊肠小路,毛竹杂草遍布、藤萝缠绕。
哪怕是对从小就熟悉了丛林的凉山土兵来说,穿行其中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好在已经进入十月中旬,近来没有下雨,否则道路将更加难行。
山连着山,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夜晚,他们就宿在深山丛林里,啃着干粮,就着泉水。
夜里还有蚊蝇虫蛇,叮咬造成的红肿、腹泻、疥疮等,哪怕是对有了一定身体抗性的土兵们来说,也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所以,非战斗减员也是必然的。
不过,收获也是巨大的。
他们进入乌蒙地区后,一路奇袭,在没有惊动其他村寨的前提下,已经一连拔掉了几座寨子。
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把能掳夺的都掳夺走了。
直到他们潜入乌蒙地区的第四天,才有一个幸存者找到了暴蛮部落的首领,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乌蒙属于大宋,但是就和乌蛮三十七部属于大理国,实际上却近乎独立一样,乌蒙七蛮也是如此。
乌蒙七蛮抗拒大宋驻军,抗拒大宋委派流官,抵触大宋朝廷实施任何治理措施,只愿意保留名义上的臣服和归属。
这里和叙州还不同,叙州地区是有朝廷设置的流官的,虽然……政令不出府城。
因此,暴蛮部落的大鬼头得知这个消息又惊又怒。
他马上传檄给其他六蛮大鬼头,商议拒敌之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向潼川路经略安抚使杨沅汇报并求救。
他们担心,一旦引了朝廷的兵马来,那就请神容易送神难。
他们自信,自己能够应对来自凉山土兵的攻击。
实际上,他们和凉山土兵本就是同祖同宗,同样的民族和风俗习惯,谁比谁差?
不过,莽莽群山就是最好的掩护,探听敌军的行踪倒是不难,想以优势兵力对敌人进行围歼却是难上加难。
因为每每不等他们赶到,凉山土兵已经烧杀抢掠一番,复又隐入大山,逃之夭夭了。
……
这个时候,甘泉的火器兵团还有人渣军团已经在赶赴叙州的路上了。
乌蒙七蛮遭遇了大理凉山土兵的攻击。
叙州则是三蛮围攻流官知府治下的州城。
火器演练和模拟对战,是这支火器部队早就熟练了的。
但是不真正投入战斗,那就永远是纸上谈兵。
杨沅对他们投入了重金,也投下了重望,但他深知这一点。
所以,他并没有因为对于这支武装的重视,就把它当成碰不得的宝贝疙瘩。
必须把他们丢上战场,去经历真正的生与死的洗礼,它才能变成真正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