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这种步战的大枪长一丈有半,重有十斤,平端手上,只需片刻不动,便会觉得吃力。

  杨澈将两口环首直刀倚着长凳放下,坐在凳上,从旁边矮几上提起茶壶,咕咚咚地灌了几口,抹了抹嘴巴,便从墙角提起一根绳子。

  那草绳上绑了三块砖,杨澈将这串砖头提过去,把草绳套在杨沅的大枪上。

  杨沅手中的枪尖儿顿时一沉,急忙加了把力气,才把那枪又稳稳地平端起来,双臂肌肉瞬间贲张了起来。

  不过,杨沅却没说什么。

  他这个大哥教他本领时一向严格,对大哥央求耍赖都是没用的。

  “长兄如父”,“母慈父严”一类的观念,已经深深刻入了杨澈的信念。

  “二弟啊,你从小流落在外,吃尽了苦头。祖宗保佑,让你我兄弟得以重聚。

  如今咱们爹娘都已不在人世了,我这做大哥的,自然应该承担起照顾你的责任。”

  杨澈负着手,在杨沅身边踱来踱去,一脸深沉地开始训话。

  杨沅端着大枪,眼珠跟着杨澈的身子转动着,不晓得大哥他又想干什么。

  杨澈喟然叹息道:“你一直没有个正经的营生,这就是大哥最大的心病了。

  本来,大哥是想把你弄进皇城司去的,做个察子也蛮好。

  可皇城司实在不是那么好进的,要等机会。”

  杨沅平端着长枪,只是盏茶的功夫,胳膊就酸了,更何况这棒头上还坠了三块砖头。

  这时听大哥慢吞吞地说话,他趁机把枪放下:“大哥忽然说起此事,莫非是给我谋到了什么差使?”

  他这偷懒的小心思自然瞒不过杨澈,杨澈瞪了他一眼,沉声道:“端起来!”

  杨沅眼见蒙混不过去,只好叹一口气,把坠了三块砖头的大枪又重新端了起来。

  杨澈在桌旁坐下,说道:“没错,大哥是帮你谋了个差使。

  皇城司一时半晌的,是不能让你进了,可是就让你这么闲散下去,那也不是办法。

  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可你不立业,又有谁家的姑娘舍得给你?

  所以,大哥托人,帮你寻摸了两个差使,你琢磨一下,看看想去哪里。”

  杨沅端着大枪,慢慢地调整着呼吸。

  呼吸调匀了,就能支撑更长的时间,所以他没有再说话。

  杨沅只是向大哥递了个眼神,示意他继续说。

  杨澈道:“这两个差使呢,一个是公,一个是工!”

第14章 不做绣花人

  杨澈道:“这第一个公,乃是公门。

  大哥已经跟和本厢的都所由说好了,如果你去了,直接就安排你做个书手,好歹也是个吏员。

  有了这样的出身说出去就体面多了,大哥再去帮你说亲,也就容易一些。”

  杨沅听了眉头微微一皱。

  如果在他没有动念头想自己创业之前,能去“厢公所”做个小吏,那也算是大宋的基层公务员了,倒也还是不错的,他未必就不去。

  要知道,厢公所虽然只是大宋城市机构里最基层的官僚组织,听着只是芝麻绿豆大的衙门。

  但都所由之下,还有街子、所由、行官、厢典、书手等吏官,而且在厢公所下边还设有巡捕铺,巡捕铺就相当于后世的派出所。

  这样一比,厢公所已经是不错的去处了。

  尤其是刚一入职,就能在厢公所做个吏目,那确实是个体面的工作。

  只不过,如今杨沅已经决定自己创业,创业有风险,可一旦成功,回报也大啊。

  而去做吏目,上限就太低了,自己创业风险虽大,却有无限可能。

  然而,这只是杨沅心里的想法。

  他很清楚,如果把自己打算创业的事儿告诉大哥,以他固执刻板的性格也是断然不会同意的。

  杨沅思索着,问道:“那另一个营生是什么?”

  杨澈道:“‘另一个就是做工了。

  咱们临安,有个‘陌上花’绣坊,那是给宫里进贡绣品的皇商,在临安府是杭绣行首。

  他们那儿给的工钱一向很高。而且,你若能学成刺绣这门手艺,不仅一辈子吃用不愁,还能传承后人。”

  刺绣?去学绣花?

  宋国少年们很流行在头上簪花,这个时髦的风俗杨沅一直都无法适应呢,让他去学绣花?

  杨沅想像自己头上簪着一朵花,脸上薄施脂粉,手中拈着一枚绣花针,温温柔柔地凭窗而坐。

  一阵风来,撩起他的长发,落英拂洒于肩头,他温柔地穿针引线着的模样,不由激灵灵打了一个冷战!

  杨澈瞧他一脸抗拒的模样,便苦口婆心地道:“二弟,这做人呐,可不能手低眼高的。

  你以为绣坊是随便就能进的?更不要说是‘陌上花’一个皇商了。

  只因‘陌上花’肥掌柜家的小娘子常往宫里去送锦绣,我与她有过几面之缘,央她替你说项,肥掌柜的这才答应。”

  其实,做绣师收入是很高的。只不过,杨沅总觉得一个大男人拈着枚绣花针去绣花,实在是太过脂粉气了些。

  杨沅双臂已经酸胀了,苦着脸道:“大哥,那厢公所里什么水灾火灾,检覆抄札,打量界至,领福田院、支贫子钱、调结纠纷、抓捕案犯,所管的事情未免太过庞杂了些。”

  杨澈笑道:“你小子,懂个屁,厢公所里多是关乎民生的事,所以才有油水啊。”

  杨澈的意思倒不是让他去贪,主要是大宋在民生福利方面做的确实是相当不错的。

  水灾火灾等各种灾害,都可以向官府申请救治或减免税赋。

  不过,不可能你报称受灾了多少那就一律照准,这时就需要厢公所派人去勘察你受灾的轻重程度,判定需要给予你多少救济,再抄札上报。

  至于管理辖区内的公益养老院孤儿院,发放贫困救济什么的,自然也是由他们具体负责。

  而这些事情办下来,哪怕你一点不贪,也能收受不少的跑腿费谢恩礼,确实甚有油水。

  杨沅却摇头道:“大哥,我不喜欢做这些事。”

  杨澈道:“那就去学绣花。”

  杭绣师傅一向都是男人,因为杭绣主要是皇室或达官贵人家庭使用,因此就要求绣品风格柔中有刚,大气雍容。

  而在这方面,显然男性更容易发挥,渐渐就发展成只招男工了。

  若非如此,杨沅还真没这个机会。

  杨沅道:“大哥,我一个大男人,拈着枚绣花针,想想就怪不得劲儿的。”

  杨澈不高兴了,板起脸道:“吏员是个体面的事情,做绣工收入不菲,各有各的好处。

  你这也不成,那也不愿,那你想怎么样?就继续做个闲汉混日子?

  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才成,我是大哥,我做主了,这两个去处,你必须选一个!”

  杨澈就是那种标准的中国式父亲的风格。

  中国式父亲的特点就是不善于和子女沟通,讲究一个为父尊严。

  他能够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地供养你,为你承担本该由你承担的一切责任和义务。

  而且他会觉得这是他理所当然应该替你承担的。

  但相应的,他也喜欢替你做主,用他认为的好,来否决你自己的选择。

  杨沅已经决定要自己创业了,他是认真做过“市场调研”的。

  大宋的临安和他原本的年代已经高度相似。

  百业发达,连出租驴、点外卖都有了,娱乐明星更是比比皆是,危机公关的市场其实是蛮大的。

  只是这个年代的人没有这种专业概念,他们遇到危机当然也会想办法解决。

  但大多是自己使尽浑身解数,又或者是求亲告友,终究是没有专业的解决这种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所以,只要他能成功处理好一两件这样的危机,他就能迅速占领这个市场,而且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那还不财源广进?

  更何况现在有了乌古论盈歌这件事为契机,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可是,“公关”这种概念,鹿溪理解不了,他还能连哄带骗。

  大哥这里,他是绝对唬弄不过去的,大哥也不会听。

  他一旦说出来,只怕大哥就会看紧了他,坚决不许他误入岐途了。

  这样一想,只能先瞒着他了。

  如果说自己要去厢公所当差,厢公所那里每天都要点卯,而且新募吏员是需要保人的,这个保人一定是大哥,他若跟我过去,我还如何脱身?

  那就只能学绣花了!

  想到这里,杨沅便故作无奈地叹了口气道:“那我就去学绣花吧,好歹是个能传家的本事。”

  杨澈舒展了眉头,微笑道:“这就对了,那我明日告个假,带你去‘陌上花’走一趟。”

  杨沅赶紧道:“大哥,我又不是几岁小孩子,你都说好了的事情,我还让你陪着去,这不惹人笑话么?

  你公务繁忙,就别陪我了,我自己过去。”

  杨澈笑道:“你也知道自己不是小孩子了?那以后就叫我少操点心。

  成吧,那你自己去上工吧,明儿我就不陪你去了。”

  杨澈端起茶,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又嘱咐道:“你去见了人家,嘴巴要甜一些,做事要勤快一点,不管是对绣师还是其他学徒,都要懂得礼数……”

  杨沅道:“大哥啊,你就别念咒了,要论待人接物,我可比你强些。”

  杨澈瞪眼道:“看把你能的,枪端稳!”

  看着杨沅咬牙端稳了大枪,杨澈心中大慰。

  二弟总算有一个正经营生了,这样一来,他的终身大事也就可以考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