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沅这边被一位管事太监领着,往后宫里走。
后宫里边,一处御苑之中,正是群雌粥粥、热闹非凡的场面。
大宋的皇宫太小,不管是北宋皇宫还是南宋皇宫。
所以这场地的利用,也是极尽其能。
此处宫苑,原本就是太皇太后吴氏的御花园。
站在这里的都是待选的秀女,全都是十三岁到十七岁之间的美丽少女。
这么多的少女聚集在一起,空气中都弥漫着脂粉香气。
初筛是由宫里一位大太监和一位女官负责的。
今天是初选,考察待选秀女的容颜、身材和口音。
举凡发、耳、额、眉、目、鼻、口、颔有瑕疵,亦或肩、背、腿、脚有问题,再亦或嗓音难听、方言浓重者直接就被淘汰。
初选被筛下来的人,直接就可以送回本籍了。
不过,大部分选秀入宫的人,本来也不太情愿,因为她们并没有把握被选做皇帝的妃嫔。
如果只做一个宫娥,那就得等着皇帝开恩,释出老宫娥的时候才能回家。
到那时连终身大事都要耽搁了。
所以,落选者倒也没有颓丧,一个个仍旧雀跃不已,交头接耳、叽叽喳喳。
初选过关的,是要送回鹤林宫等候二选的。
此时,已经有一批宫女进入鹤林宫,与这些待选秀女同吃同住,暗中观察她们的起止言行。
鹤林宫就在涌金池南边,出了涌金门就是西湖,风景秀丽。
此番入京待选的秀女,统一住在那里。
李凤娘自然是第一轮轻轻松松就过关的。
不仅因为她自身条件本就十分的优秀突出,光是她那家世,也是非常加分的。
李凤娘就往那儿一站,按照筛选太监和女官的要求摆了几个POSE,用大宋官话对答了几句,那首领太监和女官便在她的名字旁边签了一个“上上”。
他们的考核标准是比照官员年终考课成绩的。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差。
一共七档。
李凤娘轻易过关,但还要等着其他人选拔完毕才能走。
她正无聊的站在一旁,拉了两个看着比较顺眼的少女有一句没有一句地聊着天,忽然察觉有人从前方道路上走过,似乎有些熟悉的感觉。
李凤娘一扬眸,便认出了杨沅。
李凤娘大为欢喜,连忙招手道:“二叔,二叔,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说完,李凤娘便提起石榴裙,笑逐颜开地朝杨沅跑过去。
首领太监和首领女宫坐在书案后面,见此一幕,同时大摇其头。
首领太监板着脸道:“笑不露齿,行不摇裙这般基本规矩都做不到。”
首领女官沉着脸道:“此女不堪上上之选。”
二人对视一眼,同时提起笔来。
首领太监把“上上”改成了“上中”。
首领女官把“上上”改成了“上下”。
果然,女上司的容错率更低一些。
李凤娘浑然不知,就这一个举动,一句忘我的欢呼,她这选秀成绩就掉了档儿。
第829章 请安
杨沅见是李凤娘,先是一呆,随即恍然。
难怪这里有这么多的少女,想必此时正在选秀。
杨沅站住脚步,微笑道:“凤娘。”
李凤娘欢喜地道:“二叔,你进宫来做什么?”
杨沅道:“我自西北归来,还不曾向太皇太后、皇太后请安,今日是进宫请安来的。”
“原来如此,我说呢。”李凤娘两眼笑成了弯月亮。
刚才鬼使神差的,她竟以为杨沅是来找她的。
不过,这是皇宫大内,怎么可能。
就算是在外面,杨沅也不可能来找她吧。
毕竟在杨沅眼里,一直把她当作小侄女看的。
杨沅道:“你们这是在选秀?怎么样了?”
李凤娘自矜地道:“今天是选秀女第一回合,本姑娘既然参加了,二叔你说如何?”
李凤娘挺起胸脯儿,小胸脯儿已经初见规模了。
初绽的蓓蕾透着青春的气息。
杨沅笑道:“那自然是上上之选了。”
“还是二叔有眼光!”
李凤娘笑起来,左右看看,凑近了一些,足尖儿踮着,仰望着杨沅的容颜,轻声道:“二叔想不想人家进宫呢?”
杨沅心头一跳,一脸平静地道:“凤娘进不进宫,我哪里做得了主。”
李凤娘的眼睛又弯成了弦月:“二叔要是想给人家做主,人家愿意给二叔一个机会。”
杨沅看着李凤娘的眼睛,终于意识到,这小丫头不是对自己有着莫名的好感,而是……
他知道自己修炼蛰龙功有成,会对异性极大增强吸引力。
但它并不至于让人丧失理智,这小丫头究竟知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李道怎么可能允许他唯一的宝贝女儿给人作妾。
杨沅正想岔开话题,那领路的太监已经温声道:“大王,莫要让太皇太后、皇太后久等了。”
杨沅顺势道:“啊,我还要去为两宫请安,这就走了。”
看着杨沅匆匆而去的背影,李凤娘撇了撇嘴:“有色心没色胆的胆小鬼!”
她妙眸一转,忽见那负责考核的管事太监正不悦地看着她。
李凤娘想了一想,便挖了挖鼻孔……
……
后宫里已经提前知会下来,皇太后谢氏便提前赶到了太皇太后吴氏的寝宫。
太皇太后听着很老,不过吴氏如今还不到五十岁。
她自幼习武,十四岁入宫,生活优渥,如今瞧来也不过三十许人。
那模样儿,与三十岁上下的皇太后谢氏,瞧来倒似一对姊妹。
杨沅被那太监领进了太皇太后的寝宫,便隔着珠帘向太皇太后请安。
吴氏欣然道:“子岳去川峡,一别经年,如今终于回转临安了,怎么没见鹿溪与你同来。”
杨沅答道:“臣今日进宫面君,本有其他事情,看辰光尚早,便来探望太皇太后。
这临安的府邸,有些年没住人了,鹿溪一回来,就忙着料理家务。
鹿溪说了,等家宴那天,再来拜会太皇太后。
鹿溪给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嘉国公主准备了礼物呢,都是川陕和西夏特产。”
吴氏笑了起来:“鹿溪这孩子有心了,卷起珠帘,赐座,看客。”
太皇太后吴氏,十四岁入宫,十五岁就身穿战甲,腰佩宝剑,陪着吓破了胆的赵构东奔西走。
那时候,金人正搜山检海的抓赵构呢。
这位武将之女,可是允文允武的,见识不凡。
赵愭对杨沅搞的那些小动作,她一眼就看出来了,心里对杨沅很是愧疚。
说起来,这南宋的皇室,倒也是格外有趣。
赵构的儿子不是他的亲儿子。
太后的儿子也不是她的亲儿子。
赵瑗是赵构从宗室里过继过来的孩子。
而当今皇帝赵愭呢,则是赵瑗已经过世的正妻郭氏所出,和现在的续弦皇太后谢氏也没有血缘关系。
所以,小皇帝这一大家子三世同堂,三代之间,全无血缘关系。
因此上,吴太后自然更能站在一个比较公允的角度去看事情。
如今见杨沅似乎并未因为赵愭的不公待遇而不满,吴太后不禁松了口气。
两名宫女走过来,将珠帘左右挂起,亮出帘后的人来。
杨沅抬眼一看,却见其中坐着的可不只是吴氏一人。
在吴氏身旁还坐着一女,正是皇太后谢氏。
而谢氏身旁,还站着一个身姿娉婷的少女,婉约如豆蔻,正是十三韶华。
杨沅乍一看,险些没有认出她来。
毕竟是女大十八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