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1140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只有杨沅注意到,金国腹地还有一支孤军呢,这他娘的是没人管了?

第839章 我去

  杨沅直奔皇宫的和宁门。

  和宁门是大宋皇宫的后门,正门是丽正门。

  这是因为面南背北的客观要求,只能如此建筑。

  只是赵构当初在临安只能找出这么一块地方,出了丽正门不远就是钱塘江了。

  朝中文武大臣如果上朝从正门走,就得从临安城里过来,绕宫城走半圈儿,才能绕到正门。

  大宋的皇帝倒也“随和”,于是大臣们上朝就从后宫和宁门上朝了。

  每次科举殿试放榜,也是在和宁门旁边的东华门举行。

  只是,按照前朝后寝的制度,从后宫门进来,可是要先穿过后宫区的。

  于是,刚从御花园出来的嘉国公主赵宁儿,就看到了这样一幕:

  燕王杨沅,着“金翠袍”,佩长剑,昂昂然直往皇宫中而来,目不斜视。

  头上一顶金冠,冠上有红色的羽毛,一袭红色袍衫,袍衫上用金线绣着的凤凰、蛟龙等神兽纹饰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金冠上的翡翠和腰带上的蓝宝石光彩夺目。

  由于杨沅龙行虎步,步伐过于急速,金翠袍下皂青色的长裤也若隐若现。

  赵宁儿吃惊地道:“不朝不节的,杨将军怎么这般隆重?”

  赵宁儿直觉的感到有些不对。

  杨将军可不是那么狂妄的人,虽然他有资格佩剑入宫,也有资格着金翠袍这样的隆重冠带,可是照理说,以杨沅的性情,不至如此。

  赵宁儿想了一想,便急急吩咐身边的人,一个去晋王府,速把晋王叔找来,另一个则跟上杨沅,想看看杨沅究竟要干什么。

  杨沅赶到御书房,便让太监入内传报。

  杨沅有“三不朝”的殊荣,其中的“赞拜不名”并不是说不经通报,就可以直接闯进皇帝的所在,而是说不喊他的名字。

  因为正常情况下,所有大臣在皇帝面前,都是应该自称和互称名字的。

  至于说皇帝礼贤下士,尊你一声卿,亦或呼其表字,呼其官职,那是皇帝跟你客气。

  朝堂之上,大臣们之间,通常就该直呼名字。

  皇帝传见某人时,太监也应该直呼其名。

  但杨沅就不可以直呼其名了,只能称他的官职或爵位。

  所以消息报进御书房,片刻之后便有太监出来,站在阶上,扬声道:“官家宣燕王觐见。”

  杨沅一甩袍袖,按着太皇太后吴氏所赐的“沉渊剑”,便昂然进入了御书房。

  杨沅进入御书房的时候,赵谌已经先他一步,避到了屏风后面。

  “燕王,今日入宫见朕,所为何事啊?”

  小皇帝赵愭诧异地站起身来,微笑地看向杨沅。

  杨沅拱手道:“官家,臣为山东义军而来。”

  “山东义军?”

  赵愭茫然了一瞬,他是真把还在金国腹地东挡西杀的那支义军给忘了。

  尽管当初急着催促这支义军起事时,他还封了辛弃疾为山东东路、河东北路忠义兵马大元帅之职。

  “燕王不必见礼,请坐。燕王寻朕,要说那山东义军何事?”

  杨沅听了这话,也是不由一怔。

  他有想过天子刻薄寡恩,有想过天子推诿搪塞,唯独没有想过,这位皇帝直到此时还是一脸的茫然。

  杨沅忍着气道:“官家,山东义军奉诏起事,接应陕西大军撤退,如今陕西战事已了,可是困于金国腹地的山东义军,该怎么办?”

  赵愭脸色变了,一时有些难堪。

  他才想起来……

  “山东义军……,啊,他们的情形,现在应该很不好吧?”

  “官家,义军队伍,多是未经军伍训练的百姓,而且身在金国腹地。

  他们缺少兵甲器仗,更没有友军呼应,如此下去,必然是个全军覆灭的下场啊。”

  “是啊是啊……”

  赵愭的脸色更难看了:“可是,我大宋官兵在陕西遭受了重创,如今元气未复。

  而中原地区,又是完颜亮重点经营的地方,重兵屯集,朝廷……鞭长莫及呀。”

  “官家,山东义军是因为心向大宋,才毫不犹豫揭竿而起的。

  如今因为山东义军在金人腹心之地起事,方才助我朝廷,成功撤出被困的大军。

  现在山东义军进退两难,朝廷难道不该想想办法吗?

  官家可知,如果今日坐视山东义军被歼灭,从此以后,再也休想让金国境内汉家百姓心向大宋。”

  赵愭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

  赵愭坐立不安地道:“燕王所言甚是,只是……以朝廷如今的状况,虽有心救援,也有心无力啊。”

  杨沅沉声道:“官家,为君者当以信义立国。救,或许救不出,亦或是损失重大。

  可若不救,朝廷必然担一个背信弃义之名,日后还有谁敢为朝廷效力?”

  赵愭双拳时而握紧,时而松开,半晌方颓然道:“燕王,朕费尽心思,才从陕西战场,撤回九万余兵马。

  如果此时仓促与金开战,之前挽回的损失,只怕又要……”

  赵愭凝视着杨沅道:“朕,不能感情用事。”

  杨沅失望地看着赵愭,轻轻摇了摇头。

  “陛下不愿发兵,臣愿自领一支人马,进入金境,营救义军。”

  赵愭眉头一皱:“荒唐,两淮兵马先是防守,仓促改为进攻,如今又复防守,军心已经有些乱了。

  如果此时再度发兵,出尔反尔,反反复复,损失将何其重也。到那时……”

  杨沅斩钉截铁地道:“臣愿领一支偏师渡河北上。”

  “那不是凭白让你去送死,你让天下人如何看朕?”赵愭一口否决,脸色更难看了。

  杨沅道:“山东义军如今陷于危难,朝廷不能毫无表示。

  朝廷派多少人去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派人去。

  而且有了朝廷的人,义军士气也必然大振,未必就不能闯出一条生路。

  所以,臣请官家下一道圣旨,让山东义军择路南迁,命淮东御前诸军都统制李显忠相机接应。

  这样,不管朝廷救出多少人,总是朝廷尽到了本分。”

  赵愭眉头一皱,在龙书案后踱来踱去,踱了半晌,方沉吟道:“兹事体大,容朕斟酌之后,再做决断。”

  杨沅焦急道:“官家,山东义军孤掌难鸣,此时每一刻都在流血,都在死人,拖延不得啊。”

  赵愭火了,他看到杨沅佩剑上殿,身姿昂然时,心里就已经不太高兴了。

  虽说是自己赐的“三不朝”的殊荣,可你若识趣的话,未必就用了吧。

  而且自进入御书房以来,咄咄逼人,一直在逼迫朕从了他的主意。

  这天下究竟是你的还是我的?

  老师说的对,朕刚刚亲政,威信不足,此番又有了陕西大败,之前被排挤的旧臣必然幸灾乐祸,甚至伺机反扑。

  果不其然,杨沅这就来了。

  他真是为山东义军请命来的吗?

  只怕未必。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这是借机敲打朕,让朕承认陕西惨败,试图夺回兵权。

  赵愭把脸一沉,道:“放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朕难道不该仔细斟酌一番吗?燕王,你这是在逼迫朕!”

  “臣不敢,只是……山东义军等不得了。”

  赵愭寒着脸儿道:“慈不掌兵,燕王是带过兵的人,应该比朕更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今,山东义军处境,朕也为之心忧。但是以朝廷当下局面,实难出兵接应。”

  他看一眼杨沅,“将军”道:“如果燕王果真愿意入金接应,朕可以让李显忠佯动配合,给燕王三千轻骑。

  若事不可为,燕王可仗轻骑迅疾,火速南返。

  如此,朝廷对天下,对山东义军,也就有了交代,如何?”

  赵愭说着,唇角便勾起一抹讥诮的笑意。

  他根本不相信杨沅真会冒险进入金国,这么说不过就是将自己的军罢了。

  如今他顺水推舟,倒要看杨沅如何骑虎难下。

  杨沅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好,臣杨沅,领旨!”

  赵愭一呆,愕然道:“燕王,你……你真要入金营救山东义军?区区三千轻骑,如何可以成事?”

  杨沅沉声道:“用之得宜处,三人也可成大事,何况此去是救人,不是要攻城掠地,三千兵,足矣!”

  杨沅向赵愭抱了抱拳,袍袖一甩,转身就走。

  赵愭呆呆地看着杨沅的背影,直到此时,他还不相信,杨沅放着显贵的王爵身份、富贵豪奢的生活不要,居然真想去金国送死。

  屏风后面,赵谌悄然转出身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11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0/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