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1226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完颜亮狞笑:“建康乃宋朝金粉之地,秦淮河上青楼妓馆林立,风月无双。

  只要攻下建康城,朕十日不封刀,叫将士们玩个痛快!还怕军心士气不能恢复?”

  完颜亮恶狠狠下达将令:“命令,温古孙额都和杨棠,逐手接管淮东军事。

  你对外仍做出朕驻跸于楚州假象,将朕的主力,分批分期,调往淮西!”

  李道称诺而去。

  宋金两国在淮东接触战中,宋军连陷两城,失了地。

  但是,从兵力折损上,却是金国损失更大,和宋军的战损比接近了五比三。

  原因是金国是进攻的一方,而且在山阳南郊的那场野战中,中了埋伏,损失惨重。

  淮东战场就此进入了僵持阶段。

  楚州城里,金国皇帝的大旗还在城头飘扬。

  宝应城里,大宋丞相的大旗也在高竿上飞舞。

  但是两个老六,已经前后脚地潜往西边去了。

  双方的斥候,其实在这一阶段,深入敌后侦察情报的可能已经很小了。

  一则,双方占据地区全部沦为了战区,接受了军事管制,怎么可能容许平民百姓打扮的你走来走去。

  而且,你就算得到了准确情报,也送不出去啊。

  等你迂回辗转,绕过战区,再把情报送过去时,情报中提到的情况,早就不知变成了什么样子。

  这种时候,前方将领还不如没接到这滞后的军情,反而会影响他做出正确判断。

  就如赵构就喜欢对前线具体战役指手画脚进行干涉。

  当年岳飞顺昌战役后,继续向北开拔,已经收复河南,兵锋直抵黄河。

  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决战性的战役大捷成果。

  赵构因此心存疑虑,担心这是金军诱敌深入,于是下旨撤军。

  结果等他的旨意送到岳飞手里时,岳飞已经接连有了郾城大战和颖昌大战,重挫了金军。

  事实证明,赵构的担心是多余的,此时可挟大胜之锐,继续进军。

  可是,圣旨来了。

  而岳飞是干不出“将在外,君命有所受”的事情来的,只得在措词严厉的圣旨要求下撤军。

  而这时,赵构才收到郾城大战、颖昌大战,消灭了大量金军主力的消息。

  赵构大喜,又急忙下令继续北伐。

  结果等他的旨意送达时,宋军已经开始全面执行他的撤退计划并且已经撤军了。

  赵构和前线的消息时间差,在十到二十天之间,他却直接干预前线战事,岂有不败之理?

  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川陕战场上。

  所以,读书人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统兵大将则是尽信情报莫如不信情报。

  双方进入僵持阶段后,杨沅是依据敌我僵持的状态,评估了双方僵持战中的实力,再依据前线斥候观察敌营的细微变化,做出转移淮西的决定的。

  而完颜亮的离开时机,也大抵如是。

  十一月二十六日,杨沅在水师大都督林荣跃亲自率舰队护送下抵达建康。

  建康留守张孝祥、副留守温泫臣率领陪都大小官员前来迎接。

  淮西御前诸军都统制邵宏渊此时移师驻扎于濠州,不能亲自前来,也派了心腹将领,到建康来拜谒丞相。

  陪都官员之众,俨然一个小朝廷。

  这里有好几套官僚系统。

  首先是张孝祥的留守司,统管建康地区一切军政大事。

  然后是地方行政体系,知府、通判、兵马钤辖等。

  接着是总领所,总领淮西财政,负责军队粮饷供应,隶属户部。

  之后就是沿江制置使,负责建康防务,也就是主管军事的副留守,如今就是温泫臣了。

  建康的驻屯大军、水军及沿江州城戍军统由其节制。

  而在其前方,还有淮西驻军,由此构成一前一后,分别依托淮河和长江的两条防线。

  此外,做为陪都,这里还有行宫官员。

  这行宫官员可不是相当于一个大号的驿丞。

  行宫掌握着一部分禁军,而且能够对建康地区的行政和军事进行一定的干预。

  所以,行宫留守判官就相当于一个副留守。

  因此,建康等于是有一个留守、两个副留守,三者相辅,又相互牵制。

  上一次杨沅途经此地,只有张孝祥一人,便衣轻车,前来接迎。

  这一次却是建康诸系统官员全体出动。

  陪同杨沅来建康的,是率领马军司禁军的辛弃疾。

  建康可是虞允文一战留芳千古的地方。

  对于玄学这玩意儿,杨沅还是有点含糊的。

  所以,他也有考虑过带虞允文过来。

  毕竟,这里算是虞允文的福地。

  不过,虞允文可是大宋被打的落花流水时挺身而出,制造了一出绝地反击的奇迹的。

  如今自己去了建康,淮西方面的战斗,会打到那个份儿上吗?

  非得打成那副模样吗?

  再者说,吴挺和辛弃疾都是年轻人,都是锋芒毕露的时候。

  别看在他面前,这两位年轻的将帅,当世的豪杰,彼此间一副“温良恭俭让”的好学生模样。

  杨沅若是离开淮东,这两位只怕未必还能那么“相敬如宾”。

  虞允文就不然了,一位性情宽厚的长者,让他和吴挺打配合,想来彼此会更加和睦。

  到了杨沅如今这个位置,放眼看天下时,考虑的只是大方向。

  具体操作时,对于执行人的能力和性格、执行人之间的关系,才是他考虑的重点。

  所以斟酌再三,杨沅还是把辛弃疾这头猛虎带来了江东。

  “丞相舟车劳顿,着实辛苦了。”

  行宫留守判官王瑞琦做为建康副留守,级别还挺高。

  他算是继张孝祥和温泫臣之下的建康三号人物了。

  等张孝祥和温泫臣与杨沅见礼说话后,王留守立即迎上前,满面堆笑。

  “丞相下榻之处,就安置在建康行宫,还请丞相移驾。”

  杨沅听了,眉头便是一跳。

  行宫?

  那是大臣能随意住的地方吗?

第901章 醉掌天下权

  行宫?

  那是臣子能住的地方么?

  而且,“移驾”?

  “移驾”这个词,也稍显僭越了吧?

  一位行宫留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杨沅心头顿时一跳。

  他不确定,这是王留守的自作主张,还是建康官员们的群体试探。

  这种事,实在是无从判断。

  当初上书朝廷,请求为秦桧加九锡的那位,不就是个昏了头的么?

  如果这是王留守自作聪明,他拒绝与否,建康众官员会有一番解读。

  但若是建康众官员的共同试探,他拒绝与否,也有可能向建康众官员传达一个错误的解读。

  杨沅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飞快地盘算着,应该如何做答方才妥当。

  只是,还没等他想出一个妥善的方案,辛弃疾已经把他那将近两米长、步战马战皆宜的眉尖刀往地上重重地一顿,粗声大气地说起话来。

  “码头风大,既已安排好了住处,那便护送丞相赶紧下榻歇息吧。”

  辛弃疾的高大身材、微胖的脸庞,憨厚的表情,再加上那一口山东口音,可真给人一种毫无心机的粗鲁大汉感觉。

  只有杨沅知道,这位可是既能舞得动青龙偃月刀,也能绣得起丝帕和肚兜,貌似粗犷、心细如发,武能定国、文能安邦的人杰。

  他绝不会不懂移驾行宫下榻的意思,而是在装傻充愣。

  行宫留守判官王瑞琦和建康沿江制置使温泫臣一听杨沅的贴身大将这么说,立即一左一右,虚扶住杨沅手臂,恭恭敬敬地道:“丞相,请!”

  一众官员便骑马的、坐轿的,浩浩荡荡往建康行宫赶去。

  最前方,是行宫禁卫使率兵开道,声势浩大。

  其行其状,俨然便如帝王出巡。

  许多官员,心里就杨沅默允下榻行宫这一举动,开始了种种揣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12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6/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