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1241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杨相公大怒,与官家一起商讨应对之策时,曾经说过一段话。

  杨相公走后,官家便神态大变,说……这是杨相公在敲打他,如果不让杨相公安心,会有杀身之之祸。”

  吴氏急问道:“杨沅说了什么?”

  庆王赵恺当时就参加了那场如何处治李仁孝的御前会议,于是就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笔。

  太皇太后吴氏和皇太后谢氏还有晋王赵璩听了,都很无语。

  杨沅这番话,分明是有感而发,不仅是为李仁孝之罪行定下了调子,而且说明了为何要将他处死的理由。

  从赵恺复述的这番话里,是实实在在找不出一句诱导、暗示之语的。

  官家是怎么联想到已经被人遗忘在宗阳宫中的逊帝赵愭的?

  哦,对了,官家他……脑子有点……

  一想到赵惇的病,殿上顿时又安静下来。

  许久,太皇太后缓缓抬起头,看了看殿里几人。

  “谢氏,璩哥儿,恺儿,这殿上没有旁人,只有你们三人,都是咱们赵家的人。”

  吴氏缓缓地道:“老身有一句早就想说的话,如今你们都在,正好说与你们听听。”

  她深深地吸了口气,声音悲怆地道:“大宋,气数已尽,该亡啦!”

  殿上一片寂静,听她说出如此骇人之语,竟没有一个人露出震惊之色,当场予以反对。

  显然,同样的念头,在他们心里,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吴氏哀声道:“形势如此,还要想些什么?如果我们早些下定决心,恺儿和惇儿也不必做出弑兄的事来了。”

  赵恺又愧又羞,“卟嗵”一声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地道:

  “当时,当时官家已经动了手,官家喊恺儿过去,恺儿不敢不听,糊里糊涂的就……”

  赵恺一个头磕在地上,悲声道:“太皇太后所言,恺儿赞同。

  恺儿以为,咱们提出来,总好过丞相耐心耗尽,自己说出来,更……好些……”

  吴氏看看一言不发的谢氏,说道:“咱们赵家,是夺的柴氏江山。

  如今情势,一如当年陈桥,报应轮回,可见不虚。

  再者说,咱们赵家虽是夺了柴氏江山,但是对柴氏后人,却也是优容有加,不曾亏待他们。”

  吴氏这话倒是真的,柴荣育有七子,前三个是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杀害的。

  四子柴宗训,就是被迫禅让的后周皇帝,后来降封郑王,赐“丹书铁券”,生有五个儿子。

  第五子避祸改姓了,但宋室并非不知道他的下落,也由他去了。

  六子早夭,七子被人收养,其子孙也是繁衍众多,而且在大宋还曾做过大官。

  吴氏仿佛真的老了,少了精气神儿,声音也哑了许多。

  “至于吴越国,人家是主动献国投降的,咱们老赵家对他们更是礼遇。”

  钱俶让国之后,也是封王的。

  而且其后世子孙,富贵荣华,堪比王侯。

  现在的四川宣抚使,即将成为杨沅老丈人的钱端礼,就是钱俶的六世孙。

  “对待臣下,相比于历朝历代,我赵家,更可算是最为宽厚的了。”

  吴氏抬起头来,看了看谢氏,又看了看赵璩。

  “杨沅此人,人品倒还靠得住。如果我们主动让国,能得到和钱家一般礼遇,也就够了。”

  吴氏这样一说,谢氏的神情也不禁松动下来。

  赵璩见他们都把目光向自己看来,漠然一笑,道:“我,没有意见。”

  他指了指跪在地上的赵恺:“从这两兄弟,把他们大哥亲手勒死,我就觉得,赵宋江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赵恺听了,又羞又愧,忍不住又伏地大哭起来。

  赵璩叹了口气,将头仰在了椅子上:“不过,此事暂且不提吧。

  逊帝刚刚离奇暴毙,我们便要让国,杨沅绝不会答应,说不定反要因此怨恚我赵家故意让他难堪了。”

  赵璩说到这里,不禁苦笑一声,似乎觉得想主动让国,反要因此担心激怒人家,而有些荒唐可笑。

  赵璩轻叹道:“此事,先搁一搁,还是想想,如何料理逊帝后事吧。”

  吴氏点了点头,她也知道,现在不是提出这件事的好时候。

  她想了一想,说道:“愭儿,是病死的,他也只能是病死的。”

  皇太后谢氏和赵璩对视了一眼,慢慢点了点头。

  谢氏看了眼羞愧难当的赵恺,先帝这一脉,如今只有他还是个正常的孩子,还能如何加罪于他呢?

  赵瑗血脉的延续,还要指着他呢。

  谢氏轻叹一声,对赵恺道:“起来吧,把太皇太后、本宫和晋王的共同意思,告诉丞相和诸位大臣。”

第912章 一人去而天下动

  逊帝赵愭年未满二十,便因病暴毙。

  朝野间为此多有议论。

  其实在这个年代,因为一场病便早夭的并不少,即便是富贵王侯人家。

  可是,赵愭的身份太敏感了。

  所以,也不怪百姓们“阴谋论”。

  不过,这个“阴谋论”虽然正是事实,只是那下这毒手的人,却也毋庸置疑地成了杨沅。

  没有人会想到,是赵惇那个精神病下的手。

  杨沅也无可奈何,恐怕千百年后,世人也会认为赵愭是死在他的手上。

  哪怕,他有本事写下真相,请太皇太后、皇太后和晋王摁下手印。

  欲承其冠,必承其重的感觉,他算是体会到了。

  不过,此事不仅让忠于杨沅的人兴奋鼓舞,也让一大批人坚定了投向杨沅的决心。

  之前杨沅在建康入住行宫的事,已经悄悄传开了。

  如今再加上赵愭之死,人们不得不怀疑,杨沅图谋皇位的步伐正在加快。

  大宋所有的臣子,都开始面临选择。

  一些地方大臣获悉消息后,立即派人进京打探仔细。

  他们远在地方,不在中枢,要想更进一步,有时候就得看准时机才行。

  拿到准确消息,也就更好看清风向。

  到时,他们就可以为丞相制造祥瑞、为丞相造势,继而向丞相劝进了。

  劝进是要讲究火候的,早了就会如同当年那位上表请求为秦桧加九锡的扬州知府一样前程尽毁。

  晚了就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一点好处也捞不到。

  所以,他们需要窥准了时机。

  ……

  杨沅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成了最大的犯罪嫌疑人。

  但这种事无可辩驳,越描越黑的事儿,他只能认了。

  他在忙着为逊帝的暴毙张罗后事。

  首先由皇帝下诏,明传天下,说明逊帝是因暴病不治身亡。

  同时加强了临安乃至对于地方的监视。

  虽说赵愭称帝时间不长,不会有太多党羽,但也难保没有什么人借赵愭的旗号借机生事。

  此外,就是丧葬礼仪和历史定位。

  逊位的皇帝,其身份介于“太上皇”和“废帝”之间,这丧葬规格就需要斟酌。

  杨沅直接拍板,以帝王之礼下葬,谥号、庙号全都给他。

  如此一来,礼部也忙碌起来。

  正跟新金使团谈判的礼部尚书陈维清只能暂时结束谈判,回来主持一系列治丧仪。

  新金使团研究了一下,得嘞,也不用大宋派遣“告哀使”去新金了。

  他们直接摇身一变,就成了新金帝国派来的“吊祭使”,参与一系列治丧活动。

  上官骆和李东楼去参加吊丧,珠珠和完颜青凤、李芫芷可算是放飞自我了。

  遍游临安风光也就罢了,还通过去“三元珠宝铺”买珠宝,渐渐和杨家人搭上了关系。

  乌古论盈歌一瞧这三个小蹄子,就知道她们不怀好意。

  不过,到底是同乡加亲戚,自己的父兄还在新金王朝担任重臣呢。

  所以,盈歌便主动接洽,邀请她们到杨府做客。

  三人曲意巴结鹿溪,倒是很快和杨家人打成了一片。

  ……

  “小妹,是不是百日之后,姐姐就可以离开宗阳宫了?”

  一见前来探望她的钱星若,钱青鸢就欢喜地问道。

  虽说这三十六美人儿早就和赵愭没有接触了,可这事儿外界不知道啊。

  所以,妃嫔留宫百日再予遣返的规矩还是要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12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41/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