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176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卑职在。”

  “坐吧。”

  “太尉面前,哪有卑职的座位。”

  秦熺淡淡瞟他一瞬即:“本枢使看过你的甲历了。”

  秦熺点了点面前那厚厚的一撂卷宗

  “你是绍兴十三年被派往金国的。”

  “是!”

  “本枢使是绍兴十八年迁知枢密院使的。那时,你去北国已经五年了。”

  秦熺看着杨沅,赞赏道:“这些年,你在北国屡次功劳啊!”

  杨沅欠身道:“太尉谬赞了。卑职只是潜伏敌后,窥探消息,战场杀敌还是要靠太尉运筹帷幄,靠我大宋官兵上下用命。”

  秦熺漠然端起一杯茶,拨了拨茶叶,又轻轻一吹,呷了一口。

  杨沅看在眼里,眉头微微一挑,沏的炒茶?

  这沏茶法流行的这么快么?

  就连秦熺都改用沏茶法喝清茗了?

  杨沅忽然有些懊恼起来,他娘的,我还是百密一疏啊!

  我既然断定这清茗的饮法会快速流行起来,炒茶啊、功夫茶的茶具啊什么的……

  我当时就该包下一座茶山来!

  亏了亏了,这是多大的利润啊!

  商人们的鼻子最是灵敏,我若现在布局,只怕已是来不及了!

  ……

  杨沅离开孤山别业,前往枢密院报到的时候,李师师也与他同船离开了。

  不过,登岸之后,李师师乘了车,却没往仁美坊里去,而是待杨沅一走,就换乘了快马大车,直奔狮峰山去了。

  这半个月,她都在孤山陪伴杨沅,也不晓得她的茶山和茶具作坊的生意有没有迟滞。

  西子湖畔群山之中,一座狮峰山林木葱茏,一处处茶园碧绿苍翠,九溪十八涧蜿蜒其间,流水潺潺,云雾缭绕。

  李师师带着陈二娘,在茶具作坊的大掌柜和茶园大执事的陪同下,漫步山间,就见村姑们肩背茶篓,穿梭园间采茶,一切有条不紊。

  师师摘下“浅露”,微微点头。

  她找的这大掌柜和大执事,还是很负责的,也是有能力的人。

  她半个多月没有理会这边的事了,一切也都照常发展着。

  随着清茗迅速占据市场,先行一步的她,利润几乎是在一天一个样儿的增长着。

  当然,这是因为一种新茶刚刚成为市场主流,等整个市场稳定下来,就不可能有这样恐惧的增长速度了。

  但那时的利润基数之大,恐怕每天的进账都是一个惊人数字了。

第169章 官家无故至此,罚金一镒

  茶具作坊大掌柜彭涛、茶园大执事余林擦着汗,气喘吁吁地追上来。

  彭涛呼呼地喘着,笑赞道:“大娘子好生了得,咱老彭和余执事紧追慢赶的,都不及夫人你随意漫步,如此轻松。”

  李师师听了也是一怔,这才意识到自己今日登山竟如履平地,气息平稳,丝毫不喘。

  难道这是因为……

  她心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想起那个小冤家,心头不禁一阵甜蜜。

  她在清茗还未大行其道时,便果断包下大片茶园,还建了茶具作坊。

  因为她看准了这是必然赢利、暴利的一个产业。

  其实以她的财产,不做经营,也能自在一生。

  当时只是想着已经搬离了绣坊,此后要找玉叶这样一个可以说说话儿的人都没有,实在过于冷清了一些,不妨弄点产业玩玩。

  如今么……

  那厢有个知情识趣的小情郎,这边红红火火日进斗金一处产业,如果老牛鼻子传下来的功法真有那么神奇,能让我有一个孩子,那这产业可就不是闲极无聊的一处游戏之作了。

  这样的日子,何等逍遥。

  那小傻瓜,还想让我跟去他家,就不提我比他大了太多,今后如何自处呢?

  我李师师岂是甘居人下之人?

  伏低做小,取悦正妻,吾不愿为之。

  阴谋诡计,取而代之,吾不屑为之。

  就这样也挺好,悄悄地陪着……那只小牛犊子!

  李师师想到妙处,不禁微微一笑。

  才分开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已经开始想他了。

  不过,杨沅不但要去枢密院报到,接下来还要回青石巷解决之前的一系列麻烦。

  她便是心中再想,这个时候也不会一味痴缠着他。

  适当的放手,才能更牢地拴住他的身心。

  彭涛和余林都是五十出头的老汉了,瞧见李师师脸上漾起的甜笑,不禁赶紧扭过了脸儿去,不敢再看。

  这位李夫人容颜之美,实是他们生平所见第一。

  半个多月不见,李夫人竟似更加年轻、更加美丽了几分。

  这也罢了,她的神情气质也变了,比起原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多了几分人间烟火的神韵,就更加叫人抵挡不得了。

  他们都是有了孙儿、孙女的人了,不敢看,可不敢看呐……

  ……

  内朝西北方向,凌虚楼。

  这里不属于外朝,却也在内廷之外,是毗邻内廷后建造的一处地方。

  楼前有一块杵在门口中央的金字大牌,上边两列大字:官家无故至此,罚金一镒。

  这是内尚书省的所在地,楼中女官均称‘内夫人’,即皇帝机要秘书。

  这些女官并非皇帝妃嫔,而且能成为女官的,大多岁数都不小了。

  但也不排除其中有些年轻的内夫人,姿色也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在此楼办公的女官,俱都身着男装。

  众所周知,女子穿男装,会凭添几分俊俏。

  如果被皇帝看见,万一起了兴致,那女官又求之不得,不免坏了宫里的规矩。

  所以,自内尚书省设立之始,门前便有这么一块招牌杵在那里。

  对皇帝,自然不可能有太重的惩罚。

  不过,除非是个泼皮皇帝,否则见了这牌子,但凡还要面皮的,也就回了。

  几位内侍临监提着黄袋子,正走进凌虚楼。

  那黄袋子里是百官上的札子,要先交付内尚书省,由直笔内人这些女官加以整理归纳,再进呈天子。

  女官们负责登记、抄录部分有保存意义的文书,若有不痛不痒请安问候的,那就直接为皇帝代笔批复。

  肥玉叶提着新鲜的螯蟹、石榴、葡萄、橘子,走到凌虚楼前,抬头望了望,举步走了进去。

  此时的大宋,还没有中秋吃月饼的习惯,而是食月羹。

  月羹是以桂圆、莲子、藕粉等为原料烹制,做成满月的形状。

  这玩意儿不方便送礼,所以在临安,时兴赠送的就是玉叶姑娘提的这几样。

  中秋,朝廷是放假一天的。

  不过朝廷枢要部门,一般要到午后才散衙,此时的凌虚楼中,内夫人们仍在忙着各自的事情,只是比起平时,难免散漫了些。

  她们都认识这位内尚书的干女儿,纷纷和玉叶打着招呼。

  玉叶姑娘含笑应付着,走到了殿阁的最后面。

  折夫人年纪大了,所以她的签押房就设在一楼,免得受那攀爬楼梯之苦。

  “玉叶来啦!”

  常年掌理内尚书省,让折夫人的容颜,不自觉地便带上了几分严厉的威仪。

  不过,看到肥玉叶,她还是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来,这边坐!”

  折夫人招呼着肥玉叶,搁下毛笔。

  她穿着一身男式的圆领长袍,头裹纱罗软巾,鬓角已然斑白。

  “玉叶,这几天在忙什么?”

  “还不是在为前几日那事善后么。”

  玉叶在椅子上坐下来。

  她是枢密院机速房的人,而折夫人就是内廷负责与之对接的人。

  因为枢密院报呈宫中的,涉及到全国军情而非只是谍报,很多东西都要经过尚书内省整理、登记,再报呈天子。

  同时,两人又是干娘义女,关系就更亲近了。

  折夫人在这次事件中,能及时抓到传递物件的点灯人及其同党,就是因为事先肥玉叶向她透露了消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1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