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436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杨沅虽然不能为了今夜之变事先做什么准备,但是对于官家每年上元的巡游路线,他却早已了解的明明白白,而且都踩过点了。

  卖鱼桥距离香积寺码头并不算远,御船沿运河一路行来,过了卖鱼桥,卖鱼桥的人就可以撤防了。

  御船继续向前,便是香积寺码头,官家由此登岸,去香积寺上香,然后换乘御辇,由陆路回宫。

  比起今晚提前赶去香积寺附近埋伏起来,去卖鱼桥领着街道司的人维持秩序,确实耽误功夫。

  不过,御船求的是稳,观的是灯,航速本就不快。

  皇帝登岸、再往香积寺去,大队人马前呼后拥的,更是快不起来。

  杨沅稍一计算,就知道从卖鱼桥撤防再赶去香积寺,完全来的及。

  杨沅现在可不敢拒绝沈之诚的安排,万一沈之诚恼羞成怒,再想出别的法子,给他安排一个无法拒绝的去处,那才糟糕。

  沈之诚见冷羽婵发怒,肥玉叶也神色不善,不免便有些生怯。

  他想羞辱杨沅,只是为了讨好张宓罢了,可肥玉叶和冷羽婵他也不想得罪。

  眼见两人如此维护杨沅,沈之诚正想打退堂鼓,杨沅就站起来,点头哈腰地主动应承下来。

  沈之诚一见,顿时又支棱了起来。

  沈之诚端着架子,拿腔作调地道:“嗯,那么杨准备这就赶去吧,你负责的路段若是出了纰漏,可是要受责罚的,今晚务必小心。”

  走出肥玉叶的签押房,沈之诚才不屑地撇了撇嘴:“嘁,原来是个软骨头,居然要两个女人替你出头,什么东西。”

  沈之诚走出几步,忽又站住,满面狐疑之色:“不对啊,肥承旨和冷承旨为何对他如此维护?难不成……嘶……”

  沈之诚忽然想到了为杨沅挂冠而去的薛冰欣。

  薛冰欣和冷羽婵、肥玉叶,还有杨沅,三女一男原本可是同属一房。

  沈之诚心中顿时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难道她们竟然是……三马同槽?”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沈之诚心里顿时酸的不行。

  呸!长得俊了不起吗?

  签押房里,冷羽婵气愤地道:“二郎何必怕他,张宓只是去激赏库坐了几天,便高升去了临安府。

  他们不把你官复原职也就罢了,安能如此欺辱。”

  杨沅笑道:“不必生气,春试就在二月,也就还剩一个月的时间了,我在这枢密院里本也待不了几天,还和他们计较什么。”

  冷羽婵一听,顿时转嗔为喜,对啊!我男人是要去考进士的!

  别看她现在已经是官,对于考进士一样崇拜的很。

  经过大宋近百年的宣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了。

  肥玉叶把他二人的对话都听在了耳中,不禁好奇地问道:“杨沅,你有几成把握考中进士?”

  杨沅还未答话,冷羽婵就已挺起胸膛,自信满满地道:“几成?十成!二郎可是解元公。”

  肥玉叶拿笔往门口一指,喝道:“出去,都给我出去。我现在看见你们这对狗男女,就不烦别人!”

第388章 满江红

  卖鱼桥横跨于运河之上,照理说皇帝的御舟只会从桥下穿过,直奔香积寺码头,不会在这里停留。

  但天子心意,谁说的准呢?

  万一官家一时兴起,想要停船上岸,与民同乐一番呢?

  哪怕这只是万一的可能,那么对于这种可能就得做好预案。

  所以贵人出行,人们看到的只是他出现的那一刻、那一地。

  前前后后、内内外外,却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做了多少事。

  从桥边到桥面,从桥面两端的路面,凡有坑洼处,全都用黄土垫平、夯实了。

  如果官家兴致来了,于此登岸乘车,务必得保证皇帝的御辇四平八稳,没有丝毫颠簸。

  路边备好了水桶和喷壶,在皇帝御舟抵达上一站时,这里就得开始“泼水”。

  所谓泼水,就是用带莲房状喷头的喷壶把地面湿润一下,免得有风刮起灰尘,迷了皇帝老爷的眼睛。

  这就是“黄土垫道、净水泼街”了。

  杨沅赶到时,清道司的杂役正在垫平坑洼、夯实路面。

  杨沅亮出腰牌,又向清道司的人又询问了一下情况。

  由于皇帝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上元节出巡,所以各种预案早就完善了。

  不仅清洁路面早有定制,就算皇帝一旦在此登岸,如何迅速隔离百姓,如何有条不紊地撤至外围,如何和皇帝的内卫、侍卫进行换防,都有详细预案。

  杨沅听了一遭,放下心来,叫他们自去用心做事。

  杨沅去桥头的茶摊要了壶热茶,坐在那儿有滋有味地喝起茶来,顺道儿还和那位三旬上下,身材墩实、貌相憨厚的摊主唠起了家常。

  杨沅东问西问的,那摊主对于小民生活还没他熟悉,实在编不下去了,只好讪讪地亮出腰牌。

  他苦笑地对杨沅道:“卑职实为此处军巡铺的押铺,并非卖茶的。上官所询,卑职也说不清楚。”

  原来是军巡铺的押铺官在此冒充茶摊摊主,与民同乐嘛,老规矩了,了解。

  杨沅一笑,也就不再问了。

  ……

  下午,未时末,慈眉善目的静海和尚找到了班荆馆驿丞陆文翰和馆伴使于吉光。

  “老僧作为日本国代表,此来大宋一月有余,承蒙诸君不辞辛劳殷勤款待。”

  静海和尚笑容可掬地道:“明天一早,我们就要离开了。

  临行之际,准备了一点小小礼物,赠送给班荆馆上下所有人。

  还请两位召集所属,老僧要把心意亲手赠予他们。”

  陆文翰和于吉光自然连声推辞。

  静海和尚笑道:“不过是些不值几个钱的小礼品,只是聊表老僧的谢意。

  陆驿丞、于馆伴,你就莫要再推辞了。”

  陆文翰和于吉光见推辞不得,便把班荆馆里的人都喊了来。

  早有几个使团中人带了几口大箱子到厅里,静海和尚和吉田政厅官逐一赠送礼物,鞠躬道谢。

  那些驿卒和国信所的执行兴高采烈地排队领取礼物。

  大楚接过礼物,包装倒挺精美,只是轻飘飘的,心中便有些不喜。

  从前边退下来,还没完全离开日本使团人的视线,他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包装。

  一柄带着香气的竹骨折扇、一方绣着青竹的丝制手帕。

  大楚见了脸色便是一垮,真他娘的小气,好不容易送回礼物,一点也不实惠,还不如直接送我一个热气腾腾的肘子……

  趁着静海和尚与吉田政厅官在班荆馆前边的会客馆内逐一赠送礼物、鞠躬道谢,柳生四十竹带着十六名宋人服饰的忍者,已经悄然逾墙而出。

  由于班荆馆的人都集中起来去领礼物了,他们顺利离开,不曾引起馆中人的注意。

  等他们离开一段时间,便三三两两各自散去。

  今天进城过元宵节的百姓很多。

  他们三三两两扮成寻常百姓,有老有少。

  只要沿途闭口不言,不叫人听见他们说话,便不用担心被人识破身份。

  至于进城的路线和水陆交通方式,他们这一个多月经常随静海和吉田两位使节四处访问,倒是早就熟了。

  ……

  北宋的时候,大宋天子与民同乐是在皇宫的宣德楼上设宴,欣赏潘楼街和御街的花灯。

  在宣德楼的下面,潘楼街的北侧,临街建看台几十座,宰相、副相、枢密使、六部尚书及其家眷则在此就坐。

  皇帝在楼上观灯,大臣们在楼下看台上观灯。

  但南宋宫城的位置比较“别致”,它在整个临安城的东南角。

  大臣们上朝如果想走正门都得绕一大圈儿,更不要说观灯了。

  它前门是南水门,左面是凤凰山,右面是北水门,后面是六部衙门所在地,在哪儿摆灯市?

  所以才有了运河观灯。

  如此一来,皇帝就得携妃嫔和皇养子从宫城出来,走北水门,乘御舟沿护城河先往北去,绕到城池最北面要进入内运河的外码头。

  在此,汇合有资格伴随皇帝观灯的众大臣,一起乘船再进入城内。

  右相秦桧、左相沈该、副相万俟卨、枢相秦熺、六部尚书及其家眷,则或乘舟、或乘车,自行赶往汇合地点。

  秦桧和秦熺父子并未结伴而行。

  秦桧乘车、秦熺乘船,分别从水陆两条道赶往了城北码头。

  实际上,他们是在这个过程中,为自己留了后手。

  一旦计划出现意外,必须外逃,则随机应变。

  陆路可行就走陆路,水路可行就走水路,趁着城中大乱,尚来不及反应,他们就能抢先一步离开。

  为此,他们一直暗中经营的潜势力,已经全部调动起来,随时接应他们逃往建康。

  乘着四马的轻车,缓缓行走在御街之上,秦桧从半卷的帘笼里看着热闹繁华的街市。

  运河沿线两岸,早就彩棚高搭,华灯处处,被游客行人拥挤不堪了。

  御街不是主要的观灯区,尽管如此,此刻行人也多,摩肩接踵。

  秦桧忽然想起了他做乡村教师的那段日子。

  “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

  秦桧抚须微笑,今日事成,老夫就是大宋真正的主人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4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6/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