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438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船,靠岸了。

  船体轻轻地一碰埠头,画舫轻轻一震,玉腰奴彷徨的心也是轻轻地一跳。

  她决定,还是听杨沅的,搏它一搏!

  ……

  上元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追求。

  地下秘室里的藤原姬香,祈求着她能够离开幽禁和黑暗,重返自由的光明。

  画舫上的玉腰奴,祈盼着能走下飘泊的画舫,从此脚踏大地,开始全新的生活。

  看台上的男人们,希望能够看到好多好多的漂亮姑娘,最好再有一两个不慎走光的。

  只有临安府的乔贞、张宓、刘以观等官员们,希望这个上元夜最好什么都别发生。

  临安城中,早已动员了各厢公所、各军巡铺的所有人员。

  他们埋伏在一个个坊巷的隐秘处,身边是云梯、火叉、钩枪、水桶、沙土……

  临安城里各处建筑多以竹木为主,今夜又是灯火之城。

  他们最怕的,就是火德大宋今晚太火德了!

  一旦失火,也不知要有多少屋舍烧毁,多少人口遭殃。

  作为这座天下繁华之城的管理者,他们责任重大。

  今夜临安府所有大小官吏,全都派了出去,分区分片,各负其责。

  乔贞乔府尹亲自负责全城防火事宜。

  刘以观,原临安府司法参军事,曾经和杨沅一起为秦相府找猫的那位法官。

  现在他已晋升为临安府通判南厅,今晚他负责全城的交通疏导,谨防出现踩踏事故。

  原宣旨院长张宓,现如今是临安府通判北厅。

  由于之前没有过基层管理经验,现如今配合刘以观。

  他负责治安事宜,主要是处理有人趁乱调戏妇女、偷窃钱财、拐卖儿童等事务。

  乔贞下令,在临安各处居民坊巷里,搭设“影戏棚子”。

  从各大瓦子勾栏,征调影戏艺人,分赴社区,表演影戏。

  影戏艺人借助灯光、手势、纸人和皮影在布景上投射出简单有趣的动画。这是最能吸引小孩子的娱乐活动。

  由此可以把坊巷的小孩子们吸引在他们所在的社区之内,尽最大可能地防止他们出现走失或被拐卖的现象。

  临安城中各处繁华所在,比如今夜的运河沿岸还有御码头这种地方,则在街角设立了“示众台”。

  但凡有小偷或者“挤神仙”的人被抓到,特事特办,无需审讯,无需断案,立即拉上示众台,先打一顿板子,然后就绑在柱子上示众,以此震慑宵小。

  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角度,看到的便是一个不一样的临安上元夜。

  杨沅站在“卖鱼桥”上,不等驿兵快马传报,便看到远处有巨大的御舟已缓缓驶来。

  杨沅立即一声令下,清道司的人员马上封锁了两侧桥头,禁绝一切车马行人通行。

  杨沅也迅速向左侧桥头走去。

  桥左,便是香积寺码头的一侧。

  天子御舟行于此,岂能允许有人站在桥上,踏在天子“头上”。

  宽敞的桥面一时清净无比,两岸桥头等着通行过桥的百姓却是越来越多,渐渐汇成了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的长龙。

  但,所有人都很安静。

  谁都知道天子御舟将至,谁人敢在此时高声,哪个敢在此时多事?

  没看到桥头两侧按刀而立的官兵虎视耽耽么?

  御舟越来越近,船上的宫廷雅乐丝竹之声随风而来。

  灯光下,飘零的雪花映着那般巨大的御舟,有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

  临安天气是比较暖和的,再加上这时的大街小巷无一处不是热闹的人群,所以掉在地面上的雪花,只消片刻便不复存在了。

  但它在空中时,却依旧如北国夜里的雪花,有着一种梦幻的优雅。

  万一的可能没有出现,皇帝没在此处上岸,御舟自桥下穿行而过,继续缓缓向前,驶向了香积寺码头。

  当那庞大的御舟全须全尾地驶过大桥,桥头两侧清道司的执役便把手中的小旗用力地挥了下去。

  拦在桥头的绳子放开了,等在两侧的百姓们“轰”地一声,如同开了闸的洪水,向着大桥上流泻过去。

  “哎哟,哪个狗娘养的摸我屁股!”

  “别扯我的褡裢!”

  “小心孩子、小心孩子……”

  惮于皇威,方才一直不敢妄动的泼皮流氓,趁着乍然的混乱出手了。

  厢公所、军巡铺的的执役凶神恶煞地挥舞着铁尺和皮鞭,如狼似虎地冲进了人群。

  “诸位辛苦,现在这时辰,也还来得及带上家人,观灯过节,大家这就散去吧。”

  杨沅笑吟吟地对清道司的小吏说了一句。

  那小吏拱手还礼,笑道:“上官辛苦,咱们的差使总算顺顺当当,没出纰漏。”

  两人说笑几句,那小吏便大声吆喝,安排清道司的人员就近解散。

  杨沅一转身,便汇入滚滚的人流,不消片刻便没了踪影。

  运河一带的游人太多,在这一带不管是乘车还是骑马,此时都不如步行更快。

  杨沅在人群中急步穿行,路上看见一个“挤神仙的”,他都没管。

  本来就没时间,而且看那位大娘子还挺享受的,明明她快走两步,就能摆脱那个混混,可她偏要磨磨蹭蹭……

  上元夜,太多人在放纵欲望。

  香积寺码头,仓储区尽头。

  杨沅此前驻扎于此,等那入住香积寺,与圆慧方丈“辩经”的静海和尚时,曾仔细勘察过这个不大的内河码头仓储区。

  在这个喧嚣热闹的夜晚,这里比平时更加的寂静。

  因为就连码头工人今天都放了假,加入了狂欢的行列。

  杨沅到了仓储区,回头观察了一下,便迅速没入其中。

  等他再度出现,已经变成了一个长须飘飘、道骨仙风的道人。

  一袭青袍,头戴混元巾。手执一根竹杖,竹杖芒鞋,肩后斜背着一个行囊。

  此时他,宛如刚刚抵达临安,还未及寻得一处地方落脚的行脚道人。

  他往香积寺方向看看,便脚步轻快地走了过去。

  荷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道士,当然也是可以去庙里打秋风滴。

第389章 香积寺

  天子御舟抵达了香积寺码头,赵官家带着“最宠爱”的刘婉容,以及普安郡王赵瑷、恩平郡王赵璩,尚书右仆射秦桧、尚书左仆射沈该,参知政事万俟卨,还有六部尚书及其部分家眷,陆续下了船。

  皇后吴氏近日着了风寒,因此未能伴驾同行。

  由此再往香积寺去,距离并不远,因此等众人上了岸,赵官家便与众人步行而去。

  香积寺前,方丈圆慧一身大红袈裟,领着寺中一众高僧大德,恭立等候着。

  圆慧方丈满面红光,倒不是因为官家来此进香而兴奋。

  官家每年上元节都要来香积寺上香,第一次时他诚惶诚恐,如今就从容多了。

  他兴奋是因为和日本的静海和尚谈成了一桩大买卖。

  在他二人运作之下,临安香积寺和博多大山寺已经正式建立了“参学”关系,以后双方以经常互派僧侣,到对方禅院参研佛法。

  借助这种关系,双方可以在互派僧侣时携带大批财货,以信众捐赠的名义带过去。

  双方是互派僧侣参学,那就不是商业活动,不受两国经商的诸多限制。

  所带的物资是信众的捐赠,那就不用向两国朝廷缴纳一文钱的税。

  这是何等巨额的财富啊!

  虽然由于香积寺的主供佛是紧那罗菩萨,香火本来就旺,但……谁又会嫌钱多呢?

  以后,香积寺将成为临安最大的“长生库”,高息放贷产,用钱生钱……

  官家每年来香积寺上香,这就是香积寺最大的保护伞了!

  黄罗伞盖下,赵官家龙行虎步,迎着飘零的雪花,看在圆慧方丈眼中,宛如一座移动的金山。

  圆慧不禁高宣一声佛声,双手合十,与众高僧齐齐迎了上去。

  香积寺山门两侧由皇城司亲从官以人墙的方式隔开了十七八丈的距离。

  进香的香客、游玩的行人全被隔在这两道由亲从官组成的人墙之外。

  皇城司亲从官和亲事官不同。

  亲事官就是杨澈、寇黑衣他们之前的身份,是要出外勤的。虽说亲事官也看重身高、长相,但还不是特别的严苛。

  而亲从官则不然,亲从官实际上就是皇家卫队兼仪仗队。所有的亲从官,高矮胖瘦几乎一模一样。

  他们穿着鲜艳的戎服,手执森寒的刀枪,肃立如山。

  一时间人群中许多的大娘子、小媳妇儿,连官家都不看了,目光只在一个个昂然肃立的皇城司亲从官身上打转,宛如选妃一般品头论足,时而吃吃羞笑。

  柳生四十竹佝偻着背,拄着拐,扮成一个老叟模样。一个年轻忍者扮成他的孙儿,搀扶着他,站在人堆儿里。

  柳生四十竹也抻着脖子看向前方,仿佛很多第一次看见官家的百姓,一脸的激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4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8/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