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535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九个血浮屠骑士又策马急追了一阵,向路上的商贾行人询问,却始终没有辛弃疾一行人的消息。

  辛弃疾一行人都骑着马,这么明显的一支队伍,如果有人看见,不该没有一点印象。

  很显然,他们已经离开了官道。

  要么是发现被人跟踪因此躲避,要么就是他们虚晃一枪,实际的去处并不是济南府。

  不管是哪个原因,这都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

  九个血浮屠骑士对于辛弃疾一行人,本来未必就怀疑是刺客同党。

  他们只是抱着一种反正顺路不妨一查的心态。

  万一真有问题,顺手就能立个功劳。

  万一真有大问题,那更是奇功一件。

  现在因为辛弃疾一行人的突然消失,他们心中疑心更重,倒是有心要查个清楚了。

  领头之人略一思索,便喝道:“马号!”

  一名形容粗犷的骑士提马上前。

  领头之人道:“我们两人一组,分别向左右乡间岔路去打探一番,为免错过与‘白隼’的联系,你先往济南去。

  我等追索无论有无结果,最迟傍晚时分,一定赶去济南与你汇合。”

  马号听了心里就有些不太乐意。

  万一刺杀皇帝的刺客,真就是我们这一路追踪过来的那些人,这是何等大功?

  可是九人之中他的资历最浅,上司有所吩咐,他心中纵然不愿,却也无可奈何。

  马号答应一声,先把毡帽压低些,才一提马缰,顶着热辣辣的太阳,沿着大道向前而去。

  其余八人则约定分头搜索到傍晚,无论有无消息,都直奔济南城汇合,然后便两人一组,分别向乡间岔道驰去。

  ******

  五千金兵护送着宋国使团抵达了济南城。

  济南尹仆散忠义率领济南府大小官员以及当地士绅,顶着烈日前往迎接。

  当地官绅在城门外搭了迎接的彩棚。

  彩棚虽然有遮阳的作用,到底不及城门洞里凉快。

  官员们就三三两两地在城门洞下闲聊,直到前方有快马传报。

  最多再有一柱香的功夫,宋国使节就要到了。

  他们这才走出城门洞,站到彩棚下恭候。

  士绅队伍中,以辛赞辛老爷子为首。

  官员队伍,自然就是以仆散忠义这位济南尹为首了。

  孔彦舟当初在颍州时被杨沅打出的皮肉伤已经养好了。

  如今他已经不至于叫人一瞧,就是一副鼻青脸肿挨过揍的模样,便也不怕抛头露面了。

  眼见将到城门下,前方有彩棚高搭,孔彦舟急忙翻身下马,把马缰绳随手往随从手里一扔,便快步迎了过去。

  济南尹仆散忠义在完颜亮面前可比他孔彦舟还要有份量,孔彦舟岂敢对这位重臣失礼。

  走到近处,孔彦舟又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竟然是前开封尹辛赞。

  孔彦舟本是一介江洋大盗,行军打仗的法门,他倒是在长期作战中无师自通了。

  可是对于各种行政事务,就实在一窍不通了。

  因此他在担任开封留守的时候,很多本属于他负责的政务都是甩给辛赞的。

  辛老爷子倒也没有怨言,替孔彦舟承担了不少政务。

  因为这一层关系,两人同在开封任职时关系还不错。

  此时一见辛赞也在,孔彦舟脸上的笑容更盛,连忙上前抱拳施礼道:“哈哈哈,仆散大人、辛翁,久违了!久违了!”

  仆散忠义笑道:“咱们自家人,客气什么。”

  辛赞微笑拱手道:“巨济,你与老夫可是经年未见了。这一次你来济南,无论如何都要小住两日,叫老夫略尽地主之谊才是。”

  巨济是孔彦舟的字。

  金人入主中原之后,把中原文化一股脑儿学了去,处处以汉家风度为荣。

  孔彦舟便也附庸风雅,花了一笔钱,托了一位大儒,给他取了个字。

  孔彦舟遵照完颜亮的密旨,正打算在济南府搞点事情,摘了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的项上人头。

  纵然没有人邀请他,他也要找个理由在济南小住几天的。

  如今一听辛赞相邀,正中他的下怀。

  孔彦舟和仆散忠义飞快地对了一个眼神儿,便哈哈笑道:“孔某与辛翁一别经年,心中甚是惦念。

  如今这鬼天气,一路下来,都快晒掉我一层皮了,正想在济南府歇息两日。”

  仆散忠义笑道:“好啦,等你住下,再与辛翁叙旧不迟。宋使下车了,孔将军还请为我二人引荐。”

  前边,朱宋璋已经请杨沅下了车。

  杨沅和寇黑衣这对宋国正副使节,在朱宋璋这位金国接伴副使的陪同下,缓步走来。

  仆散忠义一见,忙与辛赞一起,在孔彦舟的陪同下向杨沅迎去。

  双方顶着烈日,简单寒喧了几句。

  杨沅笑吟吟地道:“杨某本以为江南炎热不堪,却不想这山东的日头更加毒辣。夏季出门还真是一趟苦差使啊。”

  仆散忠义笑道:“不瞒杨学士你说,忠义本是北人,比你杨学士更不耐热。

  今日若非是杨学士大驾光临,忠义还泡在大水缸里呢。”

  他撸起袖子,向杨沅展示了一下他的胳膊,道:“这盛夏我就是天天泡在水里过来的。

  喏,你看,我都快泡‘浮囊’了。”

  辛赞本是北宋年间的一位进士,如今看到宋国来的学士,心中格外亲切。

  辛赞便笑道:“仆散大人对于杨学士的到来甚为重视,特意把‘泺源堂’辟作了馆舍,作为杨学士下榻之处。

  那“泺源堂”里流水淙淙、泉眼处处,又有浓荫如盖,倒是清凉许多。

  咱们不妨这就去‘泺源堂’,先请杨学士安顿下来,再为贵使接风洗尘。”

  于是,双方便各自登车骑马,在一众官员、士绅陪同下,车轿络绎地往城中而去。

  孔彦舟的五千大军自然是不能进城的。

  五千个兵还好说,五千匹马在城里可没有它们驻扎的地方。

  仆散忠义早在附近设下几处安营扎寨的地方,并且备下了粮草。

  这些事自然有济南府推官刘十九和孔彦舟军中将领接洽安排。

  只是,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五千精骑分别安排在了四处,分别在济南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一旦有事,骑兵就可以迅速散开,对这座城池形成封锁之势。

  ******

  “泺源堂”建于北宋时期,原为当地官绅的一处别业,并非公署。

  济南城里原本是有北宋时期官府建造的馆驿的,但是早已被金国官府挪作了他用,一时也腾不出来。

  仆散忠义这才把建在趵突泉旁边的这处园林“泺源堂”临时充作了馆驿。

  偌大一座城池,居然没有馆驿,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不过这种现象在金国却很普遍。

  金人崛起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所以底蕴严重不足。

  这也是他们入主中原后,上层迅速被汉民族文化同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在这一块上,于金国上层贵族而言根本就是一块真空地带。

  完颜阿骨打,听着很遥远,实际上却不过就是三十多年前的人物,你就说这金国的底子薄不薄吧。

  那时候,宋国使节出使金国时,金国连城郭、宫室都没有,就更不要说馆驿了。

  当时接待外国使节,都是在完颜阿骨打自己家里。

  设宴款待时,阿骨打家里的酒器食具不够了,赴宴的各位大臣是从自己家里自带餐具和酒水过去的。

  而酒宴上端菜斟酒的就是完颜阿骨打的妻妾。

  那时候完颜阿骨打的家还不如中原一个小地主的家里气派,主打的就是一个朴实无华。

  当时的阿骨打和其他金国贵族比,唯一的不同是,他家里会摆一把用黄色丝绸包裹的椅子,以示这位“座者”是皇帝……

  当时的宋国使者还惊奇地发现,金人讨论事情的时候,通常都是小贵族先说意见,大贵族综合小贵族的意见再加以讨论,最后商量出一个大部分人赞同的意见。

  而这些大小贵族们商量事情的地方,居然不是阿骨打的家里,因为房子实在太小了。

  他们通常是在河里一边互相搓着背洗着澡,一边就把国家大事商量妥了。

  有一次宋国使节正和完颜阿骨打讨论严肃的外交事宜,竟然有一个女真百姓跑来邀请阿骨打去他家里吃饭,原因是他今天上山,幸运地打到两只野鸡。

  现在不同了,三十年后的今天,完颜亮在规划扩建燕京城的时候,就划出了单独区域,修建接待外使的馆驿。

  不过,那是燕京城。

  金国地方上很多地方仍然没有馆驿,也没有专门的馆驿人员。

  如今以“泺源堂”作为招待宋国使节的所在,但是招待人员也是七拼八凑出来的。

  其中很多都是从辛赞和济南的一些士绅家里抽调来的奴仆下人。

  大队人马赶到“泺源堂”附近时,寇黑衣骑在马上游目四顾,忽然在一堵枣树掩映的墙头上,看到一处不起眼的涂鸦。

  那应该是用石灰石刻画上去的,是一只栩栩如生的白隼。

  寇黑衣顿时心中一动:“血浮屠已经找来了!”

  杨沅一行人被领进林木葱郁的园林之中,先去游赏了最出名的“趵突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5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5/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