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沅说话的时候,先看着李太公,又看向四姑奶奶。
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却能让李太公和四姑奶奶都觉得,他很尊重自己的意见。
杨沅道:“我们杀了完颜元昀,就是断了上官骆的前程。
他想一展平生抱负,除了投靠我们越王府,已经别无选择了。”
四姑奶奶笑容微敛,轻轻叹息了一声:“元昀那孩子,作为兄长,小时候挺关照弘康的,谁能想到多年以后的今天……”
四姑奶奶摇了摇头,振作了一下精神,扭头对李太公道:“鸣鹤老弟,咱们一起见见这个上官骆?”
李太公颔首道:“咱们家不缺能打的勇士,缺的就是善于谋划之人。
此人若真如杨学士所说,倒是可以招揽过来辅佐弘康……”
说着,李太公看了一眼他的外孙。
完颜弘康此时以“李寻风”的身份敬陪末座,正心不在焉。
他今天从纥石烈部落的一个村里,抢来一对母女。
那户人家应该是该村的噶山达(乡长),因为他们家拥有村里唯一的一幢砖瓦房。
能够嫁到噶山达(乡长)家做媳妇儿的姑娘,自然是十里八乡最俊俏水灵的女子。
那个小姑娘倒也罢了,关键是那个小媳妇儿,太合他的脾味了。
二十七八岁年纪,丰盈、成熟。
胸脯子像灌满了浆已经到了腊熟期的稻谷,那屁股硕大饱满的,就像进入旺收期的大白梨。
天色已经不早了,完颜弘康现在很饿。
他想喝稻米粥,他想吃大白梨。
他想的想入非非的,根本没听清他们在说什么。
一听自己的名字,完颜弘康以为议事已毕,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商量完了?那我就回去睡……呃……”
完颜弘康忽然发现情形不对,讪讪地又坐了下去。
四姑奶奶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吩咐道:“请上官先生进来。”
不消片刻,上官骆被“请”了进来。
捆绑他的绳索才刚刚解开,腕上的勒痕还很深,形容也有些狼狈。
但上官骆步态优雅、神态从容,名士风度,丝毫不减。
他一走进厅来,目光便投注在最上首的两个人身上。
这两个人,应该就是越王府如今最有话语权的人了。
上官骆此刻形同求职面试,自然要看清楚谁能决定他的命运。
李太公坐在上首左边,高卧于一张躺椅之上。
他身上搭着一条薄毯,脸上带着一抹审视的微笑。
几案另一边,坐着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太太。
老太太手中拄着一根拐杖,看他的目光很是锐利。
李王妃陪坐在父亲李太公一边,下首就是她的“儿子”,小王爷完颜弘康(杨沅)。
在杨沅下首,才是“李寻风”(真正的完颜弘康)。
六叔公坐在四姑奶奶下首,在他身侧,还有两张空椅子。
四姑奶奶笑道:“这位就是上官先生了吧?足下的大名,老身在泰安府的时候就听说了。
今日得见上官先生,实是老身的福气。先生快快请坐。”
上官骆一瞧对方如此礼遇,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
上官骆落座之后,便毫无隐瞒地把他们扶持完颜元昀,勾联纥石烈等各部,意图吞并龙泉古城的完颜大睿势力,再争夺“都渤极烈”的计划,详细说了出来。
李太公和四姑奶奶等人听了不由暗暗庆幸。
如果不是杨沅当机立断,并且机缘巧合地杀死完颜元昀,抓获上官骆,他们还真可能栽一个大跟头。
上官骆略一沉吟,又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其实这个秘密他本可以不说的。
如果不说的话,他就等于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
可是,这条退路是姐姐给他安排的,他不想走。
这也是上官骆长期被姐姐独断专行的行为,催生的逆反心理。
这种逆发心理一旦爆发开来,那就是你让我向左,我偏要向右了。
说出来,便断了后路。
可是说出来,就能立刻取得越王一脉的彻底信任。
越王完颜驴蹄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嫡孙,其父是阿骨打的儿子完颜乌里野。
完颜乌里野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完颜奭,有两个儿子完颜阿愣和完颜挞愣。
这对二愣子在熙宗的时候就被杀了。
所以,乌里野这一脉,现在就剩下次子这一房。
次子这一房的长子就是驴蹄子,他是有资格竞争皇位的!
而且完颜驴蹄现在占据着大定府,是反抗暴君的第一杆大旗。
难道他不比完颜雍更有资格问鼎天下?
上官骆这么一分析,自己就把自己给PUA了。
他觉得,他被俘未尝不是天意。
是天意在帮他选择他应该辅佐的人。
上官骆把心一横,说道:“骆还有一个秘密,今既决心投靠越王,正要说与诸位知道。”
四姑奶奶目光一凛,问道:“上官先生还有什么话要说?”
上官骆道:“完颜元昀,实则只是我姐弟二人扶持的一个傀儡。
在我们背后,还有一个真正的主使者。”
李太公沉声道:“谁?”
“东京留守,葛王,完颜雍!”
此言一出,除了杨沅,人人大吃一惊。
完颜雍正在东京辽阳树起忠烈大旗,声称要扶保社稷、誓死剿灭反贼。
他号召各方忠义之士,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助他剿平叛乱。
他还向朝廷请旨,要求从鸭绿江口岸给他输运粮草补给,一副要和叛乱者决一死战的模样。
结果……他竟然早就在策划谋反了?
随着上官骆的介绍,众人这才明白,完颜雍的确早有反意。
完颜驴蹄和完颜大睿突然起事,反而是打乱了他的原本计划。
于是,完颜雍顺势而为,一面树起忠君的大旗,聚拢辽东地区不愿屈从完颜驴蹄和完颜大睿的势力,集合众人之人力物力财力,以壮大自己。
另一方面,他又授意上官明月、上官骆姐弟俩,在上京扶持一个傀儡。
通过这个傀儡,统合上京权贵们的力量,壮大反叛集团的实力。
反叛力量的壮大,则更进一步推动辽东乃至上京地区不愿附逆的力量向他靠拢。
其中,甚至包括上京留守完颜宴。
当上京权贵统合在一起,完颜宴留守的上京城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
这时辽东正义领袖完颜雍向他抛出橄榄枝,你说他接还是不接?
如此一来,等到时机成熟,完颜雍把忠旗一转一翻,就变了反旗。
他再顺势接管由傀儡替他聚拢起来的反叛力量。
到那时……
李太公等人想到这里,不禁又惊又怕,却又有种莫名的窃喜。
说喜,是因为东京辽阳府的完颜雍,现在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个眼中钉、肉中刺。
有这么一支忠君的力量驻守在那里,哪怕完颜雍什么都不做,叛军也要束手缚脚、有所顾忌。
如今知道这厮早就存了反心,实则是他们的“同党”,那就不用担心来自完颜雍的背刺了。
至少,在朝廷力量仍比叛军强大的时候,完颜雍绝不会背刺他们,让叛军蒙受重大损失。
叫人后怕的则是,此人实在阴险,此计也太毒了。
要不是今天上官骆交代了完颜雍的底细,大家伙儿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和完颜亮拼命,最后很可能要被完颜雍趁火打劫摘了果子。
杨沅也很惊讶,但他的惊讶和李太公等人不同。
李太公等人是惊讶于完颜雍的早有反心。
而这一点,杨沅从一开始就知道。
他惊讶的是完颜雍居然早早就把手伸到上京来了,并且推动利用了这次“都渤极烈大会”。
眼见众人震惊不已,窃语不断,杨沅清咳一声,说道:“完颜雍想要两头通吃,此计确实阴险。
不过,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那就不用担心了,甚至还可以对他加以利用。
眼下我们最重要的事,还是拿下‘都渤极烈’的位子,以此来统合上京各方力量。”
李太公和四姑奶奶都收摄了心神,缓缓点头。
杨沅说的不错,完颜雍的谋划固然阴险,但他们现在既已知道完颜雍的底细,那便不足为惧了。
现在还是该着眼于都渤极烈大会,争得联盟长的位置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