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825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这的确会让他们非常头疼,但是光是这样显然不够。

  不是每个官员都有罪责,也不是每个有罪责的官员都能暴露出来。

  可是如果把组织部和人事部控制住了,那些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官员还不服气?

  吏部负责官员的选拔和任命;负责对官员的政绩和德行进行评定;负责官员的升降与调动;负责官员的勋赏和封赠;负责官员的俸禄评定;甚至就连他们告假或致仕都要负责。这是可以拿捏他们为官一切的衙门。

  杨沅仔细看了看此人的罪状,因为只是一份表格,上边记述的非常简单。

  杨沅问道:“你选择此人的原因,除了他是吏部官员,还有什么?”

  就算扳倒了一个人,也撼动不了整个吏部,更不要说掌控了,所以他需要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由。

  萧毅然微微一笑,道:“理由就是,他做的许多事,只凭他一个员外郎是做不成的。”

  懂了。

  杨沅略一沉吟,便抬起头来,沉声道:“你们三人,马上把你们目前所负责的案子交出来,本官会转给他人负责。从现在起……”

  杨沅提起笔来,在邱舜泉的名字上画了个圈儿,道:“你们三人,随本官一起,调查此人!”

  ……

  杨沅这边确定了行动目标的时候,直学士吕柱维和叶荃也在写奏章。

  馆阁学士用在一些有了具体职务的官员身上,那就是一种荣誉贴职。

  如果他就是一个学士,那就是皇帝的出入侍从和顾问,无法直接插手朝廷事务。

  但是这就有一个好处,他们如果想表达什么意见,可以作为一种学术研究,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后果,毕竟这不属于正式的弹劾。

  所以,受汤思退示意,吕学士和叶学士便先跳出来试水了。

  现在他们能够针对都察院和杨沅的措施不多,毕竟都察院监摄百官这是份内的职责,人家查的也只是有罪的官员,这一点你无法指摘。

  而拿捏杨沅的最大罪状,现在虽然没有对朝野公开理由,却已由监国、首相和枢密使盖章认证,确认无罪了。

  至此,六部以上的官员,其实已经猜出了大概。

  那么,他们能做文章的,就只有死抓住刘以观泼给杨沅的那盆污水做文章了。

  虽然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杨沅有罪,但是从他出使金国再返回大宋的一切举动,确实让新金获得了巨大利益。

  并且,随着大宋与新金的来往愈发的密切,杨沅在辽东和上京地区的一些事迹也开始流传到了宋国。

  那些传说中,他可是甚受新金高层器重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杨沅确实被新金收买了呢?

  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吧?

  所以,在不能确定之前,我们不能无故加罪于他,但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是不是应该把他调出太重要的衙门?

  两位学士就是以这样一种“学术研究”的口吻,开始写他们的奏章。

  这可不是那种“一张邮票八分钱,要让纪委跑半年”的低劣诬告,那种只能恶心恶心人,折腾你一下。

  他们开了这个头,其他官员就有理由加入讨论了。

  讨论的人多了,皇帝心中不会生出一根刺吗?

  杨沅再做任何事的时候,担心引起上面的怀疑,就得畏首畏尾。

  它是有实际效果的。

  奏书分朝奏、明奏和密奏三种。

  密奏就只有皇帝看到了,明奏则是经过朝廷相应的阁部衙门层层登记、呈递。

  奏章还没传到皇帝手上,过手的各部衙就已知道内容了。

  朝奏就是“有本早奏,无本退朝”时递上的奏书。

  是在朝会上公开上书,并且当着满朝文武阐明内容的。

  这两位学士,就是选择的这种方式。

  还有两天就是七月十五,七月十五是月中,监国需要召开朝会,他们打算到时就在朝会之上,向杨沅开炮。

  七月十五,也是中元节。

  中元节时,鬼门关开,除破屋坏垣,余事勿取。

  不过两位学士觉得他们就是拆杨沅的房子去了,这时间,恰恰好。

  ……

  玉叶被护送回“陌上花”绣坊,母亲谈氏见她归来,不禁喜极而泣。

  她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传统女子,这是造了什么孽,嫁个丈夫喜欢打打杀杀,原来从军做武将也还罢了。

  后来调职皮剥所,做了京官,表面身份又是绣坊的坊主,算是过了一段安生日子。

  结果,如今去了一趟北国,又不安分了,居然隐姓埋名留在了那边。

  这就够叫她操心的了,结果这女儿也不省心,这都变成老姑娘了也不考虑嫁人,整天还要出去张罗生意。

  结果,先是坐了大牢,后又被人掳走,差点儿没把她活活吓死。

  是咱们肥家的钱不够花么?你说你个姑娘家,赚那么多的钱有什么用。

  谈氏一边哭一边骂,一边骂一边埋怨,最后又扯到了嫁人生子,好好过日子上。

  肥玉叶赶紧告饶:“娘啊,女儿知错了,女儿……明天就去找李干娘,请李干娘帮忙介绍个靠谱的男人,早日嫁人,早日让娘抱上外孙,成了吧?”

  谈氏一听,瞬间云收雨住,惊喜道:“当真?你说的明天,就是真正的明天吧?大宋隆兴元年七月十四?”

  肥玉叶哭笑不得,道:“是是是,就是明日,七月十四。”

  谈氏强调道:“是大宋隆兴元年七月十四。”

  “嗯嗯嗯,大宋隆兴元年七月十四!”

  谈氏打了个哭嗝儿,瞬间舒坦了许多:“这就好,这就好,女儿终于肯安份下来了。其实娘亲这里,也有几户合适的人家……”

  肥玉叶急忙道:“女儿说了要请李干娘帮忙的,娘亲这边的,女儿可不见。”

  “真是的,你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娘还能坑你不成。”

  谈氏喜孜孜地道:“请你干娘帮忙也成,李夫人那般人物,帮你物色的人,一定不会差了。”

  肥玉叶眸波一闪,狡黠地道:“干娘若觉得好,娘亲就不反对是吧?”

  谈氏好不容易哭的女儿肯嫁人了,哪里还敢反对。

  再说,李夫人那等人物,她给女儿相看的男人还能差了?

  谈氏便眉开眼笑地道:“那是当然,只要是李夫人介绍的,你自己相得中,娘绝不反对。”

  肥玉叶冲着母亲呲了呲小白牙,心虚地道:“女儿先去清尘堂泡个澡儿,洗洗身上晦气,一会再陪娘亲用膳。”

  说完就一溜烟儿地逃走了。

第608章 乱拳打死老师傅

  杨省系着肚兜儿、光着屁股坐在凉席上,一个人玩着玩具。

  一个小丫鬟就坐在席边,笑吟吟地照看着他,免得他不小心跌下榻去。

  窗边,李师师正俏生生地坐着,一边喝茶,一边翻着账簿。

  自从有了儿子,她往茶场跑的时间就少了。

  茶场的日常事务,她都尽可能地交给了她物色的两位管事去打理。

  李师师一直专注于经营茶叶、瓷器和丝绸。

  这三者之中,茶是她的主业,瓷器和丝绸都是参股于他人的经营。

  不过,何七七印染坊出事以后,南风员外主动向她出让了更多的股份,现在二人合营的丝绸业,就变成以师师为主导了。

  李师师经营的都是奢侈品,而且和鹿溪经营的香料、珠宝、餐饮等行业并不冲突,双方反而互补。

  所以对海外市场,她们就联手经营,现在已经渐渐追上了大食商人的规模实力。

  毕竟她们占据着地利和人和的优势,拿到的货物成本更低,在海外便形成了倾销之势。

  在大宋国内,她们则各自发展。

  如今大宋这边,杭州、金陵、明州是师师第一批设店的地方。扬州、襄阳和成都则成了第二批。

  从唐朝时候起,就有“一扬二益三襄”的说法,这是当时仅次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的大城埠。

  扬是扬州,益是成都,襄就是襄阳,这些地方到了宋代,也依旧是大城埠,奢侈品的消费能力是非常巨大的。

  这边老娘认真的看着关于以上三地新设店铺的营收情况,努力为儿子打江山。

  浑然不知自己一出生,就坐在了金山上的小杨省,则兴致勃勃地玩他的玩具。

  凉席上放着各种玩具,人马转轮、八宝纹纸格、玳瑁盘、小陀螺、红色佛塔、黄杨木的小象、陶制的小猴……

  肥玉叶拿着一只“磨喝乐”脚步轻盈地走进来,小丫鬟一见急忙起身。

  她正要施礼,肥玉叶便竖指于唇,让她噤声,然后向外摆了摆手,小丫鬟便会意地退了出去。

  杨省还在专心地摆弄他的玩具,浑然不知旁边换了人。

  师师倒是抬头看了一眼,微微一笑,又去看她的账本儿了。

  肥玉叶把“磨喝乐”递到杨省的面前。

  “磨喝乐”是梵文的音译,是小孩造型的一种玩具,算是大宋时代的“芭比娃娃”了。

  这东西有便宜的也有昂贵的,值钱的只一只就需要数千文钱。

  所以寻常百姓家、富有人家乃至皇室家的孩子,都有“磨喝乐”的忠实用户。

  杨省忽然看到一只新的“磨喝乐”,立即小手一伸,把它抓在手中,这才乐呵呵地抬起头来。

  这一看,杨省便屁股一墩一墩地欢叫起来,一双藕节似的小手也挥舞着:“姨姨,姨姨!”

  小杨省现在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汇了,摇摇晃晃的也能走上几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8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5/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