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832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乔老爷忙不迭亲自迎出都厅,把杨沅请上了二堂。

  南厅、北厅还有正空缺着通判的东厅,两位通判及三厅判官、推官,诸曹官、幕僚官们,全都派人盯着都厅这边。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杨沅如今就是夜猫子进宅,他去谁那,谁都心惊肉跳。

  “啊哈,你要借调人员啊,好说,好说。”

  乔贞一听杨沅是来借人的,心头一块大石落了地,马上满面春风地道:“杨佥宪要借调何人,借调多少人,本府一定都尽力给予满足。”

  杨沅道:“杨某这次借调人员,主要是充实司务厅。嗯……临安府节度掌书记文天及其用惯了的吏员,还请府尹成全。”

  乔贞眉头一挑,杨沅还没说呢,他就已经想到樊江和王烨然了。却不想,杨沅竟然根本没提他们。

  这个文天,没记错的话也是杨沅从枢密院调出来的。

  此人一向谨小慎微,不喜张扬,还挺对自己脾味的。

  如果不是因为他是杨沅调来的人,乔贞早就想栽培一下,把他拢络过来了。

  因为他身上有别人的标签,乔贞本打算再好好观察观察的。

  杨沅如今果然来要人了,幸亏自己没有打他的主意。

  “没有问题。来人呐,传节度掌书记文天来见。”

  不一会儿,文天就被人给唤来了,一听杨沅要借调他去都察院,文天甚感惊讶。

  说是借调,不过这年头但凡能被人借调走的,只要在此期间不出差错,也就真正留在那儿了。

  临安府和都察院相比,就算是平调那也是划算的,何况都察院经历厅,那可是相当于临安府通判厅同一级别的。

  如果他在此期间表现良好,能被留在都察院,就算做不了经历,万一能当个副经历,那也是高升了。

  想到这里,文天心中甚觉感激。

  逢年过节,他也会去杨家送礼,但他平时绝不像樊江、王烨然一般表现的对杨沅过于亲近。

  他知道,他能被调到临安府任职,是因为随杨沅去山阴查案期间表现不错。

  但,也仅止于此。

  他和樊江、王烨然不同。

  人家一开始就是杨沅调进枢密院的,是杨沅的班底。

  他呢,只是因为表现不错,杨沅投桃报李,许了他一些好处。

  所以,他从不觉得自己因此就成了杨沅的人,自从进了临安府,做事一贯谨小慎微、不出风头,只管办好自己的差使,从不张扬自己和杨沅有什么关系,哪怕人家风头最盛的时候。

  却不想,虽然杨沅也没对他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可人家心里其实一直是有他位置的。

  这一刻,文天对杨沅真是感激到了极点。

  杨沅笑道:“我都察院缺人呐,本想把你正式调过去的,不过现在吏部的情况,你应该也听说了。都察院急着用人,等不起,所以,本官就厚着脸皮来向乔府尹借调了。

  你有用得顺手的吏员、执役,也可以一并带去,这样你使唤着才得心应手,本官已经和乔府尹打过招呼了。”

  “是极,是极。”

  乔贞笑吟吟地道:“杨佥宪那边缺人,正是你的大好机缘,本府对你也是甚为看重,可是既有更好的前程,那本府自然是不能挡路的。”

  文天长揖道:“多谢府尹大人成全。”

  文天一揖,谢了乔贞,却没向杨沅道谢。

  这是已经把自己当成他的人了,以后要为他奔走,自然无需道谢,这也不是一个谢字就能了结的。

  乔贞听了,愈发有些不舍,这小子知进退有分寸,很合老夫的脾味啊,可惜了……

  文天这些日子在临安府衙做掌书记,还真有了一批用惯了的吏员和执役,回去对他们一说,大家无不愿意。

  这就是从地方衙门调进了中央机关啊。

  就算杨沅将来倒了霉,也不会牵连到他们手上,大概率依旧能留在都察院做事。

  实在不济,这是借调,还有临安府做退路呢。

  于是,便有一群的押司、照磨和干练精明的公人响应。

  东、南、北三厅的人听说杨沅不是来抓人而是来借人的,都不禁松了口气,对文天一行人不免羡慕起来。

  樊江和王烨然一听可不干了,马上就去向杨沅抱怨,杨沅缺人,为什么不用他们。

  杨沅对二人一番好言劝慰,主要是因为他二人在临安府是有实权的官员,目前都察院里能腾出来的内务位置,于文天而言有上升空间,对他二人来说最多只算平调,不如安心在临安府做出些政绩来,以待将来。

  二人知道杨沅是出于这种考虑,不是他们“失了宠”,心气儿也就平了。

  杨沅把文天一行人带回都察院,安排好了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国子监。

  杨沅先见到了晏丁,再由晏丁引见去找国子监祭酒。

  杨沅说明了来意,祭酒听了自然没有不允的道理。

  国子监祭酒立刻把所有上舍生的甲历都搬了出来,任由杨沅挑选。

  国子监生分为外舍、内舍、上舍,就如同后代的大学预科、本科与研究生。

  杨沅就从这些国子监的上舍生中挑出了一批人,大部分是主修法学、算学的学生,共计六十八人。

  祭酒便将这些学生召了来,询问意见。

  这些学生都是上舍生,那也要修够八个学分,并且在内舍读满两年,年度评定为优的,才会被赐予进士出身,授予官职。

  现在可以被都察院借调,这年代的借调少有退回的,最终大多就留任该衙门了,那就有机会直接成为朝廷重要官署的官员。

  而且,先做了官,一样可以参加科举,参加的还是“别头试”,录取率比其他学生要高了不知多少,那还有不愿意的?

  除非脑袋让驴踢了。

  这些学生当然没有被驴踢了脑袋的,于是六十八名打了鸡血一般的国子监生,就被杨沅领回了都察院。

  ……

  谈鹰炆悠悠醒来时,已经回到了吏部。

  此时的吏部,四成中级官员被带走。

  他们被带走,也就意味着还会有更多的基层官员被带走,至于有多少高级官员牵涉其中,那就不得而知了。

  一时间,整个吏部人心惶惶,已经无人还有心思署理公务了。

  谈尚书稳定了心神,便把侍郎木心阳及几名官员唤进了签押房。

  也不知他们讨论了些什么,一个多时辰以后,谈尚书就离开了吏部。

  木侍郎十分淡定地出来主持事务,忽然短缺了那么多的官员,吏部近乎瘫痪,他只能利用现有人手重新进行调配。

  尚书左选(原磨勘京朝官院、审官东院)郎中姜炎奴,第一个接受了任务,带人赶去了甲历库。

  尚书左选是主管文臣京朝官以上及职任非中书省授任的官员。

  也就是说,杨沅从入仕,到成为枢密院机速房副承旨开始,所有履历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选官人”们这是被激怒了。

  当他们矢志要查一个人的时候,又有几人禁得起鸡蛋里挑骨头的彻查呢?

  ……

  这一天,是七月十五。因为七月十五地官赦罪,亡灵会回到阳间,后人们需摆设香案,迎祖之灵,祭享先祖。

  这是关乎孝道的大事,各个官署衙门放衙的时间都比平时早了些。

  被拘在都察院的那些吏部官,当然是错过祭祖的时间了。

  不时会有一些房间内,传出对都察院的大声咒骂,对杨沅的恶毒诅咒。

  那声音就仿佛出了鬼门关的一群怨灵,在肆意地发泄着他们的怨憎。

  杨沅也比平时提前回了侯府。

  晚上,杨沅和鹿溪带着几房妾室赶到祠堂,烧纸衣、烧纸钱,供奉鲜果、美酒、祭牲。

  晚宴的时候,主位空了出来,摆上碗筷,那是祖先用餐的位置,杨沅这个现任的家主也要陪于下坐。

  晚餐之后,杨沅又带着家人来到后院池塘边,用石灰撒了一个圈,将水饭泼入圈内,焚烧纸钱,燃放爆竹,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鹿溪抓了一把纸钱,引着了火,四面八方,各扬了几张。

  着了火的黄纸,飘舞着燃成灰烬,才撒落在地上。

  这是在祭祀那些没有后人的孤魂野鬼,免得他们争抢自己奉献给祖先的心意。

  晚上,杨沅回了正房,与鹿溪同榻。

  小夫妻躺在榻上,灯已熄了,但天空的月似银盘,大地洒满清辉,碧纱窗内也是清明一片,还有虫鸣声传来,尤显静寂。

  “二哥,今天下午爹爹来过了呢。”

  鹿溪把父亲的来意对杨沅说了一遍,道:“阿爹在军中时,肥将军对爹爹多有关照,如今人家托孤呢,阿爹那人你也知道,他怎么忍心拒绝?”

  说着,她拍了杨沅一下,嗔道:“你可真行,让你丈人替你点头,还要人家认个妹妹。”

  杨沅嘻皮笑脸地道:“她们哪个不是你的妹妹。”

  鹿溪翻了个身,背对着杨沅,娇哼道:“那不一样,玉叶过了门可与她们不同。”

  “再不同,那她也是妹妹,没人能在你面前做大。”

  杨沅从后边环住了鹿溪的身子。

  鹿溪道:“那人家啥时候操办一下?纵然不能大张旗鼓,该有的仪程自然也不能少了她的。”

  杨沅思索了一下,道:“且不急,再等等吧,现在不是合适的时候。”

  鹿溪转过身,问道:“是因为你今天抓了许多吏部官吗?”

  杨沅诧异地道:“这事你也知道了?”

  “整个临安府,谁还不知道呀?”

  鹿溪沉默片刻,有些担心地道:“二哥,你这般锋芒毕露……,真的没问题吗?”

  杨沅道:“你是想说刚极易折是么?”

  鹿溪幽幽地叹了口气,道:“公务上的事,人家一个女人,原不该插嘴。我只是担心你,二哥你还年轻,有些事,也不必操之过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8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2/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