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告诉你,记住喽。本王赵璩,乃今上之养子,受封恩平郡王!”

  ……

  龙山码头,张供奉带着黄四丑等几名亲信,刚刚走近关昊的大海船,便引起了寇黑衣的注意。

  寇黑衣和杨澈心中一阵兴奋,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他们等到了。

  二人沉住了气,依旧坐在小食摊上,紧紧地盯着那艘大船的方向。

  杨澈悄悄打了个手势,示意潜伏在人群中的冰井务秘探也打起精神来,随时准备行动。

  张定邦到了大船旁,不消片刻功夫,大海商关昊就亲自从船里迎了出来。

  二人把臂笑谈几句,便一起上了船。

  张定邦在船上逗留了足足两柱香的时间,才重新出现在甲板上。

  关昊和他一起走了出来,后边跟着四个黑衣大汉,每人手中抱着一口匣子。

  黄四丑等人一直等在码头上,张供奉和关掌柜的从船上一下来,他们就围了上去。

  张定邦和关昊走在前面,黄四丑等人自觉地把后边搬匣子的黑衣大汉围在中间,

  一行人一边警觉地四下扫视着,一边往码头里边走去。

  寇黑衣对杨澈递了个眼色,两人悄然起身,也跟了上去。

  人群中,“冰井务”的探子也随着二人悄然行动起来。

  在码头忙忙碌碌的人群中,他们的行动就像融入大海的一支细流般,无声无息……

  ……

  凤凰山下,湖州方家的人和恩平郡王的人闹了一场乌龙,被狠狠揍了一顿。

  他们自知理亏,虽然还不知道那一行人的身份,倒也不敢揪着不放,只是要举告丹娘。

  宋师爷得了曹府尹授意之后,马上回来对徐知县耳语了几句。

  徐知县不动声色地点点头,便以临安县令的身份,开始现场问案了。

  他听方氏族长痛诉了一番丹娘的罪责之后,便开口问道:“本县问你,方掌柜的是你族侄,他为何独自一人来到临安开店?又为何酒家里面不曾雇佣过一个族人?为何就连成亲这样的大事,他也不邀请你们这些族中亲人长辈参加?”

  这一下便问到了方家的痛点,老族长吱唔一阵,眼见实在推诿不过,只好硬着头皮答道:“回县尊,我那侄儿年轻时候,与他几个兄弟处的不太和睦。一时生气,便迁出家乡,到外面闯荡了,不过,这都只是兄弟之间的一些小矛盾。”

  “是么?”徐知县本来只是随口一问,见他吱吱唔唔,顿时察觉其中有问题,马上追问起来。

  他让随行的衙差将方家的人分成几组隔离开来,然后一组组地提审。

  各组人员之间没有机会互相通气儿,很快就被徐知县搞清了缘由。

  原来方掌柜的本有兄弟四人以及两个姐妹,在方氏家族里也算是人丁极兴旺的一房了。

  四兄弟里,方掌柜的排行老三,心眼最是灵活。

  他还是个半大小子的时候,就做了走街串巷的货郎。

  因此一来,方老三的日子比几个兄弟要好过一些。

  其他兄弟三人要在家乡侍奉爹娘,田间耕作,自然更辛苦些。

  方老三也知道自己平素疏于孝敬父母,所以就尽可能地在物质上给予几个兄弟一些帮助。

  如此一来,大家倒也相安无事。

  问题是从方老三娶亲开始的。

  方老三走街串巷的,嘴皮子利索,手里也有闲钱,所以娶了个漂亮媳妇。

  老三当货郎,不常在家,老四就常去帮嫂子打个水、浇个地,拾掇一下菜园子。

  一来二去的,方老四就拾掇到三嫂床上去了,还被方老三堵在了屋里。

  事情闹到族长那里,照理说,按族里的规矩,这对男女是要沉塘的。

  但老三媳妇和族长长孙媳妇是亲姐俩儿,族长长孙和长孙媳妇跪求老族长开恩。

  方老三虽然在物质上对父母孝敬最多,可他不常在身边,老四年纪最小,嘴巴又甜,最得老两口欢心。

  族长和他爹娘就都偏袒了方老四,强行摁着方老三,不让他发作,还打算干脆把他媳妇改嫁老四,以此来堵人闲话。

  这一下方老三可气炸了,从此背井离乡,后来到了临安讨生活。

  那“水云间”酒家,原是他临安妻子娘家的产业。

  没错,他在临安是入赘的,妻子比他大了九岁。

  两夫妻生下一子,养成半大小子时却病死了。

  这个沉重打击让他那老妻郁郁寡欢,走在了他的前头。

  因此说来,他续弦丹娘,这已经是他第三任妻子了。

  其实在方老三入赘之后,方氏家族的人对他的消息就已有所耳闻。

  只是一来方家人自知理亏,二来方老三是入赘的,也做不了“水云间”的主。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方老三几乎从不回家乡,方家的人也极少来厚颜叨扰。

  直到如今,得知方老三去世,而方老三入赘的人家,更是没了人丁,他的族人才起了贪心。

  徐知县问出这段经历来,那老族长甚觉没有脸面,一时间有些灰头土脸的。

  徐知县又让丹娘上前,问过原告问被告,了解仔细之后,便当场断案道:“依我大宋律,夫亡妻在,从其妻。只要丹娘情愿守节不嫁,那她就可以继承亡夫这份产业。当然啦,依律你只可以继承、使用,而不可将其典卖,丹娘,你可明白么?”

  丹娘欢喜应道:“民女明白。”

  方老族长急道:“县尊大老爷,丹娘是个未满双十的年少女子,如何守得住寡居的生活?再说,她一个弱女子,又如何经营得了这么大的一处酒家?我那侄儿没有子嗣,这产业早晚是要成为族产的,不如就让丹娘跟老朽回湖州去,由族中公产来奉养,酒家也充入族产。”

  徐知县乜了方老族长一眼,阴阳怪气地道:“就凭你方家长者是非不分、少者背德逆伦的门风,你想把她接去族中奉养,本县敢答应吗?”

  老族长面红耳赤,讷讷难言。

  徐知县道:“丹娘可以打理这处酒家,但任何时候,她都无权典卖于他人。等她百年之后,这处酒家自然还是你方家的族产。”

  老族长不甘心,仗着他年纪大了,县太爷不太可能给他上刑,便抗声道:“那……如果她守不住寂寞,另嫁他人呢?”

  徐知县道:“她若早晨改嫁,到了晚上,这处酒家,就属于你方家的族产!不过……”

  徐知县话风一转,又道:“丹娘可是给方掌柜的披麻戴孝,送过他最后一程的。所以,来日若寡妻再嫁,也可分得部分财产。”

  老族长颤巍巍地问道:“那……她能分得多少?”

  徐知县道:“依我临安行情,不得高于五千贯。”

  老族长一听,差点儿没背过气去。

  那处酒家虽然位置绝佳,可拢共也就大概值个五千多贯吧。

  老族长这厢气的说不出话来,徐知县那边已经笑吟吟地道:“本县就此宣判!”

  一旁宋师爷临时充当了书手,让一个差役弓着身子,在他背上奋笔疾书。

  徐知县道:“丹娘作为方老三遗孀,一日守节不嫁,便一日掌管‘水云间’酒家。若有私下典卖产业的举动,方氏族人可来本县举告,本县自当另案处理。若丹娘守不得寂寞欲另嫁他人时,亦可与方氏族人同来本县,由本县主持分割财产。此判!”

  徐知县说罢判词,那边宋师爷也提笔挥就。

  徐知县满面春风的地道:“原告被告,都过来画押吧。”

  方老族长气愤地用拐棍一顿地,叫道:“小老儿不服,小老儿不服啊!”

  徐知县和和气气地道:“本县的判决,就是如此了。你不服,也得画押。画押之后,你可持本县的判词,再往临安府那边上告。”

  方老族长一听还有机会,把拐棍一顿,恨恨地道:“好!”

  他接过笔来,在判词上画了押。

  等他拿到了判词,便向方家众族人振臂高呼道:“跟我走,咱们去临安府!”

  曹府尹背负双手,施施然地走了上来:“不必去了,本府在此,可当堂断案!”

第95章 想吃鱼就莫嫌腥

  方家一众人听得目瞪口呆。

  曹泳悠然道:“方才本府已目睹全程。徐知县断案公正,有理有据,并无不妥之处。本府复审,遂依原判,此判即为定判。尔等可服判么?”

  方老族长都傻了,他头一回感觉到,咱大宋朝廷的办事效率竟然如此之高!

  曹泳那是户部侍郎兼临安府尹,一等一的朝廷大员。

  别看他在恩平郡王面前颠啊颠的,就像一只会抖臀的小柯基似的。

  可是站在方老族长面,曹府尹那气场,能压得老头子喘不上气来。

  方老族长看看自己的子侄们,全都埋着头,没有一个敢跟他对视的。

  方老族长不禁暗恼,老夫都多大岁数了?真要争来了好处,还不是你们享用?

  一个个的谁也不出头是吧?那老夫何苦来哉!

  老头儿把牙一咬,就对曹泳重重地点了点头:“小老儿……服判!”

  “好,那么,就画押吧!”

  于是,老族长代表方家,在那份判词上又画了个圈儿。

  宋师爷接回判词,向方家众人亮了亮:“湖州方家诉”水云间“酒家丹娘一案,今已‘结绝’。各方若再有不服判决者,以起衅闹事、蔑视国法论处!”

  “结绝”,就是终审判决!

  丹娘只道这一切都是出自于杨沅的策划,想不到他的能量如此之大,临安县、临安府,居然全都站在他这一边庇护自己。

  此时的丹娘对杨沅已经不仅仅是心生爱慕那么简单了,她对杨沅简直是崇拜到了极点。

  凝望着杨沅的侧影,丹娘的眼睛都要滴出水来了……

  “官人……”

  捆在心上的枷锁一朝解去,还是被她心仪的男人亲手解去,丹娘心怀激荡,情难自己。

  她恨不得立即把自己揉进杨沅的怀里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