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867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杨沅走到帅案后面,面向众人站定,双手握拳拄在帅案上:

  “我是以我为饵,钓我两淮各路援军。如果……”

  杨沅扫视了帐下众将一眼:“如果,我大宋各路兵马,不想看到我这个两淮监军使死在灵壁,那么,他们就必须得星夜兼程,前来驰援!”

  柳墨霖等人这才明白杨沅的目的。

  对于杨沅的决定,他们虽然惶恐,心底里却是满满的感动。

  为了营救他们禁军主力,为了营救李都统,这位杨监军竟在明知那里有大股金军埋伏的情况下主动入局,这份胆魄几人能及?

  杨沅神情一肃,已然沉声道:“我意已决,今召集众将,是通知你们,不是和你们商量。

  军情紧急,兵贵神速,拖延不得。柳统制!”

  柳墨霖心中一凛:“末将在!”

  杨沅道:“退帐之后,立即拔营起寨,全军奔赴灵壁。”

  “末将……遵命!”

  杨沅向帐下喝道:“管都头,江都头,入帐听令。”

  早已候在帐外的皇城司两名都头马上唱名而入,在帐下站定。

  他们现在就是监军卫队的统领。

  杨沅当即就命令二人及其麾下的副都头、军头、十将、承局、押官,每人领两名亲事官,持盖了监军使大印的军令,分赴两淮战场上的各路人马所在地。

  他们此去,要向该路兵马统帅传达两淮监军使的军令:放弃原有作战意图,立即驰援灵壁,星夜兼程,不得懈怠。

  传令使此去,就留在该路兵马营中代行监军职务,监督该路兵马的行动。

  柳墨霖听着杨沅吩咐安排,所差遣信使,官职高些的都是去了淮东地区屯驻军的营地。

  柳墨霖心中便想,看起来杨监军不太信得过屯驻军的将领啊。

  确实如此,最忠心、最善战、最敢战的,当然是我三衙禁军,淮东屯驻是些什么东西!

  三衙禁军是看不起屯驻军的。

  当然,屯驻军也看不起三衙禁军。

  在屯驻军看来,一直顶在最前沿的是他们屯驻军。

  三衙禁军待遇最好、装备最精良,但是论打仗,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而在西军眼里,三衙禁军和两淮屯驻军都是垃圾。

  西军其实也属于屯驻军,不过早已独立出来,自成一个系统了。

  退帐之后,柳墨霖这边马上开始拔营起寨,按照杨沅的要求,轻装简行,抛弃辎重。

  杨沅这边,皇城司的两个都头带领一众军官,分别领取加盖了监军印钤的军令,快马加鞭,分赴两淮各路宋军驻地。

  具体的行动安排,是玉叶和姬香配合,由贝儿拟定的。

  冷羽婵和小奈、花音已经开始打点行囊。

  签发完军令,艾曼纽贝儿和藤原姬香、肥玉叶三人站在一起,四下里脚步匆匆,到处都是急急走动的军士。

  肥玉叶秀眉微蹙:“二郎此举,太过行险了。”

  姬香含情脉脉地看着远处正向柳墨霖面授机宜的杨沅身影,对肥玉叶的担心不以为然。

  “名利刀剑取,富贵险中求。行险又如何?初见二郎时,我以为他是一方霸主……”

  姬香想到了初识杨沅时他的杀伐决断,他的霸气凛然,眼神儿有些迷离:

  “待我随他到了大宋,才知道他是个一流的谋士,智计百出,运筹帷幄。”

  姬香收回目光,看向肥玉叶,嫣然一笑,道:“现在我才知道,原来那谋士的模样只是他的伪装,他骨子里,仍是一方雄霸!”

  肥玉叶对这东洋娘们儿的话嗤之以鼻:“就因为他要冒这个险?”

  姬香认真地点头:“谋士以其所学,做出分析与判断,霸主做出选择并且承担成功或者失败的结果。

  所以,哪怕是算无遗策的绝代谋士,也取代不了霸主。再厉害的谋士,也只能藏身在霸主的阴影之下。”

  贝儿想了想,深以为然地点头:“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太过高估了谋略的作用,却低估了担当者的勇气。没有勇气,一切都是空谈。”

  肥玉叶冷哼一声,冲她们翻了个白眼儿:“你们俩钻一个被窝的,当然一个鼻孔出气。”

  贝儿登时嫩脸一红。

  姬香却一点也不害臊,她色眯眯地瞟着肥玉叶,舔了舔嘴唇,笑道:“你也想啊,那下回拉你一起呀?”

  “呸!”

  玉叶想起与干娘李夫人的荒唐事,登时招架不住,红着脸逃开了去。

第630章 莽就完了

  宋国部署在两淮地区的屯驻大军,一共有近十三万人。

  这十三万兵马,分布在各个州府。

  此番朝廷从三衙抽调了禁军约五万人,分别进入淮东和淮西。

  不过,这些禁军进入淮东地区的更多一些。

  因为淮西地区有从建康都统司调来的两万兵马作为补充。

  如此算来,如今分布在两淮战场上的宋军,总兵力约有二十万。

  金国方面,排布在南线,专门针对宋国边区的军队有十一万人。

  但是,宋金两国的军事制度是有区别的,比如对于兵员的统计。

  宋国一向是把参与战役的后勤杂兵也计算在内的,而金国方面只统计正规军。

  像之前引诱陆天明部进入包围圈的那支射粮军,根本就不在金国的统计序列之中。

  所以实际上,宋金两国如今排布在两淮战场上的总兵力是相近的。

  但是宋国此战的目的是击退金兵,夺回失陷的城池,因此采取了分攻各处,各个击破的策略。

  而金军从一开始攻陷这些城池,其目的就是为了歼灭宋国精锐部队的有生力量。

  所以,当宋军中计分兵,先头精锐又中伏之后,两淮战场上的金军便纷纷放弃了他们已经攻陷的城池,向灵壁地区大转移。

  他们分工明确,有负责阻击宋国援军的、有驰援灵壁战场的、有袭扰宋军后阵的……

  那些不计入金国兵力统计的签军,在破坏桥梁和道路,迟滞宋军救援速度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当李显忠的传令兵抵达各个部队,金兵的意图就已经明确,整个战场开始侧向灵壁。

  一时间,两淮战场上的宋金两国军队,围绕着灵壁杀的难解难分。

  楚州驻扎御前选锋军的统制彭五福,原本正在淮阴一带与小股金兵周旋。

  得到李显忠的将令之后,他便开始向灵壁方向移动。

  不过,他的行军速度并不快。

  李显忠所率主力能被金兵包围,那么金兵出动的显然也是精锐主力。

  救援部队谁先到达,谁就要第一个去承受金军的强大压力。

  禁军和屯军分属不同系统,彭五福不想第一个抵达战场,替禁军扛下金军的这根狼牙棒。

  老子一直戍守边疆,而你们禁军却在临安吃香的喝辣的,偏偏你们还拿着最好的待遇。

  现在不该你们禁军多出把力么?

  现在救的是你们禁军的主将,你不卖力谁卖力?

  彭统制倒无心让李显忠在战场上吃个大亏,毕竟友军战败,对他也没什么好处。

  但他笃定其他各路禁军是一定会驰援灵壁的,那么他这支屯驻军,大可暂避锋芒。

  因此,彭统制并不着急,虽然小股金国签军的袭扰,根本拖延不了他的行军速度,他总是停下来,煞有介事地清剿一番。

  如此一来,从他接到李显忠的将令开始,如果全速驰援灵壁,此时他应该已经抵达战场了。

  结果直到陆天明被困的第三天中午,他的兵马才走了一半的路程。

  这时,杨沅的三名传令兵找到了彭五福,传达了杨沅的命令。

  听说杨沅亲自率领李显忠留给他的预备队,全部的六千禁军精锐奔赴了灵壁,彭统制的脸色马上难看起来。

  你说你一个文官,跑去两军阵前凑什么热闹?

  大宋的爵位又不是只有军功才能封,何况你都已经是侯爵了,还想怎样?

  不过,彭五福虽然在心里痛骂杨沅,却不敢不救。

  真要让这位监军死在灵壁,他们这些将领都要倒霉。

  他最好的结局,也是前程到此而止,此生再无升迁的可能。

  更何况,杨沅的传令使者并没有离开,他们就留在了彭五福的军中,扮演起了监军的角色,也不容他拖延。

  彭五福立即下令,不再理会金国签军的沿途袭扰,全速向灵壁进军。

  但是,之前的拖延,已经让金兵顺利完成了很多的阻碍行动。

  有些地方的道路被挖的坑坑洼洼,拖着辎重的大车无法通行。

  有的地方桥梁被毁,他们还得重新搭桥。

  三个监军拉着债主似的臭脸待在军中,彭五福只能命令大军遇沟填路,遇水搭桥。

  紧跟着,便有金军正规部队从侧翼向他们发起了攻击。

  如果他此前的行动能快一些,这些金军根本来不及赶到并实施阻击。

  现在却是难免一场鏖战。

  ……

  泗州驻御前屯驻军右军都统鲁青云,接到李显忠的军令后,倒是没有刻意拖延过,但他和彭五福一样,也没有全速前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8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7/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