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941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杨政眉头一皱,喝道:“绮漪,你在这儿干什么?”

  原来这女子是杨政的侍妾之一,她刚被纳进门儿三个多月,正得宠呢。

  绮漪忙道:“奴家怕老爷喝多了,来给老爷送杯醒酒茶。”

  “哦?”

  杨政上下看了绮漪几眼,轻叹道:“你要送茶便送茶,为何到了门前却不进去,反要贴着门户偷听。”

  “这……奴家好奇嘛……”

  绮漪抱住杨政的手,贴到自己丰满的胸膛上,摇晃着身子撒娇。

  杨政叹息一声,大手抚上了绮漪柔嫩的脸颊,柔声道:“绮漪呀,老夫可以给你吃穿花用,让你得到人上人的生活。

  而你呢,只要把你的美貌和肉体,在老夫想要的时候,供老夫享用就行了。

  这就是各取所需嘛,你说你好端端的,非要偷听什么呢?好奇心,就这么重要么?”

  “老爷,人家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儿,以后不敢了嘛。”

  绮漪嘟着小嘴儿继续撒娇。

  “唉,那你可要记住,下辈子,要懂事啊!”

  这句话说完,杨政就把绮漪捏死了。

  真的是捏死的。

  他抚在绮漪粉颊上的大手,忽然就滑到了她纤细的颈后。

  然后大手用力一抓,“咔嚓”一声,就捏断了绮漪的颈项。

  ……

  过继,是延续子嗣的一种手段。

  弘农杨氏子嗣众多,分支也极多。

  其中一支,就是北宋的杨家将。

  北宋仁宗景佑初年,杨业之子杨延昭的长子杨充广,奉诏持节出使广西。

  他和播州之主杨昭(杨端之六世裔孙)叙谱,得知二人同为“越公房杨氏”始祖杨钧之后。

  恰好杨昭无子,杨充广便将自己的儿子杨贵迁过继给杨昭为子。

  宋濂称“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子孙也”。

  从此,播州杨氏土司也成了北宋名将杨家将的后裔。

  杨贵迁因此成为杨家将之“播州杨氏”始祖。

  后来大名鼎鼎的杨应龙,就是杨家将后人。

  但,人家这是光明正大的过继。

  杨政伪造族谱,却不是在对方同意的前提下,目的就不那么单纯了。

  一方面,他是想毁了杨沅负责此案的公正性。

  你们不是不相信我吗?

  现在朝廷派人来了。

  可朝廷派来的人,是我的族亲兄弟,那么他的调查结果,你们还信得过吗?

  再一个,杨政不仅认了亲,还把杨沅的辈份抬的很高。

  如此一来,公开认亲,有这么多人见证,杨沅这层族亲的关系就摘不掉了。

  既然摘不掉了,你作为长辈,自家族亲以后有事,你若袖手不理,就会遭受很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

  杨政此人,打仗果敢勇猛,对外八面玲珑,御下精明有方,对于任何潜在威胁都能心狠手辣。

  可是对于自己的子嗣,哪怕他们再废物再无能,却依旧能无私宠爱,为其不惜割舍自己得到的一切。

  现在的他,也只是一个心心念念为子孙计的老父亲而已。

  ……

  梵清进入潼川路地境,对自己的行踪就注意多了。

  她只是从小未曾下山,不谙人情世故,不解世俗事物,智商可并不低。

  这一路走来,渐渐也懂得了一些道理。

  比如,她现在知道,自己的容貌会比较引人注意,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她戴了一顶“幂篱”。

  进入杨沅的地盘后,她就不再谈论杨沅。

  因为她觉得这是杨沅的地盘,各个州就像伏虎寺的各个堂、各个殿,都是一个共同的住持。

  不管在哪一堂哪一殿,如果你非议伏虎寺住持,都会激怒这些殿、堂的执事长老和弟子们,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直到她风尘仆仆赶到潼川府,她才听说,杨安抚去了兴元府。

  又打听了一下兴元府在哪,梵清小师太就有些发呆了。

  还要……赶那么远的路吗?

  不过,一想到双玖向她哭诉的悲伤,想到某位成都女店主对杨沅的评价,梵清小师太又坚定了自己的禅心。

  那就追去兴元府吧,不在杨沅的地盘上,抓了他之后,也方便带他离开。

  这样的大恶人,不能再容他在世间造孽了。

  梵清小师太决定找到杨沅,抓住杨沅,把他带上峨眉山。

  把他囚禁在深山群壑之间,筑一草庐,逼他修行,每日礼佛颂经,赎他深重的罪孽。

  我佛慈悲。

  梵清毅然踏上了前往兴元府的漫漫长途路。

  她离开潼川府的时候,她的亲大哥吴渊,正风尘仆仆的从大理国赶回宋国,进入潼川路地境。

  吴渊得到杨渊授意之后,他先去了吐蕃。

  杨沅需要两种马,西北马和滇马。

  西北马显然是用来骑乘打仗的,而滇马则主要用来代步和驮运物资。

  大理与大宋一向友好,滇马的购买难度不大。

  想从吐蕃购买西北马,麻烦就多的多。

  一是现在一盘散沙的吐蕃各部,有对大宋亲近的,也有暗中投靠西夏的,还有混乱中立的。

  再一个,有了稳定可靠的合作对象,如何运输也要实地走一遍,和对方商量好。

  虽说杨沅已经透露了成都府路不是问题,乔贞安抚使会暗中配合潼川路的行动。

  但是一路经过的地方,要穿过太多不同立场、不同归属的势力范围。

  所以,吴渊先去吐蕃,解决这个麻烦最多的地方。

  耗费了大半年的光景,跑通了全部关节,他才又往大理去。

  直到现在,功德圆满,方才回返。

  从大理回返,进入川峡,先要经过峨眉山。

  吴渊想到了自己的胞妹幼瑶。

  幼瑶先天体质不足,因此舍入佛门,以求佛祖庇佑,保她平安。

  如今幼妹已长大成人,身子骨儿也没了问题,倒是可以去见见主持,谈谈让幼瑶还俗的事情。

  因为幼瑶是他的老父亲老来得女,和他年纪相差太大。

  从感情上,吴渊是把幼瑶当女儿一样宠的,怎么舍得她在如花的年纪,就这样一直终老于山林?

  于是,一连攻克了吐蕃、大理两大难关的吴渊,兴冲冲地往峨眉山而去。

  ……

  杨沅看到了杨政的族谱,在上面果然找到了始祖杨浩的名字。

  而且上边清清楚楚地写着,杨浩少年时醉酒打死丁家恶少,因而逃往河东避难,从此另开分支。

  这也解释了清源杨氏始祖杨浩,为何没有在族谱中交代过他是从何而来,因何另立一房了。

  这么不光彩的事,当老祖宗的必然不愿意被子孙后人知道嘛。

  “果然如此,大哥……”

  杨沅立刻哽咽起来。

  昨日杨政只是作戏,倒是杨沅当时一脸懵逼,没有太亲热的反应。

  此时杨沅真情流露,看起来他是真的相信了,杨政心里,反而涌起一抹奇异的情绪。

  杨沅一脸激动地做着戏,心中却是毫无波澜。

  他并没有看破杨政的计谋,不过……假的又如何,真的又怎样?

  他没有过这样的大家族观念,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太大了,就算是亲兄弟长大成人后都可能因为工作而各奔西东。

  大家族的亲戚更是几乎没什么联系,两代以下就全然断了联系。

  十多代以上的同祖同宗的亲戚……,还不如邻居同事亲近呢。

  不过,杨沅昨日回去后,就认真思考过了。

  他的目的,是逐步对利东、利中两大军头产生震慑作用,牵制住他们,对两大军头内部不法之人逐步进行清洗,进行整顿。

  然后再对西军三巨头中势力最大的吴家进行一番敲打,接着筹备对西夏的战役。

  如果他和杨政真是同祖同宗,那对他向利中杨家施加影响,显然是有好处的。

  所以,这个同宗大哥,他认定了。

  兄弟俩欢欢喜喜叙了一番同宗之情,然后一起去了花厅。

  能登堂入室,到后宅花厅接待,这就是把他当成至亲看待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9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1/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