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115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李邺没有再追赶,直接奔到被射杀的首领前,金盔确实是阿布思的头盔,上面还有一颗鸽卵大的红宝石,但被射杀者却是个三十岁的胡人,显然不是阿布思,阿布思已经快六十岁了。

  再看那群骑兵,已经奔远不见了踪影,李邺无奈,只得取了头盔和大旗,又继续去追杀敌军。

  居然上架了,一点都不知道啊!

  没说的,晚上再加更一章。

第159章 新的任务

  同罗军最终不低唐军,在朔方战场上惨败,同罗骑兵被斩杀八千余人,被俘近六千人,阿布思化装成小兵,兵败而逃。

  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唐军也付出了四千余人伤亡的代价。

  不过战争并没有结束,李俶命令来瑱率五千军队守灵州,他自己亲率六万大军继续北上丰州。

  三天后,唐军率先抵达灵武县,在灵武县扎下了大营。

  大帐内,李俶负手来回踱步,这次征讨阿布思,李俶只是三军副元帅,但真正的大元帅是宰相李林甫,李林甫出任观军容使,兼任朔方节度使。

  哪怕李林甫只是挂职,最后的政治功绩依旧属于李林甫,

  李林甫并非什么都不做,光这次出征的钱财开支,物资粮草调拨,民夫的征发,都是李林甫安排。

  甚至安禄山想摘桃子,派了三万大军在胜州,正是李林甫施压,安禄山才不得不将军队撤回幽州。

  李俶当然也有任务,他临走前向祖父保证,将阿布思的人头献给朝廷,现在阿布思从战场上逃走,着实让他沮丧。

  李俶最担心的是,阿布思带领全族人逃进草原,再抓到他就很难了。

  虽然还有程千里率领北庭军在金山一带拦截,但前提是阿布思要逃往金山才行。

  另外,父亲李亨也交给了李俶一个任务,试探李林甫和解的诚意。

  李林甫的态度对太子的地位至关重要,但李林甫太狡诈,如果看不到他和解的诚意,李亨也不敢相信他。

  父子二人商量了一个办法,用程千里效忠太子的秘密来试探李林甫的诚意,大不了程千里被天子撤换,但李林甫的真实意图一定要试探出来。

  李俶建议利用李邺,他相信李邺能代表李林甫的意图,李亨也同意了儿子的方案。

  这时,有侍卫在门口道:“启禀殿下,郭使君紧急求见!”

  李俶点点头,“请他进来!”

  不多时,老将郭子仪快步走进,单膝跪下行礼道:“卑职郭子仪参见广平王殿下!”

  “老将军请起!”

  郭子仪起身道:“卑职有件重要之事要向殿下汇报。”

  “什么事?”

  “回禀殿下,刚才有个草原过来的胡商,告诉卑职一个重要消息,同罗部十几万部族已经不在丰州,而是在丰州东北面五百里外的金河一带。”

  李俶连忙打开地图,找到了金河,在丰州东北方向,已经越过狼山了,李俶吃一惊,“这里是回纥人的地盘了。”

  “还没有完全到回纥,这里正好是大唐和回纥的交界处。”

  李俶眉头一皱,“难道阿布思要投奔回纥?”

  郭子仪摇摇头,“回禀殿下,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大概在十几天前,另一名草原胡商来到灵武,他告诉卑职一个消息,说在阴山附近,回纥已经集结了数万兵力,今天卑职看了审问记录,发现同罗部之前和回纥有过密切联系,回纥使者多次前往丰州。”

  李俶沉吟一下道:“老将军的意思是说,回纥想吞并同罗部的人口?”

  郭子仪点点头,“正是此意,卑职怀疑回纥设了一个局,引诱同罗部北上阴山,一旦进了回纥人的地盘,他们就会一口吞掉同罗部。

  阿布思应该也感觉到了回纥人的野心,所以他做两手准备,一方面让同罗部族北上,停留在边界附近,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占领朔方,但现在他们兵败,无法在朔方存身,他们很可能就会冒险北上回纥。”

  李俶负手走了几步道:“我还以为他会率部逃往金山北面的葛逻禄部,据说他后来娶的两任妻子是葛逻禄公主,葛逻禄部会收容他。”

  郭子仪苦笑一声道:“阿布思知道程千里会在金山一带拦截他,也知道我们会一路追赶,卑职认为,他不会冒这个风险。”

  “但他宁可冒被回纥吞并的风险!”

  “殿下,阿布思对回纥应该抱有一线希望,或许他认为回纥会同意他依附并独立,就像思结部、仆骨部一样,但这只是阿布思的奢望而已,除非他能击败回纥军队,回纥才会妥协,否则绝无可能!”

  李俶沉思片刻道:“那依老将军之见,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卑职建议,大军继续北上,就算回纥吞并了同罗部,也要让回纥交出阿布思,我们要向回纥施压!”

  李俶点了点头,“就依老将军的建议,我们继续北上!”

  次日一早,六万唐军启程继续北上,郭子仪当即组织一千艘大型皮筏子运送粮草,保证唐军后勤。

  李邺回归了统帅营,作为主帅李俶的参军,继续跟随他北上。

  当然,李俶的参军不止李邺一人,有二十余人,基本上都是文官,有各自的职责,有分管各曹的职事参军,有整理文书地图的记室参军,还有参谋军事、分管情报的谋士参军。

  李邺却没有什么分工,像他这样的武将参军就他一人,其实李邺自己也明白,他的职责是替李俶执行秘密任务,只是暂时没有什么事情。

  这几天李邺夜里都会下水练武,他发现自己参战后练武,竟然有突飞猛进的收获,在长安,每次屏气最多挥杆五下,阻力太大,现在的阻力更大,但他已经提升到每次十三四下,控制感更加清晰,战争是他练武最好的催化剂。

  这时,一名士兵骑马飞奔而来,向他抱拳道:“李参军,殿下有请!”

  李邺跟随士兵来到李俶身边,抱拳道:“参见殿下!”

  李俶点点头,笑问道:“此次北上,李参军觉得会是什么结果?”

  李邺想了想道:“之前卑职听说同罗部族北上,但没有进入回纥地界,说明阿布思也很提防回纥,卑职觉得,他一定会留一手,很有可能同罗军会和回纥军激战一场,胜了,阿布思会鸠占鹊巢,败了,他会带着部族逃往葛逻禄。”

  “有道理,你的意思,他十之八九还是逃往葛逻禄?”

  李邺微微笑道:“说不定回纥军轻敌,被同罗哀军战胜,但这种可能性不大,七成的可能性还是逃往葛逻禄。”

  李俶沉吟一下道:“我想交给你一个任务!”

  李邺知道,这才是广平王召见自己的真正目的,要交给自己秘密任务了。

  李邺连忙抱拳道:“请殿下吩咐!”

  李俶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道:“我想让你替我送一封信给程千里!”

  “遵令!卑职这就去北庭。”

  李俶摇摇头,“他现在不在北庭,他率军在金山南部一带,准备拦截同罗部,具体在哪里我也不清楚,需要伱自己去寻找。”

  “卑职明白!”

  李俶把一个用蜡封好的扁铁盒交给李邺,压低声音对他道:“信就在盒中,此信半公半私,对我父王关系重大,如果情况危急,一定要把它毁了,切记!”

  李邺默默点了点头。

  李俶又递给他一块金牌道:“这是天子给我的,凭此牌,草原各部都会给你提供便利,然后我再给你安排两名向导士兵,你去准备一下,下午就出发。”

  “卑职一定完成殿下的嘱托!”

  李俶望着李邺背影远去,他心中也充满期待,他对李邺印象很好,他希望李邺能完整地把信交给程千里,不要辜负自己的信任。

第160章 穿越贺兰

  下午时分,李邺带着两名手下以及六匹马离开队伍,向西面的贺兰山脉方向疾奔而去。

  李邺当然不是走河西走廊,他要去金山,只能走北面草原。

  穿过贺兰山麓,沿着白狐沙碛边缘进入草原,一个月后就能抵达金山一带。

  两名手下都是朔方军中的胡人士兵,都很年轻,一人叫做阿伦,是铁勒思结部人,另一人叫做苏必,是铁勒契芯部人,他们熟悉地形,草原经验丰富。

  贺兰山横卧南北,长约千里,山势巍峨陡峭,林海茫茫,在山脚下是大片草原,在这里生活着不少零散的游牧民族,他们都是底层牧民,不堪盘剥,便拖家带口来到朔方寻找活路,大部分都在贺兰山麓安顿下来。

  两名手下阿伦和苏必都是这样的家庭,他们在朔方从军后,所在的家庭也能得到税赋减免。

  “李参军有所不知,贺兰山北面地势低缓,山体破碎,会出现一些断谷,穿过断谷就直接到贺兰山西面了,但有的山谷不能走,过去就是茫茫大沙漠,死路一条,我们所知有两条断谷可以走,过去后便是草原。”

  李邺点点头笑道:“你们家人就是经过这些草原和断谷过来的?”

  阿伦笑眯眯用铁勒语说了几句,“这是铁勒语,参军听得懂吗?”

  李邺摆摆手,“你说慢一点,你说的铁勒语我好像能听懂!”

  苏必哈哈大笑,“参军,他说是朔方土话,不是铁勒语,伱当然能听懂!”

  李邺知道自己被耍了,上前狠狠掐住阿伦的脖子,“臭小子敢耍我,从现在开始,你要教会我铁勒语,否则我把你的脖子拉成长条。”

  阿伦连连点头,他不敢再耍李邺,再用铁勒语说了一遍,给李邺解释道:“翻译成汉语就是,我们有时候会跟随家人驱赶羊群去西面草原放牧,冬天快来临时,又会带着羊群穿过断谷来东面过冬。”

  “不错!不错!我们、冬天、草原、羊群、山谷、西面、东面,这七个词铁勒语怎么说?”

  三天后,他们进入一座断谷,说是断谷,其实就是两座大山之间的一片谷地,宽达数里,森林密布,还有高山融水形成的小河,鹿群以及野兽众多。

  三人射了几只肥鹿作为粮食,还能采一些甘甜的山果,走了整整两天,穿过了贺兰山麓,前面出现了大片草原。

  这片草原李邺前世来过,是阿拉善左旗,南面是南吉冷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北面是乌兰布和沙漠,两座大沙漠中间是一条狭长的草原地带。

  天空蔚蓝如洗,白云朵朵,大地上绿草茵茵,一眼望不见边际,李邺心境也变得格外宽广,他纵声长啸,纵马向无边无垠的草原奔去,阿伦和苏必也被他的情绪感染,跟着大喊一声,纵马奔驰。

  六万唐军抵达了丰州,丰州也是黄河几字型最顶部的河套平原,这里平原广阔,土地肥沃,一条条河流纵横其中,无论畜牧、还是农业,这里都是最肥美的土地,东汉时期,这里获得了大开发,朝廷迁徙几十万农民在这里耕种,使这里成为著名的粮仓。

  两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丰州也被胡人占领,汉人农民都消亡殆尽。

  进入隋唐后,尤其突厥被唐朝所灭,唐朝疆域向北延伸到阴山和狼山一线,丰州也成为唐朝最北面的一座行政州,建立九原、永丰和丰安三座县城。

  天宝初年,唐军在碎叶城一带灭亡了西突厥最后的势力,依附西突厥的同罗部东迁,投降唐朝,被安置在丰州北部一带。

  虽然同罗军被编为朔方军,大酋长阿布思也出任朔方军节度副使,但在同罗朔方军在表面上效忠朝廷的同时,也同时是阿布思的私军,这一点让朝廷始终感觉危险,解决同罗军一直是朝廷在暗中推进的事情。

  安禄山看到了机会,他几次向天子李隆基建议,将同罗部迁到幽州,由他来解决同罗军队的问题,安禄山想插手同罗部,遭到了李林甫和高力士的反对,安禄山的意图太明显,会导致矛盾激化,但天子李隆基被安禄山迷惑,最终同意了安禄山的请求。

  正是这份同意迁徙同罗部去幽州的诏书逼反了阿布思,在武亭川刺杀天子李隆基失败后,阿布思举起了反唐大旗。

  丰州的三座县城已经被同罗军摧毁,数万百姓和商人逃的逃,死的死,三座县城房舍坍塌,一片狼藉,算是彻底毁了。

  六万唐军驻扎在北黄河旁,他们没有急于北上,而是耐心等待同罗与回纥之间的消息。

  李俶听从了郭子仪的建议,按兵不动,郭子仪认为,大军急于北上,会逼迫同罗部完全投入回纥人的怀抱,反之,如果不急于北上,阿布思就不会那么甘心被回纥吞并,在讨价还价难以达成之时,两大部族必然会爆发战争。

  这时,有侍卫在大帐门口禀报,“启禀殿下,回纥使者叶护在大营外求见!”

  回纥叶护是第二号人物,也就是回纥太子,李俶连忙道:“速请他进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1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