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坐下,我有话问你。”
石榴侧着身体在一张胡凳上坐下。
李邺懒得问她给妹妹拉皮条之事了,自己觉得石莲年纪小,但这些胡姬可不认为,来唐朝就是为了挣钱,迟早要出卖身体,当然是早一天卖身,早一天挣钱。
“孙济良怎么找上伱妹妹的?”
“他是第三次来,每次来点名要我妹妹,他有这种嗜好!”
“第一次也是他?”
石榴点点头,“他付了二十两银子买走我妹妹的初夜。”
李邺沉思片刻又道:“他这次来是临时决定,还是预约的?”
“预约的,两天前就说要来,一般雅室都要预约。”
李邺心中一跳,他开始怀疑张岩了,张岩把自己约来,时间也安排好,这样才能和孙济良发生交集。
至于楼梯见面很可能只是巧合,但就算楼梯上见不到,石莲也会在其他地方向自己求救。
“你妹妹所有的接客都是你安排的?”李邺继续追问。
石榴迟疑一下道:“按理说都是我安排,但前天晚上我感觉有点蹊跷。”
“怎么蹊跷?”
“我收拾阿莲的箱子,发现她箱子多了二十两银子。”
“她手头有点钱不正常?”
“不可能的!”
石榴摇摇头道:“她的钱都是我帮她保存,一直都是这样,酒楼结帐也是把她的钱给我,不会给她,你说有几十文或许是借的,但二十两银子啊!她的第一次也不过二十两。”
“是一锭银子,还是零散的碎银?”
“是一锭整的银子,二十两!”
李邺点了点头,应该就是这二十两银子收买了石莲,让她向自己求援,挑起了孙济良和自己的矛盾。
“这锭银子是谁给她的,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
石榴捂着脸哭了起来,“我若知道,我不会让她收这二十两银子。”
她也猜到了,妹妹就是死在这二十两银子上面。
李邺注视着石榴冷冷道:“如果你知道,最好告诉我,我会想办法保护你的安全,如果你知道不说,那你就会和你妹妹一样,被他们灭口。”
石榴拼命摇头,“我真不知道,阿莲一点都没有告诉我!”
“那你觉得会是谁?最近她和谁关系比较密切?”
李邺猜想,一定是和石莲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她才会答应,否则一个陌生人,给她二十两银子,让她假装求援,她肯定不敢轻易答应,会告诉姐姐石榴。
石榴想了想道:“她最近和她的干娘关系很密切,事发当天中午,她还去见过干娘,说干娘找她有什么事?”
“她的干娘是谁?”
“就是山水大酒楼的酒头,叫做石阿水,也是我们石国人,三十多岁,手下一帮酒姬都是她从石国和拔汗那带来的,她女儿和阿莲同岁,她们经常在一起玩,就认了这位石大娘做干娘。”
李邺又问道:“阿莲死后,这位干娘来过吗?”
石榴摇摇头,“没有,我让人去告诉她,她也没有来,她女儿也没来!”
“我知道了,你先去吧!不过我提醒你,你若想多活几天,今天我和你的谈话不要告诉任何人!”
“我知道,不会乱说!”
石榴行一礼走了,李邺随即问成掌柜,“山水大酒楼是谁开的?”
成掌柜苦笑一声道:“长安人都知道,山水大酒楼是户部侍郎杨铦的产业!”
李邺心中忍不住一阵冷笑,果然是杨家。
御书房内,李林甫向天子李隆基递交了辞去吏部尚书的申请书。
李林甫兼职很多,吏部尚书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李林甫交出吏部尚书,实际上就是在向天子李隆基妥协,他不会干涉杨国忠调入朝廷。
这就是政治,小地方着手,下的却是大棋。
孙子李邺忽然被人栽赃,李林甫当然心知肚明,在任命吏部侍郎上,他推荐了韦见素,精准卡位,得到了大部分朝官的支持,天子也没办法,只好批准了。
但杨国忠也由此失去了最理想的官职。
很显然,这是天子在利用孙子李邺的案子来报复和敲打自己了。
孙济良案当然不会是天子亲自部署,但一定是天子暗示过,这个案子才会发生。
“陛下,微臣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兼职太多,微臣力有不逮,对朝廷也不利,恳请陛下恩准!”
李隆基看着奏折眯眼不语,他也心知肚明,孙子李邺是李林甫的痛脚,孙济良案精准地敲在李林甫的七寸上,他才不得不主动把吏部尚书让出来。
吏部尚书虽然更多是一种名义上的职务,吏部的实权更多是在吏部侍郎手上,但吏部尚书一般都要出任相国,这一点才是关键。
李隆基点点头,“李相国年事已高,每天还要为朕殚精竭虑处理朝务,朕也很歉疚,朕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恢复政事堂多相制,减轻李相国的负担。
李相国为中书,陈相国为门下,再设尚书左右仆射,再考虑一名军方代表,一共三名副相,李相国觉得朕的考虑如何?”
李林甫心中微微叹息,天子还是要让杨国忠来取代自己,不过不是从前担心的一步到位,而是改用循序渐进的办法,设多相,先让杨国忠进政事堂为副相,过几年就可以让自己退仕,杨国忠就顺理成章上位了。
这何尝不也是李林甫所期待的结果呢!
李林甫躬身道:“陛下的政事堂方案微臣完全支持,”
李隆基微微笑道:“相国去草拟一个具体方案吧!至于三名副相国的增补人选,朕会妥善考虑,相国若有合适人选也可以推荐!”
“微臣告退!”李林甫行一礼,退下去了。
李隆基取过孙冕所写的控诉书,要求对金山县公李邺立案,下面附有刑部的意见,认定孙家提出的证据和事实不符,飞刀不是李邺之物。
李隆基随即在上面批复,‘同意刑部意见!’
第176章 无能之辈
时间已到中午,李林甫坐马车返回府中小憩。
他微闭双目,脑海里还在梳理着政事堂的事情,去年朔方之战大胜,阿布思虽远必诛,极大增强了自己在朝中的声誉和威望,也巩固了自己的相位。
这个时候天子再考虑用杨国忠直接为右相,已经不现实,设立多相制其实也是天子一种妥协。
为什么会忽然发生孙济良案,牵扯到了自己的孙子,这里面的玄妙李林甫太清楚不过,这是天子李隆基在为新增的三相人选做铺垫。
提前敲打自己,不允许自己反对他选定的人选。
新增的三个人选李林甫能猜到两个,韦见素和杨国忠必然有,关键是第三个人选,圣上说考虑军方代表,有可能是九大节度使,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和北庭节度使程千里不可能,他们影响力太弱。
范阳节度使和平卢节度使安禄山、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河西节度使安思顺,三个都是胡人,可能性不大。
剩下的是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资历太浅,也不可能。
朔方节度使目前是广平王遥领,也不用考虑。
剩下还有一个河东节度使韩休琳,他的资历也差得远。
张齐丘刚因为阿布思造反被贬。
九大节度使都排除,那么就是关陇贵族了。
这时,李林甫猛地想到一人,兵部尚书宇文靖,他是军队出身,又转任文官多年,现任兵部尚书,资历已经够了。
似乎这个军方代表就是为他量身打造啊!
李林甫隐隐猜到了天子李隆基的意图。
如果宇文靖入相,杨国忠就不会被孤立了,在政事堂内有了盟友。
而孙济良案的另一方正是孙家和宇文家族,不管自己孙子李邺最后有没有问题,但天子都成功挑起了宇文靖对自己的仇恨。
加上之前五郎和宇文螺离婚,双家关系已经交恶,宇文靖一旦成为杨国忠的走狗,必然会像疯狗一样咬自己。
李林甫几乎可以肯定,圣上所考虑的军方代表,十有八九就是宇文靖。
多么完美的一箭双雕。
李林甫顿时有些焦虑起来,一旦宇文靖入相,对自己会是一个极大的麻烦。
其实李林甫还是小看天子李隆基的手腕,孙济良案,李隆基不光是敲打李林甫,同时也是敲打虢国夫人杨玉珮。
杨玉珮一直坚持让杨铦入相,因为杨铦更容易被她控制,她反对杨国忠入相,这就让天子李隆基有些恼火。
李隆基便给杨玉珮出了一道题,让杨铦来做题,你不是说杨铦很能干吗?那就让他答这道题,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了。
宣阳坊,虢国夫人府内,杨玉珮正负手来回踱步,满脸怒容。
就在刚才,宇文靖找到了杨玉珮,告诉她一个消息,刑部驳回了孙家的立案要求,理由很明显,杀人飞刀和李邺所用飞刀不符,刑部不认可孙家提供的证据。
孙家大为失望,孙冕找到亲家宇文靖施压,宇文靖没办法,又来找虢国夫人询问情况,其实也是向虢国夫人施压。
孙冕是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对这个案子也进行了调查,无论杀人动机,还是杀人手法,李邺就是最大的嫌疑人,孙冕认定是李邺杀死了自己的侄子。
但刑部甚至没有进行审讯,就直接驳回立案申请,刑部分明就是在包庇李邺,替李邺开脱,彰显李林甫的一手遮天,也表现出了杨家的无能。
这时,侍女在门口禀报,“夫人,二爷来了。”
“让他进来!”
片刻,杨铦匆匆走进内堂,躬身道:“三妹找我有急事吗?”
杨玉珮劈头盖脸质问道:“你自己做的事情还不清楚吗?你说我找伱有什么事?”
杨铦一脸懵懂,半晌道:“我今天朝务繁忙,实在想不起,三妹能不能提醒我一下。”
“我当然是指孙家的事情!”
杨铦张大嘴,挠挠头道:“听说刑部还在调查,还没有结果呢!”
杨玉珮咬碎银牙道:“刑部今天下午已经出结果了,驳回了孙家的立案的申请,明确李邺不是嫌疑人,你自己看!”
杨玉珮将刑部的公文抄件狠狠仍在杨铦面前,大骂道:“你真是个猪脑子,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你说你还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