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154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李邺大喊一声,一口气斩杀数十人,继续向金狼头大旗杀去。

  他身后是旗手吴靖,由七八名骑兵保护他,紧紧跟在李邺身后。

  所有唐军骑兵队都必须跟随着大旗,这样就不会失散,不会被敌军分割包围。

  一千唐军骑兵杀进了敌军的中军之中,他们实际上是和两千中军作战,其他敌军骑兵在外围奔跑,效率并不高,基本上无法和唐军骑兵接触。

  一千骑兵在李邺的率领下,俨如如一把锋利无比的战刀,劈开层层叠叠的敌军,他们是裴方的亲兵,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个个都能以一敌三,这也是李邺敢于挑战薛部骑兵的底气。

  李邺挥舞着破甲槊,在敌群中纵马奔驰,俨如猛虎入羊群,薛部骑兵挨着便死,碰着就亡,杀得血肉横飞,身边横尸累累,血流成河。

  这时,李邺终于发现了目标,薛部大酋长的金色狼头大旗,就在百步外,李邺就是冲着它而来。

  在大旗下有数十名骑兵保护着一名头戴金盔的首领,应该就是薛部大酋长。

  竞功的热血在李邺胸中沸腾,他大喝一声,“弟兄们,随我斩杀胡酋!”

  他挥舞长槊,带领数百骑兵向百步外的金色狼头大旗杀去。

  此时,薛丰的长子,万夫长薛汶看出了李邺的企图,大喊一声,“保护大酋长!”

  他率领上千名骑兵冲上去拦截住了李邺的去路。

  李邺长槊翻飞,横刀出鞘,槊挑刀劈,率领手下渐渐杀开一条血路,丁盛和裴琇不知不觉出现在他身边,和他并肩作战,杀得薛部骑兵人头滚滚,尸横遍野。

  万夫长薛汶极为凶猛,他挥舞一根六十斤的长柄铜锤,一连击杀了十几名唐军骑兵,几名唐军骑兵更是被他砸得脑浆迸裂,惨不忍睹。

  李邺眼睛红了,大吼一声,向薛汶冲上去,薛汶狞笑一声,他也发现李邺是唐军主将,杀了他,唐军将成为无头苍蝇,必将全军覆灭。

  他骑着一匹高大强健的黑色战马从李邺面前横冲而过,大锤如狂风一般向李邺横扫而来,李邺大喝一声,“来得好!”

  破甲槊缠住了铜锤,铜锤就像被千万条水流缠住,竟然僵在空中,砸不下来。

  薛汶从未遇到过这种诡异的情况,他大惊失色,猛地想拽回铜锤,李邺却冷笑一声,火焰般的槊刃沿着铜锤长柄如一道闪电削去,瞬间到了手边。

  薛汶吓得魂飞魄散,同时松手,铜锤落地,但破甲槊却没有停,从他双手间刺了进去,薛汶再也无法躲避,眼睁睁看着槊尖刺进了自己胸膛。

  薛汶大叫一声,当场毙命,李邺一挥长槊,继续向三十步外的薛丰杀去。

  薛丰见儿子惨死,对方如战神一般向自己杀来,他也吓得胆寒心裂,调转马头便逃。

  李邺在疾奔横槊在鞍前,张弓搭箭,拉弓如满月,一箭射去,箭去如闪电,‘噗!’一箭正中大酋长薛丰的后颈,射穿了他的咽喉,薛丰闷叫一声,翻身落马,待亲兵把他救起,他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大酋长薛丰之死使他身边的数百骑兵崩溃了,拼命打马奔逃,唐军骑兵一起大喊,“大酋长死了!大酋长逃死了!”

  这是李邺事先教给大家的一句铁勒语,虽然很多士兵喊得不标准,但薛部士兵却都听懂了。

  其实大部分薛部士兵都是牧民,他们集结是为了保卫家园,是要和葛逻禄人作战,而并不愿和唐军作战,他们听说大酋长已死,都无心恋战,如树倒猢狲散,纷纷四散奔逃,在各自百夫长的带领下,成群结队逃往各自的部落。

  李邺的摘心战术成功了,以一千人击败了六千薛部骑兵,斩敌两千余人,薛部骑兵全军溃败,但唐军骑兵同样伤亡惨重,近三百人阵亡,两百余人受伤

第219章 收拾残局

  两天后,裴方率大军抵达了薛部牙帐,李邺前来向裴方交还令箭。

  李邺歉然道:“我已经尽最大力量保护士兵,但还是有两百七十八名士兵阵亡,两百三十五人受伤,伤亡过半。”

  裴方点了点头,“以一千人对抗六千敌军,不仅没有全军覆灭,还斩杀两千余人,击败了对方,这个战绩已足够辉煌,至于伤亡,很正常,你不用歉疚!”

  “但我出兵薛部,还是有私心!”

  李邺便将自己被薛部大酋长悬赏十万张羊皮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叹口气道:“正是带有私心出兵薛部,伤亡那么多人,我才倍感歉疚!”

  裴方沉吟一下问道:“有没有犒赏士兵?”

  “有!我把缴获的财物全部都分给了将士,伤亡士兵加倍。”

  裴方拍拍李邺肩膀安慰道:“这样就可以了,虽然你有自己想法,但薛部入侵居延海,杀死牧民和居延海守军也是事实,我们是反击,不仅将敌人驱逐出境,还深入敌境,诛杀罪魁祸首,犯我盛唐者,虽远必诛,相信这句话写上报告,只会有功无过。

  至于什么私心,你在外公面前说说就行了,不要再提,伱是奉我的命令出击,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我会向朝廷解释。”

  “感谢外公的帮助!”

  裴方微微笑道:“应该是我感谢你,虽然有一点风险,但更多是功劳,这次我沾了你的光啊!”

  “是甘州军将士的浴血奋战,和我无关,外公是甘州军主将,功劳理应归外公!”

  裴方暗暗赞许李邺会说话,他又笑道:“放心吧!这次你帮了外公大忙,我自然会用别的方式补偿你。”

  “安思顺那边”李邺又问道。

  “安思顺那边不用担心,他已经发鹰信给我,同意由我自己决定是否出兵,估计他也收到了朝廷之令,不得不妥协!”

  “那我就放心了,另外我还有一个建议。”

  “你说!”

  “我建议我们在薛部暂时驻军,薛部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我们如果过早撤军,只会白白便宜了葛逻禄人。”

  裴方沉吟片刻道:“这要看薛部自身意愿以及朝廷的态度,不是我能决定。”

  “薛部希望我们驻军。”

  裴方点点头,“行!我会立刻向节度使和朝廷汇报,在朝廷决议过来之前,我将暂时在薛部驻军两千九百人,三千人以内是我的职权范围。”

  这时,有士兵在帐外禀报,“启禀都督,薛部大酋长薛药罗带领十几名薛部首领在帐外求见。”

  李邺解释道:“他们的大酋长薛丰已经在战场被我射杀,薛药罗是他们新的大酋长,为人老持稳重。”

  “那好,你陪我一起接见他们。”

  大帐外,薛部的新酋长薛药罗带领十一名各部首领,一起向裴方跪下,行大礼参拜。

  “参见裴都督!”

  “各位免礼,请到大帐就坐!”

  裴方把众人请到大帐内席地而坐,薛药罗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倒不需要李邺翻译。

  裴方看了薛药罗一眼,微微笑道:“薛酋长,我们见过吧!”

  薛药罗点点头,“十五年前,我经常带族人来河西采购食盐和茶饼,裴都督接见过我。”

  “果然是旧人,我记得那时你还是个年轻的部落勇士,一转眼你就是薛部的大酋长了。”

  薛药罗是薛部第二大部落延陀河西的首领,去年就应该是他出任大酋长,但薛丰得到葛逻禄人暗助,抢了大酋长之类,导致薛部这次遭遇了数十年来最惨重的损失了,青壮男子被唐军斩杀了六千余人,被蒙蔽的各部首领这才幡然醒悟,一致推举薛药罗为新任大酋长。

  可以说,薛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这些部落首领都很务实,虽然的青壮都是被唐军斩杀,但那不是唐军的责任,而是薛丰造的孽,他们都很清楚,唐朝不会吞并薛部,只会一走了之,真正的威胁是西北邻居葛逻禄人。

  一旦被葛逻禄人强行吞并,他们所有人都会沦为奴隶了。

  薛药罗欠身道:“我们都被薛丰欺骗了,我们并不知道他是把军队驻扎在居延海,他一直告诉我们,军队将部署在灭狼岭一线,防止葛逻禄人入侵,我们几十年和唐朝和睦相处,绝对不会出兵居延海,给自己惹来灾祸,现在薛丰已死,罪魁祸首已经消灭,恳请裴都督看见几十年邻居的份上,不要再继续惩罚薛部落。”

  裴方点点头,“既然已经诛恶,我们自然就不会再伤害普通牧民,你们不用担心,我打算明天就撤军回甘州!”

  众人面面相觑,都有点急了,薛药罗连忙道:“我们得到消息,葛逻禄军队上万人就驻扎在灭狼岭以北,一旦唐军撤退,葛逻禄必然会吞并薛部,恳请唐军继续驻扎薛部,我们愿意负担所驻唐军的后勤给养!”

  裴方面露难色,沉吟片刻道:“我也不希望葛逻禄势力出现在甘州北方,但甘州军在薛部驻扎,必须得到朝廷的准许,这样吧!烦请大酋长跑一趟长安,向大唐天子提出申请,讲清楚形势,相信朝廷会酌情考虑薛部的要求,在朝廷正式答复前,我会驻扎一部分军队,另外,我也会上书节度府和朝廷,我们一起努力,争取薛部免受葛逻禄人的侵害。”

  薛药罗当即决定,两天后前往长安觐见大唐天子,裴方也写了一封详细报告,派人赶往长安上报兵部,同时抄送一份上报节度府。

  这一次是因为兵部直接给甘州都督府下令,所以裴方也要直接向兵部汇报,当然是两头汇报,汇报给兵部的同时,也要向节度使安思顺汇报。

  裴方命令次子裴健率两千八百名士兵暂驻薛部,他则率兵凯旋返回张掖。

  这天上午,大军抵达居延海,裴方派人把长子裴伽找来。

  裴方沉吟一下对长子道:“可能回张掖后,邺儿就要继续西进了,我考虑了两天,我想把三百亲兵借给邺儿,你觉得如何?”

  裴伽目前出任甘州都督府司马,他的妻子便是河西第一豪门安氏之女,安氏便是大唐开国功臣安兴贵的后人,是粟特人。

  裴伽的妻兄便是目前的甘州都督府长史安齐管,两人亲上加亲,安齐管的儿子叫做安太玄,也是李邺这次出征的五校尉之一,他已和裴伽的女儿裴珍订婚。

  关系好像有点复杂,其实简单点说,安太玄和裴珍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

  作为亲舅舅,裴伽十分很欣赏李邺的勇气,他明白父亲的意思,想在李邺身上下注,李邺最缺的就是得力的手下,而裴家恰恰能提供。

  “孩儿赞成父亲的决定,只是安思顺那边会不会不同意,命令肃州和瓜州拦截?”

  “这倒不会,三百人是我裴家的部曲,不在河西军编制内,我不会让安思顺抓到我的把柄,再说,李邺有天子金牌,他有权调兵,只要他亮出金牌,沿途官府都不敢拦截,还要提供给养。”

  裴伽点点头,“那就让裴琇和安太玄一起跟随邺儿前往!”

  裴琇是裴伽的三子,而安太玄是裴伽的准女婿,裴伽也想让他们二人去安西历练。

  裴方欣然道:“就这么决定了!”

  【注:安太玄便是中唐名将李抱真】

第220章 关键一票

  李邺在张掖休整了两天又要出发了,这一次他不再只有两人,而是有三百名手下同行,这三百人都是跟随李邺作战的士兵,包括两名年轻校尉裴琇和安太玄。

  另外黑矛也得到了裴方的帮助,将他以丁盛的名字重新注册了军籍,任命为校尉,李邺让他们三人各率领一百骑兵。

  三百名士兵都有各自的战马,队伍中同时还有三百头体格高大强壮的骆驼,每个士兵都有一匹马和一头骆驼。

  战马负责驮负兵甲,士兵都骑着骆驼而行,骆驼同时满载着干粮、水和草料,几头骆驼还专门背负着数千两黄金,这是从薛丰家里缴获的战利品,当然不是李邺的私人财富,而是这支军队的后勤财富。

  李邺虽然有天子金牌,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得到免费的补给,相反,大部分时候他们都必须花钱购买,而黄金就是最好的通货。

  在一个凉爽的清晨,李邺和裴家依依惜别,带着长长的队伍,离开张掖城,继续向遥远的西北方向而去。

  长安城,甘州唐军大败薛部骑兵的消息传到了朝廷,在朝野内外引起了剧烈的争论,夸赞者有之,认为甘州唐军消灭入侵胡骑,严惩薛部决策者,扬大唐国威。

  而反对者也不缺乏,反对者对收复居延海倒没有意见,主要是针对唐军杀进薛部落,反对者认为这会让朝廷卷入草原斗争,消耗大唐国力。

  而这时,李林甫辞去了朔方节度使之职,朝廷正式任命安思顺出任朔方节度使,那么河西节度使又由谁来出任?

  在这个背景下,甘州军攻打薛部的战争就变得有点复杂起来。

  安思顺推荐凉州都督贺嗣南接任河西节度使,杨家极力推荐驸马都尉杨錡出任河西节度使,而李林甫则推荐刚刚立下大功的裴方出任河西节度使。

  天子李隆基一时举棋不定,而就在这时,鸿胪寺传来消息,薛部新任大酋长薛药罗携带两百万只羊前来觐见大唐天子。

  紫薇殿御书房内,李隆基正在听取几名相国的意见,他已经拿到了鸿胪寺转呈上来的薛部上表。

  李林甫躬身道:“陛下,这位新酋长在上表中说得很清楚了,是前任大酋长勾结葛逻禄人,出卖薛部利益,擅自入侵居延海,才导致唐军的强烈反击,他们是支持唐军进入薛部铲除罪魁祸首,微臣认为,唐军进入薛部不仅是为了维护大唐尊严,也是为了不让薛部彻底被葛逻禄吞并,薛部内部也很清楚这一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1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4/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