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很大,每间石屋内有四个火塘,他们运气不错,正好有两个火塘空着,众人连忙围着下来。
这里免费提供清水和柴禾,其他想要什么都得自己掏钱,有很多做生意的小贩穿梭在各个石屋内。
众人点燃了柴禾,火长徐建起身笑道:“我去喂骆驼和马!”
马料也要钱,黑豆和细料要贵一些,李邺给了徐建几枚第纳尔金币,这还是李邺在进河西之前卖马得到的金币。
李邺笑着嘱咐道:“给苦力小弟们吃点好的!”
“公子放心吧!保证给它们吃最好的。”
徐建带着几名弟兄出去了,这时,一名商贩凑上前笑道:“各位大爷要买点什么吃食?”
说的是粟特语,李邺听得懂,便笑问道:“有什么好吃的?”
“有骆驼肉、整羊、马肉、鼠兔,都是洗干净的新鲜肉,保证是今天刚宰杀的。”
“整羊多少钱一只?”
“整羊一个第纳尔金币!”这位商贩眼睛很尖利,他刚才看见李邺给徐建几枚金币。
“来四只整羊,有水果吗?”
“有蜜瓜和葡萄,按份算,一个第纳尔金币一份,十个蜜瓜,十大串葡萄。”
“来两份水果!”
对方没有讨价还价,让商贩笑眯了眼睛,“各位大爷稍等,马上就来!”
商贩去取货了,众人纷纷夸赞道:“公子还能说粟特语,太厉害了!”
李邺微微笑道:“我可是太学生,就是专门学西域语言,会说粟特语和突厥语,乌孙语也能听懂一些。”
片刻,商贩带着两个伙计送来了羊和水果,都是用当地的大树叶包好,李邺给了商贩六枚第纳尔金币,众人纷纷将整羊穿上架子,开始烤肉了。
这时,越来越多的商人进入商寨,各个石屋都有点拥挤了,有一支商队的七八名商人走过来陪笑道:“各位,各屋都挤满了,我们能不能在这里挤一挤?”
李邺点点头,指着旁边一处空挡道:“我们还有几个兄弟喂马去了,这里留给他们,其他地方你们随便坐。”
七八名商人长长松了口气,终于有人肯收留他们了,他们把货物搬进屋,石屋里立刻堆满了,进屋还得从货物上爬过来。
商人们也买了一份水果,买了三十斤骆驼肉,堆上柴禾也跟着烤起肉来。
李邺着实不喜欢烤骆驼肉的味道,而且他们肉似乎不太新鲜,味道很腥。
李邺只得喝了几口奶酒,避开那股味道。
“公子像是唐朝人?”为首商人笑问道
李邺指指手下,“我们都是唐朝人,我姓李,去拔汗那,你们呢?”
“李是大唐的国姓啊!我们是犍驮罗国的商人,我叫胡安伽罗,我们去石国。”
原来是巴铁的祖先,李邺对他们印象好了几分。
“去石国卖什么?”
“主要是卖糖,我们有上好的红糖,在石国能卖个好价钱。”
这时,徐建带着几个手下回来了,他们跨过货物包,走到里面靠墙坐下。
徐建低声对李邺道:“听说这一带不太安全!”
徐建也会说几句粟特语,外面的议论他听得懂一些。
李邺不露声色问道:“是什么不安全?”
“不太清楚,他们说得很快。”
李邺又问旁边的老者胡安伽罗道:“这里有什么不安全?”
胡安伽罗叹了口气道:“为什么大家都结伴走,就是因为路上不太平啊!”
他拍拍身后的刀和弓箭,“每个人都要带武器,遇到突骑施小匪贼还能自保,但遇到波斯人,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波斯人?”
李邺惊讶道:“这一带还有波斯盗匪?”
这时,另一个火塘有人接口道:“波斯人不是盗匪,是正规军队,大家都知道,从呼罗珊那边过来的。”
胡安伽罗点点头,“这位爷说得不错,是正规军队,一队有两三百人,突骑施灭亡的第二年,他们就来了,到处打家劫舍,抢掠商队,遇到他们,人财两空,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你肯改信他们的宗教,他们就会饶过伱,钱财货物也不抢。”
另一个火塘的汉子咬牙道:“要我背叛佛祖,我宁可死!”
一时间,石屋里的商人们都沉默了。
李邺暗暗点头,吐火罗地区都是佛教徒,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就在附近,怛罗斯之战后,唐朝势力退回葱岭以东,黑衣大食势力全力东扩,带来了他们的大食教,中亚和南亚北部一带的逐步绿化,就是这个时候开始。
当然大食教的普及不是一蹶而就,而是经过几百年的漫长发展,但起始就是这个时候。
两更时分,一支约百人的骑兵从黑暗中疾奔而来,出现商旅寨外,为首将领目光闪烁地注视片刻围墙,他一挥手,又带着百名骑兵疾奔而去。
石屋里,数十名商人正在熟睡中,鼾声如雷,浑浊的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难闻的气味,角落里的李邺忽然醒来,警惕地注视着窗外,他似乎感到了什么。
第232章 波斯骑兵
次日一早,在一片乱哄哄中,庞大的商队再度出发了,这时已进入初冬,乌浒河已经结冰,商队从冰面上过了河,沿着乌浒河东岸继续向北而行。
或许是昨晚一起过夜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感,胡安伽罗特地带着他的同伴和李邺队伍走在一起。
“公子,昨晚好像有骑兵来过,很快又走了。”
徐建对李邺低声道:“我听门口的守卫说的,他们昨晚差点吓死了,说都是波斯骑兵,足有几百人。”
李邺点点头,“我也听到了,马蹄声很整齐,一听就是训练有素的骑兵,不是杂乱的土匪,但没有四五百那么多,太夸张了,最多百人左右,不过我是奇怪,这里距离波斯有几千里,这些波斯骑兵的老巢在哪里?”
李邺回头又用粟特语问胡安伽罗,“波斯骑兵的老巢在哪里?老商头知道吗?”
粟特语是中亚地区的通用语言,一般商人都会说,胡安伽罗迟疑一下道:“听说有两个地方,只是听说,一个是步师城,一个是石国。”
步师城李邺不太了解,只是大概知道位置,在吐火罗的核心地带,王庭州都督府,就是汉朝的大月氏国都城一带,不过李邺对石国更有兴趣,波斯人怎么会和石国勾结在一起?
胡安伽罗忧心忡忡道:“如果被波斯骑兵盯上就麻烦了,他们像狼群一样,会一直跟着我们,寻找机会下手。”
李邺也有同感,昨晚的商旅寨紧靠赛伽审城,不太方面,波斯骑兵若动手,一定会寻找一个四周闭塞,且荒无人烟之处。
中午时分,前方出现了连绵的大山,阻挡了商队的去路,乌浒河从大山中穿过,形成了一座峡谷,这里便是有名的乌浒大峡谷,长五十余里,宽两三里,两侧都是陡峭的大山,乌浒河从峡谷中流过,不过现在已是枯水期,大部分河床裸露,布满了大大大小的鹅卵石。
“大家打起精神来!”
李邺沉声吩咐道:“昨晚的波斯骑兵很可能就会在这里下手。”
士兵们纷纷握紧了用布包裹的长矛。
庞大的商队已经进入峡谷,延绵数里,在峡谷中穿行,他们加快速度,争取天黑前走出峡谷。
商队很庞大,昨晚又增加一批人,原本两千多头骆驼,现在增加到三千头骆驼,三十几个小商队,小商队内其实也是有很多独立的商人组成,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游商拼团。
比如胡安伽罗的小商队一共有九人,三十多头骆驼,又是由四个更小的合伙商人组成,有兄弟,有父子,他们能走到一起,是因为他们都做红糖生意,自然而然会形成一个行会。
他们会推举一个商头,商头会打听行情,联系同行,胡安伽罗就是商头,有经验,有威望,他的两个儿子很能干,一个儿子专门负责打听消息,胡安伽罗有各种优势,自然就成了商头。
商人们可不管什么季节,他们关注的是行情,之所以冬天出发,是因为石国的红糖价格大涨,跑一趟能获得四倍利润,去掉路上开销,至少也是三倍获利,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足以让商人们冒险出行。
李邺忽然有一种很有趣的感觉,这些商人很像他小时候玩过一款《大航海》游戏,到处寻找商机赚钱。
“为什么石国的红糖价格会暴涨五倍?”李邺笑问道。
“我们也不知道,只是有些传闻,好像他们军方在大量采购囤积。”
李邺点点头,他知道红糖是治疗伤兵的,朔方军的伤兵每天都喝红糖水,这个传闻倒是有点依据。
这时,队伍忽然停了下来,前面有人在大喊大叫,胡安伽罗的小儿子很机灵,立刻跑上去打听情况,片刻,他满脸苍白回来道:“前面有波斯骑兵拦住去路了。”
忽然,后面也混乱起来,人群不断向前涌,胡安伽罗惊恐地向后面望去,李邺淡淡道:“不用奇怪,退路也被波斯骑兵切断了。”
“完蛋了!”
一名商人抱头蹲下哭了起来,“我的全部家当都在这里啊!”
“哭什么?又不是你一个!”
胡安伽罗不满地怒斥道:“这里有上千人呢!”
李邺看了看天色,已经是黄昏时分了,这些波斯人很会选时机,夜里往往是人最脆弱的时候,也是他们最容易得手之时。
“老商头以前遇到波斯骑兵吗?”李邺问道。
胡安伽罗点点头,“遇到过三次,算这次是第四次了。”
“那以前是怎么解决的?”
胡安伽罗苦笑一声,“还能怎么解决,破财免灾呗!这些波斯骑兵会提出三个条件,第一,加入他们的大食教,那就是他们的兄弟了,人货财三全,他们还会给你一个羊皮卷,以前再遇到他们也不怕;
第二,不要反抗,把身上所有的钱财交给他们,如果他们满意,那么能保住骆驼和货物。
第三,就是把一半的货物给他们,那至少这一趟还能保本。”
“如果反抗呢?”
胡安伽罗摇摇头,“从来就没有人反抗过,不反抗大不了白跑一趟,反抗就会死,钱和货物也没有了,这个帐大家都会算。”
李邺着实无语,他还想动员商人一起动手,看来是不可能了,这些商人个个有兵器,却无一人敢反抗,这种绵羊性格也导致他们几千来一次次被征服,难怪波斯人只用百名骑兵就足够收拾这帮商人。
时间渐渐到了一更时分,前方传来消息:大商头和对方谈妥,如果愿意接受羊皮卷,皈依大食教,立刻放行,不愿接受羊皮卷,每人交五十个第纳尔金币或者一半货物,就可以放行,所有兵器都要上缴。
所有商人都松口气,这个价格还不算狠,他们开始各自凑钱。
另一名火长余长阳低声对李邺道:“公子,这里有漏洞啊!可以收下羊皮卷、假装皈依大食,回家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下次出门再假装就行了。”
李邺笑道:“咱们唐朝的商人可能会这样干,但这帮家伙对信仰特别虔诚,他们不会做任何背叛自己信仰的事情,对方也知道,所以不担心这帮商人使诈。”
说完,李邺又对众人道:“时机到了,咱们也准备行动!”
众人扯去身上宽大的袍子,露出了里面的明光铠甲,头盔带上,又去除包裹兵器的布,众人翻身上马,李邺对胡安伽罗道:“烦请老商头帮我们看管一下骆驼。”
李邺带着二十名骑兵催马去了,众人目瞪口呆,胡安伽罗嘴唇哆嗦着说出一句话,“他们是唐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