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185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徐建率领手下加入了李邺的队伍,李邺又继续营救其他唐军,不断将被围困的士兵解救出来,跟随他的唐军队伍也越来越多,很快突破了四千五百余人,又渐渐恢复了元气。

  这一次李邺不再分散,他率领四千五百余骑兵如一刀锋利的战刀在敌军步兵大阵内左突右杀,大食步兵也不断集结和唐军骑兵对抗,双方势均力敌,惨烈激战对抗,进入了僵持阶段。

  李邺的左翼和程千里的右翼各自激战一万步兵,而大食军的三万骑兵已经损失一万人,只剩下两万骑兵了,和高仙芝的两万六千主力激战。

  这时,唐军主力人数已经开始占优,尤其是两千陌刀军势不可挡,所过之处杀得敌军血肉横飞,就像收割机收割小麦一般,一片片的大食骑兵被斩于刀下,仅仅半个时辰,又有五千人被他们斩杀。

  大食军的主力骑兵只剩一万三千人,两万步兵也只剩一万余人,伤亡近半了。

  齐亚德急道:“都督,我们不敌唐军,再不撤退,我们将全军覆灭!”

  阿布.穆斯林见军队虽然还能再战,但损失太惨重,再战下去确实要全军覆灭,他心中万分懊悔,早知道白水城的三万军也一起带来,以八万大军对付唐军,自己轻敌了。

  无奈,他只得长叹一声,“传令全军撤退!”

  “呜——呜——”

  号角声不断吹响,大食军开始有序撤退了,他们迅速集结成一个大军团,整齐撤退。

  高仙芝见对方阵脚不乱,若仓促追击,会被敌军反咬落败,他当即喝令道:“传我的命令,不准追击!”

  骑兵飞奔传令,“大帅有令,不准追击!大帅有令,不准追击!”

  唐军纷纷按耐住了追击的冲动,望着大食军撤退远去。

  这一战,唐军以少胜多,战胜了大食军主力,杀敌近半,歼灭敌军两万四千余人,但唐军也同样付出近六千人的伤亡。

  李邺的军队也伤亡近千人,其中拔汗那士兵六百余人,碎叶唐军三百余人。

  伤兵送去了怛罗斯城医治,大军也撤退到怛罗斯城进行短暂休息,准备明天一早,大军继续南下白水城。

  李邺在探望自己两百余名伤兵,安抚士兵们的情绪。

  这时,有士兵跑来禀报,“将军,城外来了两个年轻女子,说是有急事告诉将军,她们说主人是金山阿灵!”

第274章 背后藏刀

  李邺来到城外,见到了两名黑衣女子,她们戴着面纱,牵着马匹,李邺心中有一丝警惕,远远问道:“你们见过我吗?”

  为首女子道:“在碎叶城的雪山酒馆内,将军来找我家主人,第二天才走。”

  李邺脸上有些发热,上前问道:“阿灵有什么消息?”

  女子将一张纸条递给李邺,“我家主人给你的?”

  李邺打开纸条看了一遍,心中顿时吃了一惊,连忙问道:“阿灵在哪里?”

  “她们现在应该沿着真珠河西行,我们说好了在渴塞城碰面。”

  李邺给了她们几十个金币,又让士兵拿水和干粮给她们,两个女子再三感谢,调转马头向千泉大峡谷方向奔去。

  李邺匆匆来到了中军大帐,找到了主帅高仙芝。

  此时,高仙芝正在和程千里商谈军务,高仙芝听完李邺的汇报,也大吃一惊,“我正在等碎叶运来的粮草,却迟迟未到,难道是被葛逻禄人拦截了?”

  李邺躬身道:“启禀大帅,不管葛逻禄人有没有切断我们的粮道,我们必须再开辟一条粮道,利用千泉山大峡谷,从拔汗那运粮过来,但最快也要五天后才能抵达怛罗斯城。”

  高仙芝沉思片刻道:“我们还有缴获的骆驼可以补充军粮,五天可以坚持,但我担心的不光是粮食问题,而是葛逻禄人参战,萨雷手下有一万军队,如果爆发大战时,这一万骑兵忽然从后背偷袭我们,无疑是给我们后背插了一刀,这个后患必须要提前解决。”

  李邺立刻抱拳道:“让卑职去吧!我带本部四千人,再带上阿罗列王子的三千骑兵一起,七千人足够干掉葛逻禄人了。”

  高仙芝点点头,“葛逻禄人就交给你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程千里笑眯眯道:“葛逻禄人的骑兵也很强悍,伱的手下大部分是拔汗那骑兵,未必是对方的对手,我把五百重甲步兵给你!”

  李邺大喜,躬身道:“谢程使君成全!”

  程千里微微笑道:“还真是猴子,顺着杆就向上爬,好吧!就给你了。”

  高仙芝有点听出来了,程千里是把五百重甲步兵给李邺了,不是临时借给他。

  这让高仙芝暗暗吃惊,重甲步兵从来都是一支军队的重中之重,谁都舍不得给别人,程千里显然是在李邺身上下血本了,当然给是李林甫的面子。

  高仙芝心中也暗暗思忖,自己是不是在碎叶军的配置上,也得下点血本了?

  李邺随即找到了阿罗列,要求他立刻建立拔汗那到碎叶城的后勤补给线,阿罗列当即表态,立刻会发鹰信给渴塞城,让自己父亲紧急送五万只羊来怛罗斯城。

  拔汗那的命运已经和唐朝深度捆绑,阿罗列王子也知道,怛罗斯之战唐军绝不能失败,否则,拔汗那必然会面临灭国之灾。

  就在这时,李邺也得到一个重要线索,唐军发给阿史不莱城的鹰信无人接收,信鹰又自己飞回来了,腿上的信未取,这就意味着阿史不莱城出事了。

  李邺立刻率领八千军队向东疾奔而去

  两天后,李邺率军抵达了阿史不莱城,阿史不莱城已是一座空城,守城的三百名吐火罗联军不知去向,但城内到处是一滩滩血迹,显然是跪在地上被成排砍头,令人触目惊心,存放在城内的五千石粮食也不知所踪。

  “将军,找到守军了!”校尉杨青奔上前来禀报道。

  李邺来到城池背后的一条沟壑,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沟壑内堆满了无头尸体,应该就是三百名守军,盔甲和衣服都被剥光。

  “把他们掩埋了!”李邺叹口气道。

  李邺又走上城头,四处眺望,阿史不莱城附近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十分复杂,西面八十里外的俱兰城守军没有发现任何动静,说明葛逻禄人应该就藏身在阿史不莱城周围五十里之内。

  其实这些葛逻禄人并不聪明,他们血洗阿史不莱城,抢走了粮食,实际上也暴露了自己,唐军必然会警惕。

  如果自己没有阿灵送信,他们也隐忍不露,一旦爆发大战,他们再突然从背后杀出,必然会给唐军以重创,比如前两天的大战,他们在最关键时刻从后背捅唐军一刀,那么很可能就会是唐军惨败。

  不过葛逻禄大酋长萨雷也一定会派人去探查唐军和大食军的交战情况,自己怎么没有遇到对方的探子?

  正沉思之时,几名斥候从远处疾奔而来,奔至城下高声禀报,“启禀将军,我们发现了葛逻禄人的踪迹!”

  “在哪里发现?”

  “就在北面四十里外,那边有一条小河,我们发现有一百多人在河边打水,应该就是葛逻禄人。”

  李邺暗骂自己的糊涂,葛逻禄人一定藏身在河水附近,北面是有一条小河,但不流经这里,李邺当即下令全军向北进发。

  实际上,李邺的压力也很大,他们的携带的干粮只能支撑六天,如果去掉来回路上的时间,他们只剩下两天时间,这两天内他们还是没有找到对方,那就只得返回怛罗斯城。

  但好在手下斥候得力,仅仅半天时间就发现了敌军的踪迹,这其实也是葛逻禄人不聪明的又一个表现,一般都是晚上取水,派一百余人白天取水,简直太大意了。

  黄昏时分,李邺率大军抵达了取水河口,留在这里监视敌军的斥候上前禀报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敌军藏身的山谷,就在前面一里外。”

  李邺又问道:“谷口可有敌军哨兵?”

  “发现了两名哨兵,但我们没有动手,怕打草惊蛇!”

  “做得好!”

  李邺赞许斥候的谨慎,他随即命令几名斥候去干掉这两名葛逻禄哨兵。

  不多时,斥候传来消息,敌军哨兵已经干掉了。

  李邺率领八千人来到了山谷外,李邺打量这条山谷,两边都是光秃秃的大山,山势颇为陡峭,山谷宽数十丈,看得出里面很比较深。

  李邺并不急于动手,他命令几名斥候从侧面上山,去查看山谷里面是否有别的通道?

  他则率领大军在外面耐心等候情报。

  一直等到两更时分,斥候终于回来了,他们带来了两个重要情报,第一,山谷不算太深,前面只有数里,一万多敌军就藏身在最里面;第二,这条山谷是条死路,没有第二个出口。

  李邺点点头,当即令道:“传令大军,向山谷内推进!”

  八千大军进入山谷,向山谷深处而去,为什么会有八千人?这里面有四千人是李邺的碎叶军和宁远军,另外又有三千拔汗那的军队,也就是阿罗列的军队,还有五百名北庭重甲步兵和他们的协助士兵,重甲步兵是没办法自己披甲,每个重甲步兵必须有一名协助者,这样就有了一千人。

  峡谷内宽最多只有半里,两边都是陡峭的岩壁,但大军刚进山谷不远,前方山崖上忽然传来急促的号角声,‘呜—呜—呜—’

  糟糕了,他们被敌军的暗哨发现了。

  李邺当即立断下令道:“全军退出山谷,重甲步兵在前面谷口列队!”

  大军退出了山谷,五百名重甲步兵当即在峡谷内排下了陌刀大阵,李邺又部署了三千弓弩手。

  夜风拂面,杀气凌冽,唐军严阵以待。

第275章 峡谷血战(上)

  远处传来的急促号角声使藏身在峡谷内的一万葛逻禄士兵纷纷从睡梦中惊醒,萨雷也被士兵推醒,听说有敌情,他当即令道:“一定是发现了唐军,传令大军立刻列队,从谷口冲出去!”

  大酋长下达了命令,一万葛逻禄士兵纷纷起身列队,举起火把,将峡谷内照如白昼。

  他们宿营的峡谷比较空旷,宽达数里,但周围都是悬崖峭壁,没有第二个出口,只能从前面的谷口冲出去。

  不过葛逻禄军队如果丢弃战马,士兵们倒是可以翻山出去,但让游牧民族放弃战马,就等于斩断他们双腿,怎么可能?

  队伍集结完毕,萨雷对一名千夫长令道:“热千达,率领你的部下在前面开路,不管遇到什么人,一律杀死,给我冲出山谷!”

  “遵令!”

  千夫长一挥手,大喊道:“我的部下都跟随我!”

  他率领一千骑兵骤然发动,风驰电掣一般向山谷外疾奔而去

  很快,距离他们约五里的唐军听到了战马疾奔的马蹄声,如闷雷一般轰隆隆传来,越来越近,越来越惊心动魄。

  李邺立刻大喊:“弓弩手准备!”三千弓弩手分为三组,每组一千人,一起举起弩箭,准备实施三段射。

  马蹄声如雷,石壁渐渐被火光映照成暗红色,敌军来了,就在前面两百步外,黑压压的骑兵出现了,李邺大喊:“放箭!”

  一千弩军发射,一千支弩箭腾空而去,如雨点一般密集地射向疾奔而来的骑兵,黑暗中骑兵措不及防,一片惨叫,人仰马翻,无数骑兵和战马被射倒,火把落地熄灭了大片,后面的骑兵却没有停步,继续疾奔。

  第二组千名士兵的弩箭紧接着射出,这一次葛逻禄骑兵有了准备,纷纷藏身在马肚下,虽然还是有不少战马被射倒,但士兵伤亡却少了大半。

  “弩箭平射!”李邺大喊道。

  第三组千名士兵改为了平射,在狭窄的山谷内,平射比抛射杀伤力大得多,抛射从上向下,只有一次射杀敌军的机会,如果箭矢射不中,就直接插在地上。

  但平射就不一样,箭矢不止一次射杀敌军的机会,前面的骑兵即使躲过箭矢,但后面的骑兵就未必能躲过了,只要在有效杀伤射程内,一支箭有很多次机会。

  密集的箭矢如暴风骤雨射出,这次效果显著,箭矢太密集了,山谷狭窄,骑兵根本无从躲闪,一片片的骑兵惨叫栽倒.

  敌军骑兵不断向前冲击,但被三千弓弩手轮番疾射,仅仅三轮九千支弩箭射罢,千名骑兵便伤亡大半,后面的两百多名骑兵不敢恋战,调转马头向回奔逃。

  七百多名葛逻禄骑兵被射倒在一百多步长的山谷内,很多士兵爬起,却被弩手补箭射杀,山谷内充满了血腥气息。

  这时,萨雷率领九千骑兵赶到了,萨雷听说谷口被弓弩手封锁,顿时大怒,回头喝令道:“第五千人队步兵冲上,骑兵跟在后面!”

  葛逻禄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没有盾牌,第五千人队就有盾牌,由步兵手执盾牌冲上去,就可以掩护后面骑兵冲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1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5/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