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见素脸一沉,摆手道:“不见!”
从事慢慢退下去,韦见素忍住怒火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安禄山快步进来,诚惶诚恐道:“我儿闯了大祸,卑职特来道歉!”
韦见素咬牙道:“你也知道闯了大祸,我孙子的脸已经完全毁了,他的仕途也毁了。”
“我知道,我回去一定把那个侍卫千刀万剐,把他全家一起杀掉!”
韦见素怒道,“这是侍卫的问题吗?”
安禄山慢慢挺直腰,脸上谦卑的表情消失了,冷冷道:“相国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以为是我儿子动手吗?”
“前因后果我很清楚,没有安庆绪辱骂我的先人,就不会有冲突,我儿就不会受伤。”
“令孙一定误会了,连我都不知道相国的先人是谁,我儿子怎么可能知道,事实上,我问过儿子,他就在讥讽你孙子手无缚鸡之力,还跑到武将世家去相亲,讥讽你孙子自不量力,绝没有侮辱先人。”
韦见素气得浑身发抖,咬牙道:“好一个绝没有侮辱先人,你就是说我孙子是自取其辱,活该破相。”
“我可以没有这个意思,坦率说,令孙脸上有个疤未必是坏事,更有一点阳刚之气了,否则他长得像娘们一样,敌军杀进城还会把他也掳去军营。”
“滚!滚!”
韦见素最终失控了,怒吼道:“给我滚出去!”
第386章 奸计得逞
内宫麟德殿书房内,李隆基着实头大,为一件相亲小事,安禄山居然和韦见素翻脸了,现在一起跑到自己面前告状。
“你们一个一个说,朕头痛得很,韦相国,你先说!”
韦见素躬身道:“为这点小事惊扰陛下,微臣心中不安,只是安庆绪心狠手辣,安禄山又欺人太甚,微臣被逼得没有办法,只能向陛下告御状,请陛下主持公道!”
“朕会主持公道,你说!”
“陛下,正月初三,微臣孙子韦清玄去独孤家相亲,可能是表现得比较好,赢得了独孤家上下的认可,安安庆绪也去相亲,可能是岁数偏大什么缘故,独孤家没有看上他,安庆绪就开始仇视我儿,辱骂微臣的先人,一代代骂下来,极其恶毒。
我孙子阻止他,他依旧不住口,我孙子忍无可忍,打了他一耳光,他的手下立刻挥刀切开了我孙子的脸,我孙子年方二十,去年进士探花,前途似锦,这下全毁了。”
安禄山急道:“事情不是这样,陛下请让微臣解释。”
李隆基点点头,“这一段你也说!”
安禄山躬身道:“首先微臣儿子没有辱骂韦家先人,可能是有些骂人的市井粗话带出来,让人以为辱骂先人。
像幽州话骂人,几辈子都是黄皮鼠子,就是黄鼠狼只会生黄鼠狼的意思,还有什么样的爷生什么样的孙,还有我干你先人板板,这些都是骂人的俗语,老老少少都这样骂,微臣儿子从小在军营长大,耳闻目睹,骂人的话一套一套,为此微臣不知打过他多少回。”
“干先人板板什么意思?”李隆基颇有点兴趣。
“陛下,这是市井骂人的粗话,就是就是我日你祖先的棺材板。”
李隆基哈哈大笑,“继续说!”
“陛下,我儿子主要是讥讽韦清玄自不量力,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跑来武将世家相亲,他可能语气狠一点,你说他骂人也可以,一旦争吵起来,他肯定会把那些骂人的市井俗语带出来,但他绝没有半点辱骂韦家先人的意思!”
韦见素大怒,“你简直胡说八道,颠倒黑白!”
李隆基止住韦见素,“让安使君把事情说完!”
安禄山叹口气道:“安庆绪性格比较粗野,说话很难听,喜欢骂人,这些微臣承认,但他做人有底线,骂人但绝不动手,韦清玄先动手,狠狠给了微臣儿子一耳光,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被人打脸。
陛下,我们胡人有规矩,杀人可以,但绝不能打脸,微臣从小打他再狠,也绝不会打他的脸,安庆绪告诉我,他那一刻完全懵了。
而这时,他的贴身侍卫丁勇护主心切,挥刀劈向韦清玄,我猜他是想砍了韦清玄脑袋,这是他的杀敌本能,习惯了,但他忽然醒悟过来,急收手,但还是晚一步,伤了韦清玄的脸,这就是真相。”
韦见素摇摇头,“你很会用春秋笔法,一般市井骂人的话和辱骂先人,我孙子分得清楚,他就是在辱骂韦家的列祖列宗。”
“好吧!好吧!我说他是市井骂人你不信,非要说他是故意辱骂先人,我说不过你,就算他骂了韦家先人,但你儿子给了他一耳光,这可是胡人的奇耻大辱,是要杀光对方全家的羞辱,这一巴掌可以抵消他乱骂人吧!”
安禄山的语气渐渐变得严厉起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和我孙子没有关系了,侍卫丁勇杀伤你儿子,第二天我们公开上门道歉,把丁勇绑去给你发落,你不接受,我今天再向你道歉,你还是不接受,你到底要什么?难道非要把我儿子杀了,你才满意吗?”
说到最后,安禄山已经怒不可遏了。
李隆基拉长脸道:“安使君,不要失态!”
安禄山跪倒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微臣在边疆保家卫国,儿子孤苦伶仃一人在京城被人欺辱,微臣心里难过啊!”
韦见素这时已经明白了,他们父子二人挖坑都是一样,安庆绪用计把自己孙子激怒,安禄山用计让自己愤怒,不接受他的道歉,他就有话说了。
韦见素异常平静道:“安节度使,你这样说我也没办法了,我孙子被毁容,是他的命,你根本没有必要道歉,我也不会接受你的道歉,到此为止吧!”
李隆基已经感受到了韦见素心中的刻骨仇恨,他心中暗暗思忖,这两人斗起来倒不是坏事。
李隆基又问道:“那个伤人的丁勇何在?”
安禄山连忙起身道:“陛下,他昨晚已经自杀了,他害怕连累家人,便把所有罪责都揽到自己身上,然后自杀身亡。”
李隆基点点头,“虽然不是安庆绪本人动手,但手下伤人,他有管教不严之责,免去他的鸿胪寺少卿之职,在家反省半年,不得出门!”
安禄山躬身道:“微臣谢主隆恩!”
李隆基又对韦见素道:“令孙虽然坏了相貌,但他才华没有丢,从现在开始,升他为左藏令,主管朝廷左臧库。”
韦清玄原本是从八品的太子左春坊录事,升为从七品左藏令,连升三级,韦见素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躬身道:“谢陛下厚恩!”
李隆基又道:“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朕要将相和,不要窝里斗,以后不允许再为这点小事争斗,传出去,让天下人笑话。”
两人起身道:“遵旨!”
“朕身体不适,都退下吧!”
两人慢慢退出去了,韦见素极为仇恨地盯了安禄山一眼,快步走了。
这时,安禄山又折返回去了,躬身道:“陛下,微臣有件事忘记了。”
“什么事?”
安禄山取出一份清单,“微臣秋天大破奚人叛乱,这是缴获的战利品,特地献给陛下!”
李隆基接到清单,第一行就让他眼皮一跳,白银二十万两,后面是各种羊皮、药材等等,不计其数,都可以卖钱。
这当然不是什么奚人战利品,而是安禄山在幽州炼银,其中一小部分贿赂天子。
李隆基满意地点点头道:“你是边将,不要轻易得罪朝廷重臣,尤其是太子那边的人,对你将来没好处。”
安禄山听出了天子的意思,他心中暗暗得意,严庄不愧是诸葛再生,利用这件事划清自己和太子派系的界线,天子绝不会再怀疑自己和太子暗中勾结了。
安禄山跪下哽咽道:“微臣是胡人,也是粗人,只懂得忠心于自己的主人,以后的事情,微臣不考虑。”
李隆基也颇为感动,想了想道:“这样吧!你还是让庆宗回京城,他比较稳重,又是朕的驸马,庆绪脾气暴躁,容易得罪人,他回幽州去,朕免了他的官职,但没有免他的官阶,你可以自己在幽州范围内任命他,这是你的职权。”
“谢陛下考虑周全!”
“你回府去休息吧!好好休息几天,朕再听听幽州的情况,你就可以回去了。”
安禄山又取出一枚红宝石放在桌上,“这是微臣献给贵妃娘娘的。”
李隆基呵呵一笑,“有这份心就好,朕会转给她。”
“微臣告辞!”
安禄山慢慢退了下去,李隆基看了看宝石,这颗宝石还不错,可以给玉珮,省得她整天抱怨没有好的宝石。
第387章 父子谈心
这几天李邺一直在军营忙碌,士兵们都陆陆续续返回了,事情也格外多,尤其准备西行需要大量的骆驼和物资,这些物资虽然朝廷同意给,但同意和到手是两个概念,中间还需要反反复复交涉。
大帐内,李邺正和几名幕僚商议随军家眷问题,让李邺没有想到的是,不少士兵真把家眷都带上了,有七百户家眷,里面不仅是女眷,还有老人和孩子,这就需要大车了。
王昌龄道:“七百多户人家不可能一起到碎叶的,路上太艰辛,很容易病倒,肯定要慢慢的走,我建议家眷分四段走,第一段到甘州,休息一两个月,身体恢复后再继续西行,第二段到敦煌,同样休息几个月,然后穿过沙州到龟兹,龟兹休息的时间要长一点,到明年这个时候,等他们完全适应了气候,然后一鼓作气翻越凌山到碎叶。”
王昌龄的建议是对的,要想平安抵达碎叶,就得用时间来交换,唐三藏去天竺取经都花费了十几年时间,何况老人孩子要长途跋涉万里,这不是闹着玩的,奔赴西域的长征健儿沿途死了多少人,这些历史不会有记录。
长途跋涉十分劳累,加上气候恶劣、水土不服,对老人和孩子影响是致命的,唐朝低层百姓的寿命一般都在五十余岁,能活到六十岁以上的人不多,活到七十,那更是古来稀了。
至于孩子,夭折率也极高,并不是出生就夭折,而是在少年儿童时代夭折就很多。
李邺也有点后悔,当时他没有考虑清楚,头脑发热鼓动士兵们带家眷随行,可真的带上了,他又头大了。
陈焕也道:“如果沿途官府愿意帮忙照顾,其实问题也不大,关键是我们得把事情做到位,一是朝廷要给沿途官府打招呼,二是我们得给人家好处,至少官府耗人耗物,咱们得给对方一定的补偿。”
李邺手上正好有五千两黄金,是他那天从密室里提出来,准备带去碎叶。
他点点头道:“钱不是问题,陈参军,烦请你写一份详细报告,我要提交给兵部,要求兵部发文给沿途官府照顾。”
陈焕立刻答应,“卑职今天就写好报告!”
这时,一名士兵上前向李邺低语几句,李邺一怔,父亲怎么来了?
他随即对众人道:“你们继续商量细节,我出去一下。”
李邺快步来到了军营门口,只见父亲站在大门处,正负手打量军营。
“父亲怎么来了?”李邺笑着走上前。
“有些要紧事找你!”
李邺点点头,“父亲进营再说吧!”
李岱走进大营,并没有去大帐方向,而是来到训练场,远远望着正在训练骑射的士兵。
李岱笑道:“我少年时也想从军,就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还收拾好行装准备偷偷去从军”
“然后呢,成功了吗?”
李岱摇摇头,“当然没有成功,被管家告发了,你祖父把我狠狠揍一顿,然后逼我读书,从此只能断了军旅之梦。”
李邺微微笑道:“如果父亲从军,很可能现在已经是节度使了。”
李岱叹口气,“更可能是战死沙场!”
父子二人都沉默了,李岱笑了笑对李邺道:“昨天天子旨意下来了,升我为礼部侍郎,一接手就开始忙科举的事情。”
“上任了吗?”李邺笑问道。
李岱点点头,“上午去吏部办了手续,明天正式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