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摇摇头,“这种事情肯定会很隐蔽,就算毕思琛的普通心腹都未必会知道,更不用说我了,安西将领都不知道,我也不知。”
“但节度使抄了毕思琛的府宅,据说得到了很多财富!”
“那是毕思琛贪污的军俸,还有私下在安西开矿得到了金银财富,你知道他贪污了多少军俸,我接手的时候,安西军只剩下一万五千人,但他依旧向朝廷备案两万八千人,他把封常清架空了,连封常清都不知道安西军倒底有多少人?还有,他在焉耆军镇开铜矿,自己铸造铜钱,我得到的都是这些财富,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边令诚的财富。”
“那会不会他把边令诚的财富和自己财富混在一起?”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毕思琛所有的财富我都分给将士了,边令诚财富和我没有关系,毕思琛还有儿女在安国,边令诚应该去问他们,或许边令诚的财富都被他们运到安国去了。”
李邺一口否认,程元振也没有办法。
他沉默片刻道:“高翁要你关注一下康怀顺!”
李邺顿时明白了,天子安插的眼线是康怀顺,不用说,这一定是边令诚安插的,此人已经被自己阴差阳错干掉,运气还好。
“别的事情就没有了,我要赶回京城复命,希望节度使在规定时间前返回长安。”
程元振起身告辞,李邺随即赏他五百两银子,感谢他一路辛苦,程元振千恩万谢收下走了。
李邺随即下令收拾物品返回碎叶
时间确实比较紧迫,现在是十月中旬,一眨眼就到天宝十四年了。
虽然安禄山是在天宝十四年年底造反,但那只是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选择的时机而已,事实上,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就已经准备好了。
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用三十三名胡人将领换掉了汉人将领。
一旦安禄山走出这一步,那就意味着他已经准备完成了,随时可以造反。
历史很可能不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走了,历史上,安禄山并没有杀杨国忠的儿子,李邺有一种强烈的直觉,安禄山极可能会提前发动叛乱。
李邺赶回碎叶,立刻召集众人议事,听说节度使又要赶回长安述职,众人都很惊愕,节度使是今天春天才来碎叶,才过了半年,又要离去了,他在碎叶的时间总共不超过三个月。
但大家也理解,节度使是去年八月底从长安出发,参加几场战争,中间耗费了很多时间,尤其完成了大小勃律战争,无论如何,也要回京述职了。
“现在我们碎叶军有一万五千人,其中八千人到明年就满四年了,他们需要回长安,这是朝廷给他们的承诺,然后会有新的军队过来驻扎,这次我只带一千人走,我们会和朝廷协商,一旦确定士兵们的返程时间,就由裴将军、安将军和许黑茂带领他们返回。”
裴将军就是裴琇,他刚刚被调回碎叶,李邺需要他和安太玄以及黑矛三人统领军队,这三人是他的心腹,有他们在,自己才能完全控制一万余精锐的河中军、
裴锈、安太玄和黑矛三人起身承令。
李邺点点头又道:“我不在河中,还是按照老规矩,由副都督独孤应主管军务,政务由谢长史负责。”
独孤应和谢缙点头答应,这时,谢缙又问道:“都督是直接走北庭回长安,还是先去安西?”
第511章 世事难料
李邺微微笑道:“肯定要先去安西,安西我也得安排好才行。”
“那都督得赶紧出发了,十一月后,凌山就过不去了。”
“我知道,我会赶在最后的时机过去。”
这时,李邺起身道:“各位,我们一起来西域开疆拓边,终于把河中稳定了下来,下一任河中都督不知道会不会还是我了,我希望我还能回来,但朝廷的安排谁也说不清楚,假如我回不来,这里我就向大家告别了。”
李邺的一席话让众人十分伤感,但大家也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天子不会让他久驻河中,众人一一上前和李邺拥抱告别。
李邺和王昌龄一起返回,王昌龄有些伤感道:“使君这一去真的不回来了吗?”
李邺苦笑道:“世事难料,我希望还能再回来,我在这边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
王昌龄点点头,“我也希望能再见到使君!”
王昌龄的妻儿已经从长安过来了,他打算长居碎叶,在这个安静的小城终老一生。
当然,像高适、岑参等人,他们是要一起回去的。
来到驿馆门口,王昌龄笑了笑:“使君一路保重!”
“王公也好好保重,相信我们一定会再见。”
和王昌龄告别,李邺回到自己院子,小康已经收拾好了,这一次她将跟随李邺返回长安。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已经收拾好了,只是灵阿姑还有件东西在这里,是一只金手镯,我们要带走,还是送去光明寺。”
提到阿灵,李邺的表情变得十分复杂。
阿灵在李邺出征后不久,便返回撒马尔罕了,据小康说,她是大哭一场后离去,李邺后来才知道,她并没有调来碎叶,只是借口巡视东方圣女会的机会前来碎叶。
她目前是撒马尔罕大光明寺的右银圣女,权力极大,尤其是金圣女年事已高,基本上不管事务,实际上大权都在她手上,她是否能抵御住权力的诱惑,放弃一切来找自己?
李邺心中没有一点把握,如果是妻子独孤新月,他相信新月一定会放弃,但阿灵他不知道,他其实并不了解她。
时间会产生距离,距离会产生生疏,他认识阿灵已经有五年,但五年来,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五天。
刚开始时,李邺心中还有些苦涩,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慢慢也想通了,没必要勉强任何女人,自己已经有妻子,让阿灵放弃即将继承的金圣女的崇高地位和权力,给自己当妾吗?这对她又何其不公!
一个地位崇高的女人,不给她妻子的名份,让她放弃千万人之上的权力来跟随自己,这种事情恐怕也只有童话中才会发生。
李邺点点头道:“金手镯就带上。”
这只手镯,就当是阿灵留给自己的纪念吧!
次日一早,李邺告别了众人,带着一千骑兵和一万头骆驼向凌山方向进发,骆驼背负的物资是一百万斤棉花和两百万枚金币,这批棉花和金币他打算暂时放在甘州,而不考虑携带它们入京。
这次一起回京的还有高适和岑参,两人在河中都得了朝廷正式官职,回去后稍微活动一下,便可调去其他州县任职。
此时正是十月下旬,一般在进入十一月后,凌山的暴风雪就会来临,无法再翻越凌山去安西,十月下旬是最后的时机。
李邺也是要抓住这最后的时机。
作为安西节度使,李邺也需要安排好各种事务,关键还有军队的部署。
历史上,安禄山在潼关全歼哥舒翰的军队后,惊慌失措的李隆基立刻下旨,调动陇右、朔方、河西、安西、北庭的数十万大军赶来勤王。
李邺当然希望安西军和北庭军也置于自己的统领之下,但难度很大,毕竟它们不是河中军,无论是李嗣业还是刘永,他们更多是效忠朝廷。
如果实在不行,李邺也会退而求其次,将最精锐的三千重甲步兵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天上午,大军抵达凌山脚下,李邺将一床厚毛毯扔给坐在骆驼上的小康,“把身体裹起来,你那个小身板经不住寒冷的。”
小康连忙裹上毛毯,她留恋地回头看了一眼河中大地,暗暗叹了口气,不知道还没有机会再见到阿姑。
“公子,我们还能见到灵阿姑吗?”
李邺微微笑道:“缘之一字很奇妙,我有预感,我一定还能再见到她!”
他一挥手,“出发!”
一千军队和庞大的驼队浩浩荡荡越过了凌山,向夏塔古道走去。
就在李邺率军抵达龟兹的同一时刻,程千里也带着几十名随从抵达了蒲州河东县,此时天色已晚,无法再渡黄河,只能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再走。
程千里是第三批述职的节度使,时间定在十一月初,现在还有整整一个月。
程千里当然要早点进京,他还有很多活动安排,他尤其要争取一些资源,像安禄山去年问朝廷要了五百个将军和两千个中郎将的名额,天子居然批准了,可自己连十个中郎将的名额都申请不下来,差距何其之大。
程千里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天子盯住了,他还在愤愤不平,准备上书天子,要给河东军多要一些官职官阶名额。
书房内,程千里正坐在桌上奋笔疾书,这时,身后门开了,一名士兵端着茶盘进来。
程千里以为是亲兵,他头也不抬道:“放在旁边吧!把门关上,不要打扰我!”
忽然,一只手捂着程千里的嘴,不等他反应过来,一把锋利的匕首便立刻刺穿了他的后心,程千里闷叫一声,当即毙命。
刺客迅速搜查程千里的行李,他很快找到了装满信件的小箱子,他抱着小箱子便匆匆离去了。
一刻钟后,另一名前来送茶的亲兵推开门,发现了满地的鲜血和倒在桌案上的节度使,吓得他茶盘落地,大喊大叫起来。
“有刺客,节度使被行刺!”
驿馆内的数十名亲兵顿时乱成一团。
长安,袁思艺匆匆来到了庆王府,他见到庆王李琮劈头便道:“程千里在河东县被人刺杀,所有的信件都被拿走,是怎么回事?”
庆王李琮被惊得目瞪口呆,他半晌道:“一定是太子所为,他派刺客杀人灭口,并拿走了所有不利于他的信件。”
袁思艺敲敲桌子道:“道理大家都懂,但问题是证据呢?还有,我们针对程千里的事情,是谁泄露了消息?”
李琮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这种隐秘的消息我肯定不会泄露,这是安禄山派人给我送来,要不就是送信人出了什么问题,但一般送信人也不会知道信中内容。”
袁思艺一阵心烦意乱,“程千里被刺杀了,这让我怎么向天子交代?”
“实话实话呗!有那封程千里写给太子的信,不就是证据吗?”
“那是只是程千里写给太子,并不是太子写给程千里,太子一口否认怎么办?说不是就是程千里自作多情,最多只能定程千里的罪,但不能定太子的的罪,你明白吗?除非是找到太子写给程千里的信。”
“那需要我做什么吗?”
“你手下有武士,立刻查这个案子,一定要把刺客找出来,如果刺客能指认太子刺杀程千里,那也可以!”
第512章 枕边劲风
麟德殿内,杨国忠对天子李隆基汇报了河东节度使程千里被刺杀事件,程千里是朝廷重臣,是手握军政大权的节度使,他被刺杀绝对是一件大事。
已经轰动了整个朝廷,杨国忠想隐瞒也隐瞒不住,只得向天子汇报。
“根据蒲州官府送来的快报,程千里是十月三十日晚上,在河东县驿馆被人刺杀,刺客很老练,一刀毙命,程千里当时正在低头写报告,没有任何防备。”
李隆基眯着眼问道:“刑部和大理寺去了吗?”
“回禀陛下,都去了,御史台也调集精干赶往蒲州,目前是蒲州在调查!”
李隆基淡淡道:“程千里可是朝廷重臣啊!这么大的案子,朝廷没有一点线索?”
杨国忠连忙道:“微臣从获益最大者来判断,微臣怀疑是安禄山派人所为!”
“为什么会是安禄山?”
“陛下,安禄山有过刺杀前科,多次刺杀朝廷重臣,他喜欢用刺杀解决问题,其次,安禄山一直在喊要兼任河东节度使,现在程千里一死,河东节度使空缺,恐怕他就是最大的获益者!”
李隆基略略有些不满道:“让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是朕早就答应过的事情,这有利于三镇联动,共同防御草原游牧骑兵,让程千里出任河东节度使,也是朕的临时安排,朕是想让他出任千牛卫大将军。”
杨国忠吓一跳,连忙道:“陛下,安禄山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微臣早就给陛下说过,他会造反”
李隆基不耐烦地打断杨国忠的话头,“朕知道他杀了你的儿子,又瞎了你另一个儿子的眼睛,你对他恨之入骨,朕理解,但你要说他造反,你得拿出证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