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337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独孤明沉思片刻道:“飞龙一直想夺回皇位,天子也知道,但他们是父子关系,天子明知是飞龙挑起李瑛作乱,也拿他没办法。

  但在开元二十九年秋天,天子和飞龙达成协议后,飞龙就不再谋求皇位,飞龙这时已经在开始寻找传人了,我怀疑,飞龙是希望自己的传人也有皇位继承权。”

  独孤烈大吃一惊,“邺儿也有皇位继承权,怎么可能?”

  独孤明摆摆手,“不是你想的那样,天子有三十个儿子,上百名孙子,甚至包括几个兄弟的子侄,他们都有皇位继承权,天子可以立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弟、皇太侄,他们都属于宗室,在五服之内,按照礼制,他们都有资格继承皇位,当然能不能轮到他们是另一回事。

  飞龙当时不知道自己的传人是什么人,说不定不姓李,所以他就会提出条件,他的传人视同子侄。”

  独孤烈叹息一声,“如果真是这样,那邺儿就威胁到天子的皇位继承了。”

  独孤明点点头,“我不知道天子是否发过什么毒誓,如果是这样,他的誓言不好废除,当然,我也是猜测,我不知道他们之间达成过什么协议。”

  虽然是猜测,但两人都觉得很有这个可能性,飞龙得不到的东西,他想让自己的传人得到。

  邺儿不是说了吗?他们两人前世是同一人,飞龙是魂,邺儿是魄。

第518章 初探桥陵

  独孤烈负手走了几步道:“你的猜测很有道理,我估计就是这么回事,飞龙一定和天子达成过类似的协议,天子也发了毒誓,邺儿才能这么快升高昌郡王,距离亲王只有一步之遥,天子就是在履行他的承诺,但天子又不甘心让邺儿有皇位继承权,索性就封安禄山为亲王,来稀释邺儿的亲王含金量。

  如果天子接下来封邺儿为亲王,又封哥舒翰为亲王,或者再封杨家某人为亲王,那就证实了我们的猜测。”

  独孤明苦笑一声,“要么取消安禄山的亲王之爵,要么大家都封亲王,然后诏告明示,此亲王非彼亲王。

  但现在麻烦的是,安禄山和哥舒翰就算是亲王,朝廷上下也不会认为他们有皇位继承权,可邺儿是皇族,皇族封为亲王,和他们不一样啊!

  我记得当年武则天可是以天后的名义下过旨意,凡大唐皇族都可封为亲王,所以像李林甫之类的皇族旁枝别系都跃跃欲试,个个都想封亲王,继皇位。

  天子不是不知道,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刀杀人,利用别人来除掉邺儿,他就没有违反毒誓了。”

  独孤烈沉默片刻道:“要告诉邺儿吗?”

  独孤明缓缓道:“看天子的态度吧!如果邺儿真封了亲王,我们就告诉他。”

  乘坐马车回来,女儿星官已经在李邺怀中睡着了,车厢里很安静,李邺还在想和岳父以及独孤二叔的交谈,原来独孤明也是飞龙的徒弟,还真是出乎意料,难怪他知道皇宫那么多事情,难怪他知道程千里之事,让独孤烈把消息传给自己父亲,都是飞龙留给他的遗产啊!

  但让李邺想不到的是,自己是飞龙的传人竟然让天子如此忌惮,他让自己去河中为都督,让自己去安西当节度使,十有八九都是为了试探自己。

  或许天子和飞龙之间还有很多秘密不为自己所知。

  要想自保,就必须了解天子和飞龙的秘密,这些秘密飞龙一定会告诉自己,会藏在哪里?心中有个声音告诉李邺,秘密就藏在桥陵内。

  李邺这次回来也是想打开桥陵看了一看,所以他才把军队安排在奉天县的东北大营,桥陵就在奉天县,但他原本是想等明年安禄山造反明确后,他才打开桥陵密室,把财富转移到河西甘州。

  但现在,他已经等不及了,他必须尽快打开桥陵密室,寻找飞龙留给自己秘密。

  抱着怀中心爱的女儿,李邺心中燃起了巨大的斗志,就算为了孩子,他也要和天子斗下去,绝不妥协,绝不能引颈受戮。

  李邺沉吟片刻问道:“新月,星官能离开你一天吗?”

  独孤新月诧异,想了想道:“一天倒是可以,有乳娘照顾她,最多哭一场。”

  “一天就够了,我想打开桥陵密室看一看,到时由你和母亲替我在密道门口把风。”

  独孤新月有点担忧道:“一定要现在打开?”

  李邺点点头,“我觉得飞龙在密室内藏了秘密,事关我的性命安危。”

  独孤新月点点头,“好!到时我和母亲来帮你。”

  第一次进入密道的风险太大,他必须让人拿着开启密道的图纸在外面等候,但他不能把图纸交给任何外人,亲兵也不行,只有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他才信得过。

  次日一早,李邺来到了太平坊密室,这一次,他把密室内的东西全部取了出来,包括两万五千两黄金,还有其他藏在密室内的物品。

  他有一种直觉,这间密室迟早会被发现,要三个月后才能打开,那索性自己现在就把东西转移走。

  李邺把箱子和兵器全部运回府中暂时储藏起来,他随即独自一人前往奉先县。

  下午时分,李邺抵达了奉天县,他向路人打听了桥陵的位置,便催马向桥山方向奔去。

  桥陵位于奉先县西北三十里外的桥山,陵墓规模宏大,很容易找到,修建了占地庞大的陵园,陵园大道两旁,各种巨大石兽石马巍然屹立。

  大道尽头是雄伟的献殿,十几座阙楼及下宫、陵署,有专门的守陵官员和三百士兵负责看守陵园,还有六百陵户。

  所谓陵户,就是他们的税负用来维护陵墓。

  李邺用匕首切开了像极了一包烟的金盒,里面是一卷白绸,展开白绸,果然是一幅地图,上面清楚了标明了密道的入口位置,以及开启和关闭密道的办法。

  实际上并不是进入陵寝内部,而是进入一间密室,距离外面只有十丈左右,就是陵墓的边缘一角内。

  李邺要取之物并不是大唐天子李隆基为父亲陵墓的陪葬品,而是飞龙三十年积攒的财富,他是存放在陵墓的一间密室内。

  飞龙来过陵墓多次,都没有被守墓士兵发现,说明密室入口在偏僻之处。

  果然,李邺在地图上找到了入口处,位于陵墓的西北角。

  此时,夜幕已经悄然降临,李邺绕到陵墓的西北方向,翻过围墙进入墓园,宫殿、士兵军营、陵墓大道都在南面,而北面则种满了松柏。

  李邺在树林中穿行,脚下的厚厚的松针发出沙沙的响声,四周十分安静,除了他之外,没有任何人。

  毕竟陵墓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守墓士兵再敬业也疲惫了,不会有人来这里,除非是偷砍树木,可陵墓外桥山上的树木更加高大,整个桥山也被划为皇陵范围,不准任何人砍柴狩猎。

  只片刻,李邺便找到了入口,一个封土堆上挖的洞,已经被茂盛的杂草遮蔽了,表面看来,这个洞和其他各处的洞没有什么区别,封土堆挖开也没有任何意义,里面是巨大的花岗岩石壁,是由一根根坚固无比的大青石条堆砌在一起,只有找到墓道才能打开陵墓,否则就算用炸药也休想炸开陵墓。

  虽然唐朝帝王陵墓在五代时被温韬盗掘,里面的财物都被掠夺一空,但似乎只有乾陵和桥陵没有被盗过。

  李邺拔出宝剑将土洞中的杂草砍伐干净,再把一层厚厚的泥土刮掉,李邺看到了石条,修墓的工匠们聪明绝顶,在这里修建了一间密室,当然,不知道他们修建密室的动机是什么,密室只是在陵墓的外面,进不了陵墓内部,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修建密室的工匠们早已死去,密室却留了下来。

  李邺甩燃火折子,仔细看了看地图的开启方法,青石上刻有数字,按照特殊的顺序依次向里面推动十三块青石,密道门就会打开,然后随意推动一块青石,密道门就会关闭,要三个月后才能再次打开,石昆就差点把飞龙和明松真人封死在密道内,

  要三个月后才能再次打开,李邺若有所悟,修建的陵墓密道的人和修建太平坊密室的人,应该是同一批。

  李邺最终克制住了推开青石条的冲动,他必须要让母亲和妻子替自己守住密道大门。

第519章 密旨之谜

  李邺回到家已经是次日黄昏时分了,他发现还真不能带妻子一起去,要两天时间,孩子离不开她,只能带母亲一人去。

  李邺和独孤新月商议片刻,独孤新月想了想道:“要不然咱们在奉天县买座院子,以后万一有什么急事,咱们还能躲到奉天县去,你说呢?”

  李邺点点头,这个想法倒不错,狡兔三窟,奉天县那边山高林密,倒是一个容易藏身的地方。

  奉先县是京兆府最偏僻的一座县,那里产盐,山多林多,耕地少,是京兆府出了名的穷乡僻壤,房价也很便宜,几百贯就能买到一座不错的院子。

  如果只让母亲跟随自己一起去,妻子也不放心,不过李邺一转念,穷乡僻壤到了乱世同时也会是盗贼藏身之地,其实并不安全。

  与其买宅,还不如租一座宅子比较好,低调,还不被官府和左邻右舍关注,租上几年,和买宅没有什么区别了。

  独孤新月也同意租宅,这样不会被人盯住,她点点头,“行,先租一年吧!”

  李邺随即安排两名亲兵前往奉先县租一座宅子,宅子不用大,三亩足够了,比较低调的一座院子,但又不能太差,环境要舒适一点,最好是在风景秀丽的桥山附近。

  下午时分,朝廷内又传出一个重磅消息,天子又再敕封两名亲王,为表彰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和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常年保卫边疆,特敕封哥舒翰为陇王,敕封安思顺为凉王。

  同时表彰安西节度使李邺收复沙州和大小勃律,战功卓著,特升为骠骑大将军、加太子太保头衔。

  李邺升官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他被哥舒翰和安思顺封王的光环掩盖了,朝野上下都在议论哥舒翰和安思顺封王,大家都认为,天子封这两人为王,是在平衡之前封安禄山为燕王。

  之前封安禄山为燕山,确实是一记昏招,现在又加封哥舒翰和安思顺为王,实际上就是把王爵的含金量稀释了,降低了安禄山封燕王的影响。

  朝野当然会认为此王非彼王,功臣封王和皇子的亲王完全不是一回事,皇子封王有机会继承大统,这三名异姓王都是胡人,他们当然不可能继承大唐江山。

  但独孤明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封三人为王,就是在为封李邺为王做铺垫,降低大家对李邺封王的敏感性。

  两天后,李邺带着妻女和母亲前往奉先县,同行的还有两名乳娘和十几名亲兵。

  当然,借口是出去散散心,顺便去东北军营看一看。

  两辆马车是清晨出发,到了半夜才抵达奉先县,租下的宅子不在城内,而在城外,距离桥山约十里,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村落,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民风淳朴。

  一家进了宅子,简单安排休息了。

  李邺去了东北军营,先处理一些军务,到了夜里,孩子和乳母都睡了,裴三娘和独孤新月都换上夜行服,背上长剑,跟随李邺出发了。

  这里距离桥陵很近,半个时辰后,三人抵达了桥陵北面的洞口。

  裴三娘有点紧张,低声对李邺道:“开启密道后,先不要急着进去,通通风,等空气流畅后再进去!”

  李邺点点头,他听明松真人说过,里面有一具尸体,是飞龙的另一名手下,他拼死顶住洞口合拢,才让飞龙和明松得以在千钧一发之时逃出密室,但他自己却被封密道,现在应该是一堆白骨了。

  “我进去了,你们守住洞口,发现异常就摇铃,我们马上就出来。”

  “你去吧!快点出来。”

  裴三娘守住洞口,独孤新月则攀在对面的松树上,她看得更远,手执飞刀监视着周围的动静。

  李邺拎着两根粗壮的熟铁棒进了山洞,这是裴三娘的建议,把熟铁棒顶在洞口,假如密门忽然关闭也能被铁棒卡住。

  李邺站在石壁前,点燃一支火折子,这是宫廷用火折子,像手电筒一样,一拧就点燃,可以用一刻钟。

  地图上的十三个数字在他脑海里已经生根了,他奋力将一块块青石向里面推动,一刻钟后,‘咔!’的一声,密室门缓缓开启。

  李邺连忙闪身到一旁,他唯恐有暗器,或者空气有毒,但什么都没有,密道内的空气很清新,几乎不用等待,可以立刻进去。

  李邺心中有点奇怪,空气清新代表密室内有通风口,会在哪里?

  但李邺还是等了好一会儿,确定没有异常,他这才把铁棒小心翼翼放在门口,地图上写得很清楚,门只能开启三尺宽,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推门,一推门,门就开始关闭了。

  地图上特地备注,密道三月一开,一旦关闭他就死定了。

  李邺一手持刀,一手拿着火折子缓缓向里面走去,走了几步,地上果然出现一具白骨,这是飞龙的心腹随从,为了救主,自己被关在里面,最后成了白骨。

  密道很简单,一个回字,绕一圈,最里面就是密室,整个密道高一丈,宽五尺,上下左右都是青石,地面有一层灰尘,原本的脚印已经被灰尘覆盖了,说明外面还是有灰尘进入密道内,

  李邺独自在密道中缓缓而行,尽管艺高人胆大,但他心中还是颇为紧张,不过想想飞龙跑了十几趟,才把东西全部运进来,飞龙都不怕,自己怕什么?

  李邺深深吸一口气,绕了个圈,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很大空间出现了,这就是密室,他心中估算了一下,足足有两百个平方,里面全是大木箱子,大木箱子上还装着车轮,可以直接拖着出去。

  李邺忽然发现,密室的布局和太平坊的密室一模一样,只是大了很多倍。

  他快步来到最左面,果然放着一排铁架子,铁架子上布满了灰尘,空空荡荡,只有一只玉盒,李邺又仔细在密室里找了一遍,一共有两百八十只大木箱,都被钉的严严实实,上面都积了一层灰,除了木箱和这个玉盒外,再也没有其他物品。

  飞龙如果要给自己留下什么,那只能在这只玉盒内了。

  这时,火苗暗淡了,李邺连忙把玉盒揣入怀中,转身便快步向密道外走去,火折子熄灭前,李邺走出了密道,他将两根铁棍扔进密道内,用力推动大青石,大青石又缓缓恢复了原状。

  李邺走出土洞,裴三娘和独孤新月迎了上来,低声问道:“找到了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3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7/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