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即下令道:“传我的旨意,大军暂停攻打长安,收兵回陕州休整。”
崔乾佑等燕军将领纷纷松了口气,刚刚准备渡河北上的孙孝哲也撤了回来,虽然蒲津关是比潼关容易攻打,但过中条山不容易,攻打河东城更不容易,实际上难度也是一样。
安禄山又命令飞鸽传信给长安情报头子刘骆谷,命令他带价值五万贯的财宝去贿赂监军边令诚。
严庄确实看得很准,在燕军强大军事压迫下,唐朝内部的一切矛盾都偃旗息鼓了。
李隆基尽管对李邺恨之入骨,但在高力士的反复劝说下,他不得不以大局为重,设立江汉节度府,封李邺为江汉节度使,同时革去李岱山南东道都团练使的职务。
还有太子,李隆基已经相信了飞龙的话,太子会对自己发动兵变,他已经在考虑废太子了,但潼关局势吃紧,他又不得不暂停了废太子的决定。
随着安禄山的撤军,潼关压力减轻,李隆基稍微喘了口气,他的心思又开始活跃起来。
内宫御书房,李隆基正在听取袁思艺的汇报,袁思艺这两年越来越受李隆基的信任,已经渐渐超过了高力士。
“陛下,广宁王昨天中午密会了刑部侍郎房琯,晚上又借口给父亲请安去了太子东宫,太子实际上是通过广宁王和外界联系。”
李隆基当然知道太子是通过广宁王和外界联系,这个口子还是他放开的,当初放开了对其他皇子的钳制,也放松了太子和外界的联系。
但现在李隆基要抓太子的把柄,他需要找到借口废除太子,关键是看太子和谁联系?
和朝廷文官联系,对废太子的意义不大,太子也看奏折,他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见,那么和朝廷文官联系,很可能就是这个目的,至少他有这样的借口。
关键和军方联系,和掌握军权的藩镇或者军队高官联系,这才是李隆基最忌讳的方面,也是他可以找到废太子借口的地方。
“他和襄阳那边有联系吗?”李隆基拉长脸问道。
“目前暂时没有发现,或许有联系,但他们通过哪条渠道联系,老奴还查不到。”
“广平王和独孤府有联系吗?”李隆基一针见血问道。
“暂时没有发现!”
李隆基沉思片刻道:“你有空去问问飞龙,如果有一天太子要发动政变,他的军队从哪里来?”
“老奴明白了!”
“去吧!”
袁思艺匆匆去了,李隆基只觉头痛欲裂,他慢慢从抽屉里取出一丸药,放在嘴里嚼碎了咽下去,半晌,他脸上露出一种愉悦的神情,眯着眼享受这飘飘然的一刻。
他也知道自己服用的福寿丸中含有阿芙蓉,吃多了对身体有害,但他已经无法戒掉,最多让御医进行调和,去掉了里面的春药成份,减轻毒性,虽然导致他失去了男人的乐趣,但他服食福寿丸,却找到了另一种极乐世界。
良久,李隆基轻轻叹口气,这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令他甘之若饴。
入夜,长安玄都观内,两名小道士在前面挑着灯笼带路,荣王李琬则跟随在后面,在他身后还有两名武艺高强侍卫。
自从庆王李琮被迫服毒自尽后,现在荣王李琬就成了最有可能取代太子、入主东宫的皇子,他被更多人瞩目,渐渐成了朝廷关注的焦点。
但李琬也知道,自己的底蕴还不够,他必须得到更强力人物的支持。
只是李琬还嫩了一点,他不知道兄长李琮被赐毒自杀的真正原因,他一直以为是兄长杀了安庆宗,父皇怕安禄山造反,才被赐死向安禄山赔罪。
如果李琬知道李琮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他勾结飞龙,那李琬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在玄都观了。
李琬是今天下午抵达长安,准备明天向父皇述职,抓住晚上的机会,他来见一见飞龙。
和李琮一样,李琬也一直以为飞龙是宗室出家为道,他完全不知道飞龙就是他的皇祖父。
不多时,李琬来到了飞龙静居的小院,飞龙已经在院子等待他了。
李琬上前躬身行礼,“参见前辈!”
飞龙点点头笑道:“请到屋里坐!”
两人来到屋里坐下,小道童进来上了茶,李琬沉默片刻道:“前辈一直劝我抓住机会,但有的时候我很难下决心,他毕竟是我父皇!”
飞龙眯着眼睛道:“他杀你兄长的时候,可曾有父子之情?他当年杀李瑛、李瑶和李琚之时,可曾想过这是他的亲儿子?再追溯四十年,他发动先天政变,杀死姑姑太平公主,逼父亲退位,他心中可有半点父子人伦?殿下,你要拿皇位,就必须心硬如铁,心狠手辣,要么你就不要有这个想法。”
李琬叹了口气,“我就怕军队不服我?到时候不听我指挥!”
飞龙冷笑一声道:“我为什么把一万军队交给你,难道你还不明白,这一万军队才是你登基的基石,而不是朝廷的军队,这一万军队你带来了吗?”
李琬点点头,“他们就驻扎在灞上!”
飞龙从柜子里取出一只盒子递给他,“这是我准备了很久的一个计划,叫做第二次玄武门事变,从重玄门和玄武门杀入大明宫。”
李琬接过盒子半晌道:“什么时候动手?”
“三天后,六月初一晚上一更时分!”
飞龙看出他眼中的犹豫,又语重心长道:“这是你唯一的一次机会,以后你不会再有带兵的机会,几乎关中一半的军队都在你手上,你如果放弃这次机会,一定会悔恨终生。”
李琬终于下定了决心,他一咬牙道:“无毒不丈夫,好吧!我听前辈的,这一次我豁出去了。”
第579章 机会来临
飞龙负手站在院门前望着李琬走远,这个李琬性格比较软弱,没有他兄长李琮那样果断,得派人盯着他,防止他反悔。
就在这时,远处小路上又来了一盏灯笼,依稀可以看见走路人的身影,似乎是袁思艺来了。
飞龙暗吃一惊,怎么会这么巧,正好遇到李琬。
这时,李琬也忽然看到了前面走来的灯笼,等他看清来人的模样,竟然是袁思艺,他大惊失色,急忙向路边一闪,躲到旁边一棵大树后。
袁思艺走到大树旁,驻足看了片刻,摇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等他进了飞龙的院子,李琬这才狼狈不堪从大树背后出来,连忙急匆匆地离去了。
大堂上,小道童重新上了茶,袁思艺丝毫不提刚才遇到李琬之事,淡淡道:“是天子让咱家过来,真人有什么需要吗?”
“我想回大明宫观天台,这段时间各星走势诡异,在大明宫观天台才能看得更清晰。”
“好吧!咱家去给陛下说。”
飞龙又关切地问道:“襄阳那边有消息吗?我很关心李邺的情况,听说龙武军铩羽而归,连主将都被他杀了,天子居然能忍?”
“这里面的情况咱家不清楚。”
飞龙冷笑一声,“是你建议的,你居然不清楚?”
袁思艺面无表情道:“咱们只是建议,但具体怎么执行咱家就不管了,也管不了。”
飞龙看了他半晌,又用和缓的语气道:“今天袁公公过来,应该有事情吧!”
袁思艺点点头,“之前,真人曾在太极宫观天阁给天子说过,太子殿下也将兵变夺取皇位”
“停住!”
飞龙连忙喝停他,“之前我说过,我泄露了天机,必遭天谴,此事不要再提及。”
“但天子很想知道,协助太子兵变的军队是哪里的?此事至关重要,恳请真人告知。”
飞龙冷笑道:“最危险之人就是身边之人,你让天子想想,龙武军去襄阳抓人,李岱怎么会提前知道,从而及时跑掉,李邺又怎么会知道,从容布置,把这个答案搞清楚了,一切都迎刃而解。”
袁思艺告辞走了,飞龙在房间里踱步,他感觉飞龙要对太子下手了,但太子会束手待毙吗?如果这个时候陈玄礼被免职,是不是有利于六月初一的政变?
飞龙心里也很乱,负手来回踱步,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隆基此时也没有入睡,还在等袁思艺的消息,这时,一名宦官禀报,“袁公公回来了!”
“快!快宣他进来。”
袁思艺快步走进来行礼,“陛下,老奴回来了。”
“快告诉朕,飞龙怎么说?”
“陛下,飞龙说,最亲近人才是最危险的人,他还给了一个暗示,为什么龙武军会在襄阳失败,因为对方提前得到了消息,陛下,这是谁泄露的消息?”
李隆基顿时明白了,他慢慢捏紧了拳头,咬牙道:“好一个陈玄礼,亏朕那么相信你,你却辜负了朕的信任!”
“陛下,不可打草惊蛇,需徐徐除之!”
李隆基点点头,目光变得十分阴冷。
“朕知道该怎么处置他!”
独孤府,独孤烈意外地收到一封信,一名李邺的亲兵送来一封信,信中的内容让独孤烈吃了一惊,李邺竟然就在长安城外。
独孤烈连忙把亲兵叫到客堂上细问,“你家主公现在在哪里?”
“大将军在城外高升客栈内,明天独孤公要见他,可以于中午时分在太白酒楼青玉堂,他明天中午会在那里等候。”
“我知道了!”
独孤烈随即命管家取二十两银子赏了士兵,又让管家带去他休息。
独孤烈沉思良久,立刻派人去把独孤明请来。
不多时,独孤明匆匆赶来,他走进书房便笑道:“这么晚,大哥又有什么要紧之事?”
独孤烈叹口气道:“李邺回来了!”
独孤明吓了一跳,“他这个时候回来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所以想问问你,最近朝廷发生什么事了吗?”
独孤明摇摇头,“最近朝廷很平静,不过这只是表面,下面恐怕已是暗流激荡!”
“他明天中午让我去太白酒楼见他,我们一起去吧!”
独孤明默默点头,他心中也有一种莫名的担忧,或许李邺看到什么了,他们却没有发现。
长安的太白酒楼只有一家,位于平康坊,在武德酒楼的隔壁,李邺之所以没有选安然居大酒楼或者武德大酒楼,就是因为里面的伙计掌柜很多人都认识他,他可不希望别人知道他返回了长安。
他之所以返回长安,是因为现在已是天宝十四年的五月底,历史在很多细节上已经对不上了,在这个局势混乱的时刻,李邺预感到一定会有大事发生,难得荆襄安静下来,他便立刻赶回了长安。
这时,门帘一响,独孤烈和独孤明兄弟二人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长子独孤晋阳。
李邺连忙上前行礼,独孤烈笑问道:“贤婿这个时候回来,还真把我们吓了一跳,新月没有跟你一起回来吧!”
“孩子离不开她,只有我一人北上。”
四人围住桌子坐下,很快有侍女进来上酒菜。
等侍女下去,李邺笑着问独孤晋阳道:“大哥,龙武军回来后怎么样?”
独孤晋阳微微笑道:“他们回来后,都变成我的手下,所以我要敬你一杯酒,你杀了李国玄,现在我接了他的位置。”
李邺举杯笑道:“祝贺大哥高升!”
两人举杯一饮而尽,这时,独孤明问道:“这个时候突然回来,是你有什么急事?还是朝廷要发生什么大事?”